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勘探潜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勘探大数据分析,多学科整合,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
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科,张义娜[1](2019)在《油气勘探大数据分析预测西非北段重点盆地勘探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分析技术日臻成熟,石油公司逐渐加大了对基础资料的购买、获取及整合,不断提高油气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以期从大数据中寻找"大石油"。油气商业数据库大规模原始数据为大数据分析奠定了资料基础,然而,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海量数据时效性很差,缺乏有效分析方法和关键评价指标,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行业大数据的深度应用。西非北段毛塞几比、科特迪瓦和贝宁等叁个盆地是重要的被动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勘探面积大,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发现,而且,勘探程度较低,待发现资源量大,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然而,近年来叁个盆地勘探成效较差,新增储量较少。毛塞几比盆地北部自2014年获得大量油气新发现之后,近几年新钻井的失利揭示了盆地中北部深水漂移期成藏的复杂性。科特迪瓦盆地自2007年发现Jubilee油田后,近10多年在漂移期领域发现的储量规模逐年减小,近5年,在漂移期深水区新钻8口探井,多为干井或者揭示薄油气层。贝宁盆地漂移期勘探程度极低,水深超过1000m的探井仅为11口,漂移期是盆地勘探的新领域,目前对其勘探潜力与方向认识不清。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叁个盆地基本处于勘探初期到发展阶段,勘探规律不明,勘探成效差异较大,亟待深入开展油气成藏研究,明确油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指导有利区带、区块的评价与优选。为此,引入大数据思维,开展大数据分析,对全球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发现情况统计、分析勘探规律,指导勘探研究。油气勘探大数据最直观的体现是钻井和地震,相比于地震资料所反映的间接信息,钻井资料更加真实的揭示了地下油气赋存情况的直接信息,包含岩性资料、流体物性(孔渗),同时也蕴含着作业成本及商业价值。因此,深度挖掘、分析以钻井、油气田为代表的油气勘探大数据能给石油公司的宏观战略规划及决策提供最直观的、最有价值的依据。另一方面,研究靶区勘探潜力最现实的体现是油气公司的关注度,随着企业对"大数据"的认识和应用逐步深入,对数据及数据价值的理解和把握也将更加具体,基础资料的利用率也将不断提高,油气勘探研究的效率也将不断提高、勘探研究的范围也将持续聚焦。那么,对油气勘探行业,如何引入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深度挖掘基础数据所蕴含的地质价值,为勘探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如何从海量的属性中寻找能够评价勘探潜力、预测发展趋势的关键属性,从混沌中探索规律,从规律中寻找方向,指导勘探研究,是大数据分析在油气勘探领域应用较好的切入点和契合点,也是本次研究探索的重点。油气勘探大数据分析研究思路及对策数据基础是整合了各大商业数据库(IHS、Wood Mackenzie、C&C)而创建的基于GIS的全球油气勘探数据库,包含了从宏观的国家、盆地、区块到微观的油气田、探井等不同级别研究对象的属性信息。每类研究单元分别有20到60个左右的属性,比如,该区共有探井约400口,每口井有62个属性,包含国家、盆地、油气田、层系、作业公司等文本属性,及钻井日期、时长、费用、发现储量等度量属性,共计数十万条属性。针对海量基础属性,此次研究创新性提出了叁步走目标驱动勘探大数据分析的思路和对策。第一步,多角度解析海量属性,结合靶区特点,从盆地、区块、作业公司到油气田和探井等不同级别进行统计,多形式、多维度呈现油气勘探现状,全面描述、摸清家底。第二步,多属性融合分析要素,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属性转换到以盆地为单元进行分析,交会衍生出新属性。第叁步,多参数评价优选KPI,对不同种类的参数进行评价,优选满足区域研究阶段的KPI参数。(本文来源于《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7)
吴河勇,林铁锋,白云风,张金友,刘鑫[2](2019)在《松辽盆地北部泥(页)岩油勘探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泥(页)岩油已成为非常规油气勘探的热点和现实领域。根据成熟度和泥(页)岩结构可将泥(页)岩油划分为泥页岩油和泥岩油2种类型。泥页岩油是指泥页岩达到成熟阶段所产出的石油,其开采主要是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技术和加热技术相结合;泥岩油是指在未熟—低熟阶段有机质还未大量转化成油气,需要经人工转化所产出的油,其开采需采用地下原位热转换方法。松辽盆地北部泥(页)岩油类型丰富,按照分布层位及泥(页)岩成熟度由下到上主要分为青山口组泥页岩油及嫩江组泥岩油。青山口组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大部分正处于大量生油阶段,资源量可达181.61×10~8t;嫩江组泥岩处于未熟—低熟阶段,油气还未大量生成,但泥岩内有机质丰度高,最高为14%,可转化油气资源量达211×10~8t。松辽盆地北部泥(页)岩油形成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大,依托先进钻采技术,泥(页)岩油必将成为大庆油田增产上产的现实领域。(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9年05期)
