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强超韧聚丙烯合金生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霞,龚光碧,王庆涛,魏绪玲,孟令坤,朱晶[1](2017)在《粉末橡胶增韧聚丙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聚丙烯(PP)是一种无毒、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聚合物,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广泛用于包装、纺织、汽车制造等领域。但也同时具有缺口冲击强度低、成型收缩率大、耐磨性差、低温易脆断等劣势性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P的应用,因此提高PP的韧性显得尤为重要,粉末橡胶作为一种新开发的材料,在PP增韧改性研究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对粉末橡胶增韧PP的方法、机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增强PP的韧性提供了参考,对实际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彪[2](2016)在《序贯聚合制备聚乙烯及聚丙烯为基体的多组分聚烯烃材料》文中研究指明Basell公司开发的多区循环反应器(MZCR)技术可在单一反应器内实现催化剂/聚合物颗粒在不同气氛下的快速切换,从而使聚烯烃釜内合金的结晶性组分和弹性体组分实现更小尺度的充分混合,提高材料的性能,并降低聚合物原生粒子相互粘连的风险。通过在气相聚合过程中使不同的原料气氛在同一反应器内周期性切换,可实现对MZCR技术的模拟,称之为周期性切换聚合工艺(PSPP)。由于弹性体含量受限,目前实验室制备的聚丙烯釜内合金多停留在抗冲聚丙烯的水平。将PSPP工艺应用于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制备,能显着提高合金的刚韧平衡性,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因长时间共聚而造成的粒子发粘。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将PSPP工艺用于制备以结晶性乙烯均(共)聚物为基体,以乙丙无规共聚物为分散相的PE/EPR釜内合金,对其制备工艺的特点进行探索性研究。同时,以制备PE/EPR合金型热塑性弹性体为最终目标,研究了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探索聚合条件和工艺的优化。此外,本文还利用序贯聚合工艺分别制备了熔融指数为30 g/lOmin的高熔指聚丙烯及其釜内合金,以及宽分子量分布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并研究了聚合条件与聚合物结构及性能之间的关系。分别使用两种工业催化剂G和Y以及外给电子体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DMS)和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CPDMS),分别通过丙烯淤浆聚合和淤浆均聚-气相乙丙共聚序贯聚合制备高熔指聚丙烯(HF-PP)及其釜内合金(HF-PP/EPR)。通过调节氢气用量,使不同催化体系所得到的丙烯均聚物及其釜内合金的熔融指数均达到30g/10min。详细考察了氢气和外给电子体对高熔指聚合物的组成、分子量及分布、链结构、热行为、力学性能以及相形貌等的影响,同时对比了两种催化剂与不同外给电子体组合的催化行为。结果发现,含DCPDMS体系的氢调敏感性比含CHMDMS体系差,需使用超过2倍的氢气用量来调节聚合物熔融指数至相同值。制备合金时均要在丙烯均聚阶段加入更多的氢气,因为所得乙丙共聚物的分子链比PP均聚物更长。使用CHMDMS作外给电子时,合金的EPR含量更高,并表现出较好的刚韧平衡特性,但含DCPDMS体系所得共聚物的分子量更高。Y催化剂具有较低的氢调敏感性和立构定向性,可制备EPR含量更高的合金,而G催化剂可得到更高的分子量。使用Y催化剂和DCPDMS可制备弯曲模量和强度较高的HF-PP,而使用G催化剂和CHMDMS可制备刚韧平衡性较好的HF-PP/EPR,且具有较高的增韧效率。使用一种国产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采用PSPP工艺制备了一系列聚乙烯/乙丙共聚物(PE/EPR)釜内合金。乙烯淤浆均聚结束后进入气相聚合阶段。气相聚合以30 min的乙丙共聚开始,随后进行周期性的乙丙共聚与乙烯均聚之间的反复切换。一个PSPP周期内,两种气氛下的聚合反应保持相同的聚合压力,但可以调节两种反应的先后顺序及反应时间。通过考察反应条件与合金性能之间的关系,对PSPP工艺的特点进行探索性研究。在气相聚合阶段,为控制聚合物颗粒形貌,先进行30 min的连续乙丙共聚,通过增加传质阻力以控制聚合速率。对所得PE/EPR合金进行了两步萃取分级及级分的链结构表征,发现其三个级分中,室温正辛烷可溶(C8-sol)级分为乙丙无规共聚物(EPR),沸腾正庚烷不溶(C7-insol)级分为均聚PE,沸腾正庚烷可溶(C7-sol)级分主要由乙丙嵌段共聚物(EPS)以及少量低分子量PE组成。气相聚合阶段的气氛切换频率(SF)由1提高到30次时,EPR含量先降低,然后升至最高,而EPS及EPS/EPR比例呈递增趋势。当SF=30时,两种原料气体的组成无法在切换过程中实现完全的转变。随SF的提高,EPS分子链中的乙烯单元含量呈递增趋势,更有利于形成长乙烯序列嵌段共聚物。当SF=30时,PE/EPR合金的韧性最佳,而SF=6时,合金则表现出最佳的刚韧平衡性。此外,PSPP工艺制备的PE/EPR釜内合金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进一步考察共聚气体组成、切换顺序、链转移剂氢气加入量等条件对PE/EPR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提高共聚单体中的丙烯浓度,导致形成丙烯单元含量高、嵌段性强、丙烯序列较长的嵌段共聚物,但却不利于EPR分散相与PE基体的相容,合金的力学性能变差。在EPR含量相当的情况下,改变切换顺序可使EPR相在PE基体中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拉伸性能的提高。为了进一步调控PE/EPR合金的性能以得到接近弹性体特性的材料,将PSPP气相聚合由乙丙共聚与乙烯均聚间的反复切换转变成气体组成不同的乙丙共聚间的切换,并取消了长时间连续气相共聚阶段。聚合活性随储气罐T2中的丙烯含量增大而不断提高,当丙烯含量达到并超过30 mol%时,所得PE/EPR合金具有良好的颗粒形貌,且EPR组分含量较高。与两段序贯聚合工艺相比,PSPP工艺能显着提高PE/EPR合金的拉伸性能。提高气相压力可以提高气相共聚产物的比例,但EPR含量的增加幅度还与气体组成、共聚时间等有关。PE/EPR的气相共聚产物比例最高可达到70wt%, EPR含量达到55.6 wt%。该样品(S18)的模量较低,屈服现象消失,具有反应器型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RTPO)的特点,但因未经硫化,拉伸强度偏低。选取三种不同条件下制备的PE/EPR型RTPO及一种商品EPDM,分别与等规聚丙烯共混制备增韧聚丙烯。结果表明:随着RTPO含量的提高,PP/PE/EPR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逐渐提高,而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不断降低,样品S18表现出最佳的刚韧平衡性。PE/EPR的增韧效果明显优于EPDM。EPR-PE相在PP基体中形成一种壳-核结构的分散粒子形态,对基体起到增韧补强的效果。同时PE/EPR合金中多嵌段共聚物增强了EPR与PE以及EPR与PP之间的相容性。合金中EPR含量越高,形成的壳层越完善越厚,粒子的分散性越好,能显着提高PP基体的力学性能。总结发现,PE/EPR合金型RTPO在塑料增韧剂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使用气相法聚合工艺可直接得到颗粒状产物,省去了造粒工序,比EPDM的生产更加节能。缺点在于产物的结晶组分含量偏高,导致PE/EPR合金的弹性体特征不够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弹性体含量。采用淤浆-气相两段序贯聚合工艺,制备了宽分子量分布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使用BCSII型工业催化剂,先在低己烯浓度(0.4 mol/L)下进行乙烯/1-己烯淤浆共聚反应,生成低己烯含量的乙己淤浆共聚产物。然后在高1-己烯初始浓度下(200 mmol/L)进行乙烯/1-己烯气相共聚,生成高己烯含量的气相共聚产物。对乙烯/1-己烯淤浆及气相聚合的特点进行探索研究,主要考查了1-己烯初始浓度、改性剂、助催化剂以及温度和压力等对两段共聚物的活性、己烯含量、化学组成分布、熔点和熔融焓、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拉伸性能等的影响,同时估算了气相共聚产物的级分分布和己烯含量。结果表明:随着1-己烯初始浓度的提高,气相共聚物的比重逐渐降低,但其己烯含量却逐渐提高。当达到200 mmol/L时,总己烯含量趋于稳定,这与聚合物颗粒吸收液态己烯的程度有关。改性剂的加入使产物的活性普遍降低、己烯含量变化不大但力学性能趋于变差。使用TEA/TiBA复合助催化剂时,产物具有相对较高的活性和己烯含量,相对较窄的化学组成分布以及较宽的分子量分布。70℃和0.4MPa是相对适宜的气相聚合温度和压力,所得共聚物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和1-己烯含量,化学组成分布相对均匀,拉伸性能优异。
