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氮氧自由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由基,磁性,聚合物,催化剂,晶体,活性,结构。
氮氧自由基论文文献综述
朱军峰,朱婷,拓欢,高薇春,张万斌[1](2019)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分子内掺杂氮氧自由基聚合物PTAm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出4-丙烯酰胺基-2,2,6,6-四甲基哌啶单体,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通过内掺杂法合成共聚物,在析出产物后再用氧化剂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氧化成氮氧自由基聚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自由基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最后确认得到目标产物PTAm-co-PDMDAAC.同时,组装扣式电池,通过电化学阻抗和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表明自由基聚合物PTAm-co-PDMDAAC作为正极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06.1 mAh/g,充电比容量为100.3 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94.6%,经过100次循环之后,PTAm-co-PDMDAAC的充电比容量降到了61 mAh/g并趋于稳定,容量保持率为61.8%.这说明其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良好,循环寿命稳定.(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许金霞,颜范勇,孙晓东,马越[2](2019)在《以氮氧自由基NIT-5-Br-3Py为配体的Cu(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个Cu(Ⅱ)-氮氧自由基配合物[Cu(hfac)2(NIT-5-Br-3Py)]2(其中hfac=1,1,1,5,5,5-六氟乙酰丙酮,NIT-5-Br-3Py=2-(5′-溴-3′-吡啶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3-氧化-1-氧基自由基).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a空间群.它具有二聚体结构,2个Cu(Ⅱ)和2个自由基形成中心对称的环形,其中NIT-5-Br-3Py作为一个桥联配体,通过N-O自由基部分中的O原子和吡啶环上的N原子连接2个Cu(Ⅱ)离子,构成双核四自旋体系.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配合物中Cu(Ⅱ)离子和氮氧自由基NIT-5-Br-3Py之间存在很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拓欢[3](2019)在《带离子侧基的氮氧自由基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氧稳定自由基自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因其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使它在辐射化学和自旋标记法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愈来愈多。而现今最有应用前景的自由基聚合物体系中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自由基(TEMPO)是最典型的代表,其衍生物聚(2,2,6,6-四甲基哌啶-4-甲基丙烯酸酯-1-氮氧自由基)(PTMA)被表征为锂离子电池的一类新型阴极活性材料,同样具有TEMPO结构的聚(2,2,6,6-四甲基哌啶-4-丙烯酰胺基-1-氮氧自由基)(PTAm)也在电极材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是二次电池的典型代表,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使用效率高等优点。不同自由基聚合物结构对其导电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合成不同结构的自由基聚合物,对组装成的锂离子扣式电池进行测试分析的基础性研究。采用无规共聚的聚合方法,合成带有酰氧基团的自由基聚合物PTMA,测试分析其结构以及性能。分别用阴离子盐苯乙烯磺酸钠(SSS)和阳离子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与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TMPM)进行共聚,对合成的共聚物加以氧化,制得带有不同离子侧基的自由基聚合物聚(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自由基-苯乙烯磺酸钠)(PTMA-co-PSS)和聚(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自由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TMA-co-PDMDAAC)。采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其结构及热学性能加以分析;将叁种自由基聚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分析其相关电学性能。通过丙烯酰氯与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反应,合成带有酰胺基团的4-丙烯酰胺-2,2,6,6-四甲基哌啶(AATP),再以AATP为聚合单体,制备自由基聚合物聚(4-丙烯酰胺-2,2,6,6-四甲基哌啶)(PTAm),测试分析其结构以及性能。分别用阴离子盐SSS和阳离子盐DMDAAC与AATP进行共聚,对合成的共聚物加以氧化,制得带有不同离子侧基的自由基聚合物聚(4-丙烯酰胺-2,2,6,6-四甲基哌啶-苯乙烯磺酸钠)(PTAm-co-PSS)和聚(4-丙烯酰胺-2,2,6,6-四甲基哌啶-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TAm-co-PDMDAAC)。