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发展趋势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男[1](2020)在《广州市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广州市的九所高中的羽毛球教师和参与羽毛球选项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现状以及改革对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高中羽毛球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影响羽毛球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因子分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广州市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高中羽毛球教师男女比例不均衡;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参与羽毛球师资培训情况及对培训满意度不容乐观;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形式逐渐多样化。2.学生选择羽毛球选项课的动机多样,随着年级的不同有所变化;羽毛球选项课的开展对转变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态度有积极的作用;部分学生拥有一定的基础,利于课程的开展。3.高中羽毛球场地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多样,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较为集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较为缺乏;在羽毛球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应用较为普遍,现代教学方法应用较少。4.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组织形式单一;选项课教学设计的内容较为全面,但是教学条件的设计较少;选项课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多样,评价形式较为片面。5.影响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效果的因子由教师课程因子、学习因子、教材资料因子、自身条件因子、教学环境因子、动机因子六大类构成,各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主要影响因子是教师课程因子和学生学习因子。6.针对广州市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提出以下改革对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羽毛球场地配备;丰富教学内容;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内容;灵活安排选项课的组织形式;采用多样的教学评价形式和内容。
欧文浩[2](2020)在《推拉理论下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动机及其供给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及篮球功能价值进一步挖掘,高校篮球选项课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篮球选项课不仅是高校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有效衔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与终身体育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助力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与人才强国战略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充分探究和掌握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的动机与需求规律,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充分挖掘课程的优化因素和优化对策,使优化改革更好地为提高学生认知度和参与度服务,为提高篮球课程质量服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首先,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研讨了“推-拉”理论模型应用到篮球选项课动机研究的可行性和优势;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专家咨询法(Delphi)收集并梳理大学生篮球选项课参与因素,并结合推拉理论模型,编制出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的“推-拉-阻”量表;采用分层加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州大学城5所高校的80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数据结果符合探索性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研究要求;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抽取推-拉-阻的公因子并进行命名;运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rsons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建立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推-拉-阻”动机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其次,运用供给侧改革研究理论和专家访谈法,将篮球选项课供给侧分为资源、劳动力、制度和创新四个要素,并对抽样高校的篮球选项课供给要素配置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剖析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推-拉-阻”动机需求与高校篮球选项课供给要素配置存在不足的供需关系,从而探索提出大学生篮球选项课供给优化对策。本文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根据探索性因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推-拉-阻”动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模型拥有较好拟合度。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的推力主要有:“提升自我”、“改善精神与体质”和“个人喜好”,拉力主要为“项目认知”、“课程认知”和“经历认知”,阻力主要为“个人与资源阻碍”和“结构性阻碍”。2、在性别、年级、专业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下,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的“推-拉-阻”动机存在一定的差别。从八个公因子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个人喜好”与“结构性阻碍”中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提升自我”、“改善精神与体质”、“个人喜好”、“项目认知”、“经历认知”、“个人与资源阻碍”和“结构性阻碍”中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专业间的大学生在“个人与资源阻碍”和“结构性阻碍”中存在显着性差异。3、在控制性别、年级、专业三个变量后,“提升自我”、“改善精神与体质”和“个人喜好”三个推力动机以及“项目认知”和“课程认知”两个拉力动机对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能够产生正向显着效应;而“个人与资源阻碍”对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4、通过对抽样的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推-拉-阻”动机与高校篮球选项课供给要素配置存在的不足进行供需对位分析发现:(1)资源要素、劳动力要素配置与阻力存在供需关系,高校在资源要素(生均场地面积和室内场地少、受气候影响大、多媒体线上使用率低)与劳动力要素(篮球专任教师配置不足,教师职称和性别结构差异大)的投入不足,形成了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的阻力。(2)制度要素配置与推力动机存在供需关系,高校在制度要素中存在的(选课制度无法体现学生主体性、课程时长和理论学时短、缺乏学生自评等评价方式)结构性问题,削弱了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的推力。(3)创新要素配置则与拉力动机存在供需关系,高校在创新要素中存在的(篮球文化宣传栏、条幅等文化宣传设施被冷落、选课系统中课程评价信息缺漏)结构性问题,减弱了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的拉力。5、针对篮球选项课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供给优化对策:(1)教育供给方应该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学生需求采集机制,主动适应教育需求,加大篮球选项课的有效供给。(2)建立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构建创新驱动配置,提升篮球选项课吸引力。(3)引导教育资源与服务合理投放,提供优质课程,化解篮球选项课存在阻碍。
