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阳明“万物一体”学说的逻辑起点是“良知”本体论,即从“良知”的角度进行思想创设,是阳明“致良知”学说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此说,使其心学理论的构建和阐释更为严密,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在说理上更加透彻。“万物一体”学说是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学思想在人生观、社会观和宇宙观上的拓展和圆通。此说,既传达出王阳明的人生理想、社会理想和普世情怀,也表达了王阳明对现实社会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因而,只有深刻地把握“万物一体”学说才能全面、正确、深刻地理解阳明心学体系的全部内涵。
关键词:万物一体;发展过程;思想内涵;现实意义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学说是其晚年所创设的重要心学理论,代表了其心学思想的真正完善。其将“良知”思想推及到人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故此学说是其心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全面、系统地把握“万物一体”学说,方能正确理解阳明心学的全部思想内涵和意义,否则就难以解读王阳明在晚年进行这一思想创设所作的极大努力。王阳明“万物一体”学说的文字记载,主要反映在作于明嘉靖四年(1525)的《答顾东桥书》(即其中的论“拔本塞源”部分)、嘉靖五年(1526)的《答聂文蔚》以及嘉靖六年(1527)的《大学问》等论著中。
一、“万物一体”学说的思想渊源及其创设轨迹
长期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阳明心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命题由“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部分构成,而未把“万物一体”学说纳入其中。笔者在二十余年的研读中,一直以为“万物一体”学说亦是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相互间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
1.“万物一体”学说的思想渊源
呼吁普通民众了解药剂师以及药学服务;设计和验证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型来衡量学生的沟通技巧以及处理与药物相关问题的能力;药学课程中对于药学服务(沟通技巧、药物依从性的干预措施、人文关怀、公共健康)的教育;美国各州和英联邦国家的药物应急准备不断完善;学术研究人员与药房工作人员间的合作愈渐密切;加强跨文化综合关怀的传递;用血压模拟器评估药学学生准确测量血压的能力;社区健康知识的促进和服务知识的衔接;新技术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融合。5年来的文章中探讨了药学服务的内涵以及对未来药师能力的要求。
所谓“阳明心学体系”,专指王阳明所论证的系统化的心学基本理论。理解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学说,首先要梳理这一学说的思想源头。战国时代的孟子已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观点[1]。此说揭示了“吾心”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诚”与“乐”是沟通世界的基本途径和目的;然而并未从理论上阐明内在的联系。北宋理学家也注意到了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张载在《西铭》中亦提出了类似的思想:“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程颢在《识仁篇》中也明确地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3]16《识仁篇》是程颢学说的精华所在,全文虽不足300字,但言简意赅,立论精深。其中指出:“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意思是说,必须通过“诚身”功夫才能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可见,程颢的“万物一体”论与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有相通之处。但是,张载、程颢的思想都认为“万事万物”的同一,都是由宇宙这个外在的“理”决定的,即“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意思是说,一个爱人的君子必然将自己与万物同化。这里涉及到了“仁者”境界或称之为“仁者”气象。在他们看来,这一境界对人来说,具有普遍意义。程颢指出:“圣人,仁之至也,独能体是心而已,曷尝支离多端,而求之自外乎?”[3]74意谓“体仁”也就是“体是心而已”。显然,此语与阳明心学思想有某种相通之处。
王阳明所倡导的社会和谐思想即:“惟以成德为事”,“各按其才,发挥其长”;按照社会的合理分工,集谋合力,以“礼乐为范”。最后结论即为“明德”,“明德”即进入“万物一体”的境界。王阳明说:
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学说,是从“良知”本体学说立论的,并将“良知”与万事万物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关系,而不是“二物”对立关系。明嘉靖三年(1524),朝中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所谓“大礼议”事件。王阳明创设“万物一体”学说正是“大礼议”兴起之际。嘉靖帝不顾社稷民生强行议“大礼”,满朝文武百官被迫卷入旷日持久的议礼斗争。朝廷大员,包括王阳明在朝的弟子亦分为两派,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社稷民生抛在一边不管,导致“大礼议”失去了合乎人心天道的内在联系。《阳明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年谱”)记载:“是时大礼议起,先生夜坐碧霞池,有诗曰:‘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4]1 292《年谱》又载:“(嘉靖三年)四月,(丁忧)服阕,朝中屡疏引荐。霍兀厓、席元山、黄宗贤、黄宗明先后皆以大礼问,竟不答。”[4]1 292以上诗句,及王阳明对自己的道友、弟子所提出的问题“竟不答”,都表达了王阳明对“大礼议”走上邪道是非常反感的。嘉靖皇帝和满朝文武,不以社稷民生为怀,反而陷入旷日持久的党争之中,对此王阳明的态度是十分冷漠的。