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劳动生产要素不是商品价值的源泉(论文文献综述)
徐淑云[1](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种项谭[2](2018)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自诞生以来就陷入了争论,本文将其概括为“一个主题、两条战线、三足鼎立、四大热点”。在当今中国,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是现实矛盾的反映,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揭示矛盾,指导矛盾解决,也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聚焦争论的热点问题,辨析争论各方观点、逻辑与论据,从中探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益启示,在一些方面推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这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动规律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实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从整体上考察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古典均衡价格理论和斯拉法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分析了否定论者以均衡价格理论和斯拉法体系为依据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以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扞卫者的反批判。在反思这些争论的基础上提出要全面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事实依据,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概念,并把价值本质表述为“劳动交换中人与人的关系”,从整体上探讨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向与路径。在对三大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正面交锋进行整体考察之后,文章转入对具体问题的考察。价值源泉是经济学价值论核心问题,也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不同意只有劳动才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多元论”观点。在辨析学界关于价值源泉“一元论”和“多元论”各种观点基础上,本文认为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坚守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底线,并依据对价值本质的认识,将创造价值的劳动概括为“交换劳动”。交换劳动创造价值,是对价值源泉的抽象规定。按照这一规定,可以更直接地说明服务业劳动创造价值。商业劳动也是服务业劳动,也创造价值。承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有一定的影响。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可以通过影响创造价值的劳动,对价值创造产生影响,本文对此也进行了简要分析。紧承价值源泉问题,本文接下来探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商品价值量决定问题。我国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是以“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为名进行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或依据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得出了“技术决定论”,或依据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得出了“需求决定论”,或者指责马克思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提法存在逻辑矛盾。受否定论者、“一元决定论”者和“二元共同决定论”争论的启发,本文认为商品价值量决定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并不存在先验的价值,价值只能以价值量表现出来,而价格就是实现了的价值量。以对价值量决定的认识为基础,本文继续考察了价值转形问题。价值转形问题就是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问题。否定论者要么认为价值转形无意义,要么认为在投入以生产价格计算的情况下,不能证明转形前后两对总量同时相等,价值转形问题无解,并以此作为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论据。肯定论者要么认为这是一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要么顺应挑战者的思路,在转形投入的情况下证明价值转形问题有解。在梳理中外学者关于价值转形问题有代表性的观点基础上,本文认为价值转形问题不是证明转形前后两对总量同时相等的问题,而是重新规定生产价格的问题。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转形前后的价值和生产价格这两个不同的量,生产价格不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其本身就是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价值。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是引发我国劳动价值论的争论重要原因之一,对价值分配的说明需要在对价值源泉、价值量决定、价值转形等问题作出说明之后才能进行。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就是按照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分配,其理论依据是要素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维护者对此予以了批判。一个主流的观点是价值论与分配论无关,劳动价值论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要素价值论也不是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分配只是所有权的体现。本文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的经济观,劳动者是经济的主体,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有权占有劳动创造的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然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形式进行,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需要以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分析来研究和推进。要素价值论不能说明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反而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经济分析详细阐明了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安排具有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对理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经过完善和发展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才能胜任。在概括论文各章主要的观点之后,本文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价值理论,它并不像否定论者所说的那样“过时了”、“没用了”,而是“正当时”,“更有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时代的召唤,也是逻辑的必然。
林秀珍(LIN Hsiu-cheng)[3](2015)在《基于收入分配视阈的居住正义国际比较》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国(地区),房地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这一特点在台湾和大陆表现得尤其突出。“居住”亦是国民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房地产价格的走势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几年来,大都市地区房价屡创新高,房价问题高居十大民怨之首,不仅年轻人买不起房子,一般受薪者更是苦不堪言,省吃俭用二三十年只为还房贷,也造成年轻人不敢结婚、台湾小孩出生率成为全球最低,这些都是对高房价的无力、与被剥削感日益强烈有很密切的关系。虽然台湾于2011年6月正式施行了《特种货物及劳务税条例》,藉以抑制不当的大量房地产投机,杜绝大财团、投机客的炒作与囤积,据台湾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台湾房地产成交量已下滑约10%。虽然短期内移转趋缓,已收打击投机、抑制炒作的显着成效及影响,却不见得是长久之计。其原因在于当前与不动产相关的地价税、土地增值税、房屋税等税制,都是按公告地价、现值或房屋核定价值做为课税标准,然而土地与房屋的公告价格,常常受到政治因素及特定利益团体的干扰,早已与市场价格严重脱节,偏低的公告价格,使得不动产租税负担过低、持有成本太轻,再加上房地产市场存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漏洞,市场因此出现假性需求、投机现象,进而成为投资工具,助长了炒房的风气,也是房价飞涨的主要原因。因此台湾现行的不动产税制是“奖励投机”,而非“奖励投资”。长期以来,由于个人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这显然有违经济公道与社会正义。近几年来,台湾大台北地区房价屡创新高,居高不下的房价问题广受民众诟病,虽然台湾积极推动了《特种货物及劳务税条例》,并已于2011年6月正式施行,抑制房地产短期内转手交易,打击投机客炒房行为。然而新北市三环三线大型建设陆续动工,以及大陆同胞自由行来台购置房产等题材的炒作,永庆房屋集团7月中公布的购屋趋势调查显示,民众认为房价未来一年看涨的比例反而较奢侈税开征前高,不仅指出仍有不少人看好房市前景,更暗示健全的房市不能只靠奢侈税。而房产价格的走势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论征收奢侈税的成效如何,政府仍需针对房市当前面临的问题,研拟合宜的政策,以落实居住正义,并健全房市发展。
