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旧城复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旧城,策略,中心区,城市,巴洛克,友好,历史风貌。
旧城复兴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沈晴[1](2019)在《维也纳的旧城复兴:皇家马厩变身城市客厅》一文中研究指出走在维也纳旧城,老街的石块是百年前铺设的,如今有的已磨成光亮的蛋面,有的布满裂痕,像一张古怪的脸。由皇宫霍夫堡向南出城,临近一排开阔的巴洛克建筑,这种感觉越发强烈。如此超常尺度的古典建筑群,偏偏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地方,比如,门廊处的木桩磨损严重,(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9-12-31)
何倩[2](2019)在《活力复兴视角下的旧城有机更新策略研究——以下关火车站地段城市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活力复兴的角度出发,对旧城空间活力要素进行总结与评价,探讨了经济、社会、文化活力在城市活力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下关火车站地段进行研究、提取活力要素,提出了提升地域活力、创新活力、生态活力的更新策略,期许对其他旧城有机更新设计手法有所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9-10-19)
邹芳,邓帅[3](2019)在《旧城慢行复兴策略研究——以构建武昌古城老年友好型慢行交通系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旧城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淀区,拥有城市最重要的商业、文化、医疗和教育等资源和各具特色的窄路密网路网系统。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其窄路密网的路网格局已经不能承担其集聚的各种资源带来的机动车流量的发展,旧城行车难、行路难的问题突出,旧城活力逐渐丧失。根据国际经验显示,构建以慢行+公交为主的交通模式是缓解旧城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在武昌古城内构建"老年友好型"20分钟慢行优质圈,加强古城慢行系统建设,重塑旧城交通系统,合理引导小汽车的使用,以达到优化区内交通出行结构,同步提升机动化交通效率和慢行出行品质。(本文来源于《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6)
付洋,李永华[4](2019)在《TOD一体化背景下的旧城复兴路径探讨——以成都市太升南路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发展方式逐渐往精细集约的方向转型。旧城复兴成为了高效挖掘存量空间价值、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然而通常采用的"针灸式"旧城复兴方式存在实施周期长、优势资源利用不充分、效益不明显等局限。TOD一体化开发为旧城复兴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以成都市太升南路站为例,基于效益性、街接性、场所性叁大基本原则,从"TOD+多元功能""TOD+慢行友好""TOD+场景营造"叁个方面探讨了轨道站点与周边区域的一体化开发路径,以期为旧城复兴提供思路借鉴。(本文来源于《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期刊2019-08-27)
付忠汉,张帆,谷鲁奇[5](2019)在《文化复兴助力拉萨旧城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项目背景2015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叁亚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首个试点城市。中规院院主持编制了叁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相关规划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后,相继承担了延安、泉州、海口等众多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闻名于世。近年来,拉萨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生态破坏、交通拥堵、设施不足等诸多方面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提质和转型。拉萨市政府委托中规院院编制《拉萨市旧城更新规划》,重点解决"城市病"。(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通讯》期刊2019年07期)
陈育贞,李慈颖[6](2019)在《文化遗产保存的草根行动和里邻复兴:宜兰旧城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政府措施对文化保存特别是以常民生活为根基之文化土壤的作用,说明政策目标与结果的落差及政府角色与职能的本质性缺陷,与体制外民间自主行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从行动研究分析草根行动的多元参与和网络化特质及其渐进滚动进程,指出专业在政府与民间之两极光谱中的相对自主性,以及共作行动的价值依归与可能的策略方法。本文还尝试探讨政府与草根行动在本质、内涵和结果上的差异,指出遗产保存的多重主体与起自日常生活的多样化行动方式。本文的最主要论点可以总结为:回归以民为本的日常生活实践,从全民共享人文生活到重建集体认同感,是遗产保存和老城活化的根本道路。(本文来源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期刊2019年01期)
周慧[7](2019)在《浅谈旧城中心区历史地段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加快,旧城中心区的历史地段不断衰落,作为城市公共性最强的区域,旧城中心区历史地段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兴成为当下我国城市旧城复兴的首要内容。文章主要探析了我国旧城中心区历史地段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兴中存在问题,阐述了以城市公共空间为主的复兴策略,并提出了复兴策略。(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05期)
陈杨[8](2019)在《“治疗”巴城“城市病”,打造旧城复兴典范》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提升整治九大交通节点,包括重建柳津桥、巴河大桥,打通祠堂街到状元桥街、胡家巷等;山水融城营造山水城景观格局:沿巴河形成滨河景观轴,沿南池河和后河形成景观绿带,以巴人广场、罐头厂文创公园、中城街文化广场、南池河湿地公园打造(本文来源于《巴中日报》期刊2019-01-18)
陈冰,廖含文,姜冰,康健[9](2018)在《城市复兴下的旧城空间与景观重塑——英国谢菲尔德火车站改建项目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回顾了城市复兴理念及常用策略,指出作为城市大门的火车站在城市复兴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以英国谢菲尔德火车站改建项目为例,详述了通过设计重塑旧城空间与景观,并在传承城市文脉的基础上,与经济转型、文化引领、创新驱动等城市复兴策略相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以期能为国内同类型城市复兴项目提供一些设计思路上的启发。(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18年06期)
李瑶,臧鑫宇,陈天[10](2018)在《存量背景下旧城中心区夜间活力复兴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存量背景下,城市旧城中心区面临功能再生,活力重塑等问题。"夜间经济"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为解决城市内城衰退提供了时空层面的策略与手段。本文分析了经济活力、消费习惯、文化繁荣等影响旧城中心区夜间活力的社会性一般因素,以及城市规划领域中的核心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夜间安全、空间微气候、指示系统等基本要求,以及交通系统、功能布局、空间活力营造等方面对于旧城中心区夜间活力的更深度影响,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旧城中心区夜间活力复兴策略,探索了动态性空间设计与全时性活力塑造的方法,为国内外城市存量背景下旧城中心区的活力再生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8-11-24)
旧城复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活力复兴的角度出发,对旧城空间活力要素进行总结与评价,探讨了经济、社会、文化活力在城市活力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下关火车站地段进行研究、提取活力要素,提出了提升地域活力、创新活力、生态活力的更新策略,期许对其他旧城有机更新设计手法有所借鉴与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旧城复兴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沈晴.维也纳的旧城复兴:皇家马厩变身城市客厅[N].第一财经日报.2019
[2].何倩.活力复兴视角下的旧城有机更新策略研究——以下关火车站地段城市设计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9
[3].邹芳,邓帅.旧城慢行复兴策略研究——以构建武昌古城老年友好型慢行交通系统为例[C].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9
[4].付洋,李永华.TOD一体化背景下的旧城复兴路径探讨——以成都市太升南路站为例[C].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2019
[5].付忠汉,张帆,谷鲁奇.文化复兴助力拉萨旧城更新[J].城市规划通讯.2019
[6].陈育贞,李慈颖.文化遗产保存的草根行动和里邻复兴:宜兰旧城案例[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9
[7].周慧.浅谈旧城中心区历史地段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策略[J].智能城市.2019
[8].陈杨.“治疗”巴城“城市病”,打造旧城复兴典范[N].巴中日报.2019
[9].陈冰,廖含文,姜冰,康健.城市复兴下的旧城空间与景观重塑——英国谢菲尔德火车站改建项目的启示[J].新建筑.2018
[10].李瑶,臧鑫宇,陈天.存量背景下旧城中心区夜间活力复兴策略研究[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