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形态论文-罗佳

权力形态论文-罗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权力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意识形态,网络政治,网络政治动员,话语权

权力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罗佳[1](2019)在《话语权力与情感密码:网络政治动员的意识形态审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网络政治动员中的功能日益凸显,成为网络政治动员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看,宏观上的意识形态发展图景和格局限定了网络政治动员的性质及其发展空间;中观上的群体心理嬗变孕育了网络政治动员的情感动能;微观上网民的个体价值取向表明网络政治动员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定,同时又具有重新阐释、整合乃至创造意识形态的可能。(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19年05期)

张伟军[2](2019)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两种形态与两重路径——基于权力逻辑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体系中居于首要位置和统领地位。政治的本质是政治权力,党的政治建设与政治权力密切相关,权力逻辑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逻辑。在权力逻辑的视角下,党的政治建设的本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强化党的领导权力,为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根据党的两种权力类型,将党的政治建设形态分为内向性形态和外联性形态,内向性形态建设主要是党内权力关系与运行机制建设,外联性形态主要是处理党与国家的关系,加强党对国家的领导体制建设。据此两种形态,党的政治建设可以分为党的内向性建设路径和外联性建设路径。党的政治建设的两种形态和两重路径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它们之间也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统一于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领导能力提升的根本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易前良[3](2019)在《平台中心化:网络传播形态变迁中的权力聚集——兼论互联网赋权研究的“平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赋权的已有研究中,"国家-社会(个人)"框架占据主流,这种从社会结构进入的外生视角不足以阐释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兴传播现象。文章借鉴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凝练出一种从技术切入、内生的"平台"视角,借以剖析网络传播形态变迁内隐的权力聚集逻辑,即"平台中心化"趋势。作为基于web2. 0的技术物与资本结合而成的大型互联网商业组织,平台最大化"用户参与",通过新型商业模式将数据货币化,进而获得愈益增长、不对称影响用户的权力,在强制性规范、建制性约束和价值认同建构等叁个维度持续运作。回顾互联网架构变迁之历史,技术、资本与国家的互动构成"平台中心化"的动力机制,表现为智能位移、新经济模式和政策加持的相互为用。权力向平台聚集的趋势不断重塑企业、用户和政府之间的权力边界,给网络时代的秩序再造带来挑战。(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杜欣[4](2019)在《权力和物化: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意识形态出现与政治革命紧密相连,政治权力的介入让符号意识形态的生产与传播成为可能,并成为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生成机制的核心要素。作为传播链条上的受众,被嵌入到由资本所构造的经济关系之中,受众的物化遭遇同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普遍状况形成机制上的一致性,这是政治意识形态传播接受机制的内在逻辑;政治意识形态传播机制持续强化,推动政治意识形态向日常生活领域下沉的同时,也加深了社会大众对主导政治意识形态"优势解读"的"抵抗"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不稳定,此为政治意识形态传播机制的内卷化走向。(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9年07期)

陈乐琳[5](2019)在《权力与资本的空间生产——南京市叁行政区城市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政区一般是城市形态设计最精致、完成度最高的区域,对城市历史信息的记录最完整。本研究选取南京自明代至今的叁个最高级别行政中心周边城市地区作为样本(1.61km×1.61km)进行研究。在梳理城市形态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借鉴政治经济学空间生产理论与康泽恩学派分析方法,从宏观与中观两个层面讨论行政区周边城市形态变化原因。宏观城市尺度的研究说明,权力与资本的空间生产是城市形态演化的核心动力。中观街区尺度,以明故宫为深度研究样本,归纳出权力力量与资本力量的此消彼长是形成城市形态不同阶段的演化特征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6期)