王海明[4](2014)在《劳动价值论新探(上篇)》文中认为不论是劳动价值论还是边际效用论,都承认商品中所凝结和耗费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使用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实体。二者的分歧,直接说来,在于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不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根本说来,在于使用价值是不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最终说来,在于价值反论能否成立。边际效用论证明价值反论不能成立。因为边际效用论发现,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因而使用价值便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因此,钻石交换价值大,决不是因其效用和使用价值小;恰恰相反,钻石交换价值大,只是因其数量小,因而边际效用大,从而使用价值大。水交换价值小,决不是因其效用大,而是因其数量多,因而边际效用小,从而使用价值小。因此,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存在的实体。这样一来,商品中所凝结和耗费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便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它们是使用价值的直接源泉和直接实体,是交换价值的间接源泉和间接实体。马克思和古典经济学派误以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被价值反论所惑,误以为使用价值往往与交换价值成反比,因而不可能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不可能用使用价值来解释交换价值。这样一来,使用价值的源泉和实体——劳动、资本和土地——也就不可能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实体了;否则,交换价值怎么能够与使用价值的大小相反呢?那么,交换价值和价值的源泉、实体是什么?只有劳动: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确实,如果劳动是创造交换价值或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价值或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往往相反就可以理解了。
王小龙[5](2012)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若干热点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一些学者质疑甚至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现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成为在理论和实践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运用文本分析法、抽象方法和逻辑与辨证分析法,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相关概念、范畴和基本观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建立在传统生产方式基础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传统理论遭到了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挑战。本文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来自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所谓挑战进行了辨析,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新的社会经济现象,认为现阶段活劳动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科学的揭示了商品生产带有一般性的规律,不仅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更重要的是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理论与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科学运用马克思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完善分配关系、指导经济活动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并对新时代产生的新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庄三红[6](2012)在《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文中指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时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理论在当前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劳动领域和分配领域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对科学理论的现实需要。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论文从国内外角度,分别对劳动价值论百年论战的历史进行了纵向回顾,也对论战的主要观点加以介绍评析,探讨了国外学者在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价值创造源泉、劳动还原及价值转形等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也探讨了国内学者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定、劳动是否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界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是否偏颇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等问题上的主要看法,最后从中提取出其对当下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启迪。其次,论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四大品格入手,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必然性;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揭示其时代化的重要性;从劳动价值论本身、其涉及的问题、蕴涵的精髓和理论的意义等四个角度,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可能性;最后揭示出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基本任务,即要尊重理论前提、回归理论真相、挖掘理论精髓、指出理论局限和丰富理论内涵。再次,论文回顾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进而系统分析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分析作理论的铺垫。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又从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的理论与现实挑战入手,分析劳动价值论在理论层面受到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创新价值论等的挑战,在现实领域受到劳动新特点和分配新情况的挑战,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现实必然性,也是指出了理论的局限。结合现实情况,论文着重分析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表现和现实启迪,既从社会劳动论的角度,对劳动形式的划分、劳动性质的界定、多种劳动分工的地位进行分析,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生产力发展的结合;也从价值论的角度,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现状,厘清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正视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共同富裕目标的结合。最后,论文对整个研究进行结论分析,得出在当前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应该把握的三个方面:其一,从劳动价值论的提出背景和历史贡献出发,既要看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也要正视其合理性;其二,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出发,要坚持和挖掘劳动价值论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指导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三,从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做法出发,既要重视研究劳动价值论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时代拓展和理论创新;也要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和分配领域的新特点、新动态,最终保护劳动者利益和优化分配关系。
