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降温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库尔勒香梨,自然越冬,隶属函数法,生理特性
自然降温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白茹,孙志红,位杰[1](2018)在《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库尔勒香梨枝条的生理特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库尔勒香梨枝条在秋冬季节自然降温过程中抵御冻害的能力,以库尔勒地区生长的库尔勒香梨枝条为材料,测定了自然越冬过程中枝条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库尔勒香梨不同月份枝条抵御冻害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香梨枝条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着天气的变冷而升高,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之前(1月1日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缓慢,这段时间,香梨枝条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SOD、POD、CAT活性出现了大量积累,可溶性蛋白在越冬前大量积累。然而,1月1日之后,外界气温快速下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开始降低,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迅速上升。2月15日之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枝条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出现累积,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也开始下降。香梨枝条抵御冻害的能力在自然越冬过程中出现了动态的变化,在全年气温最低的2月份,香梨枝条各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度最小,此时香梨枝条抵御冻害的能力最弱。(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邓寅[2](2017)在《煤自然降温过程氧化特性及“滞后”效应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自燃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的动态过程。当煤发生自燃后,应及时采取适当的防灭火措施,抑制煤自燃的发展。在降温过程中需实时监测火区的温度以及气体浓度等参数,因此,对煤自然降温过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研究煤自然降温过程的自燃特性,本文通过程序实验研究不同煤种在不同粒径以及不同降温方式下的自燃特性,分析粒径和降温方式对降温过程气体产物浓度的影响,根据CO浓度将降温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进行动力学的分析,同时将升温过程和不同降温过程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煤自然降温过程属于一个非线性的动态过程。降温过程中,实验载气中氧气浓度越大,煤样粒径越小,煤样生成的气体产物浓度越大,生成C2H4气体的最低温度越低;通过CO浓度将不同降温过程分成不同温度阶段,并计算出其活化能,表现为实验煤样变质程度越高,活化能值越大;在相同实验载气的情况下,升温过程相比于降温过程中生成相同的气体浓度(CO、C2H4和1/3焦煤CO2)时的温度发生了一定的“滞后”;实验煤样为褐煤和无烟煤时,升温过程相比于降温过程中生成相同的CO2浓度时的温度发生了一定的“提前”;褐煤和1/3焦煤的空气降温过程的耗氧速率大于空气升温过程的耗氧速率,无烟煤空气升温过程与空气降温过程的耗氧速率存在两个交点。同时,通过自然发火实验研究煤样升温过程和绝氧降温过程中高温点移动规律、气体产物浓度以及自燃特性参数和极限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高温点的位置变化不完全重合;为消除降温过程中漏风量无法测量的因素,得到了单位流量耗氧速率、单位流量CO、CO2产生率以及单位流量最大、最小放热强度的计算方法,其结果与程序升温结果相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增加了升温过程与降温过程的可比性;自然发火升温过程中,煤温在50℃时,下限氧浓度、最小浮煤厚度和上限漏风强度均达到最值,当浮煤厚度小于0.648m时,浮煤不会发生自燃现象;自然发火降温过程中,煤温在80℃时,下限氧浓度、最小浮煤厚度和上限漏风强度均达到最值,当浮煤厚度小于0.384m时,浮煤不会发生复燃现象。因此,研究煤自然降温过程特性在煤矿采空区煤自燃、封闭火区等实施灭火后,对指导煤降温过程中煤温以及气体浓度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李璐璐,姜新强,刘庆超,刘庆华,王奎玲[3](2016)在《自然降温过程中金叶大花六道木叶片解剖结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金叶大花六道木(Abelia grandiflora‘Francis Mason')叶片结构对北方地区自然降温的适应性机制,本研究以金叶大花六道木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扫描电镜等方法测定金叶大花六道木不同月份叶片组织结构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金叶大花六道木不同时期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3月,为72.7%。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些变化是金叶大花六道木对自然变温所做出的适应性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期刊2016-07-19)
邓紫宇,周维,郭东强,陈健波,项东云[4](2015)在《自然降温过程中邓恩桉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引种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为材料,测定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邓恩桉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关系。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升高,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变化明显,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75.27%和86.26%,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只增加了4.42%。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是邓恩桉应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广西林业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徐丽君,包刚,刘清平,高霜,王起富[5](2015)在《曙箣竹自然降温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自然降温过程中曙箣竹各项生理指标和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研究了曙箣竹抗寒能力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过程中曙箣竹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温度为11℃时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出现峰值;随着温度的下降,丙二醛含量(MDA)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20℃时MDA含量最高,仅8℃时与其他处理温度呈显着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SOD活性在8℃时达最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W"型趋势变化,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升高,POD活性除在20℃时最大并与5℃之间无显着差异外,与其他4个温度处理间均呈显着差异。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曙竹叶片的半致死温度为-2.16℃,此温度可能是曙箣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节点,低于此温度叶片生理活动将受限。此外,曙箣竹主要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来适应温度变化。(本文来源于《世界竹藤通讯》期刊2015年04期)