张春雨[3](2014)在《聚丙烯釜内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化学品性,相对密度小,产品透明度高、无毒、价格低等优点,使之成为近年世界通用树脂中增长较快的品种。高抗冲聚丙烯(hiPP)因其良好的刚韧平衡性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聚烯烃材料得到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颗粒反应器技术”(GRT)的出现,聚丙烯釜内合金得到了极大发展。本论文以催化剂技术为核心,对催化剂进行小试中试条件试验,并在不同规模的聚合装置上进行了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制备。探索了给电子体,载体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应用此催化剂所制备的聚丙烯釜内合金的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以磷酸酯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MgCl2/ID/TiCl4负载型高效Ziegler-Natta催化剂,研究了给电子体种类,加入量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及聚丙烯等规度的影响规律,并考察其与邻苯二甲酸酯并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规律。2.以磷酸酯/DIBP混合给电子体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出类球形负载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聚丙烯釜内合金(PP/EPR)的合成,制备出不同乙烯含量的低熔融指数的聚丙烯釜内合金,以此聚丙烯釜内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13C-NMR, DSC,红外光谱等手段分析了聚丙烯合金的微观结构及聚集态结构;并应用升温淋洗分级和溶剂分级方法将合金进行了分级处理,详细研究了应用此催化剂所制备的聚丙烯合金的组成、含量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聚丙烯合金增韧机理。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体系可获得高乙烯含量高性能聚丙烯合金。3.通过改进催化剂制备工艺,使用混合给电子体制备出的球形负载催化剂,合成出不同己烷可溶级分含量的高熔融指数聚丙烯釜内合金。比较了球形催化剂与类球形催化剂所制备的合金颗粒形态及微观相态,表明球型催化剂所制备的聚丙烯釜内合金颗粒可容纳更多的橡胶相,并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更适用于注射成型工艺。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聚合条件对聚丙烯釜内合金熔融指数及合金中己烷可溶级分含量的影响。所制备的聚丙烯釜内合金与相同熔融指数的牌号为SP179、AW191的进口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4.将中试合成的球型催化剂应用于千吨级环管气相工艺中试装置,得到的聚丙烯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验证了小试结果,产品达到制作汽车仪表盘及保险杠要求。将合金进行分级处理,通过核磁、DSC、透射电镜、偏光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合金各级分的组成及形态。并考察了各级分在提高合金冲击性能上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釜内合金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是提高合金冲击性能的关键。5.采用球形高效负载TiCl4/MgCl2/DIBP催化剂,在本体聚合工艺条件下,初步考察了丙烯与1-丁烯共聚,单体效应对共聚活性、聚合物立构规整性的影响;通过13C-NMR, DSC, IR, GPC等手段分析了共聚物结构。结果表明:随着1-丁烯/丙烯投料比的增加,催化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较低投料比(B/P=0.26)条件下聚合活性达到最高,并随着共聚物中异丁烯含量的升高,共聚物的熔点明显下降,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同时共聚物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
鲁列[4](2010)在《聚丙烯反应器合金制备的工艺及催化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烯烃多段聚合制备的聚丙烯反应器合金(PP/EPR)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弥补了聚丙烯材料韧性不足的缺点,而在其制备过程中,聚合工艺以及催化剂两个关键要素对合金的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这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研究开发为目标,研究了聚合工艺以及Ziegler-Natta(Z-N)催化剂载体对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组成、结构、形态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微结构;利用Z-N催化剂催化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合成了含有羟基的球形功能化聚丙烯颗粒,以化学键负载茂金属催化剂,随后通过乙丙共聚制备聚丙烯反应器合金;利用负载化反应制备了茂金属/Z-N复合催化剂,通过对聚合工艺的设计,合成了聚丙烯反应器合金。利用负载型Z-N催化剂,分别采用液相本体法、淤浆法和气相法进行丙烯聚合。结果表明,在结构方面,由于液相本体法扩散限制最严重,其生成的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布比淤浆法和气相法宽。在形态方面,均聚工艺主要影响粒子的宏观形态,而对粒子的微观形态影响不大。液相本体法合成的聚丙烯的颗粒形态最为规整,粒子的破碎程度最小,淤浆法其次,而气相法合成的聚丙烯颗粒的破碎程度最大。在第一阶段都采用丙烯液相本体均聚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三种工艺(即液相丙烯气相乙烯法、乙烯丙烯气相法和淤浆法)进行乙烯丙烯共聚,制备了PP/EPR反应器合金。结果表明,在结构方面,淤浆共聚法生成的共聚物的乙烯含量最大,气相共聚法其次,而液相丙烯气相乙烯共聚法最小。在形态方面,共聚阶段采用气相法时,得到的合金颗粒的分散性最好,颗粒之间没有互相粘结,液相丙烯气相乙烯共聚法其次,淤浆共聚法最差,颗粒之间粘结比较严重。综合比较,在颗粒反应器技术的共聚阶段,采用乙烯丙烯气相法共聚时,能够更有效地避免合金颗粒的粘釜现象,比其他两种共聚工艺更有优势。利用液相本体聚合工艺,分别采用氯化镁载体型Z-N催化弃(?)TiCl4/MgCl2(DQ)和复合载体型Z-N催化剂TiCl4/MgCl2/SiO2(MSQ)进行丙烯聚合,研究催化剂载体对聚丙烯的形态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载体型催化剂时,产物的复形效果比采用氯化镁载体型催化剂时好得多,表现在MSQ-PP中粒子的破碎程度低于DQ-PP,说明采用复合载体能够有效控制粒子的过度破碎问题。MSQ-PP的粒径分布比DQ-PP窄,说明MSQ催化剂在控制聚合物的粒径方面较好。催化剂载体主要影响聚丙烯粒子的宏观形态,而对粒子的微观形态影响不大。此外,与DQ-PP相比,单体在MSQ-PP粒子中的扩散阻力较小,导致其分子量较大,而分子量分布较窄。综合比较,MSQ催化剂在控制聚丙烯的颗粒形态方面比DQ催化剂更有优势。与DQ-PP相比,MSQ-PP的孔隙率更大,这不仅有利于减小多段聚合中乙丙共聚过程中的扩散阻力,也有利于提高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容胶量。通过分级的方法分析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微结构。结果表明,聚丙烯反应器合金是由乙丙无规共聚物、短序列共聚物、长序列共聚物和等规聚丙烯构成的。通过调节共聚阶段的原料组成、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可以有规律的控制共聚反应,从而有效的控制合金的组成与结构。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各个级分中,在提高聚丙烯的低温韧性方面,无规共聚物的效果比长序列共聚物更好。与机械共混合金相比,反应器合金中的橡胶相的分散更加均匀,其抗冲性能更好,可见,聚丙烯反应器合金在兼顾材料韧性和刚性方面的效果更好。在Z-N催化剂的催化下,经烷基铝保护的二氢月桂烯醇与丙烯进行共聚合反应,合成了带有羟基的球形多孔聚丙烯颗粒,这些颗粒可以以化学键的方式将茂金属催化剂(rac-Et(Ind)2ZrCl2)负载,将其用于乙烯-丙烯淤浆共聚合,合成了PP/m-EPR反应器合金。结果表明,共聚活性随Al/Zr比的增加和单体中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共聚物的组成可以通过控制单体组成来进行调节。负载茂金属催化剂的聚丙烯颗粒制备的反应器合金与传统Z-N催化剂合成的反应器合金相比,其共聚物的链结构更加无规。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PP/m-EPR反应器合金具有良好的球形粒子形态,无粒子间的粘结。在一定反应条件下,(CH3Ind)2ZrCl2/PP体系合成的PP/m-EPR反应器合金具有良好的抗冲性能。将制备的茂金属(rac-Et(Ind)2ZrCl2)/Z-N复合催化剂用于PP/EPR反应器合金的合成时,包含三个步骤:第一阶段—丙烯液相本体均聚;第二阶段—茂金属催化剂的活化;第三阶段—乙丙共聚。在均聚阶段,以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合成的聚丙烯具有高等规度,并且没有粘釜;在共聚阶段,复合催化剂结合了茂金属和Z-N催化剂的特性,表现出的共聚能力比纯Z-N催化剂优异。考察了A1/Zr比和单体组成对共聚活性和产物性质的影响,提高A1/Zr比使得茂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增大,使得合金中的共聚物趋向无规,而降低单体中乙烯含量则降低了共聚活性,并有利于无规共聚物的生成。复合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颗粒具有良好的多孔球形形态,而且聚丙烯反应器合金保持了聚丙烯的球形颗粒形态。在一定反应条件下,(CH,Ind)2ZrCl:/Z-N复合催化剂体系合成的PP/EPR反应器合金具有良好的抗冲性能。