方健[3](2019)在《赣州市大中专院校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具有健身娱乐、精神减压、探险刺激、挑战自我等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在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程,能使当代大学生接触和拥抱大自然,最大限度地接触野外环境,在艰苦环境中锻炼生存生活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成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和实地考察法,对赣州市10所大中专院校、40名教师、642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赣州市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发展现状,找出赣州市大中专院校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为赣州市大中专院校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的广泛展开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发现赣州市大中专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户外运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2)学生大众参与度和竞技参与度不足;(3)师资力量不完备;(4)相关领导的不重视高校户外运动的开展、户外运动安全保障难度系数大、学校内户外运动场地与器材设施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1)完善户外运动教育课程体系,增加课程开设、合理安排课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教材和课程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户外运动教育课程评价主体及评价内容;(2)全面提高学生对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的大众参与度和竞技参与度,将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紧密结合;(3)加强师资软件力量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4)完善安全体系建设,提升防范风险意识、引起学校领导重视、制定相关政策为高校开展创建条件、加大经费的投入、优化完善相关硬件设施、丰富体育社团,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李娜娜[4](2019)在《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具体场景的引入或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升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境教学法对于健美操课程是一种较契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为学生健美操技能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健美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构建依据包括理论依据、构建原则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理论依据为情感和认识活动相互作用的心理学原理、认识的直观原理。构建原则包括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突出创造性、渗透教育性和贯穿实践性。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学习迁移目标。(2)健美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情境教学法的程序设计、教学环境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程序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体验反馈→自主学习→达成目标→确定新的教学目标的良性循环;教学环境包括外在的物理环境和内在的心理环境。教学策略为问题情境策略、多媒体情境策略、直观情境策略、激励情境策略、角色扮演策略、竞争情境策略、游戏情境策略、表演情境策略和民主情境策略。(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身体素质(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800米)方面无显着差异,一学期健美操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一定作用;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较明显地提升了实验班学生的柔韧素质。(4)情境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健美操技能的创编能力、乐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实验班学生在创编能力及乐感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班。成套动作的完成方面,实验班学生动作的准确度和表现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动作的流畅性方面无显着性差异。(5)实验班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实验班学生的审美能力影响明显大于对照班。实验班通过设置多样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期待,使学生对健美操课的兴趣得到提升。在情境中学生通过观察示范人员的动作、了解动作结构特点,不断规范自身动作。表现力的提升提高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发展。(6)实验班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班。情境教学中,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老师予以适当引导,学生为完成老师任务,主动与同伴交流沟通,逐渐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情境中,教师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学生踊跃发表观点、提出异议,创新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王善威[5](2017)在《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体育与健康教育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羽毛球运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锻炼灵敏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项深受学生们喜爱的运动,也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的课程内容之一。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深化对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逐步加强各方面教学设施的建设。高等院校是当前羽毛球运动重要的培育和弘扬基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的学生肩负着推广与发展羽毛球运动的任务,因此,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羽毛球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羽毛球运动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于羽毛球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羽毛球课程开设情况,是实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对实现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十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的开设情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情况、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发展对策,主要结论是:1.羽毛球课程目标单一,课程设置不尽相同,部分高校受各种原因的限制,无法正常开设羽毛球专选课程,多数学校没有开设羽毛球辅修课。2.教学时数少、内容多;考核内容偏重技术,轻视理论考核,没有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而区别对待。3.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师具备硕士学历的较多,具备二级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水平的教师较少,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多;专业羽毛球教师人数严重缺乏,缺少教授职称的教师,副教授和讲师比例相对较多;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4.学校对羽毛球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羽毛球场地设施资源的经费投入和建设,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学生课余时间参与羽毛球活动相对较少,课余活动期间缺乏专业辅导。5.专选班的学生对羽毛球课程的认识、理论知识学习、教学方法领会、技术内容的安排等方面满意度明显高于非专选班的学生。