这就是阳明提出“万物一体说”的历史背景。王阳明在丁父忧期间,就对自己的思想学说作了进一步探究,将“万物一体”作为主要的议题加以研究和发挥。《年谱》记载:“三年甲申,先生五十三岁,在越。正月,门人日进。”[4]1 289二月,王阳明在绍兴稽山书院讲学。“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至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4]1 290这里特别强调了“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这一带有程度副词提示的表述。此“同体之旨”即是从本体论的角度阐述了“万物一体”的基本原理。同时,指出如何领悟“同体之旨”,必须从人的本性上求,即通过开显良知之光,达于至善,在心体上下功夫,方为悟道之法。这就说明王阳明对阐发“万物一体”学说的重视。为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万物一体”的内在关系,从心体上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于嘉靖四年(1525),王阳明撰写了著名的论学书信《答顾东桥书》,其中说到:“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4]54在《答聶文蔚》中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4]79在王阳明看来,开显“万物一体”的思想,必须经过内心的体认,内化为自身的意念后,才能发用。正因为晚年的王阳明对“万物一体”学说有全面的体认,故而在居越城时,常投身于越中山水,与道友、弟子们在会稽山中、鉴湖之畔出行悟道,点化山水,流连忘返,体悟万物同体之乐。
以上所述,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是有其思想渊源与创设过程的,其晚年诸多著作较系统地阐述了“万物一体”的思想,“万物一体”是阳明心学体系中不可缺失的基本部分。
二、“万物一体说”的基本思想内涵
“万物一体”学说是王阳明晚年心学思想日臻完善的标志,一气贯通,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其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问题12 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且满足f(a)·f(b)<0,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f(x)在区间(a,b) 内恰有一个零点?
1.“万物一体”的世界观
王阳明从“圣人”与“凡人”之心的异同立论,认为:“圣人之心”与“天下之人心”本无区别,只是圣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而“天下之人心”,因为“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王阳明又以圣人“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之教法,由此肯定和赞美“三代”社会的和谐美好。这并不是否认历史的发展规律,恰恰相反,而是揭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的本然状态,即复其“本体同然”。作为个体的人只有“以德为要务”,方能敬重“他人”“社会”“自然”,这样的社会才具有“和谐之美”的基础。在王阳明看来,每个人的心体都是“同然”的,无论是百姓,还是国君,都没有差别。这一思想设定,排除了作为“天子”“圣人”的特殊地位,并将此作为处理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法则,在近五百多年以前能提出“物我同一”的思想,对于如何解决社会和谐问题是难能可贵的。同时,王阳明将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现象归纳为“成德”之学和“闻见”“记诵”“辞章”之学等。“成德”之学是“良知”的外在体现,是“万物一体”学说的理论概括。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为学者将目标定位在“闻见”“记诵”“辞章”之学上,一旦脱离了“德性”,那么就违背了“万物一体”的思想,就可能成为心体的障碍。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如何才能使社会和谐呢?王阳明进一步阐述了作为“人”的内涵,特别是揭示了“大人”的基本内涵。王阳明在《大学问》一文中指出:
比如在教学《The environment》一课时,我先将其中重点单词和短语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让学生们在课前进行观看学习,对教学中“environmentalist”“preservation”“poisonous”“pol lution”等需要掌握的词汇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中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上,使学生不仅能记住英语知识,还能够灵活地运用英语知识。
2.“万物一体”的社会观
明嘉靖四年(1525),王阳明在居越城讲学论道期间,在回复其好友顾东桥的信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拔本塞源”学说,着重阐释了“万物一体”的社会观。在《答顾东桥书》一文中,王阳明强调人的社会活动“惟以成德为事”,并认为社会的和谐协调在于“德”,以“德”为尊,“德”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是“万物一体”的内在要求。那么,在王阳明看来,上古三代时期社会为什么能和谐,他认为是圣人之教起了重要作用;而圣人之心便是“万物一体”之本然的开显。王阳明在文中说:
朱本思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这就涉及到对“良知”本义的理解问题了。在朱本思看来“良知”是独立性的精神存在,而自然万物亦是物质性的独立存在,是“二物”而非“同体”。正因为如此,他就无法理解“草、木、瓦、石之类”为什么具有良知。这种“二物”对立的线性思维自然影响了对世界的整体认识。王阳明通过简明、形象、生动的自然与人类信息交互的现象,阐释了万事万物都具有“良知”本性,不然就不能成为事物了。原因在于“万物同此一气”,互相贯通。王阳明举出通俗的例子:“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类似的现象可以说充塞社会、自然世界。真如人类的存在须臾不能离开水、阳光、空气等一样。王阳明将这种相互依存的“同体”联系,用“良知”来表述,从理论上揭示了“万物一体”的基本原理。那么,“良知”是如何与“自然万物”交互的呢?“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4]104在王阳明看来,作为精神状态的“良知”,是一种“意识性”的本能存在,是一种“明觉”,是昭示“自然万物”的“精灵”。王阳明在答弟子问学时,将这种关系阐释得十分透彻: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去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4]124