苏龙,徐朝晖[6](2019)在《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的附庸——小说《一九八四》的批评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费尔克劳的"叁维模型"为理论框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工具,从及物性、转换、情态和主位结构四个方面对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进行批评话语分析,进而指出,该小说的语言可以反映鲜明的极权主义观和反极权的意识形态。通过分析可知,语言不仅是作家向读者传递信息的渠道,还是反映和重构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能够协助当权者行使权力和传递思想。同时,语言在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也会变成语言使用者言行的桎梏。(本文来源于《外文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杜子阳[7](2019)在《中国医疗剧中的性别表征、权力运作和意识形态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疗剧是我国电视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类型,作为情节紧张刺激的行业剧,多年来一直受到观众的青睐。进入新世纪,尤其在2010年之后更是异军突起地涌现出了大量的医疗剧作品。医疗剧不仅仅肩负着再现医疗行业现状的责任,它同时形塑并建构着观众对医疗体制、医患关系和社会现状的认知和想象,而医疗剧塑造的医院这个职场中的男性女性更愈发地成为了观众追捧并认同的形象。因此本文立足于医疗剧之于社会现实的多重建构作用,综合运用性别研究、精神分析、权力理论、阶级理论、消费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以医疗剧中的人物形象、剧情发展和特殊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地个案文本细读和理论剖析、详细的共时性对比和历时性探究,考察了中国医疗剧在性别、阶级、权力、意识形态等话语中的表征,揭露了其男权文化的本质和意识形态的霸权以及社会歧视的底色。第一章通过对“跨性别”操演的女主任和完美无瑕的海归博士男医生的刻板形象的对比,揭示了隐藏在此种性别景观背后的男权体制话语。进而通过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历史嬗变,指出了在消费主义日渐扩张的社会中,女性更加艰难的客体化生存境遇和男性出于自我保护的、修辞目的的隐性控制机制。第二章以性别政治作为更高的切入点,首先探讨了男权对中产阶级女医生的双重标准与悖论,论述了新时代女性在男权游戏规则中的不公待遇与身心疲惫。其次通过对医疗剧的总结归纳,阐明了笔者发现的一种与两性权力关系息息相关的“器官移植”式叙事模式。随后展开了对医疗剧中两性权力运作的分类解剖,包括女性的僭越、父权的压制、男性出轨的“合法化”以及性自由与婚姻生育权力的覆灭等等,以此来多维度地印证了男权话语对女性从宰制性到消费性的权力管制形式的变化,以及这背后亘古不变的、愈演愈烈的男性霸权。最后,笔者将权力理论放置在了超越性别的视角上,去探索了医疗剧更加广阔的多维权力表征,着重论证了其中的阶级表征、内科与急诊科歧视、手术权与人事权的争夺以及医生对患者肉体的规训等等,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对福柯权力理论的思考。第叁章的研究视角不断拉升。此前两章分别探究了医疗剧的角色形象气质以及剧中的性别政治与微观权力,基于这样的研究基础,第叁章便将研究起点置于了意识形态的大厦之上。通过对柳叶刀与菲勒斯、艾滋病与肮脏以及医院系统与无限复制的霸权能指这叁对隐喻的讨论,剖析了弥漫于医疗剧每个角落中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意识形态话语的表征,包括对阳具的崇拜与对阉割的焦虑、对艾滋病的歧视和对同性恋者的无视以及对患者的他者化压制和无情的规训目光等等,最终得以揭露了令人震惊且失望的医疗剧异性恋男权霸权的真实身份。(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阎学通[8](2018)在《中美战略竞争的本质是权力之争还是意识形态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美战略竞争的本质是权力之争还是意识形态之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不同性质的竞争将对国际体系造成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权力之争基本上不改变国际体系的性质,而如果意识形态之争以新意识形态主导为结果,则有改变国际体系性质的可能。自一战以来,国际格局的一种形态持续时间大约为40年左右,如一战后的多极格局持续了30多年,冷战的两极格局持续了40多年。然而,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持续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了,这意味着,国际格局(本文来源于《时代人物》期刊2018年06期)

董帅兵[9](2018)在《嵌入性视角下传统村寨社会公共权力形态及其运作——以云南省景洪市基诺族乡巴亚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传统国家建构的角度分析国家权力向村寨社会嵌入的过程,认为传统国家对村寨社会的建构表现为国家行政权和司法权对村社社会的嵌入式整合。国家行政权对村寨社会的整合以政权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委任村寨内部氏族长老为行政代理人为表现形式,以税收和劳役为主要内容,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迅速建构起国家对村寨统治的行政体系。国家司法权对村寨社会的整合以治理规则建设为核心,但国家司法权力与根源于村寨社会的治理惯习产生碰撞,表现为国家司法权不同程度地嵌入村寨社会。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传统国家建构中国家行政权和国家司法权对村寨社会嵌入的不同步性,以及由此引起的村寨治理方式的多样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中,应该注意到国家行政权和国家司法权整合的非均衡性,从而加强国家的乡村社会的制度性整合。(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陈滴滴[10](2018)在《掌握“叁种权力”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出问题和不良苗头,高校要敢于举旗亮剑,善于守占阵地,勤于苦练内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决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切实增强坚持党的路线、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守护青年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照耀下坚定地走向未来。(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24期)

权力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体系中居于首要位置和统领地位。政治的本质是政治权力,党的政治建设与政治权力密切相关,权力逻辑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逻辑。在权力逻辑的视角下,党的政治建设的本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强化党的领导权力,为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根据党的两种权力类型,将党的政治建设形态分为内向性形态和外联性形态,内向性形态建设主要是党内权力关系与运行机制建设,外联性形态主要是处理党与国家的关系,加强党对国家的领导体制建设。据此两种形态,党的政治建设可以分为党的内向性建设路径和外联性建设路径。党的政治建设的两种形态和两重路径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它们之间也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统一于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领导能力提升的根本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权力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罗佳.话语权力与情感密码:网络政治动员的意识形态审思[J].理论与改革.2019

[2].张伟军.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两种形态与两重路径——基于权力逻辑的视角[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9

[3].易前良.平台中心化:网络传播形态变迁中的权力聚集——兼论互联网赋权研究的“平台”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

[4].杜欣.权力和物化: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在机制[J].理论导刊.2019

[5].陈乐琳.权力与资本的空间生产——南京市叁行政区城市形态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

[6].苏龙,徐朝晖.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的附庸——小说《一九八四》的批评话语分析[J].外文研究.2019

[7].杜子阳.中国医疗剧中的性别表征、权力运作和意识形态隐喻[D].东北师范大学.2019

[8].阎学通.中美战略竞争的本质是权力之争还是意识形态之争?[J].时代人物.2018

[9].董帅兵.嵌入性视角下传统村寨社会公共权力形态及其运作——以云南省景洪市基诺族乡巴亚寨为例[J].中国农村研究.2018

[10].陈滴滴.掌握“叁种权力”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J].传播力研究.2018

标签:;  ;  ;  ;  

权力形态论文-罗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