王宁,姚方,袁美丽,苏金乐[6](2014)在《自然降温过程中5种樟树的抗寒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尾叶樟(Cinnamomum camphora Kisterm)、猴樟(C.bodinieri Level)及沉水樟(C.micranthum(Hay.)Hay)等5种或类型樟树为试材,结合自然降温胁迫中叶片膜透性、SOD活性以及MDA、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樟树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秋季温度的降低,通过叶片内S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增加,5种樟树的抗寒性也随之逐渐增加;2010-01-05─2010-01-08出现的持续-8℃左右低温,导致了叶片内MDA含量的增加和膜透性的加大,从而造成5种樟树抗寒性的迅速下降;之后,春季温度的逐渐回升,酶促防御系统逐渐得到恢复,S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抗寒性又略有回升.依据越冬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种樟树抗寒性强弱的顺序为:猴樟>芳樟>本樟>尾叶樟>沉水樟,此评价结果与其越冬适应性调查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宋芳琳[7](2013)在《自然降温过程中两种樟树幼苗的抗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2011年春季播种于河南农业大学试验苗圃基地的当年生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和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幼苗为材料,测定了其在2011-2012年冬春自然降温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其的抗寒性强弱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比较。结果如下:(1)在自然降温过程中,低温对两种供试樟树叶片的细胞膜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着一次次冷空气的来临而升高,分别在平均气温最低的1月和2月初达到最大值。在整个试验中,同一时期猴樟叶片中的电导率和MDA(丙二醛)含量均低于香樟,其细胞膜受伤害程度较轻,抗寒性能力略强。(2)自然降温过程中,樟树的细胞膜系统受到伤害的同时,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樟树自身两个的积极响应机制:一是调节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也是低温保护过程的重要物质,但初期作用稍差,在1月中旬达到最大值,之后3月份倒春寒再次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在冷空气来袭时不断积累升高;出现两个波峰,一个是持续低温的12月一个是2月份。两者相互协调配合,保持细胞的渗透平衡,通过各自含量的变化来调整和适应遭遇低温时候的变化,这样会对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减轻。且猴樟和香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多折线式的变化趋势。与香樟相比,猴樟的渗透调节物质水平明显要高,其御寒能力强。另一个是保护酶系统,猴樟和香樟叶片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降,并通过协同作用来减少细胞内自由基和活性氧的积累,防御其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有效抗击低温严寒。对比分析两种樟树的酶活性变化,表明:抗寒性强猴樟的酶活性明显高于同一时期的香樟,更有利于抵抗低温。(3)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猴樟和香樟叶片中脂肪酸组成成分主要有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猴樟和香樟叶片中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要成分,不饱和脂肪酸中以亚麻酸占大数。在樟树叶片中,随着温度的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主要是有亚麻酸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樟树叶片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IUFA(不饱和指数)值随季节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低温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和IUFA的提高。猴樟和香樟叶片中脂肪酸含量的IUFA值变化趋势与其亚麻酸的含量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呈现的趋势相同,均呈先上升后下降。通过对比分析猴樟和香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IUFA值得出,抗寒力强的猴樟本身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时,其IUFA值也会较高并且其值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因此能抵抗低温的威胁。抗寒力弱的香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IUFA值相对偏低,对低温更敏感。(4)在本试验中综合分析比较各抗寒性评价指标得知:两种樟树在自然降温的过程中,抗寒生理指标值均存在差异,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研究结果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自然降温过程中猴樟幼苗的抗寒性强于香樟。即猴樟>香樟。(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3-05-01)
刘彤,祝佳媛,李鹏,崔海娇,周志强[8](2013)在《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东北红豆杉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室外自然越冬幼苗以及初次室外越冬幼苗在秋冬季节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了东北红豆杉幼苗适应低温条件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低温导致幼苗细胞膜透性增大。从9月至翌年1月,自然越冬幼苗的相对电导率由44.32%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52.98%,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由47.80%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62.12%。2)半致死温度下降。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越冬幼苗的半致死温度的最低值分别为-37.5和-31.1℃。3)叶绿素含量下降。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翌年1月份的叶绿素含量相对9月份分别下降了24.7%和38.0%。