李积迁[5](2010)在《粘扣带材料的开发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粘扣带(Velcro)通常又称为魔术贴、粘扣布、子母扣带等。是由瑞士一名工程师Georges de Mestral于1948年发明的,他好奇的从苍耳吸附毛或衣物开始,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苍耳果的弯曲小钩的结构制成搭扣,因此发展到如今的在A布上织有许多钩状物,在B布上织有许多小圆球,只要把它们轻轻对贴在一起就粘紧了,这就是粘扣带。粘扣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编织成型到近年注射成型粘扣带,粘扣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拉链、纽扣逐渐被粘扣带所代替,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普通粘扣带的发展至今仍比较落后,由于需求量大,种类繁多,普通粘扣带价格仍然较高。鉴于此种背景和条件,本论文设计了粘扣带一次成型方案,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出片材后在三辊压光机上辊压成型,中间辊为模具成型辊,当熔体经过两棍间隙时,由于模具辊的作用而挤压成型,但在挤压成形过程中对材料的要求较高,纯PA6难以满足使用要求。论文作者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选择对PA6改性,以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PA6复合材料。论文研究了不同相容剂对PA6/PP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也讨论了活性绢云母和增塑剂对PA6性能的影响。具体实验采用传统的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复合材料,然后利用注塑机注射制品,实验研究中充分利用现代高分子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体系的相容性、熔体流动速率、流变行为、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及熔融结晶性能等进行表征,得到如下主要的研究成果:(1) PA6/PP-g-MAH/PP复合材料的研究发现,共混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PP-g-MAH含量为210份时,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降低,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都增大。(2)与PA6/PP-g-MAH/PP体系相比,PA6/PP-g-DBM/PP体系的相容性更好,熔体流动速率增大,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都降低;但断裂伸长率增大。PP-g-DBM不仅是两相界面良好的相容剂,还是体系良好的增塑剂。(3)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绢云母比未改性的绢云母能更好的提高PA6的拉伸强度,而且在活性绢云母的添加量为5%时对PA6力学性能的改善达到一个最佳效果。(4)粘扣带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达到国家标准。
李迎春[6](2010)在《纳米蒙脱土填充尼龙11共混复合体系强韧化研究》文中提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是实现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采用POE-g-MAH/POE和纳米蒙脱土为尼龙11的增韧增强改性剂,对蒙脱土和POE-g-MAH/POE两种改性剂分别和协同增强增韧尼龙11复合材料体系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围绕高性能和理论研究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分析,首次采用基本断裂功的方法表征了尼龙11/蒙脱土二元复合材料和尼龙11/POE-g-MAH/蒙脱土三元复合材料的韧性,为评价聚合物材料的断裂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同时该方法也指出了分别提高材料的基本断裂功和塑性形变功来实现增韧的途径,探讨了尼龙11/POE-g-MAH/蒙脱土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增韧的机理,得到了复合材料发生脆韧转变的临界粒间距的大小和材料实现增韧的弹性体粒径的下限值,这些极大的丰富了聚合物/弹性体/蒙脱土三元复合材料的增韧理论,为高性能尼龙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做了理论铺垫,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蒙脱土的含量对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的结论:当蒙脱土含量为2%时形成了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当蒙脱土含量超过2%时形成了插层型的纳米复合材料。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尼龙11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基本断裂功和比塑性形变功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蒙脱土含量为2%时,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基本断裂功和比塑性形变功都达到最大值。这时其冲击强度为16.56 KJ/m2,是纯尼龙11冲击强度的2.5倍,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也逐渐增加,但断裂伸长率降低。通过对尼龙11及其复合材料流变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尼龙11和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在230℃-245℃温度下,非牛顿指数范围为0.49-0.85,蒙脱土的加入使尼龙11的表观粘度减小,在高剪切速率下,蒙脱土对粘度的影响减小。蒙脱土的加入使尼龙11的粘流活化能降低,故熔体流变特性受温度影响变小。蒙脱土含量为2%时,尼龙11的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但蒙脱土的含量再增加,使尼龙11的晶型由γ晶型转变为α晶型。蒙脱土在尼龙11基体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破坏了尼龙11的球晶结构,使尼龙11的结晶形态发生了变化,Avrami方程可较好的描述尼龙11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热重分析表明当蒙脱土含量为2%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比纯尼龙11提高了27℃。2、系统的研究了POE-g-MAH的含量、蒙脱土的含量以及共混顺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OE-g-MAH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基本断裂功和比塑性形变功增加,当POE-g-MAH的含量为20%时,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36.32KJ/m2,是纯尼龙11冲击强度(6.62KJ/m2)的5.5倍。随POE-g-MAH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逐渐降低。而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却随POE-g-MAH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POE-g-MAH含量为2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下降,而比基本断裂功先增加后减小,在蒙脱土含量为5%时达到最大。而比塑性形变功却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纳米粒子以塑性形变能力的降低为代价,换来了材料抵抗裂纹扩展能力的提高。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都逐渐增加,而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是先增加后降低,在蒙脱土含量为5%时达到最大。通过对不同蒙脱土含量和POE-g-MAH含量的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蒙脱土含量和POE-g-MAH含量的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相对于含有20%POE-g-MAH的尼龙11/POE-g-MAH共混物,蒙脱土的加入使材料的表观粘度减小,粘流活化能升高。相对于含有5%蒙脱土的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OE-g-MAH的加入使材料表观粘度先减小,当POE-g-MAH含量为25%时,粘度变大,但粘流活化能降低。POE-g-MAH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降低,而蒙脱土的加入,却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使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提高。POE-g-MAH的加入没有改变尼龙11/蒙脱土复合材料的晶型,而蒙脱土的加入却使尼龙11/POE-g-MAH的晶型由γ晶型变为α晶型。断裂功比N2的小,而比塑性形变功比N2的大,N1的结晶温度稍高于N2,并且结晶时间也更短,说明N1的结构更有利于结晶。3、系统研究POE/POE-g-MAH中POE-g-MAH的含量也就是POE-g-MAH的接枝率对尼龙11/POE/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OE-g-MAH在POE-g-MAH/POE中的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加,当POE-g-MAH的含量为20%时即弹性体的接枝率为0.16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为64.5 KJ/m2,为纯尼龙11树脂冲击强度的9.7倍。随着POE-g-MAH含量的增加,比基本断裂功变化很小,而比塑性形变功却随蒙脱土的含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POE-g-MAH的含量为20%时达到最大值。随POE-g-MAH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当POE-g-MAH含量为2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当POE-g-MAH含量为30%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而POE-g-MAH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材料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影响很小。