李铁映[7](2010)在《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文中指出李铁映同志的《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探讨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的背景、新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的若干重大发展以及劳动和劳动力,商品生产劳动、商品价值等现实理论和实践热点问题,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略。它对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刊登《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原文,方便读者领略李铁映同志的深邃思想。
胡爽平[8](2010)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分配问题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一直都是理论研究和人们关注的焦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基尼系数近十年来一直在0.4以上,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悬殊,分配不公现象广泛存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长此以往,必将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有的学者开始对作为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提出了各种质疑,如:按劳分配在我国现阶段还只是一种趋势;按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们之间是表现形式与内容实质的关系;贯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就消灭了剥削现象;复杂劳动是生产力特别高的具体劳动等等。基于此,本文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这个主题,直面理论和现实的需要,进行尝试性探索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不是空中楼阁,其理论来源之一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主要包括:15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关于“各取所需”和康帕内拉关于“按需平均分配”的思想;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圣西门在他设想的实业社会制度里,用“按劳动贡献”来决定每个成员地位和收入;傅立叶则主张在他的“和谐社会”里,实行按资本、劳动和才能的比例进行分配;欧文和勃雷提出关于在未来社会的分配应是“等量的劳动应该得到相等的报酬”等等。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来源之二是古典经济学的分配思想,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魁奈、斯密、李嘉图等人的分配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了他们关于分配理论的合理成分。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渊源进行了研究之后,系统地总结出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内涵:分配是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劳动价值论是其理论基石、以人为本是其理论主线、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是其分配方式、公平分配是其理论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笔者又从分配理论出发,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对新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和梳理,并分析了其变迁的内在逻辑性。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机械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和苏联模式,在高度集中的所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搞平均主义,极大挫伤了人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改革开放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指导,对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收入分配制度。随着我国分配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发展,并产生了许多的新成果。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中国转型时期的新发展作了重点的分析,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理论,分析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研究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统一,并对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的问题作了阐释。对理论研究的目的,除了发展理论本身之外,就是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研究的同时,着眼于实际,对分配领域中出现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等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发展。
陈建良[9](2009)在《论要素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文中指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非劳动生产要素凭借其所有权必然要参与价值的分配,而且非劳动生产要素因其在价值的创造中做出了贡献,其参与价值的分配是理所当然。在市场调节基础上,新创造的价值应首先补偿各要素付出的成本,剩余部分再按劳动和非劳动要素的成本权数在各要素所有者之间再进行分配。
冯春安[10](2007)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与出路》文中指出本文包括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规定、与现实的矛盾、国内外代表性价值观点的简评、与现实产生矛盾的原因、商品价值理论要点、对剥削的重新认识和新商品价值论的现实意义等内容。
二、非劳动生产要素不是商品价值的源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劳动生产要素不是商品价值的源泉(论文提纲范文)
(1)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概述 |
二、选题意义 |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是对现实矛盾的反映 |
(二)从争论中获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益启示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均衡价格理论、斯拉法体系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正面交锋 |
第一节 三大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
二、均衡价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斯拉法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否定论者与肯定论者以三大价值理论为依据的争论 |
一、要素价值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
二、边际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
三、供求价格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
四、斯拉法体系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
第三节 理论交锋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启示 |
一、全面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事实依据 |
二、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概念 |
第二章 价值源泉:什么创造价值 |
第一节 我国学者关于价值源泉的争论 |
