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色谱论文_白鹏,邵想想,易秉智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液色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色谱,色谱法,金属丝网,载体,精馏,方式,芳烃。

气液色谱论文文献综述

白鹏,邵想想,易秉智[1](2007)在《金属丝网载体气液色谱分离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金属丝网填料作为固定相的载体,构建了制备气液色谱装置,并采用提前气化这种新进样方式。通过对二元共沸物正丙醇-水的分离考察了所构建制备气液色谱装置的分离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金属丝网填料作为制备气液色谱固定相的载体是完全可行的;提前气化进样方式具有易于实现大进样量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07年03期)

邵想想[2](2007)在《金属丝网载体气液色谱分离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气相色谱是分离共沸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备气相色谱具有能量消耗低、分离效果好等特点,因此对于化工和制药行业中大量的共沸物分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气相色谱在工业上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工业上需要大柱径色谱柱,而常规的气相色谱载体无法进行放大应用;第二是工业上需要大规模进样,而目前还没有方法能够实现。针对制备气相色谱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以金属丝网填料作为气相色谱载体来固定固定液的方法,该方法以θ网环不锈钢填料(3mm×3mm)作为载体,以聚乙二醇20000作为固定相构建了色谱柱。本文还提出了一种进样方式—提前气化进样方式,即将液相的分离物系在进样之前就进行气化。本文研究了采用金属丝网填料作为固定液载体和采用提前气化进样方式的气液色谱分离过程,并以二元共沸物正丙醇和水作为实验物系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进样量、柱温、载气流速、柱尺寸及填料粒径等因素对于正丙醇和水的共沸物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金属丝网填料作为气液色谱固定相的载体是完全可行的;提前气化进样方式易于控制,有利于工业应用放大;所构建的气液色谱装置能够正常分离共沸物。(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06-01)

阎正,陈培云,崔建波,张建申[3](2007)在《气液色谱填充柱双抽涂渍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种新的气液色谱固定相制备形式——抽真空抽滤涂渍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4种正构烷烃的同系物为测试样品,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此方法与抽空蒸发法(固定液与载体质量配比≤3%)和常规法(配比≥5%)比较分析周期、理论塔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等各色谱参数.结果显示:在分离度,拖尾因子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固定液与载体质量配比为1%,2%,3%时,抽真空抽滤涂渍法制备的色谱柱比抽空蒸发法制备的色谱柱分析周期分别缩短10%,20%,26%,理论塔板高度分别降低12%,5%,12%;在配比为5%,7%时,分析周期和理论塔板数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孙卫国,焦小宝,杨宏伟[4](2002)在《气液色谱法研究一些Lewis酸碱加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气液色谱法 ,在不同温度下 ,测定了 Lewis碱溶解平衡常数 k0R,表观分配常数 k R和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 k1,计算了△ H和△ S,对变化规律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2期)

谢建军[5](1999)在《气液色谱法研究聚合物/溶剂体系气液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溶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溶剂体系在不同温度下以质量分数表示的无限稀溶剂活度系数和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应用UNIFAC和UNIFAC-FV模型对PDMS/溶剂、PMMA/溶剂体系中以质量分数表示的无限稀溶剂活度系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用这两个模型预测PDMS/溶剂、PMMA/溶剂体系中的无限稀溶剂活度系数有待修正或采用其它模型进行估算。(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1999年03期)

田树盛[6](1998)在《用气液色谱法测定C_9芳烃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热力学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C9芳烃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热力学参数,同时用本法测定了苯、甲苯、乙苯在正十八烷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并与文献值进行了比较,证明该方法省时省力、消耗少、结果可靠。(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1998年05期)

田树盛,薛凤兰[7](1998)在《氯乙酸的气液色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进了氯乙酸的气液色谱分析方法,延长了色谱柱的寿命,提高了色谱柱的稳定性及准确度。本方法适宜于氯乙酸生产过程的控制分析和产品的质量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1998年03期)

