举升反力机构论文和设计-周建枫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举升反力机构,包括底板、举升支座和滚轮支座,滚轮支座跨装在底板的水平导轨的第一滑块上,滚轮支座的朝外侧面与气缸相连接,气缸带动滚轮支座通过第一滑块沿水平导轨移动,滚轮支座两侧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滚轮且滚轮可转动,举升支座的一端顶面设置有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举升支座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滚轮滑槽,举升支座罩在底板的两条水平导轨外且举升支座远离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的一端跨装在底板的垂直导轨的第二滑块上,在滚轮沿滚轮滑槽滚动的过程中带动举升支座通过第二滑块沿垂直导轨移动,在述滚轮位于滚轮滑槽底部时,滚轮与滚轮支座共同作为反力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提高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举升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举升支座和滚轮支座,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两条平行于底板两侧的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上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一端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垂直导轨,所述垂直导轨上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滚轮支座跨装在底板的水平导轨的第一滑块上,所述滚轮支座的朝外侧面与气缸相连接,所述气缸带动滚轮支座通过第一滑块沿水平导轨移动,所述滚轮支座两侧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滚轮且滚轮可转动,所述举升支座为框架结构,所述举升支座的一端顶面设置有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所述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柱和顶杆,所述举升支座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滚轮滑槽,所述滚轮滑槽为顶部、底部均为平面、中间为朝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所在端倾斜的斜面结构,所述举升支座罩在底板的两条水平导轨外且举升支座远离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的一端跨装在底板的垂直导轨的第二滑块上,所述滚轮支座上的滚轮卡装在举升支座相对应的滚轮滑槽的顶部内且滚轮支座的顶部所在平面不高于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底部所在平面,所述滚轮可沿滚轮滑槽滚动,在所述滚轮沿滚轮滑槽滚动的过程中带动举升支座通过第二滑块沿垂直导轨移动,在所述滚轮位于滚轮滑槽底部时,所述滚轮与滚轮支座共同作为反力机构。

设计方案

1.一种举升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举升支座和滚轮支座,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两条平行于底板两侧的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上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一端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垂直导轨,所述垂直导轨上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滚轮支座跨装在底板的水平导轨的第一滑块上,所述滚轮支座的朝外侧面与气缸相连接,所述气缸带动滚轮支座通过第一滑块沿水平导轨移动,所述滚轮支座两侧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滚轮且滚轮可转动,所述举升支座为框架结构,所述举升支座的一端顶面设置有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所述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柱和顶杆,所述举升支座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滚轮滑槽,所述滚轮滑槽为顶部、底部均为平面、中间为朝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所在端倾斜的斜面结构,所述举升支座罩在底板的两条水平导轨外且举升支座远离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的一端跨装在底板的垂直导轨的第二滑块上,所述滚轮支座上的滚轮卡装在举升支座相对应的滚轮滑槽的顶部内且滚轮支座的顶部所在平面不高于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底部所在平面,所述滚轮可沿滚轮滑槽滚动,在所述滚轮沿滚轮滑槽滚动的过程中带动举升支座通过第二滑块沿垂直导轨移动,在所述滚轮位于滚轮滑槽底部时,所述滚轮与滚轮支座共同作为反力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远离垂直导轨的一端顶面位于两条水平导轨之间的位置处垂直设置有死档,所述死档用于滚轮支座的移动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垂直导轨朝内一侧的上端横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用于举升支座的移动限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举升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支座的朝外侧面与气缸之间通过连接头相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举升反力机构。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合成箱装配线中,一个工位一般需要压装多个零部件,而目前压装多个零部件的做法,一般是先采用零部件举升到相应安装位置处,之后将反力机构推出到位已起到零部件安装过程中的反力作用,配合将零部件安装到位,而且一种零部件对应一种反力机构,在混合动力合成箱装配过程中将使用到多种反力机构,使用较为复杂,设备投入成本较高,而且每个零部件安装的用时也相对较长,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可提高工作效率的举升反力机构。

