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水中的硫酸盐

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水中的硫酸盐

一、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水中的硫酸根(论文文献综述)

孙志豪[1](2020)在《高效有机胺解吸SO2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有机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腐蚀性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动态连续、动态半连续、动态半连续补水、静态补水4种解吸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动态连续解吸方式运行稳定,但能耗较高;动态半连续解吸过程中胺浓不断增加,系统运行不稳定;动态半连续补水解吸方式的稳定性稍差,再生能耗也较高;静态补水解吸过程稳定,解吸率高。其次,选择哌嗪(PZ)及其衍生物1-(2-羟乙基)哌嗪(HEP)、N,N′-双(2-羟乙基)哌嗪(BHEP)、N,N′-双(2-羟丙基)哌嗪(HPP)、1-(2-羟乙基)-4-(2-羟丙基)哌嗪(HEHPP)为SO2吸收剂,采用动态吸收法和静态补水解吸法对五种哌嗪类有机胺的四次循环吸收解吸SO2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五种有机胺的再生能耗;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五种哌嗪类有机胺在50℃下的p Ka值,运用Chem Bio 3D 19.0软件对五种哌嗪类有机胺的空间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胺的碱性与位阻效应共同决定其脱硫性能。BHEP、HPP、HEHPP、HEP、PZ的空间位阻能分别为14.3 kcal·mol-1、16.1 kcal·mol-1、15.1 kcal·mol-1、8.2 kcal·mol-1、2.0 kcal·mol-1,五种有机胺的碱性顺序为PZ>HEP>HPP>HEHPP>BHEP。PZ的p Ka最大碱性最强,对SO2有较大的吸收容量,首次饱和吸收容量高达0.8428 mol·mol-1,但难解吸且再生能耗高,首次解吸率仅为78.9%,四次循环后饱和吸收容量下降了54.3%,循环吸收能力较差;HEP吸收效果次于PZ,但解吸性能较PZ有所提高;双取代基哌嗪类二胺的p Ka较小碱性减弱,饱和吸收容量相对较低、平均约为0.4mol·mol-1,解吸率高、平均保持在95%以上,且再生能耗低、稳定性好,其中HEHPP的脱硫性能介于BHEP和HPP之间。最后,研究了HPP-HEP和HEHPP-HEP两种混合胺体系的解吸性能。对于HPP-HEP体系,HEP的含量越高,其吸收容量越大、穿透时间越长,但解吸率和再生能耗均略有降低,其中HPP-HEP为9:1(质量比)的混胺有较优的脱硫效果。对于HEHPP-HEP体系,采用静态吸收至SO2担载量为0.5 mol·mol-1时,研究了其解吸性能。结果表明,随着HEP添加量的增加,混胺的解吸率和解吸速率均呈比例减小、再生能耗呈比例增加。

常诚[2](2020)在《黄土修复酸性老窑水的动态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煤炭工业化进程当中,由于开采的不合理性等因素,会逐渐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而其中采空区里淤积的酸性老窑水造成的环境影响十分突出。由于山西地区部分煤矿中煤的含硫量较高,地下及地表水进入煤矿开采的巷道中,在其中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反应以及各种生物化学变化,最终产生了大量的酸性老窑水。酸性老窑水具有硫酸盐与铁锰等金属含量高、氧化性较强、总硬度高等特点。此类污水重新流入地下及地表水环境中,形成恶性循环,对水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众的正常工作生活。中国北方黄土分布广泛,尤其在黄土高原地区最为普遍。黄土含有大量碱性粘土矿物,在前人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黄土是一种优秀的吸附性材料,而在山西地区黄土储量丰富。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使用黄土作为吸附材料,利用土柱实验的方法研究黄土对酸性老窑水的修复效果,探讨其修复机理。建立Hydrus-1D软件模型,分析预测污染物在不同种类及不同厚度的黄土土体中的修复情况。土柱实验结果表明,土砂比不同的三个土柱(一号(1:0)、二号(1:0.4)、三号(1:1))对p H均有调节能力,调节能力大小:一号土柱>二号土柱>三号土柱。三个土柱在一定时间内对SO42-的均有修复效果。一号土柱最大去除率为85.4%;二号土柱最大去除率为86.55%;三号土柱最大去除率为82.12%。可以看出三组土柱实验的修复效果相近,但修复周期一号土柱>二号土柱>三号土柱。土柱实验对金属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三组土柱对铁最大去除率为99%,而一号土柱在平衡阶段的去除率为85%,二号土柱在平衡阶段的去除率为80%,三号土柱在平衡阶段的去除率为73%。土柱对锰最大去除率为90%左右,无明显的反应平衡阶段,三组土柱的修复效果持续时间依次为:67d、27d、21d。土柱对锌最大去除率为99%以上。无明显的反应平衡阶段,一号土柱在实验期间修复效果依旧明显,未出现显着下降的趋势,其余两组土柱的修复效果持续时间依次为:220d、79d。Hydrus-1D模型以及模型的正交变量模拟结果表明:(1)黄土对污染物处理失效之前,污染物大量释放会加快土体失效过程。(2)对于硫酸根离子的修复而言,土体中的粘粒与粉粒是关键。因此在保持一定的土柱厚度前提下,降低黄土砂粒含量可以有效提高黄土对硫酸根离子的去除效果。(3)黄土对锰的修复最为“艰难”,提高土柱厚度与降低土体砂粒含量均能提高修复效果,但提高幅度较小。相比而言,提高土柱厚度成为対锰修复的关键,因此应尽可能提高土柱厚度,从而保证黄土对锰的修复效果。(4)对于锌的修复而言,降低土柱中砂粒含量则成为关键。土柱渗透性的降低可以有效提高黄土对锌处理效果。因此提出对策:首先应设立相应的土柱厚度,从而保证锰的修复效果;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土体中砂粒的含量,从而保证硫酸根离子及锌的修复效果。本课题证明了使用黄土处理酸性老窑水是可行的,为PRB技术修复酸性老窑水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锐[3](2020)在《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富集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每年产生巨量印染废水,印染行业废水处理仍以达标排放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印染废水再生与循环利用正逐渐形成规模。然而,废水循环利用过程中必然存在污染物富集现象,仅仅采用传统混合处理模式和再生技术,难以使企业水重复利用率稳定满足《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17版)》规定的大于40%这一要求。为提高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进行了污染物富集规律、富集污染物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功能抑制机理及富集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研究,构建了印染废水可持续循环利用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印染废水循环利用试验研究,明确了印染废水中富集污染物种类及富集规律,探明了富集污染物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功能的影响机理。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时富集有机物主要由4类物质组成,分别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挥发性脂肪酸盐、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染料与助剂中间体。富集的无机离子以钠、氯和硫酸根离子为主。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富集污染物中无机离子对微生物功能抑制作用有限,与之相比有机物的富集对活性污泥系统优先产生抑制作用。GC/MS和基于约束距离的冗余分析(db-RDA)表明,染料中间体是导致活性污泥系统功能受到抑制的关键有机物。代谢组学分析显示4个代谢通路受到抑制作用最为显着,分别为苯丙氨酸代谢、酮体合成与降解、丁酸代谢和丙酮酸代谢。feaB、DDC和E2.3.3.10等酶对应的基因下调而导致的酚和萘富集,是活性污泥系统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2)臭氧气浮技术能有效控制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初期有机物的富集现象。与传统气浮控制相比,臭氧气浮控制条件下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活性保持时间增大了1.5倍。二级处理水COD、UV254、类芳香蛋白、类色氨酸和蛋白质等有机物指标上升速率分别为1.4mgCOD/L?d,0.018cm-1/d,11.1R.U/d,4.4R.U/d和0.213mg/L?d,比传统气浮控制条件下分别降低了58.6%、53.8%、93.1%、89.1%和25.8%。臭氧气浮对二级处理水中羰基碳和羧基碳的去除较彻底,臭氧气浮出水中苯环碳占比逐渐升高,脂肪碳占比逐渐下降。臭氧气浮有效控制有机物富集的条件下,离子浓度低于5g/L时对微生物功能无显着影响;当离子浓度超过5g/L时,无机离子浓度持续渐增会逐渐抑制活性污泥系统生物功能。宏基因组分析表明,富集离子逐步间断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通路、外源生物降解与代谢通路和脂肪代谢通路。乙醛/丁二酸半醛还原酶、醛脱氢酶和hisM酶活性受到无机离子的抑制影响最显着,对应基因数分别下降了69.4%、92.3%和96%。与富集有机物对生物系统的快速抑制作用不同,富集的无机离子对生物系统的抑制呈现慢速抑制的特点。(3)针对无机离子富集规律开发了富集无机离子调控的旁路RO膜分离处理技术,为印染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臭氧气浮和旁路膜RO技术相结合,系统出水COD长期保持在50mg/L以下,有机物官能团比例趋于稳定,消除了离子富集现象,提升印染废水重复利用率的同时保证了回用水水质安全。(4)运用水质矩阵理论归一化得到了不同印染工序排水的处理特性,构建了印染废水“分质处理与按质循序利用”的新模式。将印染废水按水质及处理特性分为特种废水、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分类收集、分别处理。特种废水和高浓度废水处理达标排放为目标。低浓度废水处理以回用为目标,生产一般再生水和优质再生水,根据用水要求按质循序多级回用至不同印染工序。该模式的构建为提升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奠定了模式基础。(5)本课题开发的技术应用到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实际工程,长期运行结果表明,再生水感官指标(色度、透明度和SS)、有机物指标(COD)和盐分指标(TDS、铁和锰)均能稳定达到《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FZ/T01107-2011)的限值要求。将循环利用工程处理出水直接回用于生产,其染色效果与工业给水无显着区别。本论文的研究能有效提升印染废水的循环利用效率,保证了企业的产能增长,为印染废水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提供了技术范例。

