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氰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矿,硫脲,微细,金工,雌黄,磨边,碳酸钠。
非氰化论文文献综述
蒋曼,崔万顺,高恩霞,于福顺,孙永峰[1](2019)在《非氰化法浸出某低品位金矿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无氰化堆浸法对甘肃某低品位金矿(金品位为0.5 g/t)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浸出剂种类、浸出剂浓度、浸出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金矿浸出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硫代硫酸铵(浓度为0.5 mol/L)为浸出剂,草酸钠(氧化剂)、叁氯化铁、硫脲为助浸剂,浓度分别为12.5 mmol/L、5 mmol/L、5 mmol/L,浸出固液比=1∶3,氨水调节pH=10时,金浸出率可达到85.37%,获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试验所采用的工艺可将低品位金矿中的金回收,同时避免氰化浸出法所产生的氰化物污染,为处理同类型金矿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唐云,杨典奇,唐立靖,王莹[2](2017)在《微细浸染型难选金矿两段预处理-非氰化浸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微细浸染型金矿为研究对象,直接采用非氰化药剂TL浸出时,浸出率较低。结合TY-TJ氧化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成功应用,将该氧化体系应用于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湿法化学预处理。采用TY-TJ氧化、碱两段预处理-非氰化浸出工艺,在TY用量4 kg/t、TJ用量2 kg/t、氧化预处理时间2 h、氢氧化钠用量20 kg/t、碱预处理时间10 h、浸出剂TL用量10 kg/t、浸出时间4 h、液固比3∶1的条件下,金浸出率达89.93%。该工艺具有环境友好、金浸出率高等优点,在微细浸染型金矿开发利用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7年01期)
唐立靖,唐云,王燕南,杨典奇[3](2015)在《微细浸染型金矿碱预处理—非氰化浸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微细浸染型金矿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Ca O、Na2CO3及Ca O-Na2CO3混合碱预处理体系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a O-Na2CO3混合碱预处理,金浸出效果要优于单一预处理,这与混合体系生成Na OH有关,Na OH与石英及黄铁矿作用,使包裹的金暴露出来,有利于金的浸出。在预处理和浸出过程充气时,浸出效果要优于不充气,这是因为空气中氧气参与了反应,充气降低了扩散层的厚度或使固膜减薄,大幅提高了金的浸出率。试验结果表明,在Ca O用量为50 kg/t、Na2CO3用量为2 kg/t、预处理时间为4 h、浸出剂用量为10 kg/t、液固比为3∶1、浸出时间为14 h、充气量为0.5 m3/h的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86.09%。(本文来源于《黄金科学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唐立靖,唐云,许正波[4](2015)在《难选金矿微波预处理边磨边浸非氰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难选金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金品位为3.51×10-6,Si O2含量高达71.88%,有害元素为碳和硫。其中,有机碳含量高达2.51%,严重阻碍了后续浸出过程的进行。XRD和金物相分析可知,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石英、方解石及硫化矿,硫化矿以黄铁矿为主。金主要以微细粒浸染或包裹于石英、硅酸盐、硫化矿及碳酸盐矿物中。针对该难选金矿石的性质,采用非氰化药剂TL直接浸出时,浸出率较低。采用了微波预处理边磨边浸非氰化工艺,研究了微波焙烧时间、微波焙烧温度、浸出剂TL的用量、液固比及磨浸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焙烧温度为650℃、微波焙烧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当非氰化浸出剂用量为6 kg/t、液固比为4∶1、磨浸时间为6 h时,可获得71.64%的金浸出率。(本文来源于《黄金科学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朱忠泗[5](2014)在《硫脲类非氰化浸金药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黄金资源的不断开采及利用,难处理矿石所占比重愈益增大,含砷、锑、高硫、超细微金矿等已成为主要处理对象,用现有工艺处理,不是回收率太低,就是必须增加多项预处理作业,致使生产指标不太经济。