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前馈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变换器,射频,线性,惯量。
前馈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劲松[1](2015)在《基于PUMA560工业机器人惯量前馈技术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推广应用,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高精度、智能化等特性成为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方向。然而工业机器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为了实现其高速、高精度运转,业界一直在做各种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以六自由度串联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为了使机器人拥有高速、高精度的作业能力,在传统伺服控制的基础上,引进了惯量前馈控制技术。惯量前馈控制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运用,是为了实现关节驱动器在驱动关节运动前匹配理想力矩值,达到调整输出力矩,实现最佳力矩输出的目的。惯量前馈控制技术能否可靠地完成控制,最重要的就是惯量前馈值的准确性。为了获得准确的惯量前馈值,本文提出了运用齐次坐标变换法对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建模,运用牛顿—欧拉动力学方法对工业机器人动力学进行建模,最终建立了各个关节驱动力矩与机器人几何参数的数学模型,通过调用该模型达到惯量前馈值匹配的目的。同时,为了保证惯量前馈值匹配准确度高,本文提出了惯量参数辨识方法,保证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最佳惯量前馈值。本文以MATLAB仿真软件Sim Mechanics机械仿真模块作为仿真基础,以PUMA560机器人作为仿真对象,分别建立了传统反馈伺服控制系统与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两种不同控制方法的机器人仿真模型。使机器人仿真模型在两种不同控制方法下运行相同轨迹,并运用Sim Mechanics检测与驱动模块获得机器人运行时各个关节位置、力矩、功率等动态参数,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控制方法下的各个动态参数变化情况,来判断这两种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通过仿真获得的数据,整理后绘制成关节位置变化曲线、关节力矩变化曲线、关节功率变化曲线等。通过曲线可知,惯量前馈控制技术使机器人拥有更高的控制精度,使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拥有更好的动态特性,减少了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抖动,提高了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效率,节约了能源。惯量前馈技术运用在工业机器人中,可以很好的提升机器人性能,对于实际生产与制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5-01-01)
袁其平,吴丽娜,童峥嵘,曹晔,张卫华[2](2014)在《基于单边带调制的前馈技术压缩半导体激光器线宽》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光单边带调制的前馈线宽压缩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相位噪声检测和单边带调制两大部分。相位噪声检测部分输出一个与相位误差成比例的误差电压信号,电压信号通过线性调频作用于单边带强度调制器,实现对激光信号的调制。单边带调制器采用马赫增德尔强度调制器的结构,相当于内嵌四个相位调制器,通过相位调制达到强度调制的目的,最终得到线宽压缩的激光信号。实验针对波长为1552.52nm、功率10mW的分布反馈(DFB)半导体激光器,通过对闭环系统的搭建与仿真,激光器的线宽从原来的0.5nm减小到0.016nm,实现了对半导体激光器线宽的压窄。(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杨鼎新[3](2013)在《航天测量船雷达天线前馈技术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航天测量船船载雷达设备在海上使用时的跟踪精度受到船体摇晃的影响,尤其是在海况不理想的状况下。因此采用一种技术,使得既不改变跟踪稳定性又能很好的隔离船摇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补偿前馈给天线方位和俯仰是一种非常好的的方法。介绍了航天测量船雷达船摇前馈补偿技术,根据原理推导出了补偿船摇、目标运动产生的跟踪误差的前馈方程,并根据推导结果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3年12期)
程书田[4](2013)在《功放线性化技术分析及前馈技术改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表示功率放大器线性的参数——叁阶互调产生的机理,给出了几种最常用的提高功率放大器线性的方法,同时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着重分析了传统的前馈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传统前馈技术的改进方法。通过实验对比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前馈技术有明显的改进。(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3年02期)
王双喜[5](2012)在《基于前馈技术的高线性功率放大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无线通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这直接导致了各种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新型的线性调制技术如QAM,QPSK等也逐步走向应用。频谱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现在已经变得日益紧张。所有的射频系统都应努力降低自己的带外干扰。因此,射频系统对线性度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功率放大器是现代射频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效率以及线性度等会对整个无线系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用于通信系统的功率放大器一般情况下总是工作在大信号状态,也就是常说的工作在1dB压缩点区域P1dB附近,此时因为已经很接近功放的饱和区,所以非线性失真将会变得更为严重,比如说互调失真(IMD)、谐波失真(THD)、幅度调制转移失真(AM-AM)、幅度调相转移失真(AM-PM)等等。当多载波信号输入时,叁阶互调失真对功放影响较为严重。所以,为了保证放大器的线性度,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往往设置在远离P1dB点处,这么做的结果当然会对功放造成影响,具体表现在输出功率减小,效率降低。而此结果,对于商用基站来说影响很大,直接导致其散热困难,运营成本增加,故简单的加大功率回退来改善功放的线性度实不可取的。所以,对放大器的线性化的研究非常有意义,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和分析非线性的基本方法,介绍了目前各种功放线性化方法(功率回退,前馈,反馈,预失真等等)的基本原理,并对各种线性化技术的优缺点做了比较总结,接着重点分析了前馈线性化系统,针对传统前馈系统的不足,介绍了自适应前馈系统。由于传统前馈的效率较低,所以本文在自适应前馈系统的主功放使用了效率增强技术采用了Doherty结构,并且介绍了Doherty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最后本文根据前馈技术原理结合安捷伦公司的ADS软件仿真并设计了一款自适应前馈功率放大器。经双音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输出功率为46dBm时,叁阶互调产物抑制比约为-49dBc,较线性化之前改善了约19dB,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4-01)