通过对不同POE-g-MAH含量的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POE-g-MAH含量的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当弹性体中全部为POE-g-MAH时,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最大,弹性体中POE-g-MAH的含量为10%的复合材料的粘流活化能最小随着POE-g-MAH在POE-g-MAH/POE中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降低,结晶时间增加。4、研究了POE-g-MAH含量、蒙脱土的含量、弹性体中POE-g-MAH含量以及共混顺序对弹性体粒径大小的影响,结合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SEM照片,探讨了尼龙11/POE-g-MAH/蒙脱土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增韧的机理。随POE-g-MAH含量的增加,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中弹性体粒径分布变窄,粒径变大,复合材料发生脆韧转变的临界基体层厚度为0.16μm。随着POE-g-MAH在POE-g-MAH/POE中含量增加,弹性体的粒径越来越细,从POE-g-MAH在POE-g-MAH/POE中含量为10%时的1.16μm到全部为POE-g-MA时的0.24μm,对于尼龙11/POE-g-MAH/蒙脱土或尼龙11/POE-g-MAH/POE/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而言,要想得到韧性好的材料,弹性体粒径的下限为0.22μm。蒙脱土的加入对弹性体粒径的分布和弹性体颗粒的形状影响较小,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弹性体粒子的粒径先减小,当蒙脱土含量为5%时达到最小,蒙脱土的含量再增加,弹性体粒径稍有增加,但变化的幅度不大。尼龙11/POE-g-MAH/蒙脱土(5%)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为:当弹性体的粒间距大于0.16μm时,蒙脱土片层起到应力集中体的作用,首先空洞化。当弹性体的粒间距小于0.16μm时,POE-g-MAH弹性体起到应力集中体的作用,首先发生与基体的脱粘,进而产生空洞化。当弹性体粒子的直径小于0.61μm时,弹性体粒子只能引发几百个μm范围内的基体屈服和变形,而当弹性体粒子的直径大于0.61μm时,既能引发几百个μm范围内的基体屈服和变形,也能引发几十个μm范围内的基体屈服和变形,这样吸收的能量更多,使冲击强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李晨[7](2010)在《新型乙烯-α-烯烃共聚弹性体及其增韧改性聚丙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烯烃嵌段共聚物OBC(Olefin Block Copolymer)是一种利用“链穿梭剂”聚合技术合成的具有独特的“软”“硬”交替嵌段结构的新型乙烯-辛烯共聚物,其综合性能相比其他无规聚烯烃共聚物具有更优异的特性,是一种新型有潜力的通用塑料增韧剂。本文首先开展了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采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表征了OBC及其它六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结构参数,并运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探讨了共聚物的熔融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共聚单体含量增加以及共聚单体形成的短支链长度增加均使得无规烯烃共聚物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结晶度降低;相比无规的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及同样链段不均匀的乙丙共聚物,具有软硬嵌段结构的OBC,即使在较高的共聚单体含量下,也保持了较高的熔融温度和结晶度,从而使OBC具有了较好的耐热性能和较快的注压和挤出成型性。动态流变分析测试表明,新型共聚物OBC中不含有长支链,降低了熔体的零切粘度和特征松弛时间;OBC的熔融指数高,在测试频率范围下复数粘度低,显示了良好的加工流动性,并且OBC具有较高的粘-温敏感性,可以通过提高加工温度的方法来改善OBC的流变性质。利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考察了七种烯烃共聚物的粘弹特性与其结构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共聚单体含量增加及其形成的短支链越长,同时长支链的引入均使得低温下的共聚物储能模量降低,β转化温度向低温移动,从而提高了共聚物的低温韧性。因此,在商业化的乙烯共聚物中,以辛烯作为共聚单体形成共聚物的弹性性能最为优越。相比POE,新型嵌段共聚物OBC在辛烯含量增加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结晶度,使得硬段作为物理交联点,软段加强链间的相互缠绕,降低储能模量和β转化温度,提高了材料的韧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选取了OBC和其中的几种聚烯烃弹性体作为增韧剂,采用机械共混方式,对共聚聚丙烯(Co-PP)增韧改性研究,考察了共混体系宏观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微观增韧机理,探讨了聚烯烃弹性体作为增韧剂对共聚聚丙烯(Co-PP)共混物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PP中含有的乙丙橡胶组分具有与聚烯烃弹性体协同增韧的效果,因而共混体系达到脆韧转变的临界弹性体含量比均聚PP体系更低。同为茂金属催化制备的乙烯-α-烯烃弹性体,相比茂金属乙丙三元橡胶(mEPDM)和乙烯-丁烯共聚物(mEBC),以POE增韧Co-PP的共混体系达到脆韧转变的临界弹性体含量较低,常温及低温下的抗冲强度都比较高,拉伸性能降低的幅度不大,而且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较好的加工性能;相比Zieglar-Natta催化制备的EPDM,嵌段共聚型OBC和无规共聚型POE弹性体作为增韧剂,对于Co-PP的共混改性体系在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性能上的改性效果更为优良。特别是低温抗冲性能,Co-PP/OBC共混体系尤为突出,其-20℃下的冲击强度仍接近于Co-PP/EPDM常温下的冲击强度;而同为乙烯-辛烯共聚物的OBC和POE,OBC改性Co-PP的低温冲击强度高于POE,显示了OBC具有良好的低温增韧Co-PP性能。DMA分析测试表明,Co-PP/OBC共混体系的低温内耗峰温度更低、强度更高,对应了其较高的低温强韧性。在相同弹性体含量下,Co-PP/OBC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指数明显高于Co-PP/POE,其维卡软化点也较高,表明OBC独特的分子链段结构有利于共混物保持良好的加工流动性与耐热性。因此,作为一种新型弹性体,OBC用于Co-PP的增韧改性,其综合性能更加优越。
杨桂生[8](2008)在《工程塑料近二十年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叙述了通用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合金和ABS过去二十年进展,重点讨论了工程塑料单体新技术及新单体/新聚合物、聚合物增韧核——壳结构理论、纳米复合材料、反应器合金、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LFT)、工程塑料回收及产业动态。
杜威,姜涛,宁英男[9](2008)在《聚丙烯合金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提高聚丙烯低温韧性和抗张强度的技术方面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近年来采用原位技术制备聚丙烯合金各种工艺的研究进展;描述了聚丙烯合金催化剂的发展历程;指出将Ziegler-Natta催化剂与茂金属催化剂有效结合制备聚丙烯合金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王晓峰[10](2006)在《多段序贯聚合法调控PP/EPR反应器合金的结构与性能》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催化合金技术,用国产高活性球形DQ型催化剂采用多段序贯聚合法在反应器中直接聚合成出了聚丙烯合金。通过对合金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表征,分析了这种聚丙烯合金的相态结构和分子链结构,探讨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本论文还对聚丙烯多段氢调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聚合采用三段多次切换的方式。第一段为丙烯的常压预聚合,采用淤浆聚合的方式;第二段为丙烯加压淤浆聚合,将预聚物转入高压釜内进行聚合;第三段为加压气相聚合,将第二段淤浆聚合的溶剂抽干后再进行气相聚合。此过程采用多次切换的方式,即在总时间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一段乙丙共聚,再抽去乙丙混合气进行丙烯均聚,然后抽去丙烯气再切换成乙丙共聚,如此反复切换进行(或者是丙烯加氢与非加氢之间切换)。本文将这种聚合工艺称作多段序贯聚合法。 此法意在模拟近年来Basell公司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区循环反应器(Multi-zone circulation reactor)的新型聚丙烯生产工艺,生产宽分布聚丙烯时聚合物/催化剂粒子在高氢气含量和低氢气含量的两个反应区域间进行快速循环流动,相当于每个粒子在聚合反应停留时间内均经历了多次加氢与非加氢聚合间的反复切换。同样此多区循环反应器技术也应用于丙烯合金(PP/EPR)上,也就是使每个聚合物粒子在聚合反应停留时间内经历了多次丙烯均聚和乙丙共聚间的反复切换。 参考前人对预聚、气相聚合规律的研究,以及本课题的前期实验考察,确定了气相共聚合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在反应器中直接合成出了氢调聚丙烯产品和PP/EPR催化合金。从催化效率结果来看,对于氢调聚丙烯,加氢有明显提升聚丙烯催化效率的作用,而切换频率对此则影响不大。同时本文也采用GPC、DSC、PLM等手段研究了加氢/非加氢切换频率和加氢量对聚丙烯熔融指数、分子量及其分布和结晶形貌的影响。发现在总聚合时间相同时,增加加氢/非加氢阶段间的切换次数对聚合活性影响较小,对聚丙烯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也不明显,但使聚丙烯的球晶尺寸减小,球晶形貌不规整程度增大。增大加氢量使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布增宽,球晶尺寸减小,且在DSC曲线中出现双熔融峰。 对于两段聚合制备的PP/EPR合金,随着乙丙共聚时间的增加,催化效率先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呈下降趋势;而对于丙烯均聚/乙丙共聚多次切换聚合制备的PP/EPR合金,随切