采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其结构及热学性能加以分析;将叁种自由基聚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分析其相关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对合成的自由基聚合物PTMA、PTMA-co-PSS、PTMA-co-PDMDAAC,采用核磁氢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电子顺磁共振、X光电子能谱进行结构表征,确定合成了目标产物;通过SEM分析,在自由基PTMA主链上加入不同离子盐,自由基聚合物PTMA表面微孔状结构被填充呈片层状,从而加快了电子的转移;经热重分析表明,自由基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满足一般的使用温度条件;将自由基聚合物PTMA、PTMA-co-PSS和PTMA-co-PDMDAAC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分别组装成CR2025型扣式电池,使用电池程控测试仪及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池容量、交流阻抗测试,与自由基聚合物PTMA相比,带有不同离子侧基的自由基聚合物PTMA-co-PSS和PTMA-co-PDMDAAC的电学性能较优。对合成的AATP以及自由基聚合物PTAm、PTAm-co-PSS、PTAm-co-PDMDAAC,采用核磁氢谱、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电子顺磁共振、X光电子能谱进行结构表征,确定合成了目标产物;通过SEM分析,在自由基PTAm主链上加入不同离子盐,自由基聚合物PTAm表面开裂的层状结构被联结呈块状;经热重分析表明,自由基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满足一般的使用温度条件;将自由基聚合物PTAm、PTAm-co-PSS和PTAm-co-PDMDAAC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分别组装成CR2025型扣式电池,使用电池程控测试仪及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池容量、交流阻抗测试,与自由基聚合物PTAm相比,带有不同离子侧基的自由基聚合物PTAm-co-PSS和PTAm-co-PDMDAAC的电学性能较优。(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杨颖,邵瑾,景临林,马慧萍,贾正平[4](2019)在《新型氮氧自由基HPN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缺氧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合成出一种可以提高氮氧自由基HPN抗缺氧活性及对脑组织具有靶向性的化合物。方法以氮氧自由基HPN和四种二溴取代烷烃为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得到四个烷基链偶联的双氮氧自由基衍生物,并通过小鼠常压密闭实验确定其抗缺氧活性。结果产物结构经电子顺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与目标化合物一致,进一步通过常压密闭实验进行抗缺氧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四个衍生物均能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且活性优于HPN(P<0.01)。结论采用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并且这些衍生物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抗缺氧活性。(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梅涛,李建微,李晓梅[5](2019)在《氮氧自由基催化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醇选择性氧化成醛或酮的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氮氧自由基(NO·)具有强氧化性,在加快产物醛或酮转化的同时,能有效地防止酸生成,是当前研究较多的醇催化氧化反应活性中心之一。主要介绍了含NO·结构催化剂体系催化醇选择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对含氮氧自由基结构化合物组成的均相及多相催化剂体系进行了归类总结,分析了催化醇氧化反应的方法及工艺条件方法的优缺点及反应机理,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邵瑾,杨颖,马慧萍,贾正平,景临林[6](2019)在《咪唑类氮氧自由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氧自由基是一类具有独特抗氧化性能的稳定自由基,其分子结构中一般含碳、氮、氧、氢等元素以及自旋单电子。氮氧自由基具有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作用,能以催化的方式有效清除细胞内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ROS)。研究表明,氮氧自由基能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维持组织的氧化还原动态平衡,参与并调节许多代谢过程,对多种氧化应激损伤均表现出较为优异的保护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咪唑类氮氧自由基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聚焦自由基清除、抗缺氧、防辐射、抗肿瘤、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镇痛等作用,并对此类化合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建敏[7](2019)在《功能性氮氧自由基配合物的合成、磁性及DFT-BS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用2-苄氧基苯取代的氮氧自由基(NITPh-2-OCH_2Ph)与稀土离子合成了五种新型氮氧自由基-稀土配合物:[Ln(hfac)_3(NITPh-2-OCH_2Ph)(IMHPh-2-OCH_2Ph)](Ln=Tb(1),Dy(2))和[Ln(hfac)_3(NITPh-2-OCH_2Ph)_2](Ln=Ho(3),Er(4),Yb(5)),用红外光谱进行了初步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和2中的氮氧自由基被部分还原,自由基由NITR型转换为IMHR型。配合物1-5的中心金属离子与自由基之间均为弱反铁磁性相互作用,其中1和2的交流磁化率虚部在低温下表现出频率相关性,说明二者具有单分子磁体的行为。