陈晓娇[4](2020)在《金属离子及电活化PMS高级氧化法脱除烟气中NO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石燃料烧释放出的NOx被认为是大气中首要污染物。由于常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除NOx控制技术具有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反应温度高和操作复杂等缺点。为此,更加创新有效的脱硝技术和装置吸引了相当多的研究人员进行探索。通常,NO作为烟气中NOx的主要成分,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低,不能通过液相氧化法轻易脱除。所以能够显着提高NO在液体中溶解度的液体氧化试剂,例如Fenton试剂、亚氯酸盐、高锰酸钾、过硫酸盐(PS)和单过硫酸氢盐(PMS)等高级氧化法脱除NO是最近研究的热门课题。本研究首先使用过渡金属离子Fe2+活化PMS体系进行NO去除的可行性实验。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和自由基淬灭实验测试了体系中活性物种的种类,然后根据NO的去除效果探讨最佳实验参数。结果表明:Fe2+活化PMS可以显着促进NO的去除。通过ESR测得了体系中同时存在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且当温度的升高时两种自由基的信号强度也随之上升。在反应体系中添加过量甲醇或叔丁醇明显降低了 NO的去除率,但是却没有完全抑制NO的去除,这表明Fe2+活化PMS属于自由基氧化占主导协同非自由基氧化的氧化体系。同时确定了在不同初始PMS浓度下的Fe2+和PMS的最佳摩尔比为1:1。此外溶液初始pH值和反应温度对NO去除有显着影响,增加pH值促进了起催化作用的Fe2+和Fe3+离子的沉淀消耗和PMS的非自由基式降解,而造成了 NO的去除效果的降低,相反增加初始反应温度却可以促进NO的去除。对Fe2+/PMS氧化脱除NO的吸收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运用稳态法确定了NO去除的反应级数,同时对吸收传质动力学进行研究,确定了常规的传质特性参数,如界面浓度CNO,i’气相/液相扩散系数D,液相传质分系数kL,气相传质分系数kG以及相界面积a,同时,还研究了反应速率常数和化学吸收反应增强因子等基本动力学参数。此外,本文首次研究了液相反应利用效率,液体溶剂临界浓度方程,界面温度的增加和界面稳定性等,这些必不可少的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为扩大工业实践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技术参数。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考察Fe2+,Co2+和Fe3+三种过渡金属离子活化PMS去除NO的效能,通过ESR检测SO4·-,·OH和1O2三种自由基的信号强度,来确认三种金属离子的活化性能的强弱,同时对去除机理进行探讨,为过渡金属活化催化PMS提供新的见解。同时探究自由基氧化机理,基于一氧化氮本身为自由基·NO这一特性,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细化NO和自由基之间的反应途径。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降解难处理有机污染物中。率先利用铁/碳(Fe/Gr)电极活化PMS进行烟气中气态污染物NO的氧化去除。此外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和自由基淬灭实验验证体系中活性物种的种类,同时评价在特定Fe/Gr电极活化PMS条件下反应参数对NO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r电极可以转化硫酸根离子为SO4·-自由基,同时利用ESR检测佐证了电子可以活化PMS产生自由基这一理论。反应过程中变化的初始PMS浓度,电流强度,初始pH值,换向周期,原位生成的Fe2+离子和O2进气浓度均对NO去除率产生显着影响。为了检验Fe/Gr电极活化的性能,还同Fe/Fe、Gr/Gr和BDD/Gr三种不同电活化体系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Fe/Gr周期换向电活化PMS去除污染物为自由基氧化,非自由基氧化和电氧化三种方式协同作用的氧化机制。