二、增强超韧聚丙烯合金生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强超韧聚丙烯合金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粉末橡胶增韧聚丙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增韧PP的方法 |
1.1 化学改性增韧PP |
1.2 物理改性增韧PP |
1.3 粉末橡胶增韧PP |
2 粉末橡胶增韧PP的机理 |
2.1 多重银纹化理论 |
2.2 剪切屈服理论 |
2.3 剪切屈服-银纹化理论 |
2.4 粉末橡胶增韧PP机理 |
3 粉末橡胶增韧PP研究进展 |
3.1 辐照粉末橡胶对PP增韧研究 |
3.2 超细粉末橡胶对PP增韧研究 |
3.3 辅助增韧剂下粉末橡胶对PP增韧研究 |
3.4 粉末橡胶复合材料对PP增韧研究 |
3.5 双螺杆动态硫化生产技术下粉末橡胶对PP增韧研究 |
4 结束语 |
(2)序贯聚合制备聚乙烯及聚丙烯为基体的多组分聚烯烃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聚丙烯釜内合金化研究进展 |
1.1.1 聚丙烯合金简介 |
1.1.2 反应器颗粒技术(RGT) |
1.1.3 聚丙烯催化剂简介 |
1.1.4 聚丙烯合金的生产工艺及其技术进展 |
1.1.5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颗粒形态及形成机理 |
1.1.6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组成及结构性能关系 |
1.2 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简介 |
1.2.2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
1.3 课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
2 高熔指聚丙烯及其釜内合金的制备与结构性能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物料 |
2.1.2 催化剂钛含量测定 |
2.1.3 聚合反应 |
2.1.4 聚合物分级 |
2.1.5 聚合物结构性能表征 |
2.2 G催化剂制备高熔指聚丙烯及聚丙烯反应器合金 |
2.2.1 氢气及外给电子体对聚合物熔融指数的影响 |
2.2.2 聚合行为 |
2.2.3 分级结果及分子量测定 |
2.2.4 釜内合金的链结构表征 |
2.2.5 沸腾正庚烷可溶级分与不溶级分的DSC表征 |
2.2.6 力学性能分析 |
2.2.7 聚合物断面形貌 |
2.3 Y催化剂制备高熔指聚丙烯及聚丙烯反应器合金 |
2.3.1 聚合行为 |
2.3.2 分级结果及分子量测定 |
2.3.3 釜内合金的链结构表征 |
2.3.4 沸腾正庚烷可溶级分与不溶级分的DSC表征 |
2.3.5 力学性能分析 |
2.3.6 聚合物断面形貌 |
2.4 本章小结 |
3 周期性切换聚合制备PE/EPR釜内合金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物料 |
3.1.2 聚合反应 |
3.1.3 聚合物分级 |
3.1.4 聚合物结构性能表征 |
3.2 预聚合研究 |
3.3 气氛切换频率对PE/EPR釜内合金的影响 |
3.3.1 PE/EPR釜内合金的分级结果 |
3.3.2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3.3.3 合金的分子链结构 |
3.3.4 热分析(DSC) |
3.3.5 力学性能测试 |
3.3.6 聚合物断面形貌 |
3.4 共聚单体组成对PE/EPR釜内合金的影响 |
3.4.1 PE/EPR釜内合金的分级结果 |
3.4.2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3.4.3 沸腾正庚烷可溶级分的~(13)C-NMR表征 |
3.4.4 沸腾正庚烷可溶级分的DSC表征 |
3.4.5 力学性能测试 |
3.5 切换工艺对PE/EPR釜内合金的影响 |
3.5.1 PE/EPR釜内合金的分级结果 |
3.5.2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3.5.3 力学性能测试 |
3.6 氢气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3.6.1 PE/EPR釜内合金的分级结果 |
3.6.2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
3.6.3 沸腾正庚烷可溶级分的DSC表征 |
3.6.4 力学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4 周期性切换聚合制备PE/EPR反应器型热塑性弹性体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物料 |
4.1.2 聚合反应 |
4.1.3 聚合物分级 |
4.1.4 聚合物结构性能表征 |
4.2 储气罐2(T_2)中丙烯含量对RTPO的影响 |
4.2.1 乙烯淤浆均聚产物的特性 |
4.2.2 PE/EPR的合成与聚合物分级结果 |
4.2.3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4.2.4 拉伸性能测试 |
4.3 切换工艺对RTPO的影响 |
4.3.1 PE/EPR的合成与聚合物分级结果 |
4.3.2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4.3.3 拉伸性能测试 |
4.4 气相聚合压力对RTPO的影响 |
4.4.1 PE/EPR的合成与聚合物分级结果 |
4.4.2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4.4.3 拉伸性能测试 |
4.5 储气罐1(T_1)中丙烯含量对RTPO的影响 |
4.5.1 PE/EPR的合成与聚合物分级结果 |
4.5.2 拉伸性能测试 |
4.6 RTPO增韧等规聚丙烯 |
4.6.1 PE/EPR型RTPO的性能特点 |
4.6.2 PP/PE/EPR共混物的热性能 |
4.6.3 PP/PE/EPR与PP/EPDM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4.6.4 PP/PE/EPR脆断断面形貌 |
4.6.5 PP/PE/EPR及PP/EPDM冲击断面形貌 |
4.7 本章小结 |
5 两段序贯聚合制备宽分子量分布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物料 |
5.1.2 Schiff碱改性剂的合成 |
5.1.3 聚合反应 |
5.1.4 聚合物分级 |
5.1.5 聚合物结构性能表征 |
5.2 1-己烯用量变化对气相共聚的影响 |
5.2.1 淤浆共聚阶段的聚合特性 |
5.2.2 两段序贯聚合结果 |
5.2.3 分级结果 |
5.2.4 估算气相共聚产物的组成 |
5.2.5 DSC测试 |
5.2.6 拉伸性能分析 |
5.3 改性剂L_1与L_2对两段序贯共聚的影响 |
5.3.1 聚合结果 |
5.3.2 分级结果 |
5.3.3 拉伸性能分析 |
5.4 助催化剂对淤浆及气相共聚的影响 |
5.4.1 聚合结果 |
5.4.2 分级结果 |
5.4.4 拉伸性能分析 |
5.5 温度和压力对气相共聚的影响 |
5.5.1 聚合结果 |
5.5.2 分级结果 |
5.5.3 力学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聚丙烯釜内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聚丙烯催化剂的发展 |
1.2.1 催化剂载体作用 |
1.2.2 内给电子体的发展历程及其作用 |
1.2.3 外给电子体的发展历程及其作用 |
1.3 聚丙烯工业发展 |
1.4 聚丙烯合金 |
1.4.1 聚丙烯合金简介 |
1.4.2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主要生产工艺 |
1.4.2.1 Spheripol 工艺 |
1.4.2.2 Catalloy 工艺 |
1.4.2.3 多区循环反应器工艺 |
1.4.2.4 Interloy 工艺 |
1.4.2.5 MRG 工艺 |
1.4.2.6 Borstar 工艺 |
1.4.2.7 Hypol 工艺 |
1.4.2.8 Unipol 工艺 |
1.4.2.9 Novolene 气相法工艺 |
1.4.2.10 Innovene 气相法工艺和 Chisso 工艺 |
1.4.2.11 Sumitomo 工艺 |
1.4.3 聚丙烯釜内合金催化剂 |
1.4.3.1 Ziegler-Natta 催化剂 |
1.4.3.1.1 Ziegler-Natta 钒系催化剂 |
1.4.3.1.2 Ziegler-Natta 钛系催化剂 |
1.4.3.1.3 复合载体催化剂 |
1.4.3.2 茂金属催化剂 |
1.4.3.3 复合催化剂 |
1.4.3.4 新一代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 |
1.5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形态结构及组成 |
1.6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颗粒形态及其形成机理 |
1.7 聚丙烯合金的增韧机理 |
1.8 聚丙烯合金的结构性能 |
1.9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2.1 原料及来源 |
2.2 分析仪器与设备 |
2.3 分析测试条件及标准 |
2.4 Ziegler-Natta 催化剂的制备 |
2.4.1 类球形催化剂的制备 |
2.4.2 球型载体的制备 |
2.4.3 球型催化剂的制备 |
2.5 聚合反应 |
2.5.1 本体-气相工艺聚合装置 |
2.5.2 均聚聚丙烯的制备 |
2.5.3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制备 |
2.6 聚合物分级 |
2.6.1 聚丙烯等规度的测定 |
2.6.2 聚丙烯合金中橡胶相含量测定 |
2.6.3 升温溶解分级(TRDF) |