尽管经典的氰化法得以广泛应用,但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环保要求使得氰化法浸金工艺受到严重制约而不能获得立项。硫脲法自问世以来,一直成为环保类浸金法中所被关注的热点方法之一,酸性硫脲溶金因其选择性差、浸金效率低、药剂消耗大、设备耐腐要求高、浸出液再生与净化复杂等一系列缺点而不被广泛用于工业提金。因此,开发一种环保、高效、成本低廉并能大规模应用于工业上提取低品位难选金矿的硫脲类新型药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溶液碱性过强会加快硫脲分解,试验获得在溶液pH=13的NaOH碱性溶液中,硫脲静置8h后,其分解率不超过22%。同时研究了不同氧化剂、稳定剂对pH值不高于13的碱性溶液中硫脲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氧化剂CaO2、K2S2O8及H202对硫脲的氧化分解能力依次增大,Na2SO3、Na2SiO3及(NaPO3)6抑制硫脲不可逆分解的能力依次减弱。在大量的探索性试验基础之上,以硫脲为主要成分,Na2SO3、Na2SiO3等物质为稳定剂,Na2CO3、CaO等物质为pH值调整剂,NaBr、K4Fe(CN)6·3H2O等物质为助浸剂,按合适的比例混合复配成硫脲类浸金药剂(CSU-800)。采用红外光谱仪对CSU-800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中硫脲等成分的主体结构并没有遭到破坏,保留了原料中各成分的特性。通过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XRD)、X荧光光谱(XRF)半定量、激光粒度、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获得了湖南某低品位微细粒金矿的主要元素含量、矿物组成及其含量和矿物的嵌布粒度特性。结果表明:原矿矿石以低硫、低砷的氧化矿为主,矿石含金2.54g/t,属于原生低品位弱酸性钒金矿矿石。金的矿嵌布粒度极细,与金属矿物、非金属脉石相互包裹,难以解离。将CSU-800在碱性溶液中加入合适的氧化剂后应用于上述金矿。试验先进行小型搅拌浸金试验,对此工艺参数做出适当调整后进行实验室滴淋堆浸试验。前者考察了矿石粒径、矿浆pH值、氧化剂种类及用量、CSU-800用量以及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小型搅拌浸出金矿工艺条件为:液固质量比为2.0,矿石粒径-74μm占91%,矿浆pH=12.0左右,氧化剂Ca02用量1kg/(t矿石),CSU-800用量3kg/(t矿石),搅拌浸出时间7h。该工艺获得了72.6%的金浸出率。后者试验条件为:含水率5.0%、质量为770kg的此微细粒金矿,矿石粒径破碎至-50mm后堆置在体积为1m3的集装箱方桶中。滴淋堆浸过程中,CSU-800平均浓度为1.40‰,平均滴淋强度为624.7L/(m2.d),浸出液pH值在11~12之间,入矿金品位为2.28g/t,含金量1.665g的矿石浸出27天。该工艺能使尾矿中金的品位降至0.39g/t,金的浸出率达到82.88%,浸出金量1.380g。图26幅,表7个,参考文献132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鲁顺利[6](2011)在《非氰化法提金工艺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各种非氰化浸金方法的总结与介绍,推动其发展,使其尽快成为黄金生产中的实用方法。(本文来源于《云南冶金》期刊2011年03期)
玉涵,胡显智[7](2010)在《氰化及非氰化提金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评述氰化及非氰化提金工艺,重点对氰化法、硫代硫酸盐法、硫脲法、氯化法等提金工艺做了分析和总结。(本文来源于《云南冶金》期刊2010年03期)
冀少华[8](2009)在《冶炼工业废渣中金的非氰化浸出及过程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要解决对金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除继续寻求新的矿产资源外,对尾砂、废渣和废液等资源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氰化法浸金由于会产生大量的含氰污水,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而受到限制,因此寻找氰化物的替代品非常必要。目前对非氰化法浸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水氯法、溴法等。这些方法具有溶金速度快、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小等优点。本论文以含金工业废渣为研究对象,以建立可行的废渣中非氰化法提金工艺路线为目标,筛选适合该冶炼废渣的浸出方法,确定其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浸金动力学实验研究,制定工艺流程,以达到清洁提金、变废为宝的目的。论文首先筛选硫脲为浸出剂,以金浸出率为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考察硫脲浓度、浸出时间、硫酸用量、液固比等因素对工业废渣中金浸出率的影响。由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硫脲浸金的最主要因素是硫脲浓度,其次是浸出时间和液固比,而硫酸用量的影响相对最小。