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弹簧论文-黄可婧,曾荣,杨清旭

弧形弹簧论文-黄可婧,曾荣,杨清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弧形弹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扭振特性,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动力传动系统,固有特性

弧形弹簧论文文献综述

黄可婧,曾荣,杨清旭[1](2019)在《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扭振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动机扭转振动是影响汽车NVH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双质量飞轮具有优异的扭振减振效果,使用越来越广泛。扭转弹簧与阻尼元件作为双质量飞轮(简称DMF)的主要减振单元,决定了其减振性能。本文以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DMF-CS)为研究对象,对其扭振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DMF-CS的结构与动力学模型,并对VM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分析双质量飞轮的组成结构特征,将怠速工况下匹配双质量飞轮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简化成二自由度扭振系统,分析了不同转动惯量比和不同扭转刚度时的系统幅频响应特性。其次,建立匹配DMF-CS的VM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动力学模型,对怠速工况下和行驶工况下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的固有特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分析了DMF-CS对怠速扭振的影响,并得出了行驶工况的固有扭振特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4期)

何冠侯,尹大乐,方楷[2](2019)在《某车型弧形弹簧双质量飞轮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质量飞轮与普通飞轮的不同点在于双质量飞轮采用初级飞轮与次级飞轮共同储能的结构,初级飞轮与连接法兰盘之间的弧形腔内装有弧形弹簧,起到减震器的作用。结合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专门设计适用于某车型的双质量飞轮结构及扭转特性。为优化扭转特性,设计了双质量飞轮的内、外弧形弹簧,并利用CATIA建立了其3D模型。最后对设计的内、外弧形弹簧传扭能力及双质量飞轮工作时的温升进行了校核,结构能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9年03期)

陈海键[3](2019)在《双质量飞轮用大小圈弧形弹簧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及大小圈弧形弹簧的作用。结合压缩弹簧的原理和大小圈弧形弹簧的特殊性推导出设计计算公式和设计方法,并生产弹簧进行验证。对弧形弹簧和非弹簧行业的设计人员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准确性具有较大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04期)

原兴国[4](2018)在《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中长弧形弹簧的设计方法及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会产生混乱的扭转振动并随之带来了各种噪声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驾驶的乐趣和舒适性,而且由于动力传动系统产生的共振会使汽车零部件的损坏或失效,对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带来隐患。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在传动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汽车动力系统传递给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等问题。在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衰减振动的过程中长弧形弹簧的扭转特性至关重要。长弧形弹簧设计与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双质量飞轮的减振性能。本文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项目为基础,结合对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的结构与原理、设计计算、生产工艺、试验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对长弧形弹簧的设计方法及性能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如参数设计、理论计算、材料选择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企业建设“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标准化的研发平台提供参考。(1)本文通过整车参数和原铸铁飞轮尺寸设计的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的叁维数模,对长弧形弹簧进行叁维数模设计。完整的叁维数模设计对于之后长弧形弹簧的仿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设计系数的选取和叁维模型设计参数进行长弧形弹簧的尺寸、刚度、频率等各项数值的详细计算。(2)本文通过一维仿真软件AMEsim建立整车仿真系统模型来模拟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同时结合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的性能检测和耐久试验数据等,验证的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的设计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的动刚度稳定,减震效果明显,疲劳耐久性能均满足双质量飞轮的使用要求。(3)用整车NVH测试方法,通过对比两种刚度的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在不同行驶状态下的减振与隔振效果,并在试验测试数据和主观评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确定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设计与加工满足整车NVH的匹配要求。按照本文设计流程设计的弧形弹簧,通过了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整车匹配测试,在隔振效果和耐久性能等方面均能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提出的设计开发方法已应用于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永潭,张喜峰,王兴隆,王振羽,孔繁臣[5](2016)在《弧形闸门弹簧压紧式转铰水封装置漏水缺陷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1工程概况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泄洪兼导流洞布置在左岸山体内,为深孔有压隧洞,全长848.96m。在隧洞进口闸室段设1道1孔平面滑动检修弧形闸门,1道1孔平面定轮事故弧形闸门,出口闸室段设1道1孔直支臂弧形闸门,孔口净宽8.8 m,净高8.8 m,设计水头76 m,支撑跨度5.88 m,支铰高度13.0 m,弧门面板外缘半径18.0 m,弧门(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6年06期)