杨永丽[6](2016)在《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科学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技术人才的竞争。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深刻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着学校体育教育朝着学生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个性发展等方向全面发展。体育选项课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调动广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体育专项技术的技能,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普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选项课的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得到了广大高职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因此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是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是非统一的,教学内容也是非固定的。所以现阶段对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对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快速发展,以及对学生体育能力、个性、素质的培养都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开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对高职院校现有的体育选项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结构、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等几个部分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纲要》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以来,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基本完成了由传统体育课向统一选项课教学模式的转变,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2.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单一,传统体育项目比重较大,新兴项目较少,满足不了学生兴趣和职业的需求,体育理论课课时安排较少,教材主要是以高校统编教材为主,教材利用程度较低,内容缺乏全面性和终身化教育,与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有较大的差距。3.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教学大纲过于简单,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陈旧缺乏创新,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评价内容主要还是以体能和动作技能为主,大部分学校以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出勤率为最终考核依据。4.体育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本科学历教师居多,职称结构不太合理,体育教师整体科研能力不太理想,教师专业特长比例有所失调,体育教师工作量较为繁重。5.由于体育经费短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比较缺乏,综合体育馆建设偏少,体育教学配套设施呈现供不应求的瓶颈,并且体育设施配备较为齐全的学校场馆利用率也不是很高,制约了体育选项课的实施和发展。本文旨在为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改革的可参考性发展建议,进一步推动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全面发展。
赵德铭[7](2016)在《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1995年最早《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它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2016年两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务院即将印发实施第二个《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教学也将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而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应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增强体质、培养意识、陶冶情操的运动项目。且随着中国队在世界各种大赛屡屡夺冠的突出表现和羽毛球球星的产生,使全国上下已不知不觉掀起了羽毛球热潮。在2014、2015年的第十八届、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包括港澳地区近百所学校共千名大学生参赛,所以羽毛球运动在吉林省高校同样也得到了重视和青睐。在这样的条件与氛围下,羽毛球运动已然成为众多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也是培养大学生意识与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手段。为了准确地把握吉林省普通高校开展羽毛球选项课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把吉林省普通高校开设羽毛球选项课的6所院校为调查对象,分别从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学生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对吉林省普通高校开展羽毛球选项课学校的调查分析和比较,探明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待与解决的客观要素。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目标,基本按照《指导纲要》的要求,强调了羽毛球运动的“三基”教学目标和强身健体的要求。但有部分学校的教学目标设定,仍存在着目标不具体、不全面的问题和忽视终身体育思想的倾向。吉林省开设羽毛球选项课的六所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都包括理论、实践、考核三大部分。但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时数分配各不相同,并有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而且大部分学校的学业成绩评定过程中,未能反映理论课的成绩。2.吉林省开设羽毛球选项课的六所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与《指导纲要》规定有所违背,除了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外,其他均未达到要求,部分学校并相差甚远。同时其教学时数分配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状,理论与实践课还出现比例失调现象。3.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与年龄结构一样,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尤其是年轻教师所占的比例甚小,羽毛球教学的教龄普遍偏短,专业教师严重匮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学生,对羽毛球项目的亲热度和教学内容满意度较高,并表现出学生选课动机相对均衡。4.吉林省普通高校开设羽毛球选项课的六所院校共有82片场地,室内塑胶场地52片,室外水泥场地30片。数量不足,质量滞后,完全满足不了学生正常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需求。提出建议:1.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理应严格遵循《指导纲要》的要求,加强羽毛球项目“三基”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坚持理论与实践并行,合理分配教学内容,优化考核方法和形式。2.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理应按照《指导纲要》的相关规定,确保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总时数,根据北方气候特征,投资扩建风雨羽毛球馆。3.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应加强教师梯队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专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羽毛球运动的宣传力度,组织丰富多彩的羽毛球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4.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应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健康、休闲、娱乐等文化需求。