由于伴生组分Cu、Zn可能对金的浸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用硫脲浸金前分别进行稀硫酸预浸实验和焙烧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预浸前后和焙烧前后金的浸出率分别提高0.32%和1.3%,表明该工业废渣中铜、锌的存在对金的浸出影响不大。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硫脲浓度为15 g·L-1,硫酸用量为55ml,液固比为3,浸出时间3h,金的浸出率可达到93.50%。其次以硫氰酸铵为浸出剂,通过条件实验分别考察硫氰酸铵浓度、软锰矿用量、pH值、液固比和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浸出条件为:硫氰酸铵浓度为6%,软锰矿用量为矿粉量的7.5%,pH值为1,液固比为2,浸出时间5h,金的浸出率可达到81%。通过对硫脲、硫氰酸铵两种非氰浸金试剂系统的浸金试验研究,综合考虑金浸出率、反应条件的控制难易程度及生产成本等因素,本试验最终选择硫氰酸铵作为浸出剂,进行浸金过程宏观动力学研究。实验分别考查硫氰酸铵浓度及化学反应温度对浸金速率的影响,最终确定该浸出反应对SCN-的反应级数为0.4,反应活化能为15.80kJ·mol-1,反应速率常数k=0.3113·e-1900/T。由活化能数据初步判断硫氰酸盐浸金反应的速控步骤为固相扩散与化学反应控制。硫氰酸盐浸金的动力学方程为:论文通过对废渣物理化学性质、系统的浸金实验及浸出动力学的研究,最终提出了以硫氰酸铵为浸金剂,从冶炼工业废渣中提取回收金的合理工艺路线。为尾渣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韩书梅[9](2005)在《关于非氰化物电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技术、经济、材料配套和环保意识等方面,就非氰化物电镀在生产中应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几个已在生产中应用的无氰电镀产品。希望有助于对无氰电镀的认识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05-01)
汤庆国,沈上越[10](2003)在《高砷金矿中金的非氰化浸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氨性硫代硫酸盐体系中难浸高砷金矿金的浸出行为 ,考察了硫代硫酸钠浓度和氨水、硫酸铜、硫酸铵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实验证明 ,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能够有效地溶解包裹在金粒表面的雌黄、雄黄等含砷矿物 ,金能被有效浸出。以甘肃坪定金矿为例 ,其浸出率可由氰化法的 15 %提高到 90 %。(本文来源于《矿产综合利用》期刊2003年02期)
非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微细浸染型金矿为研究对象,直接采用非氰化药剂TL浸出时,浸出率较低。结合TY-TJ氧化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成功应用,将该氧化体系应用于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湿法化学预处理。采用TY-TJ氧化、碱两段预处理-非氰化浸出工艺,在TY用量4 kg/t、TJ用量2 kg/t、氧化预处理时间2 h、氢氧化钠用量20 kg/t、碱预处理时间10 h、浸出剂TL用量10 kg/t、浸出时间4 h、液固比3∶1的条件下,金浸出率达89.93%。该工艺具有环境友好、金浸出率高等优点,在微细浸染型金矿开发利用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氰化论文参考文献
[1].蒋曼,崔万顺,高恩霞,于福顺,孙永峰.非氰化法浸出某低品位金矿的试验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唐云,杨典奇,唐立靖,王莹.微细浸染型难选金矿两段预处理-非氰化浸出研究[J].矿冶工程.2017
[3].唐立靖,唐云,王燕南,杨典奇.微细浸染型金矿碱预处理—非氰化浸出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15
[4].唐立靖,唐云,许正波.难选金矿微波预处理边磨边浸非氰化试验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15
[5].朱忠泗.硫脲类非氰化浸金药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4
[6].鲁顺利.非氰化法提金工艺研究现状[J].云南冶金.2011
[7].玉涵,胡显智.氰化及非氰化提金方法综述[J].云南冶金.2010
[8].冀少华.冶炼工业废渣中金的非氰化浸出及过程动力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
[9].韩书梅.关于非氰化物电镀[C].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10].汤庆国,沈上越.高砷金矿中金的非氰化浸出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