一、“一元论”的具体观点及争论 |
二、“多元论”的具体观点及争论 |
第二节 从价值源泉争论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
一、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坚守底线 |
二、交换劳动创造价值 |
三、关于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 |
四、生产要素与价值创造 |
第三章 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决定 |
第一节 关于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的争论 |
一、争论概述 |
二、否定论者的观点 |
三、“一元决定论”的观点 |
四、“二元共同决定论”的观点 |
第二节 从争论得到的启示 |
一、总结与评论 |
二、商品价值量决定过程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
三、价值与价格 |
第四章 价值转形问题 |
第一节 西方学者关于价值转形问题的争论 |
一、庞巴维克与希法亭之争 |
二、“狭义”转形问题的争论 |
三、“广义”转形问题的争论 |
四、西方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及其争论 |
第二节 我国学者关于价值转形问题的观点 |
一、转形研究的A体系与B体系 |
二、在动态过程中求解价值转形问题 |
三、平分余量论 |
四、价值转形问题是个“伪问题” |
第三节 总结与启示 |
一、价值转形问题的由来 |
二、价值转形问题是个什么问题 |
三、生产价格不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
四、生产价格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商品价值 |
第五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 |
第一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
一、对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几点认识 |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并非按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分配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的经济观 |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 |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基于收入分配视阈的居住正义国际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研究居住正义问题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居住公平和收入分配的论述 |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居住正义问题的理论阐述 |
三、马克思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论述 |
第二节 恩格斯关于住宅问题的相关论述 |
第三节 罗尔斯的正义论 第二章 台湾居住正义实践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台湾居住正义实践的历史回顾 |
一、以“住宅作为避难空间”为特征的居住正义 |
二、以“住宅作为身份表征等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特征的居住正义 |
第二节 台湾居住正义实践的现状分析 |
一、台湾居住正义实践概况 |
二、目前台湾居住正义隐忧的表现 |
三、居住正义领域问题频出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收入分配与居住正义 |
一、收入分配的范围与内涵 |
二、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
三、收入分配与居住正义的关系 第三章 部分国家或地区促进居住正义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瑞士的政府介入干预式居住正义 |
第二节 德国的政府介入干预式居住正义 |
第三节 新加坡住宅政策与台湾住宅公平政策比较研究 |
一、新加坡“住者有其屋”计划 |
二、新加坡住宅补贴理念及操作方式 |
三、新加坡“住者有其屋”计划特色 |
第四节 美国政府的房屋政策 |
一、经济大恐慌以后的房屋政策 |
二、歧视性的房屋政策:红线政策 |
三、克林顿执政及其以后的房屋政策 |
第五节 台湾住宅补贴的理念及操作方式 |
第六节 部分国家或地区促进居住正义实践的启示 第四章 促进实现居住公平正义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促进实现居住公平正义的原则 |
一、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始终兼顾二者关系 |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三、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切实做好顶层设计 |
第二节 促进实现居住公平正义的建议 |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居住公平正义问题 |
二、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增加公民的财产性收入 |
三、推进住房实价登录,维持合理房价水平 |
四、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建设保障性住房 |
五、关注不动产投资的运作与动向 |
六、实行住宅登记,解决空屋过剩 |
七、健全和完善税收法律制度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4)劳动价值论新探(上篇)(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公有制之真理与私有制之谬论 |
二劳动价值论的主要根据:生产资料转移价值论 |
三马克思的根据:实在论的劳动价值论 |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若干热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要不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1.3.2 关于价值源泉的争论 |
1.3.3 关于价值决定问题的讨论 |
1.3.4 关于劳动是否有价值的争论 |
1.3.5 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性问题的探讨 |
1.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1 文本研究不足 |
1.4.2 系统研究不足 |
1.4.3 前瞻研究不足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 |
2.1 威廉·配第: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 |
2.2 亚当·斯密: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
2.3 大卫·李嘉图: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前提 |
2.4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发展与贡献 |
2.4.1 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 |
2.4.2 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价值规律 |
2.4.3 马克思把价值和交换价值作了科学的区分 |
2.4.4 马克思用价值规律表现形式把价值和生产价格区别开来 |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
3.1 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来源 |
3.1.1 形成价值的是抽象劳动 |
3.1.2 形成价值的是结晶的劳动 |
3.1.3 形成价值的是一定关系下的劳动 |
3.2 创造价值活劳动的内涵 |
3.2.1 生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
3.2.2 管理、科技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
3.2.3 一些服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
3.3 商品价值量的衡量 |
3.3.1 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3.3.2 商品价值量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
3.3.3 科技进步使单位价值量降低 |
4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 |
4.1 非劳动生产要素价值论 |
4.1.1 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
4.1.2 物化劳动多功能论和物化劳动力论 |
4.1.3 整体劳动创造价值论 |
4.1.4 生产力创造价值 |
4.2 第三产业价值论 |
4.3 个性化商品的价值决定 |
4.4 活劳动相对减少条件下价值量的增加 |
4.5 自动化生产条件下价值的源泉 |
5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挑战的辨析 |
5.1 非劳动生产要素价值论辨析 |
5.2 第三产业创造价值说辨析 |
5.3 个性化商品的价值决定辨析 |
5.4 活劳动相对减少条件下价值量的增加辨析 |
5.5 自动化生产条件下价值的源泉辨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 |
五、研究难点、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论战的观点评析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论战的历史回顾 |