王敬,范哲,冉建桥,索武生,胡永贵[6](2010)在《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中的电压前馈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的电压前馈技术,通过调整内部叁角波的中心电压,使PWM信号占空比跟随输入电源电压快速改变。该技术能有效抑制输入电源电压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增强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0年02期)
张娟[7](2008)在《微波功放线性化前馈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以WCDMA为代表的第叁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线性调制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包络变化的调制信号经过非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后会产生严重的交调分量,为此要实现宽带调制、多载波应用,同时减小邻信道干扰以满足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要求,就对基站发射机功放的线性指标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包括其幅度非线性、相位非线性以及功放的非线性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功率回退法、负反馈法、预失真法、前馈法及其与自适应算法的结合等几种线性化技术的优缺点;并根据3GPP对WCDMA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射频指标要求,进行方案论证,确立了本课题的前馈线性功放的电路结构、指标分配以及器件选取。本设计采用MW4IC2230和MRF6S21140H以两级级联的形式构成主功率放大器,用ADS分别对其进行了输入输出匹配电路设计,以此来改善功放管的小信号增益、回波损耗、1dB压缩点输出功率以及交调分量,并粗略估算了系统中所采用的辅助放大器、误差放大器、功分器、定向耦合器、3dB分支线电桥、衰减器和移相器等有/无源器件所需指标。然后在ADS中将各部件级联对该方案进行了可行性验证。仿真结果显示,主功率放大器的交调失真分量得到了很好的抑制,表明该方案满足于系统指标要求。基于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最终选定了所需要的器件,借助ADS和HFSS对该系统各组件逐一进行了仿真和设计。对电路进行了设计和加工,最终以实物的形式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经过对各模块的反复调试,系统的性能基本与仿真结果吻合,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在文中详细给出了各组件以及整个系统的测试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前馈功放系统在双音输出功率12.5W时叁阶交调系数小于-44dBc,可以使主功率放大器的叁阶交调系数有21dB的改善,且邻信道功率泄漏比(ACPR)的估算结果小于-47dBc,基本达到WCDMA发射机的射频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8-03-01)
王坚,牛犇,邓子泉[8](2007)在《前馈技术在改善功率放大器线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并分析了存在增益和相位跟踪等误差情况下,功率放大器前馈技术对叁阶线性失真的改善情况,并从原理上论述了前馈技术的工作原理。前馈技术一般可将叁阶互调降低10~30 dB,在新一代的抗干扰跳/扩频电台中有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07年05期)
陈建新,谢万波,杨维明,史辰[9](2006)在《射频放大器前馈技术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现代无线通信对放大器线性度的要求,需要对射频放大器的线性度进行优化.讨论了前馈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用ADS软件进行了仿真,利用前馈技术优化的放大器,线性度改善了40 dB以上,表明前馈技术对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度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10期)
陆秋捷,郑建宏,聂能[10](2005)在《前馈技术在TD-SCDMA功率放大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前馈技术是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的主要技术之一。针对TD SCDMA系统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较高的特点,介绍了前馈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并通过仿真证明基于功率最小化的自适应前馈技术可以改善系统邻信道泄漏功率比(ACLR)指标,从而适用于TD SCDMA系统的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前馈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光单边带调制的前馈线宽压缩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相位噪声检测和单边带调制两大部分。相位噪声检测部分输出一个与相位误差成比例的误差电压信号,电压信号通过线性调频作用于单边带强度调制器,实现对激光信号的调制。单边带调制器采用马赫增德尔强度调制器的结构,相当于内嵌四个相位调制器,通过相位调制达到强度调制的目的,最终得到线宽压缩的激光信号。实验针对波长为1552.52nm、功率10mW的分布反馈(DFB)半导体激光器,通过对闭环系统的搭建与仿真,激光器的线宽从原来的0.5nm减小到0.016nm,实现了对半导体激光器线宽的压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馈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李劲松.基于PUMA560工业机器人惯量前馈技术仿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
[2].袁其平,吴丽娜,童峥嵘,曹晔,张卫华.基于单边带调制的前馈技术压缩半导体激光器线宽[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
[3].杨鼎新.航天测量船雷达天线前馈技术应用分析[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3
[4].程书田.功放线性化技术分析及前馈技术改进设计[J].移动通信.2013
[5].王双喜.基于前馈技术的高线性功率放大器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
[6].王敬,范哲,冉建桥,索武生,胡永贵.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中的电压前馈技术[J].微电子学.2010
[7].张娟.微波功放线性化前馈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8].王坚,牛犇,邓子泉.前馈技术在改善功率放大器线性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2007
[9].陈建新,谢万波,杨维明,史辰.射频放大器前馈技术仿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
[10].陆秋捷,郑建宏,聂能.前馈技术在TD-SCDMA功率放大器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