杜志浩[8](2016)在《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调查分析 ——以苏州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体育选项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其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它是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学校体育也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发展与对策。大学体育课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学校体育课程,它应当牢牢把握大学生身心需求,把握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使其掌握自主体育锻炼的方法,为其步入社会后的体育活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进一步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选项课的构思是使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不同项目的体育课,学生主体便具有高度的自主权与选择权。然而,体育选项课的实际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积极性依旧有所欠缺。事实证明,体育选项课仍旧需要更多研究与发展。因此对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课动机和对体育选项课的认识与态度等进行调查,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促进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苏州大学公体部领导和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对苏州大学体育选项课进行随堂观察,对苏州大学大一、大二年级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班级学生进行回访,了解苏州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开展情况,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的情况。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1.苏州大学体育选项课开设的运动项目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但是有些深受众多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开展不够,如街舞;学校的场地器材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整体的运动需求;选课形式为网上选课,但是课程并没有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喜爱人数来设置课程的数量。2.苏州大学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大多持欢迎态度,对体育选项课的认识还有所缺乏。一些学生在选课时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和所选的运动项目了解不够。学校方面对体育选项课的宣传与讲解工作需要进一步具体加强。3.苏州大学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内部选修动机居多。大学男生较女生内部动机更为强烈,女生较男生则外部动机更为强烈。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内部选修动机整体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差异性明显的是自身能力、学习技能、自身需求和健美健身,差异性非常明显的是兴趣爱好、社交和带来快乐。4.苏州大学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外部选修动机具有显着性差异。其差异性明显的是课程考核和教师,差异性非常明显的是荣誉地位、同伴影响、场地器材、运动项目和学分要求。5.苏州大学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虽然整体上差异不明显,但是在外部选修动机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同伴影响、课程考核、运动项目、教师和学分要求五方面的影响。大二年级较大一年级学生体育选项课外部选修动机更为强烈、每周的运动频率也所下降。
王峰[9](2014)在《潮课视角下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从山东省部分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课程教学入手,并且分析新课标的要求,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我省各高校非体育专业体操课开展状况以及学生的体操学习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1],通过创新性的体操课程改革思路,为体操课程改革的更好开展,打下基础。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课程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对部分高校做了调查研究和分析,从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课程教学入手[2],并且分析新课标的要求,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我省各高校非体育专业体操课开展状况以及学生的体操学习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利用高校当中的教育资源设施,通过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引入潮课中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使得体操的发展更加富有活力和生机。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找到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的年龄比例不协调,缺少年轻教师,女教师偏少,体操教师的学历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2、山东省普通高校的体操器械场地设施不完善,缺少现代化的先进教学设备,加上领导对体操可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体操设施的投资不足。3、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体操课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对体操的整体认识也还不够全面。4、教学内容体系较为陈旧,评价方式也一直沿用传统的评价方法,体操课的课时数不够。5、将体操课中融入“潮课”元素,能够缓和目前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且学生还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体质,进而更好的实现体操课的教学效果。6、以不改变体操教学基本项目为出发点,实现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中引入“潮课”元素的目的,调节好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融入的方式将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带进体操课堂。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在体操师资方面能够大胆引进有能力的年轻教师,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使体操教师更加全面。2、对“潮课”现象,我们应该认清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方式对待潮课现象,将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中适合体操的部分融入体操课的内容当中去,为体操课在非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发展和学生全面进步做出贡献。3、本研究只是对潮课融入传统课程的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访谈等初步的分析,若能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深入的实验观察,结论可能会更有说服力。另外,本研究是从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如能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入到体育教育专业或者是其他非体育专业当中去,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体操的发展。
李汇源[10](2014)在《西安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理念与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休闲体育理念》文中指出羽毛球在西安的发展速度很快,羽毛球俱乐部随处可见,高校的羽毛球发展也十分迅猛,羽毛球选项课逐渐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选项课之一。特别是近几年,羽毛球选项课往往出现爆满的现象。随着信息时代向休闲时代的转变,高校体育选项课迫切的需要合理的教学理念予以正确的引导。休闲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与之相适应,因此教学指导者应加强对休闲教育的认知。本研究通过对西安地区部分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整体教学现状的调查,包括各高校羽毛球课程设置、师资状况、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场地器材等方面,和影响西安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开展的因素,并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提出了西安地区部分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得出结论如下:1缺乏必要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如何使大多数学生的体育需求能够真正的在健康运动,愉悦身心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新大纲的提出也使得休闲体育有了更大的发挥平台,给予休闲体育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引导。