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PICC在中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选择

研究PICC在中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选择

李明谢晓霞徐少华黄江华张瑞霞杜建勋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方案选择的影响。方法:对4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PICC技术输入化疗药物,在此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出院时进行护患满意率调查。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护患满意率为100%。结论:在PICC置管过程中实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增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PICC中晚期肿瘤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15-02

一次性无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适用于进行中期至长期静脉输液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的必要措施[1]。PICC临床应用,自1912年德国首先报道后,直到1945年才逐渐在欧洲应用于临床。我国在2005年以后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实践证明,外周静脉置入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避免了传统中心静脉补液的严重并发症(气胸和血肿)。有效地保证了中晚期肿瘤病人的化疗和营养支持,从而也保护了患者浅表静脉反复穿刺带来的损害,改善了患者备受煎熬的穿刺痛苦,减少了液体外渗及严重渗漏堵塞,从而改善和提高了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应用及护理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科室2012~2014年住院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40例,行PICC置管治疗患者、无禁忌证且上腔静脉通畅,其中贵要静脉20例,肘正中静脉20例。置入导管长度45~52cm,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7岁,平均56岁。

1.1材料方法:选用巴德三腔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以保证质量柔软,弹性好。三向阀功能好,导管前端具有良好的防止回血、进气。在接到医嘱指令后,认真核实患者确无禁忌证,无严重的心脏及糖尿病,尤其无上腔静脉压迫征象[2-3]。

1.2置管前准备:凝血四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血压、外周静脉选择及严格无菌操作规范准备。

1.3外周静脉的选择:外周静脉选择要严格按照PICC置入要求,尽可能选用血管较直,内径较大,静脉瓣膜较少,最短途径、易固定的原则。

1.4置管方法步骤: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肘下垫小枕。选择血管:首选为右贵要静脉,其次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按一字形用纸尺测量预穿刺点至对侧胸锁关节距离并做好记录。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5ml生理盐水接套管针上进行穿刺,见回血后退出针芯0.2cm,左手将外套管送入少许,松开止血带,外套管送入后左手固定套管前端防止出血,右手撤出针芯,然后将PICC导管送入。

2.结果

PICC的置管成功和留置使用,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护士的工作负荷,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有效地保证了中晚期肿瘤病人的化疗和营养支持,从而也保护了患者浅表静脉反复穿刺带来的损害,护患满意率为100%.

3.讨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的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4]。有效保证了中晚期肿瘤病人的化疗和营养支持,减少了液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的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效保证了中晚期肿瘤病人的化疗和营养支持,减少了液体外渗及严重渗漏堵塞,从而改善和提高了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5-6]。此项技术在临床上得到比较广泛地推广使用,其具有并发症少,静脉留置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患者易接受的特点;PICC的置管成功和留置使用,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护士的工作负荷,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芝英.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4,19(14):79-81.

[2]魏娟,曹亚红,陈秀敏,等.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8):471-472.

[3]徐少华,谢晓霞,郑崛村.换血疗法对高胆红素血症血常规和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8):2266-2267.

[4]王晓娅,徐氚,陈向荣,等.一字型外测量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60.

[5]徐少华,谢晓霞,郑崛村.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2,24(08):1623-1625.

[6]郭辉,丁小荣,石兰萍,等.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32(9):62.

标签:;  ;  ;  

研究PICC在中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