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年:《孟子》札记三则论文

曹景年:《孟子》札记三则论文

摘要:《孟子》首章“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应遵从传统解释,意为从万中取得一千,从千中取得一百。“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一语,据廖平校订,当为“王者之迹熄而诗作,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语,据宋王元泽所见《孟子》古本,当作“尽信书则不如无为书”。

关键词:孟子;校勘;札记;迹熄诗亡;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一书自宋代升格为经以来,即被广泛关注,对它的整理、注解性的著作汗牛充栋,其中以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为集大成者,该书遍采前人研究成果,对先儒的见解都能够小心地斟酌损益,以确定一个最恰当的观点,是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鲜明体现。然而随着学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孟子》一书认识的深化,其中仍有一些值得重新讨论的地方。今择取《孟子》中的三则语词,略抒己见,以求教于《孟子》学专家,亦为读《孟子》者之一助。

样本共计3168个,2010—2017年99家生产性服务业上市公司32个季度的销售利润率的平均值为11.25%、总税负的平均值为8.26%。其中总税负的最大值为41.57%,最小值为0,原因是部分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或亏损。营改增政策以外的6个变量描述统计性分析如表5:

通过把式(3)和式(5)代入式(1)可计算得到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的等效噪声系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公式中使用的数据并非对数值。

一、释“万取千焉,千取百焉”

《孟子》首章云:“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茍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这段话讲的是义利关系,孟子主张先义后利,才能维持国家的尊卑秩序。

这段话中的“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一语,学界有不同解释。“取”字,传统的解释认为取即取得,意为从万中取得一千,从千中取得一百。此种用法自赵岐、朱熹、焦循等一脉相承,一致认同。如赵岐云:“周制:君十卿禄。君食万锺,臣食千锺,亦多,故不为不多矣。”[1]42朱熹云:“言臣之于君,每十分而取其一分,亦已多矣。”[2]201现代学者提出了两种其他解释,第一种认为取意为“取于”,作被动词,省一介词“于”字。意为万乘之国被千乘之家所取,千乘之国被百乘之家所取。如邬玉堂说:“我们认为‘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句的‘取’字,即‘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句中的‘弑’字……我们还认为‘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为被动句,‘取’字后面省略了‘于’字。”[3]张觉说:“‘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二句紧承上文而来,‘万’即指‘万乘’,‘千’即指‘千乘’,‘百’即指‘百乘’,‘取’即指‘弑其君’,为‘被取’之义。此二句为上文之总结,言‘万乘为千乘所取、千乘为百乘所取,历史上已见了不少了’。如此解释则文通字顺,合乎孟子雄辩畅达之风格。”[4]还有一种看法是认为取也是夺取之取,但作主动而不作被动讲,意为万乘之国夺取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夺取百乘之家。这种说法据吴小如先生所说,在《幼狮学志》第13卷第一期(出版于1970年代后期)中李辰冬的文章《怎样开辟国学研究的直接途径》一文中有提及,并被《梁实秋读书札记》所引用。其基本意思是,“万取千焉,千取百焉”是上征利于下,“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是下弑上,这两句对应,正是对“上下交征利”的解释。“不为不多矣”指春秋战国时混乱的情形。[5]158

“王者之迹熄”所导致的结果,是诗作而非诗亡,在秦汉时代是一种共识。诗的本义是讽刺、讽谏,而这在政治衰败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淮南子·氾论训》云:“王道缺而诗作,周室废礼义坏而春秋作。诗、春秋,学之美者也,皆衰世之造也。”这句话与孟子之语极其相似,但它是“诗作”而非“诗亡”。《史记·儒林列传》云:“周室衰而关雎作。”《论衡·谢短篇》云:“周衰而诗作。”《汉书·礼乐志》云:“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都指出了周衰与诗作的因果关系。《汉书·匈奴传》云:“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可见,在秦汉人的眼中,诗本身就是衰世的产物,是对衰世不满的发泄,其中蕴含着怨刺、诉苦等情绪,这也符合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意旨。不仅秦汉时代如此,《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左史倚相对楚王曰:“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有学者指出:“‘诗’原本只是讽谏怨刺之辞的专名,在它产生之初,并不包括用于仪式、纪功颂德的《雅》《颂》之歌在内。”只是“当讽刺之诗进入仪式而与《雅》《颂》之歌同奏时,《诗》与《雅》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本来专指讽谏怨刺之辞的“诗”,外延逐渐扩大而成为所有燕享朝会仪式乐歌歌辞的代名词。”[9]