艾新玉[5](2019)在《硫酸根和硝酸根等无机阴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的存在,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整个世界。燃煤电厂产生的电能供应了全世界的生活,住宿,旅行等,使生活丰富多彩。但是燃煤会产生污染物排放,特别是通过超低排放会产生大量的SO3,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命健康,因此燃煤电厂中SO3含量的监测刻不容缓。针对SO3含量监测本文提出了紫外吸收光谱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紫外吸收光谱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无污染、能实现连续在线监测,所以对于SO3含量监测来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技术手段。结合硫酸与SO3存在的转化关系,本文开展了硫酸根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方法研究,同时探究了硝酸根、碳酸根、亚硫酸根和氯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和硫酸根浓度的监测方法。开展了硫酸根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方法研究。首先测量了硫酸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的紫外吸收光谱,然后比较了无氧环境下其与硫酸钠、硫酸钾两种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最后定义了一个光学参量(OP),建立其与硫酸根浓度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硫酸根在有氧环境下的紫外吸收光谱有凹陷,在无氧环境中与硫酸钠、硫酸钾的紫外吸收光谱几乎一致。研究表明硫酸根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不受阳离子的干扰,而氧气在同波段的强烈吸收会影响其准确测量;硫酸根浓度与OP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可以利用此曲线对硫酸根进行定量。开展了硝酸根等无机阴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研究。首先测量了硝酸根、亚硫酸根、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然后定义了一个光学参量OP,建立其与硝酸根浓度的联系。研究发现硝酸根、亚硫酸根、碳酸根和氯离子比硫酸根的吸收截面大12个量级。研究指明了硝酸根、亚硫酸根、氯离子和碳酸根会对硫酸根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产生干扰,同时硝酸根浓度与OP满足线性函数关系,可以利用此曲线对硝酸根进行定量。开展了硫酸根浓度的在线监测研究。创建了硫酸根浓度的流动在线监测方法和装置,并利用该装置监测了硫酸根浓度。研究发现该装置能有效的排除氘灯源和环境温度对硫酸根浓度监测的影响,同时误差较小,数据较为精确,ΔCmax=48.95μM,ΔC/Cmax=1.64%,检测限低达7.94μΜ。

解若松[6](2019)在《PANI/PVDF膜的制备及其在电渗析法同时脱硫脱硝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因其操作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现有技术脱硫、脱硝产物的附加值不高,难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对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电渗析同时脱硫脱硝的方法,将脱硫、脱硝、产物分离和浓缩集成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完成;同时,为提高硫酸的浓缩浓度,针对阴离子交换膜质子渗滤严重的问题,开展了能抑制质子渗漏的耐酸阴离子交换膜制备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针对阴离子交换膜质子渗滤严重的问题,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以聚苯胺(PANI)为离子交换材料,通过热处理–液相转化法制备了PANI/PVDF阴离子交换膜。该膜为带致密层和多孔层的非对称结构,前者对应疏水、光滑的表面,后者对应亲水、粗糙的表面。硫酸阴离子在PANI/PVDF膜中主要以HSO4-的形态,在电场的驱动下通过PANI分子链进行迁移。这种非对称的膜结构和特殊的离子迁移方式,使H+难以在膜中迁移,在浓度差为50 wt.%60 wt.%的情况下,质子的跨膜渗漏通量为1.0(±0.2)×10-7 mol/(cm2·s),比商业膜低两个数量级,有效抑制了质子的渗漏。(2)根据PANI在浓硫酸中会部分溶解的实验现象,以硫酸作为溶刻液对PANI/PVDF膜进行了溶刻研究。PANI/PVDF膜不受60 wt.%以下浓度硫酸的影响,在80 wt.%98 wt.%的浓硫酸中出现了溶刻现象,使膜的孔隙率和含水率增加,并显着降低了膜电阻(从980Ω·cm2减小到18Ω·cm2)。通过FTIR、XRD和UV-vis的分析,溶刻后膜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孔隙率和含水率增后阴离子亦主要通过PANI分子进行跨膜迁移,溶刻膜对质子渗漏和Fe(Ⅱ)隔膜反渗的抑制能力均优于商业离子交换膜。(3)基于PANI/PVDF膜的研究,以阴极室为吸收室、FeSO4为吸收液进行了电渗析法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在电流为0.3 A,氧含量为20%,FeSO4浓度为0.1 mol/L,进气流量为1000 mL/min的反应条件下,SO2和NOx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和78%。根据反应条件对电渗析/Fe(Ⅱ)体系同时脱硫脱硝影响的实验结果,反应电流增加到0.3 A时,硫、硝的去除率均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加,但继续增加电流后,SO2净化率下降,同时产生了H2S,NOx的净化率则在该电流范围内显着增加;SO2和NOx在低氧的环境下去除率最优,SO2和NOx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和96%,但氧含量低时SO2转化为SO42-的比例低于30%,不能达到硫酸回收的目的;由于SO2的溶解率较高,在电渗析体系中FeSO4浓度对的SO2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对于NOx而言,FeSO4从无增加到0.1 mol/L的浓度后NOx的去除率显着提高,但继续增加浓度后NO2被还原为NO,降低了脱硝效率。(4)对电渗析/Fe(Ⅱ)体系同时脱硫脱硝体系中,硫、硝的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SO2的吸收产物为SO42-和SO32-,其中SO42-迁移到阳极室生成H2SO4并浓缩,最高浓度可达63 wt.%;SO32-被还原为S2-和H2S。NOx的脱除产物为N2、NH3和少量NO3-,其中,N2是NO2与S2-以及与SO32-反应的还原产物;NH3是NO2-在阴极的还原产物。体系中产生的S2-促进了SO2和NOx的吸收转化,但过量时会有H2S溢出造成二次污染,可通过增加O2含量减少SO32-产生的比例,或适当增加进气流量使使SO3-被NO2消耗,减小H2S的产生。