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举升反力机构,包括底板、举升支座和滚轮支座,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两条平行于底板两侧的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上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一端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垂直导轨,所述垂直导轨上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滚轮支座跨装在底板的水平导轨的第一滑块上,所述滚轮支座的朝外侧面与气缸相连接,所述气缸带动滚轮支座通过第一滑块沿水平导轨移动,所述滚轮支座两侧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滚轮且滚轮可转动,所述举升支座为框架结构,所述举升支座的一端顶面设置有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所述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柱和顶杆,所述举升支座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滚轮滑槽,所述滚轮滑槽为顶部、底部均为平面、中间为朝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所在端倾斜的斜面结构,所述举升支座罩在底板的两条水平导轨外且举升支座远离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的一端跨装在底板的垂直导轨的第二滑块上,所述滚轮支座上的滚轮卡装在举升支座相对应的滚轮滑槽的顶部内且滚轮支座的顶部所在平面不高于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底部所在平面,所述滚轮可沿滚轮滑槽滚动,在所述滚轮沿滚轮滑槽滚动的过程中带动举升支座通过第二滑块沿垂直导轨移动,在所述滚轮位于滚轮滑槽底部时,所述滚轮与滚轮支座共同作为反力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远离垂直导轨的一端顶面位于两条水平导轨之间的位置处垂直设置有死档,所述死档用于滚轮支座的移动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两条垂直导轨朝内一侧的上端横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用于举升支座的移动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支座的朝外侧面与气缸之间通过连接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举升反力机构,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滚轮支座的水平移动及滚轮在滚轮滑槽内的滚动,实现将举升支座及举升支座上的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整体向上或向下移动,最终实现将待安装部件托起至安装部位。本实用新型的举升反力机构,将举升机构和反力机构合为一体,可同时实现举升和反力功能,可降低待安装部件的安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举升反力机构的通用性较好,可降低设备成本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举升反力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举升反力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举升反力机构不含举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u>

一种举升反力机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底板1、举升支座2和滚轮支座3,底板1顶面设置有两条平行于底板两侧的水平导轨4,水平导轨4上安装有第一滑块12,底板1一端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垂直导轨5,垂直导轨5上安装有第二滑块16,两条垂直导轨5朝内一侧的上端横跨设置有横杆6,横杆6用于举升支座2的移动限位,滚轮支座3跨装在底板1的水平导轨4的第一滑块12上,滚轮支座3的朝外侧面与气缸7之间通过连接头8相连接,气缸7带动滚轮支座3通过第一滑块12沿水平导轨4移动,底板1远离垂直导轨5的一端顶面位于两条水平导轨4之间的位置处垂直设置有死档9,死档9用于滚轮支座3的移动限位,滚轮支座3两侧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滚轮10且滚轮10可转动,举升支座2为框架结构,举升支座2的一端顶面设置有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11,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1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柱13和顶杆14,举升支座2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滚轮滑槽15,滚轮滑槽15为顶部、底部均为平面、中间为朝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所在端倾斜的斜面结构,举升支座2罩在底板1的两条水平导轨4外且举升支座2远离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11的一端跨装在底板1的垂直导轨5的第二滑块16上,滚轮支座3上的滚轮10卡装在举升支座2相对应的滚轮滑槽15的顶部内且滚轮支座3的顶部所在平面不高于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11底部所在平面,滚轮10可沿滚轮滑槽15滚动,在滚轮10沿滚轮滑槽15滚动的过程中带动举升支座2通过第二滑块16沿垂直导轨5移动,在滚轮10位于滚轮滑槽15底部时,滚轮10与滚轮支座3共同作为反力机构。

使用时,开启气缸,通过气缸带动滚轮支座通过第一滑块沿水平导轨朝靠近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方向水平移动,同时滚轮支座的滚轮沿举升支座的滚轮滑槽滚动至滚轮滑槽的底部,在滚轮滚动至滚轮滑槽底部的过程中,举升支座在滚轮支座及滚轮的作用力下上升,举升支座在上升的过程中,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上的支柱和顶杆共同支撑并托起待安装部件如压装部件等至相应的安装位置,在待安装部件如压装部件的安装过程中,滚轮与滚轮支座共同作为反力机构,实现将待安装部件如压装部件等安装到位,最后通过气缸带动滚轮支座通过第一滑块沿水平导轨朝远离待安装部件托起支座方向水平移动,同时滚轮支座的滚轮沿举升支座的滚轮滑槽滚动至滚轮滑槽的顶部,举升支座在滚轮支座及滚轮的作用力下下降,即完成举升反力机构的一个工作流程。

设计图

举升反力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1443.8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85238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66F7/28

专利分类号:B66F7/28;B66F7/00

范畴分类:申请人: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西路131号1#楼A座自编601-604室

发明人:周建枫;钟发平;崔涛;李国锋;王建;张明月

第一发明人:周建枫

当前权利人: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举升反力机构论文和设计-周建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