孙卫斌,曹杨,鲁瑶[3](2019)在《中国南海北部海底节点式电磁勘探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底节点式电磁勘探技术(OBNEN)作为一种新的深海油气勘探技术,其降低钻探风险的作用已获得越来越多油公司的共识。近年来,我国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的发展及研究十分活跃,大功率海底电磁发射系统制造技术和高精度电磁传感器制造技术都已获得重大突破,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等方面都已达到工业化应用水平。本文结合中国南海北部海底节点式电磁勘探案例,在分析海底气藏模型电磁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展示了实际观测海洋电磁归一化异常的分布特征,表明南海北部海洋电磁归一化异常分布与已知气藏区的分布有较强的相关性,指出在南海地区开展海底节点式电磁勘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孙相灿,文磊,张林,易立,姜鹍鹏[4](2019)在《和什托洛盖盆地烃源岩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和什托洛盖盆地前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盆地西部基本为勘探空白区。通过在和什托洛盖盆地及周缘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测试分析工作,整体评价了该区烃源岩特征和勘探潜力。研究表明和什托洛盖盆地发育泥盆系、石炭系和侏罗系3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侏罗系为盆地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段,泥盆系及石炭系为烃源岩的次要发育层段。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和什托洛盖盆地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白杨河凹陷、南部斜坡区是有利勘探区带,为下一步勘探方向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期刊2019年04期)
赵长毅,李永新,王居峰,刘海涛,邓焱[5](2019)在《渤海湾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勘探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盆地是以富油为特色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历经50余年的勘探,相继发现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气田或油气田,其中已发现天然气多为中小型气田,气藏以凝析气和湿气为主。通过对渤海湾盆地北部华北、冀东、大港和辽河等探区已发现气田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发现渤海湾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丰富,包括生物成因气、油型气和煤型气,并以腐殖型母质和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占明显优势。天然气资源多分布在烃源岩生气中心附近、生烃凹陷的深层及其附近的凸起部位,如歧北次凹和板桥次凹古近系、辽河地区西部凹陷古近系、歧口—沧东上古生界潜山、南堡凹陷寒武系—奥陶系潜山等是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域。(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捷,刘廷海,张京思,孙希家,王晨杰[6](2019)在《渤海海域428东潜山结构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428东潜山勘探历史悠久,但一直存在地层对比困难、地层展布及内幕结构认识不清等问题。利用新处理的叁维地震资料,并且系统梳理钻井资料,进行了潜山内幕界面标定及反射波组对比,分析了潜山内幕结构并探讨了其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428东潜山残留4套地层,其中二迭系全区分布,寒武系只分布于潜山东部,潜山基底为元古宙花岗岩;潜山内幕具有不对称性,东部为叁层结构,西部为两层结构,整体上为双断地垒型潜山;同时428东潜山油源条件优越,潜山内幕寒武系未钻圈闭极具勘探价值,同时元古宇也值得关注,储层研究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培培,杨松岭,刘志国,方勇,徐善辉[7](2019)在《季曼-伯朝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季曼-伯朝拉盆地是俄罗斯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经历了前裂谷、裂谷、被动陆缘和前陆4期演化阶段,形成现今古被动边缘-前陆迭合的构造格局。盆地不同期次的构造演化及迭合效应控制着盆地的烃源岩、储层发育和分布,进而控制了油气分布规律。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和储盖组合多发育于中晚古生界,上泥盆统多马尼克组烃源岩是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主力储层为中上泥盆统、石炭系-下二迭统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储层物性整体较好;圈闭类型多为岩性-构造型圈闭;盆地油气主要沿着早期裂谷的反转隆起分布。盆地勘探程度分布不均,其中东部前渊区以及海域勘探程度较低,油气地质综合分析表明,前渊地区是最有潜力的含气区,海域仍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是未来勘探的两个有利区带。(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张子亚,吴超伟,石砥石,覃英伦,刘欣春[8](2019)在《以石门剖面为例分析桂北地区下石炭统页岩气勘探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镜质体反射率、红外碳硫测定和有机质成熟度分析等方法,以桂中拗陷最北部的石门剖面为例,探讨下石炭统页岩气勘探潜力。下石炭统英塘组第叁段厚约340 m,有机质含量较高(TOC质量分数为1.04%~1.47%);R_o值为2.35%~2.77%,平均为2.52%;脆性矿物的质量分数为50%~77%,脆性指数为29.59%~47.96%;黏土矿物经历了较为明显的蒙皂石向伊利石的转化阶段,微孔隙发育程度较高。