一、国外关于劳动价值论论战的历史回顾 |
二、国内关于劳动价值论讨论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国外劳动价值论论战的主要观点及其评析 |
一、关于劳动价值论本身的意义 |
二、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问题 |
三、关于劳动还原的问题 |
四、关于价值转形的问题 |
第三节 国内劳动价值论讨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析 |
一、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之争 |
二、劳动是否价值创造唯一源泉 |
三、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界定 |
四、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存在偏颇 |
五、劳动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观点 |
第四节 国内外劳动价值论论争的现实启迪 |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必然性源自马克思主义的四大品格 |
一、理论品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二、实践品格:直面现实改造现实 |
三、批判品格:勇于反思善于扬弃 |
四、开放品格:海纳百川永不自封 |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重要性源自其理论地位与实践价值 |
一、时代化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地位 |
二、时代化与劳动价值论的实践价值 |
第三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条件分析 |
一、劳动价值论本身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
二、劳动价值论涉及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
三、劳动价值论蕴涵的精髓并没有过时 |
四、劳动价值论理论的意义并没有减弱 |
第四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基本任务 |
一、尊重理论前提 |
二、回归理论真相 |
三、挖掘理论精髓 |
四、指出理论局限 |
五、丰富理论内涵 |
第三章 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进程 |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 |
一、威廉·配第:劳动时间决定“自然价格” |
二、亚当·斯密:既科学又庸俗的劳动价值论 |
三、大卫·李嘉图:资产阶级视野下劳动价值论的最高峰 |
第二节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奠基与形成 |
一、恩格斯:从否定劳动价值论到肯定劳动价值论 |
二、马克思:从接近劳动价值论到科学发展劳动价值论 |
三、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与继承 |
第三节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 |
一、学说前提的确立——商品二因素理论 |
二、科学理论的硬核——劳动二重性学说 |
三、价值本质的揭示——社会的生产关系 |
四、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分析 |
五、对拜物教的批判 |
第四章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挑战 |
一、要素价值论的挑战 |
二、效用价值论的挑战 |
三、均衡价值论的挑战 |
四、创新价值论的挑战 |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挑战 |
一、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的演变 |
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领域出现的新情况 |
三、社会主义社会分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
第五章 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内涵与启迪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论的新视野 |
一、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划分的丰富化 |
二、科学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 |
三、科学理解多种劳动分工 |
四、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意义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论的新视野 |
一、厘清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 |
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
三、正视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 |
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与最终共富目标 |
第六章 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思考 |
第一节 对劳动价值论的背景和历史贡献的思考 |
一、劳动价值论提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 |
二、劳动价值论为工人阶级命运的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三、劳动价值论为资本主义剥削的揭示提供了利器 |
第二节 对劳动价值论理论价值分析的思考 |
一、劳动价值论发现了劳动二重性学说 |
二、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
三、劳动价值论彰显了物质劳动的基础地位 |
四、劳动价值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指南 |
第三节 对推进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分析的思考 |
一、重视研究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 |
二、重视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拓展和理论创新 |
三、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的新特点 |
四、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分配的新动态 |
五、重视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和分配关系的优化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论文提纲范文)
二、新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的若干重大发展 |
3. 社会主义的实践, 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生 |
4.《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来, 科技革命突飞猛 |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 |
5. 经济学研究, 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 |
6. 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以商品作为其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 |
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
8. 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 |
9. 我们今天讨论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什么? |
1 0. 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 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 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
四、劳动和劳动力问题 |
1 1. 今天研究经济问题, 有两个基本出发点: |
1 2. 人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的。 |
1 3. 创造性是劳动的本质特性。 |
1 4.“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 劳动是劳动力的实现。 |
五、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 |
1 5. 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 |
六、商品生产劳动 |
七、商品价值 |
八、活劳动与物化劳动 |
九、生产要素论问题 |
十、剩余价值和净增价值 |
(8)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基本框架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思想来源 |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
(一)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