吴迪[7](2018)在《锰基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空气氧化处理含硫废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业含硫废水的脱硫处理中以空气为氧化剂的方法,具有应用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但是空气氧化存在氧气利用效率低,反应条件较严苛等问题。非均相负载型催化剂的设计并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氧气在水中的利用率,提高脱硫率,降低反应温度。同时,这一方法也可避免均相催化剂会产生金属离子随废水排出而造成的二次污染。本文通过对催化剂锰源前驱体、载体进行筛选,并优化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及负载量,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 MnO2/γ-Al2O3非均相负载型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物理吸附脱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对硫化钠模拟含硫废水的脱硫率为活性评价指标,评价MnO2/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nO2/γ-Al2O3催化剂以硝酸锰为前驱体,γ-Al2O3为载体,活性组分Mn的负载量为10%,焙烧温度为450℃时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最佳。对于初始浓度为1000 ppm的硫化钠模拟含硫废水,反应温度为25℃,空气流量0.6 L/min,催化剂用量为1g/L时的反应条件下,反应4.5 h时脱硫率为80.89%。在MnO2/γ-Al2O3催化剂的基础上,采用共浸渍的方法通过掺杂少量的金属(Fe、Mg、Cu、Zn)对MnO2/γ-Al2O3催化剂进行改性,以提高催化剂催化空气氧化硫化物的活性。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相关的表征和活性评价,并对最优金属助剂改性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以硝酸铜为前驱体,焙烧温度为450℃,1%的Cu金属改性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优,在反应2 h后,脱硫率在90.54%左右。将Cu-MnO2/γ-Al2O3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空气处理含硫废水的工艺研究。实验分别在硫化钠模拟废水及真实皮革脱毛含硫废水的体系中进行,探究最佳工艺条件及催化剂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常温条件下,对于中低浓度的含硫废水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处理效果并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同时对Cu-MnO2/γ-Al2O3催化剂催化空气氧化处理含硫废水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XPS表征,证明催化剂表面丰富的Mn4+及表面吸附氧物种(Oads)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催化过程的实现得益于Mn4+/Mn3+氧化还原对的形成,开辟形成了新的电子转移路径。对反应过程中,体系中存在的硫及硫的含氧酸盐根离子浓度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Cu-MnO2/γ-Al2O3催化剂催化空气氧化处理含硫废水的过程中,硫离子优先被氧化生成S2O32-,反应的最终产物为SO42-。

徐晓华[8](2016)在《Ti/RuO2阳极电化学氧化吸收去除间二甲苯和二硫化碳废气》文中研究指明挥发性有机物质和恶臭气体是导致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间二甲苯和二硫化碳(CS2)分别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恶臭气体的典型代表物。本文采用电化学氧化吸收处理间二甲苯和CS2废气。主要讨论电解质的类型、氯化钠浓度、电流密度和pH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线-筒式电化学反应器,用Φ10 mm×350 mm的钌钛电极(Ti/RuO2)作为阳极,用不锈钢作为阴极。研究发现,在不锈钢电化学反应器中,当间二甲苯进口浓度为400 mg/m3,在pH=2的0.3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采取电流密度为26 mA/cm2进行恒流电解时,间二甲苯气体的去除可以达到55%。在玻璃电化学反应器中,当CS2进口浓度为400 mg/m3,在0.05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采取电流密度为39 mA/cm2进行恒流电解时,CS2气体的去除可以达到45%。由于Ti/RuO2电极产生的有效氯的间接氧化作用,间二甲苯和CS2废气在NaCl溶液比在Na2SO4溶液中的去除率更高。同时发现,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间二甲苯和CS2气体的去除率也逐渐增加。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电流密度,间二甲苯和CS2的去除率也会逐渐增加,然而过大的电流会导致析氧副反应的增加和电能效率的降低。在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间二甲苯和CS2在酸性环境下去除率较高。在吸收液中加入活性炭构成三维电极后可以较大的增大CS2的去除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发现,吸收液中的间二甲苯转化为氯代间二甲苯和间二甲苯酚等。通过离子色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进行产物分析发现,吸收液中二硫化碳主要被电化学氧化成硫酸盐和二氧化碳。在实验的基础上,本文进行电化学氧化吸收有机废气的工业化设计与分析。

营虎虎[9](2015)在《硫酸根(SO42-)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硫酸及硫酸盐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解、印染、造纸、选矿、农药等行业。近年来,人们发现在油田水中,硫酸根不仅间接的腐蚀油田管道,而且极易与钙、镁、钡、锶等阳离子产生沉淀,堵塞地层孔隙及油田管道,因此,油田水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测定硫酸根的方法很多,有重量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比浊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等。本论文结合延长油田化验中心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三种检测硫酸根的方法进行研究,分别为重量法、EDTA滴定法及铬酸钡光度法。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作为经典测硫酸根的重量法,尽管具有适用范围广、准确度高,能真实的反映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但该方法耗时长,不适合检测任务量较大的化验室。EDTA滴定法用于检测样品中的硫酸根含量,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准确率高,硫酸钡沉淀很容易吸附在指示剂上,使终点易于被观察到。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间接测定硫酸根的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方法检测结果较精确,但是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尤其是制作标准曲线,并且对检测人员有较高的专业要求,适用于科研单位。因此,在检测硫酸根含量时,首先应该进行预试验,粗略的确定其硫酸根含量,以便选择科学的检测硫酸根含量的方法。

彭静[10](2015)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镉、氟离子、磷酸根和硅酸根》文中研究指明1绪论综述共振散射光谱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等的研究进展。简要讲述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2罗丹明6G缔合物微粒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镉在硫酸介质中及阿拉伯胶存在下,Cd(Ⅱ)与碘化钾形成的阴离子配合物与罗丹明6G发生缔合反应,缔合物分子进一步聚集形成缔合微粒。该微粒在319 nm处产生一个共振瑞利散射峰。在选定的条件下,Cd(Ⅱ)浓度在3.90×10-9-3.51×10-6mol/L范围内与共振瑞利散射峰强度的增大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I=148.43C+270.13,相关系数R2=0.9835。据此建立了一种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Cd(Ⅱ)的新方法。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纳米光谱检测痕量氟在pH 4.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H2O2与Ti(SO4)2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的[TiO(H2O2)2]2+配合物,该配合物能使金纳米粒子(NG)聚集,在370 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加入氟离子后,氟离子与黄色配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更稳定无色的TiF62-配合物,而TiF62-配合物不能使NG聚集,导致体系在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减弱。随着氟离子浓度增加,黄色缔合物减少,NG聚集程度减弱,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线性降低。在选定条件下,氟离子浓度在5.0×10-7-1.0×10-5mol/L范围内与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AI呈线性关系。在pH 4.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氟离子与氟试剂、硝酸镧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溶液的颜色随着氟离子溶度的增加蓝色逐渐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再加入纳米金,溶液颜色呈现出由红色到灰黑色的渐变过程,体系在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弱。在选定条件下,氟离子浓度在1.7×10-7-1.3×10-5 mol/L范围内与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减弱值△I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26.3C+35.7。该法用于分析测定氟,结果令人满意。4共振瑞利散射检测痕量磷酸根和硅酸根在1.2×10-2 mol/L硫酸溶液中,PO43-与钼酸铵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黄色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不会使得金纳米粒子(NG)聚集,溶液随着磷酸根浓度的增高,颜色由灰黑色逐渐变为红色,黄色缔合物增加,NG聚集程度减弱,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在选定条件下,PO43-离子浓度在2.56×10-8-2.82×10-5 mol/L范围内与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I呈线性关系。在1.2×10-2 mol/L硫酸溶液中,SiO32-与钼酸铵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硅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黄色硅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不会使得金纳米粒子(NG)聚集,使得溶液随着硅酸根浓度的增高,颜色由灰黑色逐渐变为红色,黄色缔合物增加,NG聚集程度减弱,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在选定条件下,SiO32-离子浓度在6×10-6-2×104 mol/L范围内与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I呈线性关系。在1.2×10-2 mol/L硫酸溶液中,PO43-与钼酸铵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黄色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不会使得银纳米粒子(AG)聚集,溶液随着磷酸根浓度的增高,AG聚集程度减弱?,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在选定条件下,PO43-离子浓度在2.56×10-6-3.08×10-4 mol/L范围内与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I呈线性关系。在1.2×10-2 mol/L硫酸溶液中,SiO32-与钼酸铵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硅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黄色硅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不会使得银纳米粒子(AG)聚集,使得溶液随着硅酸根浓度的增高,AG聚集程度减弱,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在选定条件下,SiO32-离子浓度在4×10-8-8×10-6 mol/L范围内与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I呈线性关系。