正因为有这种“灵明”的存在,“太虚”之流行发用,造化之明灭都可被显现,这便是王阳明“万物一体”宇宙观的内涵。
由此可知,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显然从整体上把握对世界的解释:一是世界万事万物之间的信息都是可以交互的、可以互相吸纳的,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对立只是相对的、有限的,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二是人的“灵明”能够感知和把握世界“万事万物”的联系,并通过语言、现象符号作出具有意义性、价值性的表征,从而引导人们具体地认识万事万物的属性和功能,并通过对万事万物价值的判断揭示其理性意义,这就是王阳明“万物一体”说的本体论意义。王阳明对“万物一体”学说的系统阐发基于对“良知”的精神阐发。“良知”贯穿于万事万物的方方面面,是整个宇宙世界“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王阳明还用人的生理机制作比,形象地揭示了“万物一体”的神奇之妙。“万物一体”学说,至简至易,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作为个体的人,只要复其“心体”,就自然能进入“万物一体”的“大同”境界。
“世界”是什么?良知与自然万物是如何“同体”的?王阳明认为世界即是“太虚无形”,无边无际,无时不在,不会被任何其他的观念与事物所障碍,正因为良知与自然万物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一切”,两者是同构的。“有”“无”都是“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之现象存在。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是有貌象、有形式的东西,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从来也不能成为天的障碍。而“良知”会随时随地感应“太虚”之“有无”,昭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显然,王阳明将“良知”作为与世界万物的同体,是符合人之认识规律的。那么,“良知”与自然万物的信息交互又是怎么进行的呢?也就是说,这种内在的联系又是怎样贯通的呢?王阳明的弟子朱本思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对这一问题王阳明回答说: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4]107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4]54
王阳明“万物一体说”之逻辑基础是基于其所阐发的“良知说”。在王阳明看来,人、社会与自然万物均是统一体,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可通过“良知”来表征,方能正确揭示这种内在的关系而自圆其说。然佛道对于人、社会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偏执一端,各从“养生”“超度”立说,自然无法正确阐释这种本源性的关系。王阳明在教习弟子时说:“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 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 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起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4]106王阳明认为,人存在之本体与外部世界的存在是统一的,是不可分的,因而只能从本源状态中去体认;而佛道则是从自身的需求观念出发来解释世界的存在,将自身放在与世界的对立面,从而构建一个能体现自身意志的理想王国,从而流入虚幻世界,严重地影响了人类对自身与自然世界之间关系的认识,故对佛道的世界学说王阳明是持异议的。王阳明一方面否定佛道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从“良知”本体论的角度,鲜明地提出了“万物一体”的世界学说,从而解释了人、社会与世界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耳。[4]968
4.4 产学研合作形式单一 产学研合作形式单一,利益分配问题突出,致使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科技成果不能尽快形成有效生产力。
上述论证,观点鲜明,气势磅礴。王阳明从“大人”与“小人”在开显“良知”上的重大差别切入,认为“大人”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为什么能如此,是由其自觉开显“良知”所决定的。从心体的角度看,大人、小人都是一样的;只是小人以一己之私而遮蔽了“良知”的开显。王阳明进而论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种种表现:“见孺子之人井,必有怵惕恻隐之心;见鸟兽之哀鸣觳觫,必有不忍之心焉;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其原因就在于“仁者”心中“万物皆为一体”。王阳明将这一认知过程称之为“明德”,是“天命之性”。相反,由于小人心体被私欲所遮掩,在认知和行为上往往做出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其原因就是心中失却了“仁心”。王阳明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王阳明“万物一体”的社会观,是其“致良知”思想在人类社会关系中的推演,显示了王阳明“万物一体”学说的普世精神,并描绘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王阳明所向往的社会理想是“万物一体”的“大同世界”。在《答聂文蔚》一文中,其从“良知”心体出发,提出了社会和谐的蓝图: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4]79
在上述论证中,王阳明提出的“和谐社会”内涵,即“亲民”,以民为本。也就是说,要推己及人,这是三代社会和谐的基本原因,也是治理天下的“良策”,简易而行。同时,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提出了怎样才能做到社会和谐的方略: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4]54