又此句中的万乘之国,赵岐、朱熹、焦循等都解释为天子,相应地,千乘为诸侯,百乘为大夫。其实万乘并非指天子,因在先秦时期“天下”与“国”是两个层次,孟子既然说“万乘之国”就不可能指天子,况且他说“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是在举例说一个万乘之国,杀其君的肯定是其国中的千乘之家,如果“万乘之国”是指天下,天下只有一个,独一无二,就没必要如此举例。虽然根据周代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有万乘,但孟子生活于战国中后期,许多国家如秦、齐、魏等,通过变法也已达到富强,拥有万乘的诸侯国和千乘的大夫,在当时并不鲜见。那时候,一些大的诸侯国也称万乘。比孟子稍晚的荀子,就已经大量使用万乘一词了,如“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儒效》)荀子称万乘之国一朝而霸,则万乘之国明显指诸侯之霸主,而非天子。因此,万乘之国是指大的诸侯国,而非指天子。

心智模式是指对看待传统事物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便会对人的思维起到一定引导作用,利用原有的认知和态度去看待问题,而且通常会使用固定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惯有模式会限制主体对新事物的创新思维能力构建,在社会迅速变化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惯性思维经常会影响主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而改善心智模式,对管理者提出更加优质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以使组织更好地提高绩效[1]。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之万、千、百,杨伯峻先生理解为是战车的数量:“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大夫拥有兵车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大夫拥有兵车一百辆。”[6]2但这里的从万中取一千,从千中取一百,理解为具体的战车显得比较生硬,而毋宁说是一种利益的分配,理解为地理单位(或税收单位)更为恰当。《礼记·郊特牲》云:“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郑玄注云:“丘,十六井也。四丘六十四井曰甸,或谓之乘。乘者以于车赋出长毂一乘。”[7]788一甸的居民由于要出一乘车作为赋税,故一甸也称为一乘。孟子此处的万乘、千乘,并非实指具体的一万辆兵车,一千辆兵车,而是指一万个、一千个以“乘”为单位的赋税单位,所谓“万取千焉”意思就是在拥有一万个“乘”赋税单位的国家中,千乘之家可以拥有其中的一千个。这一千个赋税单位,应该是封地或采邑的性质。赵岐注云:“百乘之家,谓大国之卿,食采邑有兵车百乘之赋者也。”[1]41可谓得之。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待15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移栽后20 d,取各处理展开的叶片测定各项生理指标。参考植物生理生化试验指导上的方法[5],分别测定可溶性糖(蒽酮比色法)、可溶性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叶绿素含量(SPAD-520Plus)、青菜地上及地下部鲜重。

二、释“迹熄诗亡”

那么诗作和诗亡的具体时代又该如何界定呢?笼统地说,诗作的年代是周衰、周道缺,或王迹止熄的时代。具体说,上引《左传》提到穆王,《汉书》又界定为穆王之孙周懿王时。《毛诗正义》引郑玄《诗谱序》云:“故孔子录懿王夷王时诗,讫于陈灵公淫乱之事。”[10]大概在西周中后期的穆王、懿王以下,周室无道并开始衰落,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能力,此后直到春秋中期(陈灵公),这个时段可称为“诗作”的时代。春秋中期之后,政治更加衰败,社会更加混乱无序,讽刺、讽谏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诗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那么,应该如何去拯救这样一个乱世呢?就需要有继承诗的新理论或新传统出现,这就是孔子作《春秋》的时代背景。在孟子眼中,《春秋》继承了诗的作用,“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它虽然有一定的讽刺作用,但它更重要的作用不在讽刺,而是有所建构,它是“天子之事”,有尊王、大一统的大义,而这些都是远高于诗的效用的崭新理论。

今人提出的这两种说法固然新颖,但与《孟子》原文意义并不相符,因本段最后有一假设词“苟”,苟字正是承“不为不多矣”而来,单把“不为不多矣,茍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这句话抽出来理解,大意就是,所得已经很多了,但是假如后义而先利,仍然还要去争夺才会满足。而所得已经很多,正是对“万取千”“千取百”的解释,意为国君有一万份(或一千份),你从中分得一千份(或一百份),这已经得到的很多了,言外之意是应该满足了吧,但是如果抱有后义先利的观念,他仍然不会满足,仍要去争夺。这个争夺的结果,就是上文提到的“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这段话其实用的是倒叙法,先将弑君这个结果说出来,然后解释原因,原因就在于诸侯们虽然已经从国君那里得到很多,但由于有后义先利的思想,所以仍然不满足而产生争夺,甚至弑君。