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对称性破损(DFT-BS)方法,以配合物的单晶结构数据为基础,分别计算了Ni(II)-氮氧自由基、抗磁金属Zn(II)或Cd(II)-氮氧自由基、双核Mn(II)配合物叁个系列共六种配合物的磁偶合常数,并通过自旋密度和磁轨道探究了这些配合物中的磁交换途径。对于配合物[Ni(NIT4-py)_2(ip)(H_2O)_n](7),主要是通过自旋极化(SP)作用机制导致Ni(II)与自由基间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配合物[Ni(IM2-py)_2Au_2(CN)_4]_n(8)中,Ni(II)的dσ_(Ni(II))轨道与氮氧自由基π~*轨道正交导致强的铁磁相互作用。配合物[Zn(NIT4-py)_2(ia)](9)和[Cd(NIT4-py)_2(ia)(H_2O)](10)体系中,以分子间自由基NO…ON的近距离接触传递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为主。由抗磁配体IMHR桥连的双核Mn(II)配合物Mn_2(hfac)_4(IMHPh-2,4-(OCH_3)_2)_2(11)和[Mn_2(hfac)_4(IMHPh-2-F-5-Br)_2](NITPh-2-F-5-Br)(12)体系中,分子内两个Mn(II)离子之间表现为弱的反铁磁超交换作用,Mn-O键长是影响Mn(II)离子之间磁交换作用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本论文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过渡金属-氮氧自由基配合物的磁交换机制和磁构关系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更深层次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2)
张震[8](2019)在《新型Ln(Ⅲ)-氮氧自由基分子磁性材料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两种氮氧自由基:3,4-亚乙二氧基苯取代的氮氧自由基(NITPhEDO)和4-二乙胺基苯取代的氮氧自由基(NITPhNEt_2),运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电子顺磁共振谱(ESR)、X-射线粉末衍射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两种氮氧自由基进行了表征。分别用两种氮氧自由基作为有机顺磁配体与稀土(或过渡)金属离子、共配体六氟乙酰丙酮组装合成了两个系列,共十六种新型配合物,并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它们的磁性质。第一系列配合物Ln(hfac)_3(NITPhNEt_2)_2[Ln=Sm(1),Eu(2),Gd(3),Tb(4),Dy(5)]的结构相似,配合物都是由单核分子构成的,最小非对称单元中包含两个独立的分子,两个分子的结构参数略有差异。配合物1、2、4、5的中心Ln(III)与氮氧自由基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配合物3的Gd(III)与自由基之间存在铁磁性相互作用而自由基之间存在反铁磁性作用;配合物4和5的交流磁化率虚部都表现出与频率的相关性,证明二者都具有SMM的磁行为。配合物Cu(hfac)_2(NITPhNEt_2)(16)也是由单核分子构成的配合物,Cu(II)和自由基之间表现为很强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第二系列配合物Ln(hfac)_3(NITPhEDO)_2[Ln=Sm(6),Eu(7),Gd(8),Tb(9),Dy(10),Ho(11),Er(12),Tm(13),Yb(14),Lu(15)]的结构类同,单核分子构成,最小非对称单元中包含一个独立的分子。配合物7和9-15的中心Ln(III)与自由基之间存在弱反铁磁性相互作用;配合物8中Gd(III)与自由基之间表现为铁磁性相互作用,两个自由基之间存在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配合物9和10的交流磁化率证明二者都表现出SMM的磁行为。本论文在稀土-氮氧自由基配合物的构建和磁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证明NITPhEDO和NITPhNEt_2是构建相关单分子磁体的良好构件。(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2)
杨颖[9](2019)在《氮氧自由基长链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高原缺氧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原面积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当平原人群急进入高原地区时,极易受到高原地区低压低氧影响,从而给机体带来严重危害,而脑作为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之一,最易受到缺氧伤害。脑组织损伤起病急骤,死亡率高,其分子机制及药物防治是目前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课题前期首次研究发现氮氧自由基HPN是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对高原缺氧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其缺乏对脑组织的靶向性。本实验以氮氧自由基HPN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系列氮氧自由基长链衍生物,以期得到脑靶向性更高、抗高原缺氧活性更强的目标化合物。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将氮氧自由基HPN与不同长度碳链的溴代烷发生取代反应后得到长链氮氧自由基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经过IR、EPR、HR-MS分析确证,通过HPLC方法检验其纯度。并通过小鼠常压密闭缺氧实验,筛选确定抗缺氧活性最佳的化合物和最佳药物浓度。2.建立高原缺氧损伤模型,选取健康Blab/c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低压低氧组(HH)、低压低氧HPN给药组(HH+HPN)、低压低氧C_6-HPN给药组(HH+C_6-HPN),其中,Normal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叁组小鼠放入大型低压低氧舱中模拟海拔8000 m处缺氧暴露12 h,待缺氧完成后,取其脑组织,通过HE染色,TUNEL染色,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能量代谢相关指标,NO相关指标,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凋亡相关指标,来共同探讨C_6-HPN防治小鼠高原脑损伤的初步作用机制。