将该剖面页岩气储层的地化、物性特征及沉积厚度与四川盆地及北美页岩气对比,认为桂中拗陷英塘组第叁段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振鹏,王航,常涛,刘建国,刘斌[9](2019)在《歧南断阶带沙一段重力流类型及勘探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岩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对歧南断阶带沙一段重力流沉积形成机制、识别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一段重力流沉积机制共分为滑动滑塌、泥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及浊流4种类型;受断层活动对古地貌的影响,研究区平面上向凹陷中心方向依次发育滑动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及浊流沉积。在此基础上,从重力流沉积发育位置、圈闭条件及储层物性3个方面对4种成因重力流砂体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砂质碎屑流成因的湖底扇中扇亚相砂体沉积勘探潜力最大,其次为滑动滑塌成因砂体,浊流成因砂体次之,泥质碎屑流成因的内扇亚相砂体潜力最差。(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1期)
蔚远江,杨涛,郭彬程,许小溪,詹路锋[10](2019)在《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潜力、勘探领域分析与有利区带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二五"以来前陆冲断带勘探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推动了前陆盆地大油气区勘探进程,进一步夯实了西气东输的资源基础。近期勘探进展趋于缓慢,既显示出较大增储潜力,也面临较大挑战共存的局面,未来总体勘探前景仍然较大。通过文献调研、勘探和研究进展跟踪,基于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和近期勘探认识,剖析了塔里木库车、柴西南、川西北、准南缘、塔西南前陆冲断带等近期勘探重点领域和潜力区带的成藏地质条件。结合烃源岩、储层、盖层、成藏要素匹配、圈闭、保存六大成藏条件分析,从勘探层系、有利面积、资源储量规模、构造+圈闭类型与目标储备、有利因素、地质风险六方面开展区带综合评价和有利勘探区带优选,按3个层次优选出前陆冲断带勘探增储的7个现实区带、6个接替区带、9个准备区带,预计未来5年可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6500×108m3、石油地质储量3.5×108t。分析了前陆冲断带地质研究上存在的复杂构造叁维精细模型构建、有利相带和优质储层预测、油气成藏差异性与要素匹配性、构造圈闭有效性评价四大关键地质问题,勘探技术上面临的复杂构造精准成像、低信噪比、(剩余)静校正、安全高效钻井四大配套技术挑战。以库车前陆北部构造带、塔西南前陆冲断带、川西北前陆冲断带为例,针对前陆冲断带不同类型领域、重点区带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勘探研究对策和部署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9年01期)
勘探潜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泥(页)岩油已成为非常规油气勘探的热点和现实领域。根据成熟度和泥(页)岩结构可将泥(页)岩油划分为泥页岩油和泥岩油2种类型。泥页岩油是指泥页岩达到成熟阶段所产出的石油,其开采主要是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技术和加热技术相结合;泥岩油是指在未熟—低熟阶段有机质还未大量转化成油气,需要经人工转化所产出的油,其开采需采用地下原位热转换方法。松辽盆地北部泥(页)岩油类型丰富,按照分布层位及泥(页)岩成熟度由下到上主要分为青山口组泥页岩油及嫩江组泥岩油。青山口组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大部分正处于大量生油阶段,资源量可达181.61×10~8t;嫩江组泥岩处于未熟—低熟阶段,油气还未大量生成,但泥岩内有机质丰度高,最高为14%,可转化油气资源量达211×10~8t。松辽盆地北部泥(页)岩油形成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大,依托先进钻采技术,泥(页)岩油必将成为大庆油田增产上产的现实领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勘探潜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张科,张义娜.油气勘探大数据分析预测西非北段重点盆地勘探潜力[C].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吴河勇,林铁锋,白云风,张金友,刘鑫.松辽盆地北部泥(页)岩油勘探潜力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
[3].孙卫斌,曹杨,鲁瑶.中国南海北部海底节点式电磁勘探潜力分析[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4].孙相灿,文磊,张林,易立,姜鹍鹏.和什托洛盖盆地烃源岩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中国地质调查.2019
[5].赵长毅,李永新,王居峰,刘海涛,邓焱.渤海湾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勘探潜力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
[6].张捷,刘廷海,张京思,孙希家,王晨杰.渤海海域428东潜山结构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19
[7].李培培,杨松岭,刘志国,方勇,徐善辉.季曼-伯朝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8].张子亚,吴超伟,石砥石,覃英伦,刘欣春.以石门剖面为例分析桂北地区下石炭统页岩气勘探潜力[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李振鹏,王航,常涛,刘建国,刘斌.歧南断阶带沙一段重力流类型及勘探潜力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9
[10].蔚远江,杨涛,郭彬程,许小溪,詹路锋.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潜力、勘探领域分析与有利区带优选[J].中国石油勘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