2.“万物一体”学说的创设轨迹
④选用固定阈值准则确定阈值,设计阈值函数,对小波系数能量元进行阈值去噪处理,处理后的系数为Enj,k。
末次给药后4h,麻醉大鼠经股静脉取血分离血清,-20℃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和IL-23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4]967
王阳明的一生,历经劫难,如果没有对“良知”的信仰,没有在“致良知”上狠下功夫,其一生可能是挺不过来的。因此,立“万物一体”之心,重视道德修炼,唤醒人的内在良知,坚守人的道德底线,恪守道德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必须自觉地把握“万物一体”的思想。
3.“万物一体”的历史观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猖,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之属者,至不可名数。既其久也,斗争劫夺,不胜其祸,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霸术亦有所不能行矣。世之儒者,慨然悲伤,搜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于煨烬之余。盖其为心,良亦欲以挽回先王之道。[4]55
王阳明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历史的流变中发现社会演变中的规律性问题。从学术的角度考察历史现象。大凡“良知”不显,则会造成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王阳明说:
3.潜水医学领域专利权人排名:前10排名中,中国企业占3家,分别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排名分别为第3位、第6位和第10位;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占7家。这说明我国潜水医学专业技术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特征不明显,个性化需求研制和定制的市场大,主要靠研发能力比较雄厚的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来实现。见表2。
在上述论证中,王阳明从“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猖,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的社会现象中,看到了“万物一体”原理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性。王阳明反对各种“霸术”,认为“霸术”与“良知”相左。战国时代的纵横家,以富国强兵的名义,实则干了许多“斗争劫夺,不胜其祸”的勾当,对此作了坚决否定。而儒家在举世物欲汹汹前还是作了种种努力:“慨然悲伤,搜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于煨烬之余。盖其为心,良亦欲以挽回先王之道。” 但这种努力的效果极其有限,王阳明总结说:
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于是乎有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侈之以为丽。若是者纷纷籍籍,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知其几家,万径千蹊,莫知所适。[4]55
在以上论述中,王阳明认为由于“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学者们又通过研究所谓“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传播天下,世之学者“莫知所适”。王阳明描述了历史上出现的现象:“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欢谑跳踉,骋奇斗巧,献笑争妍者,四面而兢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眩瞀,精神恍惑,日夜遨游淹息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于其说,而终身从事于无用之虚文,莫自知其所谓。间有觉其空疏谬妄,支离牵滞,而卓然自奋,欲以见诸行事之实者,极其所抵,亦不过为富强、功利、五霸之事业而止。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趣愈下。”[4]56后世学者用儒释道来破解这一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但终未如愿。王阳明对圣学不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感慨不已,此种恶习无论在官场,还是学界,都难以幸免,无限膨胀的“私欲”成为消解“三代和谐社会”的洪水猛兽。所谓的各种学问,归根结底没有把“万物一体”的宇宙观、社会观、历史观作为学术之本。王阳明对此甚感忧虑:“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又讲之以若是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为赘疣枘凿,则其以良知为未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所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4]56王阳明此番议论痛快淋漓,振聋发聩,针砭时弊,回肠荡气,具有警世、醒世的作用。对各种所谓的“学术”提出了批判,认为是“拔本塞源”。所谓“拔本塞源”,语见《左传·昭公九年》,原意为“堵塞源头”“背弃根本”,王阳明用来指从心体上解决社会的种种弊端,不失为通达明见之论。现实社会中一些荒诞的学说和行为背弃“良知”根本,即为“拔本塞源”,其后果除了“误人子弟”外,对社会的和谐起到了极坏的污染作用。为此,王阳明感到可悲之极,但其坚信每个人是有“良知”的:“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假如人们理解他的“拔本塞源”之论,就会感到“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在心灵上亦能受到震撼,“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王阳明希望有“豪杰之士”能担纲起拯救浊世,起衰振兴,从根本上解决恢复心体的问题,复其“本”,开其“源”,将“万物一体”的历史观运用于治世之中。明末名臣、王阳明同邑后学施邦曜在点评此文时说:“后拔本塞源之论,阐明古今学术升降之因,真是从五藏八宝,悉倾以示人。读之,即昏愚亦恍然有觉。此正是先生万物一体之心,不惮详言以启后学也。当详完毋忽。”[5]此评真可谓切中时弊,洞彻万古。
