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阻力,隧道,桥梁,偏压,土质,井口。
地震力论文文献综述
涂健[1](2019)在《考虑地震力效应的台阶式边坡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多发地区,设计和施工都需要考虑地震力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地震力作用下的台阶式边坡稳定性问题,结合极限分析方法和随机响应面法,建立了一种计算效率较高的边坡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拟静力法将地震力效应转换为作用在边坡水平方向上的荷载,同时将地震力系数和土体特性均视为随机量;然后基于上限法原理和强度折减法,推导得到考虑了地震力效应的台阶式边坡稳定功能函数;由于该方程表达式是一个隐式函数,因此,利用随机响应面法得到原功能函数的近似显式表达式;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法模拟近似的显式函数,最终计算得到边坡的失效概率。通过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的精度与传统的蒙特卡洛方法相当,但是计算过程相对简易高效,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考虑地震力效应的台阶式边坡可靠度分析。(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杨博,李成献,董捷,仲帅[2](2019)在《重载列车运行与地震力耦合作用下交叉隧道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频发区域修建的交叉隧道,重载列车运行时若遇地震力作用,其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备受关注.论文建立了正交交叉隧道的叁维有限差分模型,用激振函数模拟重载列车竖向振动荷载,并输入地震波,以研究重载列车运行与地震力耦合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重载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上跨隧道振动加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隧底、拱脚、拱顶和拱腰,下穿隧道振动加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拱顶、拱腰、拱脚和隧底;在重载列车运行与地震力耦合作用下,上跨隧道振动加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隧底、拱顶、拱脚和拱腰,下穿隧道振动加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拱顶、拱腰、拱脚和隧底;重载列车运行与地震力耦合作用下相比仅受重载列车运行条件作用时,交叉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相对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陶磊,赵虹宇,邓嵩,朱硕,耿浩然[3](2019)在《考虑地震力的深水导管与海底土纵向耦合振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深水油气钻采过程中隔水管、水下井口等管柱设备的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桩基力学和流体力学,建立了考虑地震力的深水水下井口-导管与海底土纵向耦合振动模型。假设深水导管周围的土层是均匀的,且是各向同性的饱和黏性土壤,海底地震力是简谐力,并施加在土层的底部,模型考虑了环空钻井流体上返摩擦力,并引入势函数对模型进行求解。将计算结果与ABAQUS模拟结果对比,同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模型计算结果准确度较高,深水导管纵向振动主要影响因素是地震频率和导管下入深度,而环空上返流体对系统纵向振动影响较小,在深水油气钻采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地震灾害,并合理设计导管下深。(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张延[4](2018)在《地震力作用下楼梯位置对预制装配式房屋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制装配式房屋是我国建筑发展的方向,楼梯是房屋中重要的垂直交通构件,如何进行楼梯位置的布置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预制装配式房屋楼梯不同位置对结构自振周期、结构位移、内力的影响,从而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张治国,姜蕴娟,刘明,宫剑飞[5](2018)在《考虑黏聚力及地震力的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地震力偏角的旋转,在考虑水平、竖向地震综合作用下,采用拟静力法提出了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算的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解,通过与规范及既有文献比较,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并探讨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竖向地震力较小时,随水平地震效应增加,围岩压力、浅埋侧下滑力及深埋侧压力呈上升趋势,深埋侧下滑力及浅埋侧压力呈下降趋势;随竖向地震力增加,围岩压力先下降后上升;内摩擦角提高及黏聚力降低,均会引起围岩压力明显提高,同时双侧下滑力及压力有所降低.另外当地震力较小时,围岩级别越高,围岩压力、双侧下滑力和正压力值越小;随地震力增加,所得结果有不同程度的突变.(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孙科[6](2018)在《地震动特性对土质边坡地震力及稳定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断裂带发育,强烈的地震作用会诱发大量边坡失稳破坏从而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对高地震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现行的行业规范仍沿用拟静力法,在理论和工程实践中仍然处于经验阶段。这些规范大多数没考虑波动效应和竖向地震力,只是相关系数选取不同,并且系数选取有很大经验性,这将带来很大的工程风险。所以对边坡地震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的系统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稳定性分析方法是地震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为了找出更符合实际的评价方法,本文回顾了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根据计算原理的不同将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进行了分类,包括拟静力法、拟动力法、数值方法,并对叁种方法分别进行了评述和总结。通过地震动数据处理得到了不同地震强度下地震波的傅里叶幅值谱,得出了不同地震动的傅里叶卓越频率范围,收集了常见土层的波速数据,由频率、波速与波长的关系给出了土质边坡地震波波长范围。