2目前西安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过于强调技术动作和竞技水平,学生的自身需求和心理满足感并没有得到重视,课程的设置虽然与新大纲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没有突出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无法使学生形成运动习惯。3西安地区羽毛球选项课教学内容设置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羽毛球技战术传授,这样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主要的理论教学内容并不是学生真正想要学习的,这就违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目前的课程目标存在重技战术,轻沟通合作的现在。4现阶段西安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中,传统教学法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休闲体育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几乎未涉及,出现的也只是形式上的,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把握到教学方法的真正含义,无法使教学目标真正得到体现。5目前西安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课程考核内容不够健全,缺乏发展性的评价。学生对休闲体育的了解不是很全面。针对得出的结论对现阶段西安地区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课程设置做出了比较全面的发展策略设想,为休闲教育理念融入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和高校体育选项课改革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
二、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发展趋势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发展趋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市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相关政策及文件 |
1.1.2 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选项课的概念界定 |
2.2 国外中学体育教学相关研究成果与分析 |
2.3 国内中学体育教学相关研究成果与分析 |
2.3.1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相关研究成果与分析 |
2.3.2 高中羽毛球教学相关研究成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高中羽毛球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4.1.1 教师性别、年龄以及从事羽毛球教学年限情况 |
4.1.2 教师学历及职称情况 |
4.1.3 教师求学阶段专项学习情况 |
4.1.4 教师任教后接受培训的次数及对专项师资培训的满意度 |
4.1.5 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主要形式 |
4.2 参与羽毛球选项课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4.2.1 学生性别、年级情况 |
4.2.2 学生参与羽毛球选项课的途径 |
4.2.3 学生选择羽毛球选项课动机 |
4.2.4 学生参加选项课前后对羽毛球态度变化情况 |
4.2.5 学生对羽毛球选项课的态度及原因 |
4.2.6 学生参加校外羽毛球培训情况 |
4.3 广州市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4.3.1 羽毛球场地设施情况 |
4.3.2 选项课上课人数及场地使用情况 |
4.3.3 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目标 |
4.3.4 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内容 |
4.3.5 羽毛球选项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
4.3.6 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组织形式 |
4.3.7 羽毛球选项课教学设计内容 |
4.3.8 羽毛球选项课教学评价情况 |
4.4 影响广州市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效果因素分析 |
4.4.1 确定选取的因素 |
4.4.2 影响广州市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效果的公因子分析 |
4.5 广州市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改革对策 |
4.5.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4.5.2 转变学生学习态度 |
4.5.3 加强羽毛球场地配备 |
4.5.4 丰富教学内容 |
4.5.5 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
4.5.6 完善教学设计内容 |
4.5.7 灵活的安排选项教学组织形式 |
4.5.8 采用多样的教学评价形式和内容 |
5 结论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录 A 专家访问提纲 |
附录 B 学生问卷 |
附录 C 教师纸质问卷 |
附录 D 教师电子问卷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推拉理论下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动机及其供给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篮球选项课 |
二、参与动机 |
三、课程供给优化 |
四、推拉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篮球选项课的价值 |
二、篮球选项课的参与动机 |
三、篮球选项课的发展趋势及不足 |
四、篮球选项课的优化 |
五、文献评述 |
第二章 理论背景与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理论背景 |
一、推拉理论背景 |
二、推拉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二节 理论探讨 |
一、推拉理论应用的可行性 |
二、推拉理论应用的优势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专家咨询法(Delphi) |
四、问卷调查法 |
五、实地考察法 |
六、数理统计法 |
七、逻辑分析法 |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动机 |
一、因子分析 |
二、描述性分析 |
三、差异分析 |
四、相关性分析 |
五、结构模型验证 |
第二节 篮球选项课供给要素配置分析 |
一、篮球选项课资源要素配置分析 |
二、篮球选项课劳动力要素配置分析 |
三、篮球选项课制度要素配置分析 |
四、篮球选项课创新要素配置分析 |
第三节 篮球选项课供给优化对策 |
一、主动适应教育需求,加大篮球选项课的有效供给 |
二、构建创新驱动配置,提升篮球选项课吸引力 |
三、化解存在阻碍,优化篮球选项课配置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赣州市大中专院校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发展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 |
1.1.2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
1.1.3 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4 赣州市户外运动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户外运动 |
2.1.2 户外教育 |
2.1.3 课程及体育课程 |
2.1.4 户外运动教育课程 |
2.2 关于体育课程的研究 |
2.2.1 国内关于体育课程的研究 |
2.2.2 国外关于体育课程的研究 |
2.3 关于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的研究 |
2.3.1 国内关于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的研究 |
2.3.2 国外关于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的研究 |
2.4 关于赣州市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赣州市大中专院校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发展现状调查 |
4.1.1 赣州市大中专院校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开展状况 |
4.1.2 赣州市大中专院校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
4.1.3 赣州市大中专院校学生对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参与情况现状调查 |
4.1.4 教学场地设施器材配备现状 |
4.1.5 小结 |
4.2 制约赣州市大中专院校开展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的因素 |
4.2.1 户外运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
4.2.2 学生参与不足因素 |
4.2.3 师资力量不完备 |
4.2.4 学校内户外运动场地与器材设施不足 |
4.2.5 其他因素 |
4.2.5.1 相关领导的不重视高校户外运动的开展 |
4.2.5.2 户外运动安全保障难度系数大 |
5 赣州市大中专院校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发展建议 |
5.1 完善户外运动教育课程体系 |
5.1.1 增加课程开设、合理安排课时 |