二、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水中的硫酸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水中的硫酸根(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有机胺解吸SO2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胺湿法脱SO_2技术简介
        1.1.1 乙二胺法
        1.1.2 哌嗪类有机胺法
        1.1.3 混合有机胺脱硫法
    1.2 脱硫再生研究概况
        1.2.1 脱硫再生方式简介
        1.2.2 脱硫再生能耗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2.2.1 吸收实验
        2.2.2 解吸实验
    2.3 实验分析检测表征
        2.3.1 有机胺浓度的测定
        2.3.2 气相中S~(4+)浓度测定
        2.3.3 液相中S~(4+)浓度测定
    2.4 胺法脱硫性能评价方法
第三章 哌嗪类有机胺的脱硫性能研究
    3.1 解吸方式的研究
    3.2 吸收性能的研究
        3.2.1 吸收率的比较
        3.2.2 吸收pH的比较
        3.2.3 吸收速率的比较
        3.2.4 饱和吸收容量的比较
    3.3 解吸性能的研究
        3.3.1 解吸率的比较
        3.3.2 解吸担载量的比较
        3.3.3 解吸速率的比较
        3.3.4 再生能耗的比较
    3.4 相同初始担载量胺液的解吸性能比较
    3.5 脱硫机理的探究
        3.5.1 有机胺分子空间结构及空间位阻能
        3.5.2 有机胺反应机理及质子化平衡常数(pK_a)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哌嗪类有机胺混合液对SO_2解吸性能的研究
    4.1 HPP-HEP体系
        4.1.1 吸收性能的分析
        4.1.2 解吸性能的分析
    4.2 HEHPP-HEP体系
        4.2.1 解吸pH的比较
        4.2.2 解吸率的比较
        4.2.3 解吸担载量的比较
        4.2.4 解吸速率的比较
        4.2.5 再生能耗的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黄土修复酸性老窑水的动态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酸性老窑水的形成
        1.1.2 酸性老窑水的危害
        1.1.3 酸性老窑水的修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酸性矿井类废水修复方法研究现状
        1.2.2 酸性矿井类废水的吸附性材料研究现状
        1.2.3 黄土对酸性矿井类废水修复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取样地点及水质情况
    2.2 实验装置
    2.3 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2.3.1 土样中金属离子的测定
        2.3.2 土样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2.3.3 不同土砂配比下的填料渗透试验
        2.3.4 水样中硫酸根离子及金属离子的测定
        2.3.5 黄土粒度分析及容重计算
    2.4 实验过程及结果整理
第3章 土柱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土柱对硫酸根离子的处理效果
        3.1.1 一号土柱
        3.1.2 二号土柱
        3.1.3 三号土柱
    3.2 土柱对金属离子的处理效果
        3.2.1 铁
        3.2.2 锰
        3.2.3 锌
    3.3 土柱渗滤液中钙的变化过程及分析
    3.4 土柱残余污染物分析
        3.4.1 硫酸根离子及钙的检测结果及分析
        3.4.2 金属污染物的监测结果及分析
第4章 基于Hydrus-1D软件的数值模拟
    4.1 Hydrus-1D软件介绍
    4.2 水分运移参数及边界条件
        4.2.1 水分运移参数
        4.2.2 水分运移边界条件
    4.3 溶质运移模型的建立
        4.3.1 溶质运移方程
        4.3.2 溶质运移参数选择
    4.4 模型的拟合
        4.4.1 硫酸根离子拟合结果
        4.4.2 锰拟合结果
        4.4.3 锌拟合结果
    4.5 模型预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富集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印染行业污水处理现状
        1.1.2 适用法规和规范发展历程
        1.1.3 印染废水再生处理循环利用的必要性与意义
        1.1.4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与循环利用可行性分析
    1.2 印染行业废水水量与水质特性
        1.2.1 印染废水水量特性
        1.2.2 印染废水水质特征
        1.2.3 不同工序污染物排放量比较
    1.3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制约因素分析
    1.4 印染废水再生处理技术进展
        1.4.1 印染废水再生处理常用工艺概述
        1.4.2 臭氧气浮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
        1.4.3 离子控制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课题来源
        1.5.4 论文结构
2 试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2.1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试验系统设计
    2.2 模拟印染废水制备与运行阶段
        2.2.1 模拟印染废水
        2.2.2 运行阶段与管理模式
    2.3 实验方案
        2.3.1 常规污染物取样方案
        2.3.2 生物相取样方案
    2.4 检测与分析方法
        2.4.1 三维荧光分析
        2.4.2 树脂层析分离
        2.4.3 GC/MS分析微量有机污染物
        2.4.4 XPS测定方法
        2.4.5 离子色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无机离子
        2.4.6 16SrDNA高通量测定
        2.4.7 Spearman统计学分析
        2.4.8 布样染色外观、皂洗牢度、摩擦牢度测定方法
    2.5 水质矩阵基本方法
3 印染废水二级处理水水质特性
    3.1 印染废水二级处理水水质特性分析
        3.1.1 印染废水二级处理水理化特性分析
        3.1.2 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性分析
        3.1.3 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官能团组成分析
    3.2 印染废水二级处理水溶解性有机物分级表征特性
        3.2.1 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分级表征
        3.2.2 二级出水不同组分的荧光特性
        3.2.3 二级出水不同组分官能团组成
    3.3 小结
4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富集规律研究
    4.1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有机污染物富集特性研究
        4.1.1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宏观指标富集与转化特性分析
        4.1.2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富集常量有机物组成分析
        4.1.3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富集微量有机物成分解析
    4.2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无机离子富集特性研究
        4.2.1 电导率和全盐量富集规律
        4.2.2 无机阴离子富集特性
        4.2.3 无机阳离子富集特性
    4.3 富集污染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4.3.1 富集污染物对活性污泥性状的影响
        4.3.2 富集污染物对污泥活性抑制程度
        4.3.3 富集污染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4 微生物群落变化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4 小结
5 富集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及其抑制机理解析
    5.1 臭氧气浮对富集有机物的控制特性
        5.1.1 臭氧气浮处理特性研究
        5.1.2 富集有机物转化与去除机理研究
        5.1.3 臭氧气浮对循环利用系统的改善效果
        5.1.4 臭氧气浮控制下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5.2 常规深度处理条件下富集污染物对活性污泥功能抑制机理解析
        5.2.1 微生物活性抑制影响因子解析
        5.2.2 不同循环周期微生物群落功能变化特性
        5.2.3 不同循环周期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抑制程度分析
        5.2.4 代谢组学分析
    5.3 臭氧气浮控制条件下富集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功能的抑制机理
        5.3.1 富集离子对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5.3.2 KEGG代谢途径分析
        5.3.3 影响活性污泥系统代谢通路的离子类型分析
    5.4 旁路膜处理技术对富集污染物的控制特性
        5.4.1 旁路膜技术处理特性研究
        5.4.2 旁路膜处理技术对循环利用系统的改善效果
    5.5 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对富集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特性
        5.5.1 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控制无机离子污染物特性
        5.5.2 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控制有机污染物特性
        5.5.3 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控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6 小结
6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模式构建与技术应用研究
    6.1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分质处理与多级回用模式构建
        6.1.1 印染废水处理特性评价
        6.1.2 印染废水再生水按质循序利用策略分析
        6.1.3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按质循序回用模式构建
