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地理主要地理界线(论文文献综述)
相吉昌,孙娟[1](2021)在《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以“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例》文中指出初高中地理课程紧密衔接,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文章以"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例,从教学理念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张训波[2](2021)在《基于“5E”模式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娟[3](2021)在《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培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乐乐[4](2021)在《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科书为例》文中认为
王思源[5](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贺韩月[6](2021)在《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为例》文中指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实用的思维工具,在教学中具有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致,利于搭建知识框架,促进学生展开联想,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等优势。地理是中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区域地理占据了初中地理学习内容的大部分。然而,目前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师疲于应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积极性不高,记忆困难,理解浅显,区域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欠缺等问题。随着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呼唤着初中地理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本研究通过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实践中应用思维导图,以期改善现有教学中的问题,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实验研究前,以初中地理教师和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尽管师生都对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手段表示认可,但大多数的师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还不够深透,且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基于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结合教学实际,对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提出相应策略,如加深认识,做好教学准备,加强掌握以优化教学设计,对其灵活运用,完善教学评价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选取区域地理中的中国地理,即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开展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区域地理对比教学实验。将学情相似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地形和地势》一节内容为案例,分别展示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和常规教学方式的流程。在一学期的实验教学结束后,利用量表、试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实践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区域地理学习兴趣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等。
崔永超[7](2020)在《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大爆炸的21世纪,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教育事业,也经历着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和洗礼。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优化和丰富了教学活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又促进了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形式的变革,使得多元化开发课程资源成为必由之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开发地理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活动。在教育信息化与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的过程中,视频资源的开发日益受到关注。纪录片作为一种优质的视频资源,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能够补充教材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视听教学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法对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纪录片的特点、类型以及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出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在此基础上提出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选用原则以及应用策略等,并分别设计了教学案例进行具体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初中生与初中教师对于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高度的认可,认为纪录片有着较大的开发空间和使用价值,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以及培养学生地理学素养等。(2)教师运用纪录片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开发和使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教师开发纪录片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开发程度较低,理论知识薄弱;另一方面纪录片使用方法单一,且在使用过程中忽视和弱化了其育人价值,运用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使得纪录片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3)提出纪录片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时的选用原则并依据详细的案例设计思路进行具体说明,即目标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时效性原则、育人性原则和优化性原则。(4)提出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给予详细的案例说明,即纪录片在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教学课型以及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人地协调观中的应用策略,并根据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尝试建立初步的教学纪录片资源匹配目录。
张启梅[8](2020)在《初中地理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普及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不断增强,教师亟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微课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利用微课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优化地理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利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了青岛市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现状,调查教师对微课的了解程度、教师对微课教学设计的认识,以及教师在微课设计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调查表明:目前教师对微课的了解大多处在理论层面,教师设计开发微课和应用微课教学的技能相对较弱。在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微型化原则、完整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经验之塔”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包括前期分析、微课设计和微课开发的初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流程,其中前期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微课设计包括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学素材和设计微课脚本,微课开发主要指录制和编辑微课视频;完成了“秦岭—淮河线”和“滔滔黄河”2节微课的案例设计和开发及教学应用,研究可为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应用微课进行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提供理论及方法参考。
石秀叶[9](2020)在《我国初中地理教科书“活动”中行为动词的分析 ——以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1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地理教科书也相继颁布,新编写的地理教科书中最大的创新是“活动”的比例增加。“活动”的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地理素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对“活动”研究的基础上,以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探究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要求中的行为动词分类;二是探讨如何依照行为动词的要求对“活动”进行设计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出现行为动词共137个,其中出现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共126个,占整体的92%;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共8个,占整体的5.8%;情感性目标行为动词共3个,占整体的2.2%。由此可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通过对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活动”中行为动词的统计分析,发现它们具有以下特点:1.“活动”中的行为动词分布均衡,但行为动词使用频率差异大。在“活动”中,共使用行为动词158个,且均衡分布在四册地理教科书中。但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认识”约占总体的38.6%,而其他行为动词的使用率则较低。2.“活动”中的行为动词数量多且种类丰富。二级标题“活动”中,共出现行为动词379个,59种类型。3.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学科性。“活动”中使用带有学科性的行为动词。例如,“分析”、“归纳”。4.具有不同的思维层次。“活动”中既有指向较低思维水平的行为动词,如“填出”、“观察”,又有指向较高思维水平的行为动词,如“归纳”、“解释”。第三,“活动”的目标整体设置合理,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水平一致即“活动”目标主要是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以及对简单地理现象理解能力的培养。第四,根据教学案例中“活动”设计的启示,即依据课程标准对“活动”要求中的行为动词进行解读、“活动”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活动”所属的思维层次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依据“活动”目标创设学习条件。设计了“说出”、“说明”和“分析”不同分类的9个活动设计,分别是说出我国水资源分布与地势特点关系;说出塔里木盆地城镇的分布特点;说出印度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差异;说明导致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积雪厚度差异的原因;说明区分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理由;说明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的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分析居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对策。