2.6.4 聚丙烯合金温度分级 |
2.7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2.7.1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GPC) |
2.7.2 磁共振碳谱(13C-NMR) |
2.7.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7.4 热分析(DSC) |
2.7.5 动态力学分析(DMA) |
2.7.6 力学性能测定 |
2.7.7 聚丙烯釜内合金颗粒形态及微结构形貌 |
2.7.8 聚丙烯合金结晶形态 |
第三章 类球形 Ziegler-Natta 催化剂的制备及低熔融指数聚丙烯合 金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1 磷酸酯为内给电子体的类球形 Ziegler-Natta 催化剂制备 |
3.1.1 磷酸酯内给电子体与载体及四氯化钛作用机理 |
3.1.2 磷酸酯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聚合活性的影响 |
3.2 类球形 Ziegler-Natta 催化剂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制备 |
3.2.1 低熔融指数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制备 |
3.3 类球形催化剂制备聚丙烯合金结构和性能表征 |
3.3.1 聚丙烯合金的颗粒形态 |
3.3.2 聚丙烯合金的13C-NMR 分析 |
3.3.3 聚丙烯合金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4 聚丙烯合金样品变温红外研究 |
3.4 聚丙烯力学性能 |
3.5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形态 |
3.5.1 聚丙烯合金模压样品表面相形态 |
3.5.2 聚丙烯合金模压样品脆断表面相形态 |
3.5.3 聚丙烯合金模压样品冲击断裂过程的相形态 |
3.5.4 聚丙烯合金溶液铸膜相形态 |
3.6 聚丙烯合金的流变行为和动态力学行为 |
3.6.1 聚丙烯合金的流变学行为 |
3.6.2 聚丙烯合金的动态力学行为 |
3.7 聚丙烯釜内合金结晶行为研究 |
3.7.1 聚丙烯合金的 DSC 表征 |
3.7.2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光学显微镜表征 |
3.7.3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 X 射线衍射表征 |
3.8 聚丙烯合金样品分级研究 |
3.8.1 聚丙烯合金分级样品的红外分析 |
3.8.2 合金各级分的 DSC 研究 |
3.8.3 聚丙烯合金和其分级样品的序列分布 |
3.8.4 聚丙烯合金和其分级样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3.9 小结 |
第四章 球型催化剂制备高融熔指数聚丙烯合金研究 |
4.1 球型载体催化剂制备及形态 |
4.2 聚合条件对聚丙烯合金熔融指数影响 |
4.2.1 氢气分压对均聚聚丙烯融指数的影响 |
4.2.2 本体聚合条件对聚丙烯合金融指数的影响 |
4.2.3 气相共聚条件对熔融指数的影响 |
4.3 聚丙烯釜内合金中乙丙橡胶含量的调节 |
4.3.1 聚合时间对乙丙橡胶含量的影响 |
4.3.2 乙丙混合气压力对乙丙橡胶含量的影响 |
4.4 聚丙烯合金的结构分析 |
4.4.1 聚丙烯合金的13C-NMR 分析 |
4.4.2 聚丙烯合金的 GPC 分析 |
4.4.3 合金的结晶动力学 |
4.4.4 聚丙烯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 |
4.5 聚丙烯合金力学性能 |
4.6 球型聚丙烯合金颗粒形态结构 |
4.7 聚丙烯合金结晶形态 |
4.8 聚丙烯釜内合金分级 |
4.8.1 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分级处理 |
4.8.2 聚丙烯釜内合金不同级分的 DSC 谱图分析 |
4.8.3 聚丙烯釜内合金不同级分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4.9 小结 |
第五章 球型 ZIEGLER-NATTA 催化剂及聚丙烯合金中试及其制品应用 |
5.1 实验部分 |
5.1.1 球型催化剂中试设备 |
5.1.2 球型载体中试制备 |
5.1.3 球型催化剂中试制备 |
5.2 中试聚合工艺流程 |
5.3 催化剂性能及指标 |
5.4 中试工艺条件及控制指标 |
5.5 中试产品性能表征 |
5.6 中试产品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5.7 中试产品及其各组分含量核磁分析 |
5.8 中试产品 3#及其各组分 DSC 分析 |
5.9 中试产品 3#及其各组分的微观形态 |
5.10 中试产品后加工 |
5.11 小结 |
第六章 丙烯/1-丁烯合金的制备及表征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催化剂的制备 |
6.1.3 丙烯/1-丁烯液相本体共聚合反应 |
6.2 进料比与聚合活性 |
6.3 丙烯/1-丁烯共聚物红外光谱分析 |
6.4 丙烯/1-丁烯共聚物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6.5 丙烯/1-丁烯共聚物 DSC 分析 |
6.6 丙烯/1-丁烯共聚物 GPC 分析 |
6.7 丙烯/1-丁烯共聚物力学性能 |
6.8 丙烯/1-丁烯共聚物偏光显微镜分析 |
6.9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聚丙烯反应器合金制备的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Z-N催化剂 |
2.1.1 Z-N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
2.1.1.1 第一代聚丙烯催化剂 |
2.1.1.2 第二代聚丙烯催化剂 |
2.1.1.3 第三代聚丙烯催化剂 |
2.1.1.4 第四代聚丙烯催化剂 |
2.1.2 Z-N催化剂的组成 |
2.1.2.1 载体 |
2.1.2.2 给电子体 |
2.2 茂金属催化剂 |
2.3 Z-N与茂金属催化剂组成的复合体系 |
2.4 非茂金属催化剂 |
2.5 丙烯聚合工艺 |
2.6 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结构与形态 |
2.6.1 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结构 |
2.6.2 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形态 |
第3章 聚合工艺对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原料 |
3.2.2 反应装置 |
3.2.3 反应釜的净化 |
3.2.4 聚合反应 |
3.2.4.1 丙烯的均聚 |
3.2.4.2 粒子反应器内的乙丙共聚 |
3.2.5 测试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均聚工艺对聚丙烯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
3.3.2 共聚工艺对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催化剂载体对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 |
4.2.2 聚合反应 |
4.2.3 产物分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载体对聚丙烯颗粒形态的影响 |
4.3.1.1 催化剂的颗粒形态 |
4.3.1.2 聚丙烯的颗粒形态 |
4.3.2 催化剂载体对丙烯聚合特性的影响 |
4.3.2.1 聚丙烯的微结构分析 |
4.3.2.2 动力学特征 |
4.3.3 催化剂载体对聚丙烯反应器合金形态的影响 |
4.3.3.1 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表面形态 |
4.3.3.2 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切面形态 |
4.3.4 催化剂载体对聚丙烯反应器合金微结构的影响 |
4.3.4.1 DSC分析 |
4.3.4.2 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载体型Z-N催化剂体系合成聚丙烯反应器合金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原料 |
5.2.2 合金的制备方法 |
5.2.3 合金的分级方法 |
5.2.4 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金各级分的结构分析 |
5.3.1.1 乙醚可溶物(级分1) |
5.3.1.2 已烷可溶物(级分2) |
5.3.1.3 庚烷可溶物(级分3) |
5.3.1.4 庚烷不溶物(级分4) |
5.3.1.5 合金各级分的核磁共振分析 |
5.3.2 气相共聚条件对合金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
5.3.2.1 原料组成的影响 |
5.3.2.2 共聚温度的影响 |
5.3.2.3 共聚压力的影响 |
5.3.3 合金的结构对抗冲性能的影响 |
5.3.4 反应器合金和机械共混合金的性能对比 |
5.3.4.1 弯曲和拉伸性能 |
5.3.4.2 冲击性能 |
5.3.4.3 冲击断面形貌 |
5.3.4.4 橡胶相在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功能化聚丙烯负载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合成聚丙烯反应器合金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原料 |
6.2.2 功能化聚丙烯的合成 |
6.2.3 羟基化反应 |
6.2.4 茂金属催化剂的负载 |
6.2.5 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制备 |
6.2.6 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 |
6.3.2 聚丙烯载体的制备 |
6.3.3 功能化聚丙烯负载茂金属催化剂 |
6.3.4 PP/EPR反应器合金的合成 |
6.3.4.1 Al/Zr比的影响 |
6.3.4.2 原料组成的影响 |
6.3.4.3 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与均相茂金属催化剂的共聚性质的对比 |