5.1.2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 |
5.1.3 科学地选择教材和课程内容 |
5.1.4 建立多元化的户外运动教育课程评价主体及评价内容 |
5.2 全面提高学生对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的参与度 |
5.2.1 提高学生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大众参与度 |
5.2.2 提高学生户外运动教育课程竞技参与度,使课程与比赛相互促进发展 |
5.3 加强师资软件力量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 |
5.4 加大经费的投入,优化完善相关硬件设施 |
5.5 完善安全体系建设,提升防范风险意识 |
5.6 引起学校领导重视,制定相关政策为高校开展创建条件 |
5.7 丰富体育社团,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
6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3 文献评述 |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实验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健美操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构建依据 |
4.1.1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4.1.2 情境教学法的构建原则 |
4.1.3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目标 |
4.2 健美操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构成内容 |
4.2.1 情境教学法的程序设计 |
4.2.2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环境 |
4.2.3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
4.3 情境教学法对健美操教学效果影响的分析 |
4.3.1 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分析 |
4.3.2 对学生健美操技能影响的分析 |
4.3.3 对学生健美操课兴趣影响的分析 |
4.3.4 对学生审美能力影响的分析 |
4.3.5 对学生合作意识影响的分析 |
4.3.6 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附录1 实验班教案 |
附录2 对照班教案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调查问卷 |
附录5 健美操评分标准 |
8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 致谢 |
(5)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1.3.2 我国高校羽毛球课程方面的研究 |
1.3.3 河南省高校羽毛球运动相关方面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现状 |
3.1.1 羽毛球课程目标分析 |
3.1.2 羽毛球课程结构设置情况 |
3.1.3 羽毛球课程教学内容现状 |
3.1.4 羽毛球课程教材使用情况 |
3.1.5 羽毛球课程考核评价情况 |
3.1.6 羽毛球课场地设施情况分析 |
3.2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师资队伍情况 |
3.2.1 羽毛球教师年龄结构分析 |
3.2.2 羽毛球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
3.2.3 羽毛球教师继续教育情况分析 |
3.2.4 羽毛球教师专业背景及获得羽毛球等级情况分析 |
3.3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羽毛球课程学习情况 |
3.3.1 学生对羽毛球课程的认知情况 |
3.3.2 学生课余参与羽毛球运动情况 |
3.3.3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满意度 |
3.3.4 学生对羽毛球理论知识教学内容满意度 |
3.3.5 学生对羽毛球技术内容安排的满意度 |
3.4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3.4.1 课程目标单一 |
3.4.2 学校对羽毛球运动的重视程度 |
3.4.3 教学内容多、学时少 |
3.4.4 羽毛球场地设施条件有限 |
3.4.5 羽毛球专业教师匮乏 |
3.5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建设发展对策 |
3.5.1 课程目标应多元化发展 |
3.5.2 提高学校对羽毛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加大羽毛球资源建设和投入 |
3.5.3 优化羽毛球课程结构 |
3.5.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
3.5.5 完善考核评价方法 |
3.5.6 加强教材创新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C 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录D 访问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1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 |
1.1.2 关于体育选项课的发展历程研究 |
1.1.3 关于体育选项课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研究 |
1.1.4 关于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的作用研究 |
1.1.5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开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 国外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类型情况调查与分析 |
3.1.2 高职院校中《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
3.1.3 体育选项课课程项目设置情况调查与分析 |
3.1.4 体育选项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结合情况分析 |
3.1.5 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
3.1.6 理论课开展课时数量调查与分析 |
3.1.7 体育选项课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3.2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体育选项课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制定情况调查与分析 |
3.2.2 体育选项课教学组织形式调查与分析 |
3.2.3 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查与分析 |
3.2.4 体育选项课考核评价情况调查与分析 |
3.3 学校领导对体育选项课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情况 |
3.4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
3.4.1 体育教师对开展体育选项课的态度情况调查与分析 |
3.4.2 体育教师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情况调查与分析 |
3.4.3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情况调查与分析 |
3.4.4 体育教师科研情况调查与分析 |
3.4.5 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情况调查与分析 |
3.4.6 体育教师工作量情况调查与分析 |
3.5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选项课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3.5.1 学生对体育选项课态度情况调查与分析 |
3.5.2 学生进行体育选项课学习的动机情况调查与分析 |
3.6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开展体育选项课的场地器材设施情况调查分析 |
3.7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资源开发情况调查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概况 |
1.3.2 我国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 |
1.3.3 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界定 |
1.3.4 我国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课程设置现状 |
3.1.1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目标分析 |
3.1.2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内容分析 |
3.1.3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分析 |
3.2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师分析 |
3.2.1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师年龄、教龄结构分析 |
3.2.2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师学历结构分析 |
3.2.3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3.3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学生分析 |