    6.2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循环利用模式应用研究
        6.2.1 应用背景
        6.2.2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模式
        6.2.3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分质处理效果
        6.2.4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工程出水回用印染产品质量评价
        6.2.5 技术经济性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3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4)金属离子及电活化PMS高级氧化法脱除烟气中NO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1.2 氮氧化物的性质、危害及最新排放法规
        1.2.1 氮氧化物性质
        1.2.2 NO_x危害
        1.2.3 氮氧化物最新排放法规
    1.3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1.3.1 传统烟气脱硝工艺
        1.3.2 低温等离子烟气脱硝工艺
        1.3.3 生物法烟气脱硝工艺
        1.3.4 高级氧化烟气脱硝工艺
    1.4 基于羟基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
    1.5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
    1.6 电化学氧化技术
    1.7 课题主要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原料
    2.2 实验仪器及装置
        2.2.1 实验主要仪器
        2.2.2 实验装置与实验流程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NO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
        2.3.2 硫酸根浓度测定方法
        2.3.3 自由基种类和强度测定方法
        2.3.4 Fe~(2+)浓度测定方法
        2.3.5 溶解氧浓度测定方法
        2.3.6 臭氧浓度测定方法
    2.4 实验数据分析
第3章 Fe~(2+)/PMS系统脱除NO效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Fe~(2+)/PMS摩尔比对NO去除率的影响
        3.3.2 初始反应温度对NO去除率的影响
        3.3.3 初始pH值对NO去除率的影响
        3.3.4 活性自由基的ESR测试
        3.3.5 自由基淬灭实验
        3.3.6 反应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Fe~(2+)/PMS系统氧化脱除NO的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经典的传质反应理论—双膜理论
    4.3 氧化去除NO的动力学方程和化学反应级数
    4.4 吸收—传质动力学研究
        4.4.1 液相扩散系数
        4.4.2 气相扩散系数
        4.4.3 传质系数
        4.4.4 反应速率常数
        4.4.5 化学吸收反应增强因子
        4.4.6 液相反应利用率
        4.4.7 溶液的临界浓度
        4.4.8 界面温度升高
        4.4.9 界面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Fe~(2+),Co~(2+)和Fe~(3+)三种金属离子活化PMS脱除NO的性能比较
    5.1 引言
    5.2 反应动力学理论
    5.3 三种过渡金属离子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5.3.1 不同温度下变化的金属离子/PMS浓度摩尔比对NO去除影响
        5.3.2 PMS降解去除反应动力学研究
    5.4 反应体系中初始pH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
    5.5 自由基检测
        5.5.1 硫酸根和羟基自由基检测
        5.5.2 单线态氧检测
    5.6 自由基氧化NO的反应途径和机理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活化PMS氧化脱除NO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考察Fe/Gr电极周期换向电活化PMS去除NO污染物的效能
        6.3.2 电活化PMS体系中活性物种的鉴定
        6.3.3 反应条件和不同活化体系对NO去除的影响
        6.3.4 Fe/Gr周期换向电活化PMS去除NO的反应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5)硫酸根和硝酸根等无机阴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SO_3的监测
        1.2.1 SO_3监测存在的问题
        1.2.2 SO_3的监测方法
    1.3 SO_3转化的硫酸根浓度监测
        1.3.1 SO_3与硫酸的转化
        1.3.2 硫酸根的检测方法
        1.3.3 紫外吸收光谱法检测硫酸根浓度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硫酸根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紫外吸收光谱光路的搭建
    2.3 硫酸根的紫外吸收定性测量研究
        2.3.1 开放光路中硫酸的紫外吸收光谱测量
        2.3.2 阳离子对硫酸根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的影响
        2.3.3 氮气保护光路中硫酸的紫外吸收光谱测量
    2.4 硫酸根的紫外吸收定量测量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硝酸根等无机阴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硝酸根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研究
        3.2.1 硝酸根的紫外吸收定性测量研究
        3.2.2 硝酸根的紫外吸收定量测量研究
    3.3 亚硫酸根、碳酸根和氯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探究
        3.3.1 亚硫酸根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研究
        3.3.2 碳酸根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研究
        3.3.3 氯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硫酸根浓度的连续在线监测
    4.1 引言
    4.2 固定相硫酸的浓度在线监测
    4.3 硫酸根浓度的流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4.4 流动相硫酸的浓度在线监测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PANI/PVDF膜的制备及其在电渗析法同时脱硫脱硝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硫酸分离浓缩技术研究进展
    2.2 阴离子交换膜制备研究进展
        2.2.1 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2.2.2 质子渗漏的抑制方法
        2.2.3 聚苯胺在膜制备中的应用
    2.3 脱硫脱硝技术现状
        2.3.1 烟气脱硫技术
        2.3.2 烟气脱硝技术
        2.3.3 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2.4 电化学脱硫脱硝研究进展
        2.4.1 电化学脱硫技术
        2.4.2 电化学脱硝技术
第三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 实验仪器及材料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测试实验
        3.2.1 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3.2.2 膜的表征方法
        3.2.3 膜性能测试及分析方法
    3.3 脱硫脱硝实验系统
        3.3.1 实验流程和装置
        3.3.2 测试及分析方法
    3.4 硫酸分离与浓缩实验系统
        3.4.1 实验装置
        3.4.2 测试及分析方法
第四章 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研究
    4.1 PANI/PVDF膜的制备
        4.1.1 热处理对膜性能的影响
        4.1.2 聚苯胺对膜性能的影响
        4.1.3 PANI/PVDF膜的表征
    4.2 PANI/PVDF膜的溶刻
        4.2.1 溶刻液浓度对PANI/PVDF膜的影响
        4.2.2 PANI/PVDF溶刻膜的表征
    4.3 高浓度梯度下的质子渗漏
        4.3.1 商业离子交换膜的质子渗漏
        4.3.2 PANI/PVDF膜的质子渗漏
        4.3.3 PANI/PVDF溶刻膜的质子渗漏
    4.4 电渗析过程中亚铁离子的反渗
    4.5 硫酸根与硝酸根的选择性迁移
        4.5.1 响应曲面法优化膜结构
        4.5.2 硫酸根与硝酸根的选择性迁移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渗析法同时脱硫脱硝研究
    5.1 电渗析法单独脱除SO_2
        5.1.1 含铁溶液吸收SO_2
        5.1.2 电渗析/Fe(Ⅱ)体系脱除SO_2
    5.2 电渗析法单独脱除NO_2
        5.2.1 含铁溶液吸收NO_2
        5.2.2 电渗析/Fe(Ⅱ)体系脱除NO_2
    5.3 电渗析法单独脱除NO
        5.3.1 含铁溶液吸收NO
        5.3.2 电渗析/Fe(Ⅱ)体系脱除NO
        5.3.3 反应条件对NO脱除的影响
    5.4 电渗析法同时脱硫脱硝
    5.5 反应条件对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5.5.1 温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5.5.2 电流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5.5.3 氧含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5.5.4 Fe(Ⅱ)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5.6 脱硫产物硫酸的富集
        5.6.1 PANI/PVDF膜富集硫酸
        5.6.2 PANI/PVDF溶刻膜富集硫酸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反应机理研究
    6.1 硫酸根离子在PANI/PVDF膜中的迁移机理
        6.1.1 硫酸根离子的迁移形式
        6.1.2 硫酸根离子的迁移方式
    6.2 电渗析法同时脱硫脱硝机理分析
        6.2.1 体系中的脱硫过程
        6.2.2 体系中的脱硝过程
        6.2.3 体系中H2S和 S2-的产生
        6.2.4 体系中硫硝的转化和迁移过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博士研究生期间成果及奖励
附录B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C 符号/简写含义对照表