刘海峰[6](2016)在《双质量飞轮弧形弹簧数字化设计分析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的动力传动系是具有多个自由度的扭转振动系统,扭转振动及其所产生的噪音对汽车使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双质量飞轮(DMF, Dual Mass Flywheel),是应用在汽车动力传动系中的一种新型减振器结构,它有利于隔离和吸纳来自发动机的扭转振动,同时也有利于传动系中变速箱的减载、曲轴的减振并提高汽车换挡性能。双质量飞轮弧形弹簧是DMF的核心零件。弧形弹簧作为主要的减振体,工作时不但要承担扭转振动,更要承受来自弹簧轨道的摩擦力。同时汽车正常运转时会有不同的工况,诸如怠速行驶、正常行驶、加减速行驶等,这对减振关键部件DMF弧形弹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综述DMF弧形弹簧的国内外相关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弧形弹簧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分析、生产工艺、性能试验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述了弧形弹簧及应用弧形弹簧的DMF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化设计分析和工艺与试验相关的技术和研究方向,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介绍了以弧形弹簧为主的减振技术和减振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周向长弧形弹簧的DMF结构。建立了弧形弹簧的数学模型及DMF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基于离散化方法和相似形变法对弧形弹簧进行特性分析。第叁章,研究了弧形弹簧数字化设计技术,对弧形弹簧的数字化设计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用于弧形弹簧数字化设计的模块化方案,对不同弹簧数字化设计流程进行分析。对基于动态刚度的弧形弹簧进行数字化参数设计,分析了数字化设计技术有效性。第四章,研究了弧形弹簧的数字化分析技术,分析了弧形弹簧数字化分析需求,结合数字化设计技术并基于平台集成思想建立了弧形弹簧设计分析平台系统,利用平台系统可实现对弧形弹簧的数字化分析工作,并实现设计分析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同时对弧形弹簧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定性地分析其应力和位移情况。第五章,分析了弧形弹簧生产工艺,研究了不同弹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试验设备。设计了应用于弧形弹簧的静态特性试验方法,最后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六章,总结归纳了全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并对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方向作了进一步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3-01)

蒋辉[7](2015)在《振动旋转弧形筛旋转弹簧装置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旋转弧形筛主要用于细粒物料的筛分和脱水,也可用于水泥工业中粉磨流程的分级作业。因为振动旋转弧形筛具有泄水能力,所以在矿山煤炭选煤等行业是洗选和脱水脱介工艺环节中的主要设备,也是煤泥脱水、脱泥和分级的重要设备。目前国内振动旋转弧形筛的减振装置结构形式相似,减振部分的衬套式橡胶弹簧因弯曲变形使用寿命普遍很低;由于橡胶弹簧脱离壳体、振动筛与(本文来源于《矿业装备》期刊2015年11期)

曾荣,左厅,江征风,陈雷,胡伟[8](2015)在《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迟滞非线性扭转特性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DMF-CS)的扭转特性是扭转刚度及阻尼作用的综合效果,能更贴切地反映DMF-CS的隔振、阻振特性。对DMF-CS的扭转特性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不同摩擦因数下的扭转特性迟滞非线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其滞回面积随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且以无摩擦时的扭矩曲线为基架。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建立了该DMF-CS的迟滞非线性扭转特性模型。进行了该DMF-CS扭转特性试验,应用试验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模型识别结果与试验结果较接近,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5年16期)