陈吉平,张乐沣,田玉增[8](1998)在《毛细管气液色谱保留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PEG20M为代表研究了石英毛细管柱气液色谱保留过程,提出了利用毛细管柱测定分配和吸附常数的公式,并测定了9个温度下的分配和吸附常数。计算了80℃和120℃下4支不同液膜厚度柱上吸附对保留的贡献。结果表明,在薄液膜的柱子上界面吸附对保留具有重要贡献;温度升高可以降低弱极性化合物(如正构烷烃和饱和醚)吸附对保留的贡献,但对其它化合物影响不明显。验证了正构烷烃、2-酮系列和正构伯醇的吸附常数的碳数规律。由于溶质从界面向体相转移对能量并不是一个很有利的过程,因而产生了有意义的界面吸附;吸附的强弱与溶质的沸点和溶质在体相的作用大小有关,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吸附常数与分配常数和沸点的关系。通过吸附和分配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内插或外推计算各化合物在相应沸点时的平衡常数,结果表明二者间仅相差一个常数。(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1998年01期)

冷一欣,韶晖,赵承卜[9](1997)在《用气液色谱研究1,3-丙二醇体系的盐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低碳醇、水在含盐(乙酸钾、硫氰酸钾、硫氰酸钠)1,3-丙二醇中无限稀释活度系数,醇、水的相对挥发度及含盐溶剂的选择度。(本文来源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丁卓平,陈有容,齐凤兰,孙兴民[10](1997)在《气液色谱法分析发酵豆奶中的低碳有机酸》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酸来自有益菌的代谢产物。通过测定有机酸的组成来了解菌种类型,从而确认产品的保健价值,因此对有机酸测定很有必要。由于发酵豆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为此用硅藻土沉淀发酵豆奶中的蛋白质。此外,因短链脂肪酸及其酯化物的挥发性和水溶性强,分析较为困难。本文采用苄酯化法则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很高,回收率也较满意。在对四种不同菌种发酵豆奶测定的同时,还对市场上常见的生态口服液和酸奶作了测定。结果表明本测定方法也是适用的。(本文来源于《上海水产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气液色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制备气相色谱是分离共沸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备气相色谱具有能量消耗低、分离效果好等特点,因此对于化工和制药行业中大量的共沸物分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气相色谱在工业上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工业上需要大柱径色谱柱,而常规的气相色谱载体无法进行放大应用;第二是工业上需要大规模进样,而目前还没有方法能够实现。针对制备气相色谱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以金属丝网填料作为气相色谱载体来固定固定液的方法,该方法以θ网环不锈钢填料(3mm×3mm)作为载体,以聚乙二醇20000作为固定相构建了色谱柱。本文还提出了一种进样方式—提前气化进样方式,即将液相的分离物系在进样之前就进行气化。本文研究了采用金属丝网填料作为固定液载体和采用提前气化进样方式的气液色谱分离过程,并以二元共沸物正丙醇和水作为实验物系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进样量、柱温、载气流速、柱尺寸及填料粒径等因素对于正丙醇和水的共沸物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金属丝网填料作为气液色谱固定相的载体是完全可行的;提前气化进样方式易于控制,有利于工业应用放大;所构建的气液色谱装置能够正常分离共沸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液色谱论文参考文献

[1].白鹏,邵想想,易秉智.金属丝网载体气液色谱分离过程的研究[J].化工科技.2007

[2].邵想想.金属丝网载体气液色谱分离过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阎正,陈培云,崔建波,张建申.气液色谱填充柱双抽涂渍法[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4].孙卫国,焦小宝,杨宏伟.气液色谱法研究一些Lewis酸碱加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5].谢建军.气液色谱法研究聚合物/溶剂体系气液平衡[J].色谱.1999

[6].田树盛.用气液色谱法测定C_9芳烃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热力学参数[J].精细石油化工.1998

[7].田树盛,薛凤兰.氯乙酸的气液色谱分析[J].化学世界.1998

[8].陈吉平,张乐沣,田玉增.毛细管气液色谱保留过程的研究[J].色谱.1998

[9].冷一欣,韶晖,赵承卜.用气液色谱研究1,3-丙二醇体系的盐效应[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7

[10].丁卓平,陈有容,齐凤兰,孙兴民.气液色谱法分析发酵豆奶中的低碳有机酸[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7

论文知识图

流体成分Na/Br-Cl/Br和Cl/Br-Na/K相关...环丙氟灵环丙氟灵二甲硫吸磷抗螨唑仲丁通

标签:;  ;  ;  ;  ;  ;  ;  

气液色谱论文_白鹏,邵想想,易秉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