(7)锰基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空气氧化处理含硫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含硫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1.1.1 含硫废水的来源
        1.1.2 含硫废水的危害
    1.2 含硫废水的处理方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3 催化空气氧化处理含硫废水及催化机理的研究现状
        1.3.1 催化空气氧化处理含硫废水的研究现状
        1.3.2 锰基催化剂的应用、改性及催化机理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1.4.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试剂
    2.2 主要使用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锰基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3.2 改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3.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3.4 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2.4 分析方法
        2.4.1 碘量法测定含硫废水中硫离子浓度
        2.4.2 硫的各种含氧酸盐根离子的测定
3 锰基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评价
    3.1 锰基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制备工艺的优化
        3.1.1 载体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3.1.2 锰源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3.1.3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3.1.4 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3.2 MnO_2/γ-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3.2.1 XRD表征结果
        3.2.2 SEM表征结果
        3.2.3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
        3.2.4 FT-IR表征结果
    3.4 MnO_2/γ-Al_2O_3催化剂与工业催化剂活性对比
4 金属助剂改性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评价
    4.1 金属助剂改性催化剂的制备
    4.2 不同金属助剂改性催化剂的表征
        4.2.1 XRD表征结果
        4.2.2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
        4.2.3 H_2-TPR表征结果
    4.3 不同金属助剂改性催化剂活性评价
    4.4 Cu-MnO_2/γ-Al_2O_3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
        4.4.1 铜源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4.4.2 铜掺入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4.4.3 改性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4.5 模拟废水体系中Cu-MnO_2/γ-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4.5.1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4.5.2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4.5.3 硫化物初始浓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4.5.4 不同含硫化合物模拟废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4.5.5 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4.6 真实废水体系中Cu-MnO_2/γ-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4.6.1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4.6.2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4.6.4 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5 催化反应过程及机理的探究
    5.1 反应后的催化剂的表征
        5.1.1 XRD表征结果
        5.1.2 XPS表征结果
    5.2 反应体系内硫离子浓度及硫的各个含氧酸根离子含硫量的变化
    5.3 不同初始pH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5.4 自由基猝灭剂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5.5 溶出锰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5.6 不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5.7 反应历程及机理
6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7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0 致谢