4)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月升高,2组幼苗间差异不显着。5)SOD和POD活性升高。自然越冬幼苗SOD和POD活性的最高值比9月升高了11.6%和17.2%,初次室外越冬幼苗SOD和POD活性的最高值比9月份升高了19.6%和5.9%。6)MDA含量逐月上升。翌年1月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的MDA含量较9月分别上升了26.8%和24.8%。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的多项指标都显示出其对低温的耐受力远低于自然越冬幼苗。(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宋芳琳,张苗苗,苏金乐,柴军舰,张广信[9](2012)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猴樟和香樟幼苗的抗寒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猴樟、香樟当年生幼苗为材料,研究10月至次年3月自然温度变化对猴樟和香樟幼叶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过程中,2种樟树叶片中的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SOD呈现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脂肪酸组成成分主要有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IUFA值(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变化趋势与亚麻酸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猴樟的MDA含量、SOD活性及IUFA值高于香樟,综合各项指标,猴樟幼苗的抗寒性略强于香樟。(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姚方,吴国新,梅海军[10](2012)在《自然降温过程中3种樟树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越冬期间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的变化,对尾叶樟Cinnamomum camphora、猴樟C.bodinieri和樟C.caudiferum 3种樟树的自然降温胁迫响应特性及抗寒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12月中旬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变化不明显,可能与低温持续时间较短,且气温又时有回升相关;进入1月后,连续4 d-8℃的低温(1月5—8日)造成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迅速增加.与12月28日相比,1月9日3种樟树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16.59%、43.44%和24.29%,可溶性含量分别增加了8.19%、21.27%和16.72%,其中猴樟和樟的增幅均达到显着水平.之后,随着气温的持续降低,过度的低温胁迫导致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下降和电解质渗透率上升;春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又略有上升,而电解质渗透率则呈明显的下降态势.结合隶属函数法的应用,得出自然越冬过程中樟树的抗寒性呈先增强后减弱再增强的变化.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猴樟>樟>尾叶樟,这与越冬期间外部形态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自然降温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煤自燃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的动态过程。当煤发生自燃后,应及时采取适当的防灭火措施,抑制煤自燃的发展。在降温过程中需实时监测火区的温度以及气体浓度等参数,因此,对煤自然降温过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研究煤自然降温过程的自燃特性,本文通过程序实验研究不同煤种在不同粒径以及不同降温方式下的自燃特性,分析粒径和降温方式对降温过程气体产物浓度的影响,根据CO浓度将降温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进行动力学的分析,同时将升温过程和不同降温过程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煤自然降温过程属于一个非线性的动态过程。降温过程中,实验载气中氧气浓度越大,煤样粒径越小,煤样生成的气体产物浓度越大,生成C2H4气体的最低温度越低;通过CO浓度将不同降温过程分成不同温度阶段,并计算出其活化能,表现为实验煤样变质程度越高,活化能值越大;在相同实验载气的情况下,升温过程相比于降温过程中生成相同的气体浓度(CO、C2H4和1/3焦煤CO2)时的温度发生了一定的“滞后”;实验煤样为褐煤和无烟煤时,升温过程相比于降温过程中生成相同的CO2浓度时的温度发生了一定的“提前”;褐煤和1/3焦煤的空气降温过程的耗氧速率大于空气升温过程的耗氧速率,无烟煤空气升温过程与空气降温过程的耗氧速率存在两个交点。同时,通过自然发火实验研究煤样升温过程和绝氧降温过程中高温点移动规律、气体产物浓度以及自燃特性参数和极限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高温点的位置变化不完全重合;为消除降温过程中漏风量无法测量的因素,得到了单位流量耗氧速率、单位流量CO、CO2产生率以及单位流量最大、最小放热强度的计算方法,其结果与程序升温结果相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增加了升温过程与降温过程的可比性;自然发火升温过程中,煤温在50℃时,下限氧浓度、最小浮煤厚度和上限漏风强度均达到最值,当浮煤厚度小于0.648m时,浮煤不会发生自燃现象;自然发火降温过程中,煤温在80℃时,下限氧浓度、最小浮煤厚度和上限漏风强度均达到最值,当浮煤厚度小于0.384m时,浮煤不会发生复燃现象。因此,研究煤自然降温过程特性在煤矿采空区煤自燃、封闭火区等实施灭火后,对指导煤降温过程中煤温以及气体浓度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降温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白茹,孙志红,位杰.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库尔勒香梨枝条的生理特性变化[J].河南农业科学.2018
[2].邓寅.煤自然降温过程氧化特性及“滞后”效应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
[3].李璐璐,姜新强,刘庆超,刘庆华,王奎玲.自然降温过程中金叶大花六道木叶片解剖结构差异[C].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2016
[4].邓紫宇,周维,郭东强,陈健波,项东云.自然降温过程中邓恩桉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J].广西林业科学.2015
[5].徐丽君,包刚,刘清平,高霜,王起富.曙箣竹自然降温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J].世界竹藤通讯.2015
[6].王宁,姚方,袁美丽,苏金乐.自然降温过程中5种樟树的抗寒性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
[7].宋芳琳.自然降温过程中两种樟树幼苗的抗寒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
[8].刘彤,祝佳媛,李鹏,崔海娇,周志强.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东北红豆杉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
[9].宋芳琳,张苗苗,苏金乐,柴军舰,张广信.自然降温过程中猴樟和香樟幼苗的抗寒性比较[J].西部林业科学.2012
[10].姚方,吴国新,梅海军.自然降温过程中3种樟树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