同时考虑输入地震动特性和坡体自身材料特性对坡体实际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波传播基本原理,研究剪切波垂直入射情况下坡体内地震动响应的分布规律,揭示输入地震动频谱特性和坡体自身刚度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而从地震系数入手,综合考虑输入地震动特性、坡体材料力学特性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波动效应对地震力及稳定性的影响,构建出既简单实用,又能反映上述边坡动力响应主要影响因素和本质特征的地震力计算的改进方法。最后还讨论了竖向地震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横波的卓越频率集中在0.5-4Hz,其中近场(断层距20-60km)地震动横波的卓越频率比远场(断层距60-200km)地震动小,近场地震动横波的卓越频率集中在0.5-2.5Hz,远场地震动横波的卓越频率集中在1-4Hz;纵波的卓越频率集中在1-7Hz,不论近场还是远场地震动纵波的卓越频率都没有规律性,并且卓越频率范围比横波的大;得出了不同材料边坡在不同地震动条件下的波长范围。(2)通过分析地震系数比(Seismic Coefficient Ratio,简称SCR,拟动力法反算出的地震系数与拟静力地震系数的比值),对比了基于波动理论的方法和拟静力法,发现在λ/H(波长与坡高比值)大于10时SCR=1,拟静力法和基于波动理论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λ/H小于10时SCR<1,且SCR随着λ/H减小而减小,拟静力法和基于波动理论的计算结果出现差别,差别随着K_h(拟静力水平地震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在λ/H小于10时需要考虑波动效应对边坡地震力和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土质边坡不同λ/H对应的SCR值,土质边坡横波λ/H最小值为0.5,纵波λ/H最小值为0.8,对应的SCR_h最小值为0.16,SCR_v最小值为0.22。并经过分析,在土质边坡中λ/H小于10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土质边坡进行地震动稳定性分析时考虑波动效应是十分必要的。(3)发现在拟静力法计算中竖向地震力对安全系数影响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但是考虑波动效应时,竖向地震力会对安全系数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考虑竖向地震力会使安全系数变大,因此在动力分析中不考虑竖向地震力是非常危险的。(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5-03)
崔春义,梁志孟,陈守龙,孟坤,程学磊[7](2018)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桥梁结构-地基完全相互作用体系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场地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通过建立桥梁结构-地基基础相互作用体系动力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提取自然频率与振型,用Newmark逐步积分方法求解材料非线性的动力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针对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桥梁结构-地基完全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动力固有特性和动力响应时程分析。计算分析表明:地震动沿河道中线从基岩传递到河底,场地土层对主频带内成分具有明显放大效应;场地中桩线和桥台线相较于河堤中线上具有更为明显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卓越平台,且呈现典型软土夹层场地滤波双峰特征;中桩和边桩弯矩时程极值沿深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由于河堤场地中线土层侧移显着,同深度处中桩时程内弯矩极值明显高于边桩;软弱夹层场地地基相互作用对于桥梁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具有显着影响,工程设计与计算中应加以考虑与重视。(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左群伟[8](2018)在《规则连续梁桥地震力的简化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规则连续梁桥水平地震力分析方法: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进行E1、E2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计算,采用类型Ⅰ抗震体系进行能力保护设计方法计算。E1地震作用下,应验算顺桥向桥墩和基础的强度,E2地震作用下,应验算顺桥向桥墩墩顶位移或桥墩塑性铰区域塑性转动能力。地震作用力主要取决于结构自震周期、设计加速度反应谱,而结构自震周期由换算质点质量、换算质点水平位移计算确定。对地震作用力大小最敏感的参数是柱高,设计矮柱时应充分考虑立柱的埋深,适当考虑承台对立柱的约束,兼顾内力和变形,以取得较为经济合理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江苏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天翔[9](2018)在《带耗能梁段斜交网格体系抗震性能与地震力折减系数谱》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斜交网格结构能够充分地利用结构构件的性能,减少材料用量和建设成本,成为高层建筑结构领域最受欢迎的新兴结构形式之一。高层斜交网格结构的研究集中于弹性阶段的受力特性、影响因素、网格计算理论、斜交角度和复杂节点等方面,而对地震作用下的性能研究还不够完善。传统斜交网格结构的消能能力和延性十分有限,一旦结构超出弹性范围,容易出现严重破坏,带来巨额修复成本。对斜交网格等弯曲型结构的地震力折减系数谱的研究也较为匮乏。因此,提升高层斜交网格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进一步研究弯曲型结构的地震力折减系数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提升高层斜交网格结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研发新型斜交网格耗能机制和基于性能的高层斜交网格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基于转角延性和曲率延性的弯曲型结构地震力折减系数谱,最终使高层斜交网格结构可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地震设防区。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一座位于洛杉矶市的30层传统斜交网格结构,建立详细的OpenSees分析模型,有效地模拟斜撑动力弹塑性失稳和失稳后的结构行为,对结构进行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以研究其耗能能力和动力特性,基于FEMAP695评估方法对其进行抗倒塌性能评估。