(8)Ti/RuO2阳极电化学氧化吸收去除间二甲苯和二硫化碳废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大气污染与VOCs、恶臭废气的控制
    1.2 间二甲苯和二硫化碳的处理现状
        1.2.1 间二甲苯和二硫化碳的来源和危害
        1.2.2 间二甲苯和二硫化碳的处理现状
    1.3 电化学氧化技术
        1.3.1 电化学氧化的原理及特点
        1.3.2 电化学氧化处理废气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装置
    2.3 电化学反应器的结构
    2.4 分析方法
        2.4.1 气体的分析方法
        2.4.2 溶液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间二甲苯废气处理的结果与分析
    3.1 溶液吸收对间二甲苯的去除效果
    3.2 电化学氧化对间二甲苯废水的处理效果
    3.3 不同电解液对间二甲苯去除效果的影响
    3.4 氯化钠浓度对间二甲苯去除效果的影响
    3.5 电流密度对间二甲苯去除效果的影响
    3.6 初始pH对间二甲苯去除效果的影响
    3.7 电化学氧化间二甲苯的产物及机理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硫化碳废气处理的结果与分析
    4.1 电化学氧化吸收二硫化碳的去除效果
    4.2 不同电解液对二硫化碳去除效果的影响
    4.3 氯化钠浓度对二硫化碳去除效果的影响
    4.4 电解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变化
    4.5 电流密度对二硫化碳去除效果的影响
    4.6 初始pH对二硫化碳去除效果的影响
    4.7 活性炭对二硫化碳去除效果的影响
    4.8 电化学氧化二硫化碳的产物及机理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放大设计分析
    5.1 放大设计流程图
    5.2 放大设计参数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硫酸根(SO42-)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硫酸根的性质
    1.2 硫酸根的作用与危害
        1.2.1 硫酸根的作用
        1.2.2 硫酸根的危害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硫酸根检测方法现状
        1.4.1 重量法检测硫酸根含量
        1.4.2 滴定法检测硫酸根含量
        1.4.3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硫酸根含量
        1.4.4 光度法检测硫酸根含量
        1.4.5 离子色谱法检测硫酸根含量
        1.4.6 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硫酸根含量
        1.4.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硫酸根含量
    1.5 研究内容
        1.5.1 检测方法的确定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2.1 实验数据的记录
    2.2 实验数据的处理
    2.3 分析数据的表示
        2.3.1 列表法
        2.3.2 图解法
        2.3.3 电子表格法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配制已知浓度的硫酸根溶液
        3.1.1 配制步骤
        3.1.2 注意事项
    3.2 用重量法检测硫酸根含量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3 实验步骤
        3.2.4 实验数据
        3.2.5 小结
    3.3 用EDTA容量法检测硫酸根含量
        3.3.1 实验原理
        3.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3 溶液与指示剂
        3.3.4 实验步骤
        3.3.5 实验数据
        3.3.6 小结
    3.4 铬酸钡光度法检测硫酸根含量
        3.4.1 实验原理
        3.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4.3 溶液
        3.4.4 实验步骤
        3.4.5 实验数据
        3.4.6 小结
    3.5 三种方法检测油田水硫酸根含量
        3.5.1 预试验
        3.5.2 实验数据
        3.5.3 小结
第四章 数据分析讨论
    4.1 检测已知浓度硫酸根含量的分析讨论
        4.1.1 硫酸根高含量分析讨论
        4.1.2 硫酸根低含量分析讨论
    4.2 检测油田水硫酸根含量的分析讨论
        4.2.1 注入水
        4.2.2 油层水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镉、氟离子、磷酸根和硅酸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技术研究进展
        1.1.1 RRS光谱技术概述
        1.1.2 RRS分析光谱分析进展
        1.1.2.1 RRS分析概况
        1.1.2.2 在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1.1.2.3 在阴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AERS)光谱技术研究进展
        1.2.1 SERS光谱技术的概括
        1.2.1.1 SERS增强机理研究进展
        1.2.1.2 SERS活性基底研究进展
        1.2.2 SERS光谱分析应用
        1.2.2.1 在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1.2.2.2 在阴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1.3 镉的环境分析进展
        1.3.1 镉及其化合物的毒性
        1.3.2 镉的污染来源
        1.3.3 镉的分析方法
        1.3.3.1 分子吸收光谱法
        1.3.3.2 荧光分析法
        1.3.3.3 RRS光谱法
        1.3.3.4 其他方法简介
    1.4 氟离子的环境分析进展
        1.4.1 氟离子及其化合物的毒性
        1.4.2 氟污染的来源
        1.4.3 氟的分析方法
        1.4.3.1 分子吸收光谱法
        1.4.3.2 荧光分析法
        1.4.3.3 RRS光谱法
        1.4.3.4 其他方法简介
    1.5 磷酸根和硅酸根的环境分析进展
        1.5.1 磷酸根的环境分析进展
        1.5.1.1 磷酸根及其化合物的毒性
        1.5.1.2 磷酸根污染的来源
        1.5.1.3 磷酸根的分析方法
        1.5.1.3.1 分子吸收光谱法
        1.5.1.3.2 荧光分析法
        1.5.1.3.3 RRS光谱法
        1.5.1.3.4 其他方法
        1.5.2 硅酸根的环境分析进展
        1.5.2.1 硅酸根及其化合物的毒性
        1.5.2.2 硅酸根污染的来源
        1.5.2.3 硅酸根的分析方法
        1.5.2.3.1 分子吸收光谱法
        1.5.2.3.2 荧光分析法
        1.5.2.3.3 RRS光谱法
        1.5.2.3.4 其他方法
    1.6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内容
    1.7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2、罗丹明6G缔合物微粒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镉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分析原理
        2.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2.4 紫外可见光谱
    2.5 荧光光谱
    2.6 Cd(Ⅱ)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图
    2.7 条件优化
        2.7.1 碘化钾-抗坏血酸浓度的影响
        2.7.2 H_2SO_4浓度的影响
        2.7.3 阿拉伯胶浓度的影响
        2.7.4 罗丹明6G浓度的影响
        2.7.5 时间的影响
    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2.9 工作曲线
    2.10 水样分析
    2.11 结语
    参考文献
3. 表而等离子体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纳米光谱检测痕量氟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2 金和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3.2.2.1 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NG_c)
        3.2.2.2 双氧水还原法制备纳米金(NGh)
        3.2.2.3 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NGb)
        3.2.2.4 双氧水-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NGhb
        3.2.2.5 蓝色和红色纳米银(AgNR)制备
        3.2.2.6 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GO-NG_c)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分析原理
        3.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3.3.5 激光散射
        3.3.6 扫描电镜
        3.3.7 条件优化
        3.3.7.1 H_2O_2-Ti(SO_4)_2-F~--NGs(NGc)体系条件优化
        3.3.7.1.1.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及浓度的影响
        3.3.7.1.2 H_2O_2浓度的影响
        3.3.7.1.3 Ti(SO_4)_2浓度的影响
        3.3.7.1.4 纳米粒子浓度的影响
        3.3.7.1.5 时间的影响
        3.3.7.2 催化体系中反应液用量的影响
        3.3.7.3 F--氟试剂-硝酸镧-NGs体系条件优化
        3.3.7.3.1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及浓度的影响
        3.3.7.3.2 氟试剂浓度的影响
        3.3.7.3.3 硝酸镧浓度的影响
        3.3.7.3.4 纳米微粒浓度的影响
    3.4 工作曲线
    3.5 共存离子的影响
    3.6 样品分析
    3.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4.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磷酸根和硅酸根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2 金和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4.2.2.1 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
        4.2.2.2 黄色纳米银制备
        4.2.2.3 氧化石墨烯(GO)制备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分析原理
        4.4.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4.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4.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4.4.6 电镜
        4.4.7 激光散射
        4.4.8 条件优化
        4.4.8.1 硫酸浓度的影响
        4.4.8.2 钼酸铵浓度的影响
        4.4.8.3 纳米粒子浓度的影响
        4.4.8.4 时间的影响
        4.4.8.5 VBB浓度的影响
    4.5 工作曲线
    4.6 共存离子的影响
    4.7 样品分析
    4.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致谢

四、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水中的硫酸根(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有机胺解吸SO2性能研究[D]. 孙志豪.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黄土修复酸性老窑水的动态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常诚.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富集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D]. 王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金属离子及电活化PMS高级氧化法脱除烟气中NO研究[D]. 陈晓娇. 东北大学, 2020(01)
  • [5]硫酸根和硝酸根等无机阴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研究[D]. 艾新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PANI/PVDF膜的制备及其在电渗析法同时脱硫脱硝中的应用[D]. 解若松.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7]锰基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空气氧化处理含硫废水[D]. 吴迪.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4)
  • [8]Ti/RuO2阳极电化学氧化吸收去除间二甲苯和二硫化碳废气[D]. 徐晓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4)
  • [9]硫酸根(SO42-)检测方法的研究[D]. 营虎虎.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
  • [10]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镉、氟离子、磷酸根和硅酸根[D]. 彭静. 广西师范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水中的硫酸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