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小儿腹泻重度脱水患儿的护理要点分析

106例小儿腹泻重度脱水患儿的护理要点分析

贺春霞牛冬玲(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8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患有重度腹泻并导致脱水的具体治疗措施,增加诊治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了106例重度腹泻并导致脱水的患儿,以他们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患儿的病情特点是我们密切追踪观察的关键,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主要手段。结果:该106例腹泻及重度脱水的患儿经细致的治疗和护理后先后治愈出院,而且没有任何并发症出现。结论:给予患有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的儿童密切的临床追踪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二法门,而且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

【关键词】小儿腹泻重度脱水护理措施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95-02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通常也称为腹泻病,夏秋季节是患病的高发季节,3岁以下的小孩是易感人群。其患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消化道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饮食习惯的改变,病毒感染或饮食不洁和气候环境等因素,此外,滥用抗生素药物所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1]以及营养不良也可导致病发。腹泻以及呕吐为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如若出现重度脱水甚至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说明腹泻症状较严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收治的106例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的患儿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女性患儿69例,男性患儿37例,年龄分布为1个月至3岁,其中,由于消化道细菌感染的患儿有44例,呼吸道感染并发腹泻的患儿有24例,饮食不洁以及暴饮暴食引起的腹泻有28例。发病时间在1~5天不等。

1.2治疗:抗病毒治疗给予利巴韦林及喜炎平,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金双歧、思联康、培菲康等),给予胃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常伴有呕吐现象,对于呕吐严重的患儿可给予西咪替丁以及维生素B6保护胃治疗;脱水伴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患儿给予补液等支持治疗。

2临床护理观察问题:

2.1随时观察患儿的大便的形态:患儿大便的形态是判断疾病的程度及腹泻的性质的可靠的依据,因此要密切观察。黄色或白色的水样便多为病毒所致,肠道外的相关感染也可引起此类型的大便,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以及肺炎等。

2.2留意患儿排尿的时间以及尿量:小儿总体重的70%~75%均为水分。小儿的肾脏功能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小儿对机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差,腹泻后患儿一个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少尿,留意尿量对于腹泻治疗以及机体正确补液的有重要意义。

2.3留意皮肤粘膜的变化:脱水是腹泻的一个重要症状,患儿的皮肤弹性好坏程度是判断患儿机体内的脱水程度的重要依据,若患儿出现口渴,口唇粘膜干燥,眼窝凹陷等症状即为脱水(而且周岁以下的患儿胸部出现凹陷)。如果患儿的皮肤弹性较好,但是出现口渴、烦躁以及尿少的症状时则可能为高渗性脱水[2]。因此要时刻留意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汇报给医生,给予患儿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3护理措施:

3.1补充液体:患儿通常会出现腹泻脱水的现象,而此时通常还会被医生要求禁食,这时我们应遵从医生的嘱咐及时准确的给予静脉补液,其注意事项如下:

(1)给患儿输液时,要避免药物输入速度过快,严格按医嘱要求执行输液速度与输液量,过慢的进行补液不能纠正脱水症状。过快的进行补液会造成提高机体的渗透压,以致出现水肿例眼睑等部位;(2)密切关注静脉补钾的浓度<0.3%,液体应用恰当的滴速,溶液中含钾禁忌静脉推注。(3)密切观察患儿在进行补液治疗时的皮肤粘膜的弹性以及生命体征、眼窝凹陷程度以及前囟是否好转,观察患儿的尿量改变,保证滴液输注流畅。(4)准确记录患儿的第1次排尿的时间,随时进行记录24H的出入液量。(5)口服补液:临床中补液治疗采用口服补液盐(ORS),让患儿将一袋ORS加白开口服,因为在此渗透压下机体易于吸收ORS液体,普通的患儿能够接受。

3.2口腔护理:因为患儿发生腹泻后,消化功能异常,患儿的机体抵抗力显著下降,以致口腔内腺体分泌量下降,造成口腔粘膜干燥,适合口腔内细菌生长繁殖,造成口腔感染的现象容易发生[3],故,避免口腔感染的发生,必须为患儿做好口腔护理,。

3.3营养不足的护理:重型腹泻的患儿必须遵循医嘱停止进食,在腹泻症状改善后方可恢复进食,母乳喂养的患儿可继续进食母乳,但禁止辅食添加;人工喂养的患儿需禁止喂养,症状改善后方可喂养,但食物的量要逐步增加,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多食牛奶、面条、米汤等易消化的食物。若患儿为病毒性肠炎,缺乏双糖酶,可进食发酵乳或豆制品等。腹泻症状改善后恢复日常饮食,每天进行1次加餐在两周内,提供儿童正常生长需要。

3.4臀部的护理:患儿由于腹泻会对臀部皮肤刺激,引起臀红或者出现皮炎,皮炎更甚者发生糜烂感染。故腹泻频繁的患儿的要加强臀部护理,排尿或排便后要勤换尿布,应选纯棉,清洁的尿布,使用清水烫洗并进行高压消毒对于用过的尿布。每次排便后用温开水擦洗臀部,并用红霉素软膏涂抹臀部。

3.5准确记录出入量:对于患儿的出量:呕吐量以及尿量、腹泻,均进行详细记录。入量:静脉输入以及食入量的液体量,并能够提供可靠的依据给临床治疗,发现出入量不平衡时及时报告医生。

3.6减少肠蠕动的护理:(1)卧床休息:患儿发生次数较多的腹泻,并且全身症状较为明显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可减少患儿的肠蠕动。(2)禁止进行腹压增高、腹部按摩和腹部压迫的现象,即机械性的刺激,尽可能的降低肠蠕动,能够缓解患儿的腹痛症状[4]。(3)注意腹部保暖为患儿:可以加盖被褥在患儿的腹部,并用温水袋热敷患儿腹部,但患儿出现活动性出血时禁止热敷。

4体会

在临床治疗时,小儿发生腹泻时要密切的护理。采取有效的、科学的护理方案,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也是患儿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小儿腹泻是一种多发的临床中较为常见病,但由于患儿年领大小、病情、住院时间不同,以及临床治疗中的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差异,由此采取有效护理方案并进行积极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韩改霞.104例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J].健康必读,209,10(28)141

[2]粱战华.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0,5(19)415

[3]赵莉莉.600例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8,8(9)314

[4]刘国珍.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J].井冈山医专学报,2010,7(10)842

标签:;  ;  ;  

106例小儿腹泻重度脱水患儿的护理要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