(2)提出新型单防线带耗能梁段高层斜交网格结构体系,建立基于性能的单防线带耗能梁段斜交网格结构塑性设计方法,设计一座位于洛杉矶市的单防线高层斜交网格结构,进行非线性静力(推覆)和动力时程分析以验证新型耗能机制及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基于FEMAP695评估方法对新型单防线带耗能梁段高层斜交网格结构进行抗倒塌性能评估。(3)提出具有叁线性荷载-位移相关关系的新型双防线带耗能梁段高层斜交网格结构体系。在基于等效能量的塑性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高阶振型能量修正系数,建立双防线带耗能梁段高层斜交网格结构塑性设计方法,设计一座位于洛杉矶市的双防线高层斜交网格结构以验证双防线耗能机制与性能水平,采用FEMAP695评估方法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抗倒塌性能评估。(4)采用双防线带耗能梁段高层斜交网格结构塑性设计方法设计3座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24层斜交网格结构,斜交角度分别为54°、64°和70°,进行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和非线性动力分析以研究斜交角度对新型斜交网格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FEMAP695评估方法研究斜交角度对新型斜交网格结构抗倒塌性能的影响。(5)为研究斜交网格等弯曲型结构的地震力折减系数谱,提出基于转角延性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引入地震力名义作用高度和带零长度弹簧单元的集中塑性计算模型,采用双周期标准化方法保持谱线峰值特征,研究结构基本周期、转角延性、断层距离、后期刚度系数和二阶振型等因素对弯曲型结构地震力折减系数谱的影响,建立转角延性与位移延性的相关关系,建立基于转角延性的弯曲型结构地震力折减系数和二阶振型影响指数简化计算公式,并应用于高层斜交网格抗震设计中。(6)提出基于曲率延性的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构基本周期、曲率延性、刚度比、薄弱层和二阶振型等因素对弯曲型结构地震力折减系数谱的影响,建立曲率延性和位移延性的定量关系,建立基于曲率延性的弯曲型结构地震力折减系数和二阶振型影响指数简化计算公式,并对比基于转角延性和基于曲率延性的地震力折减系数,分析耗能模式对地震力影响系数的影响。(7)作为斜交网格建筑内部竖向承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一种新型花纹钢板做上翼缘的钢-混凝土组合楼面梁,可增加建筑内部空间并配合新型斜交网格进行快速施工。进行11个试件的试验研究以探究花纹钢板-混凝土界面的抗剪性能和花纹钢板做上翼缘的钢-混凝土组合楼面梁的抗弯性能,分析构件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和应变分布形式,提出新型组合梁的钢-混凝土界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4-01)
黄占芳,刘永强,白晓红[10](2017)在《液化土群桩基础水平地震力振动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液化土桩基体系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的变化。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了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可行性;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3D、3.5D、4D叁种工况下的沉降时程和振动不同时间桩基的荷载—沉降(Q-S)曲线,分析两曲线结果,依据相关文献对振动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进行了求解。初步提出当地基土存在液化土层,考虑动载作用时的桩基竖向承载力的修正公式,为相关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7年24期)
地震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地震频发区域修建的交叉隧道,重载列车运行时若遇地震力作用,其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备受关注.论文建立了正交交叉隧道的叁维有限差分模型,用激振函数模拟重载列车竖向振动荷载,并输入地震波,以研究重载列车运行与地震力耦合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重载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上跨隧道振动加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隧底、拱脚、拱顶和拱腰,下穿隧道振动加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拱顶、拱腰、拱脚和隧底;在重载列车运行与地震力耦合作用下,上跨隧道振动加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隧底、拱顶、拱脚和拱腰,下穿隧道振动加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拱顶、拱腰、拱脚和隧底;重载列车运行与地震力耦合作用下相比仅受重载列车运行条件作用时,交叉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相对更为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力论文参考文献
[1].涂健.考虑地震力效应的台阶式边坡可靠度分析[J].公路工程.2019
[2].杨博,李成献,董捷,仲帅.重载列车运行与地震力耦合作用下交叉隧道动力响应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9
[3].陶磊,赵虹宇,邓嵩,朱硕,耿浩然.考虑地震力的深水导管与海底土纵向耦合振动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9
[4].张延.地震力作用下楼梯位置对预制装配式房屋的影响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张治国,姜蕴娟,刘明,宫剑飞.考虑黏聚力及地震力的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8
[6].孙科.地震动特性对土质边坡地震力及稳定性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8
[7].崔春义,梁志孟,陈守龙,孟坤,程学磊.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桥梁结构-地基完全相互作用体系动力响应分析[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8
[8].左群伟.规则连续梁桥地震力的简化计算[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
[9].李天翔.带耗能梁段斜交网格体系抗震性能与地震力折减系数谱[D].浙江大学.2018
[10].黄占芳,刘永强,白晓红.液化土群桩基础水平地震力振动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的变化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