为此,国际社会应当在网络反恐的国际立法上加强沟通和交流,积极推动联合国层面出台网络反恐国际合作的决议或宣言,为其他组织和区域性网络反恐合作提供指导。区域性组织的国家之间因为地缘、利益等相近因素,可以最大限度的在反恐问题上达成共识,也可以考虑先行在其框架内建立网络反恐合作的法律机制。如,可以将上合组织网络反恐合作演习的实践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成员国之间开展网络反恐合作的固有机制,切实增强网络反恐合作的实效。
(2) 深入开展CFRP基础性研究。轨道车辆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环保性能、防火性能、抗冲击性能、耐极端环境性能、耐老化性能、隔音隔热性能、减振阻尼性能、电磁兼容性、生命周期环境友好性以及安全可靠性等都有特殊要求,开展满足轨道车辆应用的材料性能研究,解决目前复合材料存在的防火、隔声隔热、抗冲击性能局限性,可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应用广度。
三、“万物一体说”的现实意义
1.以德为事,物我同体
个体作为社会的分子,总是与他人处于同一社会之中,形成相互交往的关系,这种共存状态往往通过日常生活的交往得以展现。而现实社会实际上存在种种的利益关系,作为个体往往出于自身的利益以决定自己的行为和处世方式,这样就难免受到“私欲”的支配和控制,形成了社会生活的趋利性。因此,日常的世界充满着各种个体利益的冲突、诱惑和陷阱;而且过分地趋利化就可能成为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导致社会道德价值观及评判的严重扭曲,以及社会道德风尚严重滑坡。由此,人们在选择和追求自我价值目标时,往往自觉与不自觉地导向“自我中心论”,有的甚至为一时、一己之利而不惜铤而走险,谋财害命,包括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暴力性冲突,等等,以此消解人类社会的和谐。所谓“私欲”,即执着于一己之我,以自我利益作为处事的行为出发点和准则,根本不考虑与他人的和谐存在和利益上的互利互惠,简单地说就是未能推己及人。最终,由此导致人际关系的分离、排斥,直至生命的冲突。正因如此,王阳明提出的“万物一体”学说,将“万物一体”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王阳明的这一思想,将自我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与他人的利益和价值取向统一起来,具有本体意义上的一致性。以此引导人们跳出狭隘的自我“小圈子”,也排除了自我的封闭,从思想维度上抵御了在人际领域道德滑坡和自我沉沦。王阳明“以德为事”的思想,将“万物一体”的理论推演到日常生活之中,充分体现出作为心学家开放的心态。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学说,将“德”作为人们处世的核心理念,明显具有超越功利性的境界,引导人们避免自我沉沦,以宽广的胸怀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真诚地关心他人。所以说“万物一体”学说既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做人的理想境界。作为个体,通过力行“良知”,方能进入“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
2. 仁爱恻隐,走向“大我”
孔子的“爱人观”和孟子的“恻隐之心”,是从儒家的社会观念出发,阐明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王阳明则从心学的角度,在更高的层面上,即宇宙和人类社会统一性的角度论证了“万物一体”对人类自身的意义。这不仅解决了哲学上的理论问题,同时从人性的角度回答了人的生存价值和目的,以及人际之间交往的方式和准则。总之,“万物一体”的道德观既要求每个人能关注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又要求确认和尊重他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和热爱自然万物,从而走向“大我”,构建社会的和谐关系。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将“德性”“仁爱”“恻隐之心”作为“万物一体说”的理论内核,尽管具有理论思辨的色彩,但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社会仁道原则,对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抑制“人欲”泛滥,避免社会成员之间为私利而争斗、导致你死我活局面的出现,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万物一体”学说要求个体以“仁”的精神对待社会、自然,真诚地关心、友爱他人,包括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当然,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学说是其心学理论在社会领域、宇宙领域的展开,着重是理论意义上的世界本体论建构,或者说既有现实性又有理想化成分的社会生存图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不断地克服人际间、人与自然的摩擦和冲突,逐步走向和谐,这是王阳明希望达到的“万物同体”的和谐世界。拿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王阳明认为,假如每一人都能树立“万物一体”的观念;那么,就会产生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推而广之,便可消除人我之间、人物之间的隔阂和对立。“万物一体”的基本精神在于尊重和确认“人”与“物”具有同等的内在价值,当二者作为整体而存在时,即“二物无对”时,这个世界才有意义。