《孟子·离娄下》云:“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历来对这句话的解释众说纷纭,或以为周室衰微,歌颂之声不作,故诗亡,而诗亡之后孔子作《春秋》以褒贬;或以为“王迹”即采诗之官,采诗之官停止,诗也就亡了。然而细读这句话,感觉有些别扭,“诗亡”很像一句赘语,好像只是一个传递中介而没有实际意义,“《春秋》作”可以直接接到“王者之迹熄”之后。近读廖平《今文诗占义疏证凡例》,其于前一“亡”字下注云“亾当为 ,古作字”[8],廖平认为此“亡”字应为“作”,因其古字形近而误。这样,原文就变成“王者之迹熄而诗作,诗亡然后《春秋》作”,这里诗的兴亡就不再只起一个中介的传递作用,而具有了独立的意义。这对我们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有很大启发。

综上所述,《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当作“王者之迹熄而诗作,诗亡然后《春秋》作”。

三、释“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载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此句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熟知,并常被引用来指称读书应该具有怀疑精神。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为“完全相信书,不如没有书”,如此理解当然没问题,然颇觉别扭,总让人觉得这句话似乎缺点什么,是否相信书与是否有书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太多联系,而且没有书是指我没有书,还是指世上没有书?

考明陈士元《孟子杂记》卷四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按王元泽引古本《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为书,为者,学也。书安可无也?学者慎所取而已,不知慎所取则不如勿学也。”[11]73据此,则《孟子》原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作“尽信书则不如无为书”,流传过程中脱去“为”字。为即学也,意思是,如果完全相信书的内容,还不如不学书,也就是说,学书不能依赖书,将其奉为完全正确的宝典,而要有怀疑精神,有所去取。这样理解就文从字顺了。“为”之训为“学”,有《论语》为证。《论语·阳货》载孔子对伯鱼说:“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周南》《召南》是《诗经·国风》的两个部分,为《周南》《召南》,即学《周南》《召南》,亦即学诗。又同篇宰我之言曰:“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为礼、为乐,亦即学礼、学乐,可见先秦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等经典的活动,可称为“为”,“为书“即是“学书”。

另外,汉代的赵岐对这句话的注中说:“书,《尚书》。经有所美,言争或过,若《康诰》曰‘冒闻于上帝’,《甫刑》曰‘帝清问下民’,《梓材》曰‘欲至于万年’,又曰‘子子孙孙,永保民’。人不能闻天,天不能问于民,万年永保,皆不可得为书,岂可案文而皆信之哉。”[1]959其中“皆不可得为书”一语,可见赵岐所见到的《孟子》原文似乎也应该是“无为书”而非“无书”。不过,宋代伪孙奭的《孟子注疏》乃至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综上所述,《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作“尽信书则不如无为书”,脱一“为”字。

参考文献:

[1] 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邬玉堂.读《孟子·梁惠王》札记四则[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1(4):33-37.

[4] 张觉.孟子“万取千”、“千取百”新解[J].古汉语研究,2007(1):81.

[5] 梁实秋.梁实秋读书札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6]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 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 廖平.今文诗占义疏证凡例[A]∥六译馆丛书[O].民国十年四川存古书局刊本.

[9] 马银琴.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74-79.

[10] 郑玄.诗谱序[A]∥毛诗正义: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 陈士元.孟子杂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ThreeNotesinReadingWorksofMencius

CAO Jing-nian

(AcademicExchangeDepartment,ChinaConfuciusResearchInstitute,Qufu273100,China)

Abstract:“Thousand out of ten thousand, hundred out of thousand” in the first page of the Works of Mencius should obey the traditional explanation, meaning to pick out thousand from ten thousands, and pick out hundred from thousand. The sentence “when the royal court declined, poems withered away, and the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began to emerge” said by Mencius should be “when the royal court declined, poems began to emerge, and when poems withered away,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began to emerge” according to Liao Ping’s correction. Another sentence “better no book rather than trust book completely” should be “better not to learn book rather than trust book completely” accords to the ancient copies of the works of Mencius saw by Wang Yuanze.

Keywords:Mencius; collation; reading notes; the royal court declined poems withered away; better no book rather than trust book completely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01(2019)02-0101-04

收稿日期:2018-09-10

作者简介:曹景年,中国孔子研究院学术交流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儒家思想与文献,E-mail:57398335@qq.com。

[责任编辑:岳林海]

标签:;  ;  ;  ;  ;  ;  ;  ;  ;  ;  ;  ;  

曹景年:《孟子》札记三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