王春梅[9](2015)在《弧形多股螺旋弹簧的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弧形多股螺旋弹簧简称弧形多股簧,与直多股簧和单股弧形弹簧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强度高、吸振减振能力强、抗冲击能力强,寿命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所以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美好的应用前景。不同参数的弧形多股簧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差别,但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外还没有相关方面的研究报道,所以本文建立了弧形多股簧的空间曲线数学模型,并对弧形多股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研究弧形多股簧的特性、找出其钢丝之间的摩擦规律以及提高其使用寿命等方面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①根据多股簧的结构以及成型原理,推导出了弧形多股螺旋弹簧的空间几何曲线公式。②设置一定参数的叁股弧形多股簧,利用已建立的空间几何曲线公式,绘制了弧形多股簧钢丝的空间曲线,将其导入Pro/E完成了叁维实体模型,验证了空间曲线的正确性。为了更快捷有效地建立弧形多股簧的叁维模型,完成了空间曲线数学模型的参数化建模。③参照弧形弹簧的刚度公式,运用离散化方法,推导了弧形多股簧的刚度公式。④建立了弧形多股簧力学模型,分析了弧形多股簧受力压缩变形过程中振动速度、位移等情况。⑤分析了弧形多股簧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状态非线性,采用非线性特性的有限元求解方法对叁股的弧形多股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其静力学特性,得出了弧形多股簧受力过程的变形情况、钢丝之间摩擦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应变情况,通过模态分析得出了弧形多股簧固有振动频率及其相应振型,较好的反映了弧形多股簧的受力情况。(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5-05-01)

曾荣,陈雷,江征风[10](2015)在《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非线性扭转刚度及扭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circumferential arc spring dual mass flywheel,DMF-CS)的非线性扭转刚度及其扭振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DMF-CS进行了扭转特性试验,结果表明:DMF-CS的扭转刚度与阻尼均具有转速相关性且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加。其次,对产生非线性扭转刚度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对DMF-CS传递扭矩与扭转变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再次,依据理论分析结果,建立了DMF-CS传递扭矩模型,并由试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并由此获得了DMF-CS非线性扭转刚度的表达式。最后,对匹配有DMF-CS的VM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一档工况下的扭振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扭转刚度对系统的固有扭振特性影响较小,但会削弱DMF-CS在高速区域时的减振性能。(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2015年03期)

弧形弹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质量飞轮与普通飞轮的不同点在于双质量飞轮采用初级飞轮与次级飞轮共同储能的结构,初级飞轮与连接法兰盘之间的弧形腔内装有弧形弹簧,起到减震器的作用。结合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专门设计适用于某车型的双质量飞轮结构及扭转特性。为优化扭转特性,设计了双质量飞轮的内、外弧形弹簧,并利用CATIA建立了其3D模型。最后对设计的内、外弧形弹簧传扭能力及双质量飞轮工作时的温升进行了校核,结构能满足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弧形弹簧论文参考文献

[1].黄可婧,曾荣,杨清旭.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扭振特性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

[2].何冠侯,尹大乐,方楷.某车型弧形弹簧双质量飞轮的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9

[3].陈海键.双质量飞轮用大小圈弧形弹簧设计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

[4].原兴国.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中长弧形弹簧的设计方法及性能测试[D].吉林大学.2018

[5].王永潭,张喜峰,王兴隆,王振羽,孔繁臣.弧形闸门弹簧压紧式转铰水封装置漏水缺陷的处理[J].水利水电技术.2016

[6].刘海峰.双质量飞轮弧形弹簧数字化设计分析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6

[7].蒋辉.振动旋转弧形筛旋转弹簧装置的设计[J].矿业装备.2015

[8].曾荣,左厅,江征风,陈雷,胡伟.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迟滞非线性扭转特性模型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5

[9].王春梅.弧形多股螺旋弹簧的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

[10].曾荣,陈雷,江征风.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非线性扭转刚度及扭振特性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5

标签:;  ;  ;  ;  

弧形弹簧论文-黄可婧,曾荣,杨清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