3.3.1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学生的选项动机分析 |
3.3.2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情况 |
3.3.3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态度分析 |
3.4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场地设施分析 |
3.4.1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场地的数量评价 |
3.4.2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场地设施评价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8)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调查分析 ——以苏州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体育选项课概述 |
1.2.2 动机与体育选项课选课动机概述 |
1.2.3 关于体育选项课研究的现状 |
1.2.4 关于“体育选项课选课动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问题和基本思路 |
1.3.1 研究的问题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观察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选项课的基本情况介绍 |
3.1.1 课程设置与教师队伍 |
3.1.2 选课形式与考核办法 |
3.2 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认识与态度 |
3.2.1 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认识 |
3.2.2 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态度 |
3.3 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分析 |
3.3.1 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内部选修动机分析 |
3.3.2 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外部选修动机分析 |
3.3.3 大学男、女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综合比较分析 |
3.4 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发展趋势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7 致谢 |
(9)潮课视角下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2.3 对“潮课”的解读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基本状况分析 |
4.1.1 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在职体操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
4.1.2 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学生学习基本状况分析 |
4.1.3 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教学过程现状分析 |
4.2 影响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有效开展的因素分析 |
4.2.1 体操器械、场地设施等方面影响 |
4.2.2 目前体操课项目本身的影响 |
4.2.3 领导的重视程度 |
4.3 “潮课”融入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教学的必要性 |
4.3.1 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开展的必要性 |
4.3.2 “潮课”现象融入体操课教学符合教师对体操教材内容选择的要求 |
4.3.3 潮课融入体操课教学对改变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现状意义重大 |
4.3.4 “潮课”现象融入体操课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体操知识面 |
4.4 “潮课”视角下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发展对策研究 |
4.4.1 加强领导对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的重视程度 |
4.4.2 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
4.4.3 将“潮课”现象融入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的策略探究 |
4.4.4 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对策研究 |
4.4.5 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的考核评价方法对策研究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师资方面 |
5.1.2 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场地器械设施方面 |
5.1.3 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学生学习方面 |
5.1.4 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现状 |
5.1.5 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中融入“潮课”元素对体操教学内容影响 |
5.1.6 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中融入“潮课”元素的策略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西安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理念与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休闲体育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休闲时代的来临 |
1.1.2 休闲时代的来临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
1.1.3 西安地区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改革的迫切性 |
1.1.4 休闲时代对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发展趋势的影响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休闲概念的界定 |
1.4.2 休闲体育概念的界定 |
1.4.3 羽毛球的发展进程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观察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西安地区羽毛球选项课的现状分析 |
3.1.1 休闲教育理念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差别 |
3.1.2 西安地区羽毛球选项课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3.1.3 西安地区羽毛球选项课授课教师现状分析 |
3.2 休闲体育视角下西安地区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设想 |
3.2.1 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目标的设想 |
3.2.2 羽毛球选项课教学项目内容的设想 |
3.2.3 羽毛球选项课教学方法与考核的设想 |
3.2.4 以休闲体育为理念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发展趋势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D]. 李亚男.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2]推拉理论下大学生参与篮球选项课动机及其供给优化研究[D]. 欧文浩.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赣州市大中专院校户外运动教育课程发展现状调查分析[D]. 方健.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4]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李娜娜. 苏州大学, 2019(06)
- [5]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王善威. 河南大学, 2017(06)
- [6]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 杨永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7]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 赵德铭. 延边大学, 2016(02)
- [8]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调查分析 ——以苏州大学为例[D]. 杜志浩. 苏州大学, 2016(01)
- [9]潮课视角下普通高校非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发展研究[D]. 王峰. 山东体育学院, 2014(03)
- [10]西安地区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理念与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休闲体育理念[D]. 李汇源. 西安体育学院,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