以上研究结果表明:1.合成得到的化合物经过IR、EPR、HR-MS分析确证,与目标化合物结构一致,HPLC检测纯度较高。常压密闭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HPN分子中引入疏水性强的长链烷烃,能够提高其抗缺氧活性,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活性显着增强,当碳链长度大于C_6时,其活性变化不大,当碳链长度大于C_(14)时,活性反而下降,最终确定抗缺氧活性最佳的化合物为:C_6-HPN,最佳作用浓度为100 mg/kg。2.急性高原缺氧实验结果可以看出:C_6-HPN可以显着改善高原脑损伤小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降低细胞的凋亡率;降低H_2O_2与MDA含量、升高CAT、SOD、GSH-Px活力、下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上调P-AKT/AKT比率、对HIF-2α、PI3K无明显作用,从而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减少LDH的生成、升高ATP、Na~+-K~+-ATPase与Ca~(2+)-Mg~(2+)ATPase活力,改善糖酵解与有氧呼吸途径;降低IL-1β、IL-6与TNF-α的浓度、下调核内NFκB的蛋白表达、上调胞内NFκB的蛋白表达、降低P-P38/P38的比例,缓解炎症反应的发生;抑制pro-caspase3的切割、缓解cleaved-caspase3的活化、降低Bax/Bcl-2的比率,减弱凋亡反应;降低NO的生成及nNOS的蛋白表达量、对iNOS无显着影响,调节NO神经生理活动。通过上述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引入一定长度的脂肪链适当提高HPN的脂溶性,能够显着提高其脑靶向性和抗缺氧活性。2.C_6-HPN对防治小鼠高原脑损伤效果良好,且作用优于HPN,其可能作用机制在于:改善小鼠病理变化与能量代谢途径、降低凋亡发生率、缓解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并且对NO参与的神经生理活动有一定的改善等方面。(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常盛,杨述祯,岳慧娟,杨丰科[10](2019)在《氮氧自由基TEMPO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反应及硝化反应是化学合成中的基础反应类型,传统合成方法污染性大且选择性差,绿色环保的实验方法更加受到青睐。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自发现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在化学合成的各个领域中。因其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因此在醇的氧化反应和烯烃的硝化反应上得到广泛应用。以TEMPO在醇氧化反应及烯烃的硝化反应上的应用为方向,描述了TEMPO在各种不同助氧化剂及硝化剂下参与的氧化反应及硝化反应,并综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01期)
氮氧自由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成了一个Cu(Ⅱ)-氮氧自由基配合物[Cu(hfac)2(NIT-5-Br-3Py)]2(其中hfac=1,1,1,5,5,5-六氟乙酰丙酮,NIT-5-Br-3Py=2-(5′-溴-3′-吡啶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3-氧化-1-氧基自由基).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a空间群.它具有二聚体结构,2个Cu(Ⅱ)和2个自由基形成中心对称的环形,其中NIT-5-Br-3Py作为一个桥联配体,通过N-O自由基部分中的O原子和吡啶环上的N原子连接2个Cu(Ⅱ)离子,构成双核四自旋体系.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配合物中Cu(Ⅱ)离子和氮氧自由基NIT-5-Br-3Py之间存在很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氧自由基论文参考文献
[1].朱军峰,朱婷,拓欢,高薇春,张万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分子内掺杂氮氧自由基聚合物PTAm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2].许金霞,颜范勇,孙晓东,马越.以氮氧自由基NIT-5-Br-3Py为配体的Cu(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拓欢.带离子侧基的氮氧自由基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
[4].杨颖,邵瑾,景临林,马慧萍,贾正平.新型氮氧自由基HPN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缺氧活性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
[5].梅涛,李建微,李晓梅.氮氧自由基催化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19
[6].邵瑾,杨颖,马慧萍,贾正平,景临林.咪唑类氮氧自由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
[7].王建敏.功能性氮氧自由基配合物的合成、磁性及DFT-BS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8].张震.新型Ln(Ⅲ)-氮氧自由基分子磁性材料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9].杨颖.氮氧自由基长链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高原缺氧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D].兰州大学.2019
[10].常盛,杨述祯,岳慧娟,杨丰科.氮氧自由基TEMPO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试剂.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