6.3.4.4 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与Z-N催化剂的共聚性质的对比 |
6.3.4.5 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颗粒形态 |
6.3.4.6 反应器合金的相形态 |
6.3.4.7 反应器合金的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茂金属/Z-N复合催化剂体系合成聚丙烯反应器合金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原料 |
7.2.2 茂金属/Z-N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7.2.3 聚合反应 |
7.2.4 表征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茂金属/Z-N复合催化剂的丙烯聚合 |
7.3.1.1 茂金属/Z-N复合催化剂与Z-N催化剂的对比 |
7.3.1.2 助催化剂的影响 |
7.3.1.3 温度的影响 |
7.3.1.4 产物的形态 |
7.3.2 茂金属/Z-N复合催化剂制备聚丙烯反应器合金 |
7.3.2.1 Al/Zr比的影响 |
7.3.2.2 单体组成的影响 |
7.3.2.3 反应器合金的形态 |
7.3.2.4 反应器合金的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粘扣带材料的开发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粘扣带简介 |
1.1.1 国外粘扣带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粘扣带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1.3 粘扣带成型过程 |
1.2 尼龙6 的发展 |
1.2.1 PA6 的共混改性 |
1.2.1.1 PP/PA6 共混 |
1.2.1.2 PE/PA6 共混 |
1.2.1.3 PA6/弹性体共混 |
1.2.1.4 PA6 与其他材料共混 |
1.2.2 PA6 填充改性 |
1.3 相容剂的研究概况 |
1.3.1 反应性相容剂 |
1.3.1.1 酸酐、羧基型 |
1.3.1.2 环氧改性型 |
1.3.1.3 恶唑林改性型 |
1.3.2 非反应性相容剂 |
1.4 聚丙烯的接枝技术 |
1.4.1 固相接枝 |
1.4.2 熔融接枝 |
1.4.3 溶液接枝 |
1.4.4 辐射接枝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粘扣带钩面成型材料的研究 |
2.1 粘扣带钩面成型原理 |
2.1.1 粘扣带钩面设计思路 |
2.1.2 粘扣带钩型设计 |
2.1.3 粘扣带钩面成型模具设计 |
2.2 压延成型基本原理 |
2.2.1 压延成型概述 |
2.2.2 熔体在压延辊筒间隙压力分布 |
2.2.3 熔体在压延过程中的压缩变形成型 |
2.3 粘扣带钩面成型工艺 |
2.4 粘扣带钩面对材料的要求 |
2.4.1 粘扣带钩面充模、脱模过程中对材料的要求 |
2.4.2 粘扣带钩面成型过程中对材料内聚力的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3 实验加工工艺流程 |
3.3.1 PP-g-DBM 的制备工艺流程 |
3.3.2 改性PA6 的制备工艺流程 |
3.3.3 粘扣带钩面挤压成型工艺 |
3.4 产物性能测试 |
3.4.1 接枝率测试 |
3.4.2 红外光谱测试 |
3.4.3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 |
3.4.4 DSC 测试 |
3.4.5 力学性能测试 |
3.4.5.1 拉伸试验 |
3.4.5.2 冲击实验 |
3.4.6 共混体系微观形态扫描电镜测试 |
3.4.7 共混体系流变性能测试 |
3.4.8 粘扣带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
4.1 PP-g-DBM 产物的性能分析 |
4.1.1 红外光谱分析 |
4.1.2 DSC 分析 |
4.1.3 口模温度对PP-g-DBM 的G 和MFR 的影响 |
4.1.4 螺杆转速对PP-g-DBM 的G 和MFR 的影响 |
4.1.5 DBM 用量对PP-g-DBM 的G 和MFR 的影响 |
4.1.6 DCP 用量对PP-g-DBM 的G 和MFR 的影响 |
4.2 不同相容剂对PA6/PP 共混体系性能分析 |
4.2.1 不同相容剂对PA6/PP 共混体系MFR 的影响 |
4.2.2 不同相容剂对PA6/PP 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1 相容剂对PA6/PP 共混体系拉伸强度的影响 |
4.2.2.2 相容剂对PA6/PP 共混体系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4.2.2.3 相容剂对PA6/PP 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 |
4.2.2.4 相容剂对PA6/PP 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
4.2.2.5 相容剂对PA6/PP 共混体系DCS 分析 |
4.2.2.6 相容剂对PA6/PP 共混体系结构的影响 |
4.3 填充物对PA6 性能的影响 |
4.3.1 原矿绢云母与对活性绢云母对PA6 性能的影响 |
4.3.2 绢云母对PA6 共混体系MFR 的影响 |
4.3.3 绢云母对PA6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4.3.4 绢云母对PA6 共混体系结构的影响 |
4.4 增塑剂对PA6 性能的影响 |
4.4.1 DBP 对PA6 共混体系MFR 的影响 |
4.4.2 DBP 对PA6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4.4.3 DBP 对PA6 的DSC 分析 |
4.5 粘扣带钩面性能测试 |
4.5.1 粘扣带钩面钩型排布 |
4.5.2 粘扣带钩面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纳米蒙脱土填充尼龙11共混复合体系强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尼龙11改性的研究进展 |
1.2.1 尼龙11的性能 |
1.2.2 尼龙11改性研究进展 |
1.3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增韧机理的研究 |
1.3.1 橡胶增韧聚合物理论 |
1.3.2 聚合物脆韧转变临界基体层厚度判据 |
1.3.3 脆韧转变过程的逾渗模型 |
1.3.4 断裂力学分析 |
1.3.5 物理化学作用增强增韧机理 |
1.3.6 刚性粒子团模型 |
1.3.7 裂缝与银纹互相转化机理 |
1.3.8 纳米SiO_2增强增韧PP的"枝-爪"模型 |
1.3.9 三元体系的增韧理论 |
1.4 蒙脱土共混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基本断裂功法研究增韧机理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纳米蒙脱土填充尼龙11体系强韧化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主要仪器 |
2.2.3 测试样品的制备 |
2.2.4 XRD和TEM测试 |
2.2.5 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2.2.6 基本断裂功的测试方法 |
2.2.7 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观察 |
2.2.8 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 |
2.2.9 DSC分析 |
2.2.10 偏光显微镜观察阻隔材料球晶 |
2.2.11 TGA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
2.3.2 力学性能 |
2.3.3 微观结构形态分析 |
2.3.4 流变性能 |
2.3.5 偏光显微镜研究 |
2.3.6 WAXD研究 |
2.3.7 蒙脱土对尼龙11熔融的影响 |
2.3.8 蒙脱土对尼龙11结晶行为的影响 |
2.3.9 热稳定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POE-g-MAH和纳米蒙脱土同时增强增韧尼龙11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主要仪器 |
3.2.3 测试样品的制备 |
3.2.4 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3.2.5 基本断裂功的测试方法 |
3.2.6 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观察 |
3.2.7 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 |
3.2.8 非等温结晶 |
3.2.9 WXRD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OE-g-MAH含量及蒙脱土含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2 共混顺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POE-g-MAH在POE-g-MAH/POE中的含量对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主要仪器 |
4.2.3 测试样品的制备 |
4.2.4 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4.2.5 基本断裂功的测试方法 |
4.2.6 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观察 |
4.2.7 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 |
4.2.8 非等温结晶 |
4.2.9 WXRD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力学性能 |
4.3.2 流变性能 |
4.3.3 结晶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尼龙11/POE-g-MAH/蒙脱土三元体系增韧机理探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OE-g-MAH含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5%蒙脱土)弹性体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5.3.2 POE-g-MAH在POE-g-MAH/POE中的含量对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5%蒙脱土)弹性体粒径的影响 |