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具有高稳定性、易收集性等优点,使得光伏发电系统应用非常普遍,在2017年新装发电机中占有50%的比例,经常作为绿色建筑的载体。在本研究中,对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绿色建筑作出探究,旨在为建造节能型社会做出贡献。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我看,真正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归到真实,也就是干脆不说假话,不制造谎言,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总是按照“万物一体”的思想,不断地深化对于自身、社会和宇宙的认识,特别是相互之间直接与间接的内在联系。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必然伴随方法与技术的突飞猛进。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世界万物之间在时空上的联系推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人类以往的交际怎比今天的联系来的如此紧密与快捷。即便是细小的认识深化也会带动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变化大多会发展成弥散型扩展的状态与良性的结果。因此,凡是封闭的、孤立的、绝对的思想认识亦会带来方法与技术的落后与陈旧。早在近五百年前,王阳明从心学的角度就已经注意并提出的“万物一体”学说,具有思想启蒙和解放的意义。其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引导人们关注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包括人类自身亦处在万事万物之中,并反复强调在实践中体悟这种联系。绝不能人为地割裂人与万事万物之间这种天然的联系,或者把人类自身放在不恰当的地位,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更不能走极端之路,放弃对世界无限可能性的认知。注重对万事万物之间内在联系规律性的认识,注重破解绝对化的、僵化的思维方式,无疑是有益于社会向更加和谐、幸福的目标发展。
四、结语
王阳明晚年居越城讲学论道时,致力于创设“万物一体”的心学理论,将“良知”学说扩充到万事万物的宇宙世界,丰富和发展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圆通了阳明心学的理论体系。作为心学体系,如缺失了“万物一体”学说,就无法正确认识和践行“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在阳明心学的体系结构中,这四大心学命题的确立,最终形成了阳明心学体系,且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朗照宇宙,美轮美奂。同时,对于世人体悟阳明心学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以及认识、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人生启迪意义。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是在自觉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在思想交锋中取得了哲学史上的地位,在求新求变中获得了学术活力,在坚持不懈的讲学中激活了思想的灵感及学说的传播,在后人不断的阐释中阳明心学思想获得了永恒。
参考文献:
[1] 孟子:尽心上[M].成都:巴蜀书社,2000:528.
[2] 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2.
[3] 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 施邦曜.阳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8:226.
“All in On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System of the Yangming Philosophy of the Mind
HUA Jianxin
(YuyaoDonghaiUrbanCultureResearchInstitute,Ningbo,Zhejiang, 315400, China)
Abstract: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the Wang Yangming’ theory of “All in one” was “Conscience” ontology, i.e., creating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cience”, a further deepening and promotion of the Yangming Theory of “to the conscience”, mak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lanation of his mind philosophy more rigorous, its content richer and its reasoning clearer. The theory of “All in on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Yangming Philosophy of the Mind, the expansion and rounding of mind thought in outlook on life, social view and cosmic view, i.e., conveying Wang Yangming’s life ideal, social ideal and universal feelings and expressing his sense of distress and critical spirit to the real society as well. Therefore, only by deeply grasping the theory of “All in one” can we fully, correctly and deeply understand the whole connotation of the System of Yangming Philosophy of the Mind.
Key words:All in one; course of development;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present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B248.2
收稿日期:2019-05-23
作者简介:华建新,男,浙江余姚人,副教授,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宁波市王阳明文化研究促进会副会长。研究方向:阳明学与阳明文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4-0040-08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4.007
(责任编辑:杨 波)
标签:万物论文; 良知论文; 学说论文; 社会论文; 思想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明代哲学(1368~1644年)论文; 《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第4期论文; 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