(二)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 |
二、古典经济学的分配思想 |
(一) 弗朗斯瓦·魁奈的分配思想 |
(二) 亚当·斯密的分配思想 |
(三) 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科学内涵 |
一、地位:分配是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
(一) 分配是再生产的中间环节 |
(二) 生产决定分配 |
(三) 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
二、基石:劳动价值论 |
(一) 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 |
(二) 价值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具有密切的关系 |
(三) 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深化 |
(四)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分配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寻求解决办法的途径 |
三、主线:以人为本 |
(一)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
(二)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三)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征 |
四、方式: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
(一) 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是科学的理论 |
(二) 按劳分配的科学内涵 |
(三) 按劳分配必然走向按需分配 |
五、目标:公平分配 |
(一) 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史上不断追求的目的所在 |
(二) 公平分配的内涵 |
第三章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 |
(一) (1949-1956)从多种分配方式向"按劳分配"集中阶段 |
(二) (1956-1978)实行"按劳分配"和平均主义阶段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轨迹 |
(一) (1978-1987)反对平均主义,落实按劳分配制度阶段 |
(二) (1987-1997)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确立 |
(三) (1997-200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原则的确立 |
(四) (2002-至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原则的确立 |
三、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分析 |
(一)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选择 |
(二) 所有制结构演变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三) 以市场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的逐步完善 |
第四章 转型期中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理论 |
(一) 传统按劳分配的理论形态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 |
(三) 按劳动贡献分配是现阶段按劳分配的最佳实现途径 |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一) 生产要素要参与分配 |
(二) 按劳分配原则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是否"对立" |
(三)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具有必然性 |
三、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
(一)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二)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新发展 |
(三)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 |
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优化结合 |
(一) 有关公平和效率问题思想的启示 |
(二) 我国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探讨 |
(三) 共同富裕目标和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优化组合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
一、当前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面临的理论挑战及其回应 |
(一) 对按劳分配是现实还是趋势的剖析 |
(二)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能否导致平均主义 |
(三)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 |
(四) 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几个问题 |
二、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
(二)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六章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收入分配理论发展 |
一、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
(一)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
(二) 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
(三) 倍增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
(四) 建立税收综合调控体系 |
二、优化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
(一) 坚持效率与公平优化组合的指导原则 |
(二) 当前应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 |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进社会公平 |
(一) 整合社会保障资源 |
(二)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三) 建立对贫困阶层的保护机制 |
四、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
(一) 完善立法,取缔非法收入 |
(二)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
(三) 加强对垄断企业的监管,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
(四) 协调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
(五)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论要素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一、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
二、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价值分配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
三、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现途径 |
四、非劳动生产要素不是商品价值的源泉(论文参考文献)
- [1]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及启示[D]. 种项谭.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基于收入分配视阈的居住正义国际比较[D]. 林秀珍(LIN Hsiu-cheng).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4]劳动价值论新探(上篇)[J]. 王海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若干热点问题研究[D]. 王小龙.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3)
- [6]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 庄三红. 兰州大学, 2012(09)
- [7]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J]. 李铁映. 改革, 2010(08)
- [8]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胡爽平. 武汉大学, 2010(10)
- [9]论要素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J]. 陈建良.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1)
- [10]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与出路[A]. 冯春安. 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