5.3.3 蒙脱土含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20%POE-g-MAH)弹性体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5.3.4 共混顺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弹性体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5.3.5 尼龙11/POE-g-MAH/蒙脱土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全文结论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6.1 全文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7)新型乙烯-α-烯烃共聚弹性体及其增韧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聚丙烯的发展概况 |
2.1.1 概况 |
2.1.2 聚丙烯催化剂的发展 |
2.1.3 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发展 |
2.2 聚丙烯改性技术 |
2.2.1 化学改性 |
2.2.2 物理改性 |
2.3 聚烯烃类弹性体 |
2.3.1 聚烯烃类弹性体简介 |
2.3.2 聚烯烃类弹性体合成催化剂及催化工艺的发展 |
2.3.3 聚烯烃类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
2.3.4 聚烯烃弹性体新产品-OBC(Olefin Block Copolymer) |
2.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2.4.1 课题的提出 |
2.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料 |
3.2 试样制备 |
3.3 性能测试 |
第四章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结构与基本性能分析 |
4.2.1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融与结晶行为分析 |
4.2.2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弹性能 |
4.2.3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烯烃弹性体共混增韧共聚聚丙烯 |
5.1 茂金属乙烯-α-烯烃共聚弹性体增韧共聚聚丙烯 |
5.1.1 力学性能分析 |
5.1.2 熔体流动指数与维卡软化点 |
5.2 新型烯烃嵌段共聚弹性体的增韧性能 |
5.2.1 力学性能分析 |
5.2.2 熔体流动指数与维卡软化点 |
5.3 动态力学分析 |
5.4 冲击断面形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8)工程塑料近二十年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通用工程塑料单体新技术及新聚合物 |
1.1 己内酰胺绿色工艺[1~7, 13] |
1.1.1 丁二烯工艺期待工业化生产 |
1.1.2 酮-肟生产路线有重大突破 |
1.1.2.1 环己烷氧化新工艺 |
1.1.2.2 环己酮氨肟化新工艺 |
1.1.2.3 环己酮肟气相重排工艺 |
1.1.2.4 六氢苯甲酸-环己酮肟联产CPL组合工艺 |
1.1.3 其它新工艺开发 |
1.1.4 我国首创的非晶态镍合金/磁稳定床己内酰胺加氢精制新工艺 |
1.1.5 生物法制备尼龙单体[14] |
1.2 长碳链二元酸及长碳链尼龙[8~10] |
1.3 1, 3-丙二醇[11]及PTT[12] |
1.3.1 丙烯醛水合氢化法 |
1.3.2 环氧乙烷碳基化法 |
1.3.3 生物工程法 |
2 特种工程塑料 |
2.1 耐高温尼龙 |
2.2 聚苯硫醚[15] |
2.3 聚醚醚酮[16, 17] |
2.4 聚芳醚砜 |
3 工程塑料共混、合金和复合材料化 |
3.1 聚合物增韧“核-壳”结构理论的发展[18~20, 26] |
3.2 聚丙烯的抗冲击改性剂——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 (POE) [28] |
3.3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LFT) [123] |
4 反应器合金 |
4.1 聚丙烯反应器合金 |
4.1.1 Catalloy技术[36~39, 43~48, 51, 52] |
4.1.2 多催化剂粒子反应器技术[40~42, 51, 52] |
4.1.3 Hivalloy和Homoalloy技术[37, 40, 51, 52] |
4.1.4 Spherizone工艺 |
4.2 尼龙6反应器合金 |
5 纳米复合材料 |
5.1 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 |
5.2 PP纳米复合材料 |
6 工程塑料回收[117, 118] |
7 工程塑料产业动态 |
7.1 世界工程塑料产业格局因并购而改变[122] |
7.2 中国已成为世界工程塑料主战场 |
7.3 反倾销-中国工程塑料企业用WTO规则保护行业利益[119~121] |
7.4 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成立 |
结束语 |
(9)聚丙烯合金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聚丙烯合金的分类与应用 |
1.1 聚丙烯合金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
1.2 影响聚丙烯合金性能的因素 |
1.3 聚丙烯合金的应用 |
2 制备聚丙烯合金的工艺技术 |
2.1 聚丙烯合金的主要生产工艺 |
2.2 原位技术生产聚丙烯合金 |
2.2.1 Spheripol工艺 |
2.2.2 Catalloy工艺 |
2.2.3 多区循环反应器工艺 |
2.2.4 Interloy工艺和Hivalloy工艺 |
2.2.5 MRG工艺 |
3 聚丙烯合金催化剂 |
3.1 Ziegler-Natta催化剂 |
3.1.1 Ziegler-Natta钒系催化剂 |
3.1.2 Ziegler-Natta钛系催化剂 |
3.1.3 复合载体催化剂 |
3.2 茂金属催化剂 |
3.2.1 茂金属催化剂的共聚性能 |
3.2.2 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聚丙烯合金 |
3.3 复合催化剂 |
4 结语 |
(10)多段序贯聚合法调控PP/EPR反应器合金的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聚丙烯及其合金的发展 |
1.1 聚丙烯及其催化剂的发展历史 |
1.2 聚丙烯合金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 |
1.2.1 聚丙烯共混合金 |
1.2.2 聚丙烯催化合金 |
1.2.3 聚丙烯合金的最新进展 |
1.2.3.1 Hivalloy技术 |
1.2.3.2 茂金属催化剂的应用 |
1.3.3.3 双峰PP生产工艺 |
1.3.3.4 Spherizone工艺 |
1.3 聚丙烯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 |
1.4 聚丙烯及其合金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课题的提出 |
第三部分 实验方法 |
第四部分 结果与讨论 |
第一篇 多段加氢合成聚丙烯及其性能与结构的表征 |
1.1 聚丙烯的合成 |
1.2 孔隙率和粒径分布 |
1.3 催化效率 |
1.4 熔融指数 |
1.5 分子量及其分布 |
1.6 DSC分析 |
1.7 结晶形貌的分析 |
1.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多段序贯聚合法调控PP/EPR反应器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
第一章 PP/EPR原位合金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
1.1 PP/EPR合金的合成 |
1.2 催化效率 |
1.3 孔隙率 |
1.4 PP/EPR合金的初步分级 |
1.5 力学性能 |
1.6 ~(13)C-NMR分析 |
1.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P/EPR原位合金的相态结构 |
2.1 PP/EPR原位合金的结晶性 |
2.2 乙丙共聚物的存在形式及形态结构 |
2.3 PP/EPR原位合金材料冲断面形貌分析 |
2.4 PP/EPR原位合金的DSC分析 |
2.5 PP/EPR原位合金的FTIR分析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P/EPR原位合金的微结构分析 |
3.1 PP/EPR原位合金的TREF分析 |
3.2 PP/EPR原位合金的~(13)CNMR分析 |
3.3 PP/EPR原位合金的DSC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四、增强超韧聚丙烯合金生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粉末橡胶增韧聚丙烯的应用研究[J]. 张永霞,龚光碧,王庆涛,魏绪玲,孟令坤,朱晶. 弹性体, 2017(05)
- [2]序贯聚合制备聚乙烯及聚丙烯为基体的多组分聚烯烃材料[D]. 张彪. 浙江大学, 2016(08)
- [3]聚丙烯釜内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春雨. 吉林大学, 2014(03)
- [4]聚丙烯反应器合金制备的工艺及催化剂研究[D]. 鲁列. 浙江大学, 2010(04)
- [5]粘扣带材料的开发及实验研究[D]. 李积迁.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6]纳米蒙脱土填充尼龙11共混复合体系强韧化研究[D]. 李迎春. 中北大学, 2010(06)
- [7]新型乙烯-α-烯烃共聚弹性体及其增韧改性聚丙烯的研究[D]. 李晨. 浙江大学, 2010(08)
- [8]工程塑料近二十年进展[J]. 杨桂生. 高分子通报, 2008(07)
- [9]聚丙烯合金技术的研究进展[J]. 杜威,姜涛,宁英男. 石油化工, 2008(02)
- [10]多段序贯聚合法调控PP/EPR反应器合金的结构与性能[D]. 王晓峰. 浙江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