王佳怡[10](2020)在《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了地理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学科,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在最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阐述了综合思维的内涵,划分了综合思维的水平层次,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育中逐渐提高了对综合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储备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地理学习方法,为日后学习高中地理奠定基础,在培养综合思维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初高中地理学习和思维发展的进一步衔接。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读相关文献资料作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初中生综合思维为主题,遴选出15个典型地理教学案例,总结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的经验,结合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探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对地理教材进行分析,对应《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地理部分的内容,分析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得出适用于培养综合思维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即综合性、动态性、系统性,归纳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其次,探究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策略。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提出培养综合思维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即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着重综合思维设计教学目标;分析综合思维的三种表现设计教学内容;把握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方法;以思维导图体现逻辑关系设计教学过程;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地理问题;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设计评价量表。依据提出的策略设计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最后,探究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依据提出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了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跨省区域、中国的省级区域四个地理教学案例,并实施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类的案例,以此检验策略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案例设计策略。本文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分析典型案例,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为例,探究培养初中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以此设计的地理案例,丰富了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课程资源,设计的教学案例可供一线教师能够直接使用,增强了初中地理教师对综合思维培养必要性的认识。
二、初中地理主要地理界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地理主要地理界线(论文提纲范文)
(5)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思维导图理论基础 |
2.1 思维导图概念界定 |
2.1.1 思维导图的概念 |
2.1.2 概念图的概念 |
2.1.3 思维导图与概念图辨析 |
2.1.4 思维导图的制作 |
2.2 理论基础 |
2.2.1 脑科学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知识可视化理论 |
2.2.4 有意义学习理论 |
3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现状调查 |
3.1 教师调查与结果分析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3.1.3 调查实施情况 |
3.1.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学生调查与结果分析 |
3.2.1 调查对象 |
3.2.2 调查问卷设计 |
3.2.3 调查实施情况 |
3.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研究 |
4.1 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的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灵活性原则 |
4.1.3 启发性原则 |
4.1.4 互动性原则 |
4.2 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的策略构建 |
4.3.1 认识思维导图,做好教学准备 |
4.3.2 掌握思维导图,优化教学设计 |
4.3.3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 |
4.3.4 评价思维导图,完善教学评价 |
5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实验研究 |
5.1 实验研究设计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实验方案 |
5.1.4 实验变量 |
5.2 实验教学实施过程 |
5.2.1 普及思维导图,开展思维导图介绍课 |
5.2.2 应用思维导图,实施对比教学 |
5.3 实验教学结果与分析 |
5.3.1 应用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影响 |
5.3.2 应用思维导图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影响 |
5.3.3 应用思维导图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影响 |
5.3.4 应用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多元化地理新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 |
2.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的内在需求 |
3.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六)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经验之塔理论 |
二、纪录片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价值 |
(一)纪录片概念 |
(二)纪录片特点 |
(三)纪录片资源分类 |
(四)纪录片应用价值分析 |
1.激发地理热情,开阔学生地理视野 |
2.再现人地事物,促进地理知识理解 |
3.凸显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
4.记录家国实情,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
5.展现地理之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
三、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
1.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
2.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
1.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
2.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 |
四、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一)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选用原则 |
1.目标性原则 |
2.典型性原则 |
3.适度性原则 |
4.时效性原则 |
5.育人性原则 |
6.优化性原则 |
(二)纪录片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策略 |
1.导入环节 |
2.讲授环节 |
3.总结环节 |
4.课后环节 |
(三)纪录片在不同教学课型中的应用策略 |
1.新授课 |
2.复习课 |
3.讨论课 |
(四)纪录片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中的应用策略 |
1.整合素材资源,展现家国实情 |
2.重现河山壮美,激发家国热爱 |
3.展示国情问题,升华家国情感 |
(五)纪录片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中的应用策略 |
1.情境创设,再现人地空间 |
2.观察分析,描述人地特征 |
3.问题引导,探究人地关系 |
4.引思育情,深化人地协调 |
(六)初中地理纪录片教学资源选用优化与建设 |
五、结论与不足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8)初中地理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微课概述 |
第二节 微课设计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青岛市初中地理教学的微课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青岛市初中地理微课教学应用现状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初中地理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
第一节 初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的前期准备 |
第二节 初中地理微课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三节 初中地理微课设计 |
第四节 初中地理微课开发 |
第五章 初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应用案例 |
第一节 课后型微课—秦岭—淮河线 |
第二节 课前型微课—滔滔黄河 |
第三节 案例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我国初中地理教科书“活动”中行为动词的分析 ——以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1.“活动” |
2.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 |
3.行为动词 |
一、理论基础 |
1.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4.建构主义基本理论 |
5.学习质量评价理论 |
6.情境学习理论 |
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行为动词的分析 |
(一)行为动词的分类 |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分类 |
2.基于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下的行为动词分类 |
3.基于SOLO分类理论下的行为动词分类 |
(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行为动词的特点 |
1.行为动词的内涵分析 |
2.行为动词的使用差异分析 |
三、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活动”中行为动词分析 |
(一)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活动”的归类 |
1.“活动”中行为动词的归类依据 |
2.“活动”的类型 |
(二)数量与频率的统计分析 |
1.“活动”中行为动词的特点 |
2.学习目标分析 |
3.学习内容分析 |
四、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活动”中行为动词案例分析 |
(一)“活动”中行为动词案例分析 |
1.认知类活动中行为动词的案例分析 |
2.操作类活动的案例分析 |
3.体验类活动的案例分析 |
(二)“活动”中行为动词案例分析的启示 |
1.依据课程标准对“活动”要求中的行为动词进行解读.. |
2.“活动”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
3.依据“活动”所属的思维层次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
4.依据“活动”目标创设学习条件 |
五、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活动”中行为动词教学设计 |
(一)行为动词“说出”的活动教学设计 |
1.“说出..关系”的活动教学设计 |
2.“说出..特点”的活动教学设计 |
3.“说出..差异”的活动教学设计 |
(二)行为动词“说明”的活动教学设计 |
1.“说明..原因”的活动教学设计 |
2.“说明..理由”的活动教学设计 |
3.“说明..重要性”的活动教学设计 |
(三)行为动词“分析”的活动教学设计 |
1.“分析..影响”的活动教学设计 |
2.“分析..关系”的活动教学设计 |
3.“分析..原因”的活动教学设计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图 |
(四)概念界定 |
1.综合思维 |
2.地理思维 |
(五)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认知学习理论 |
3.SOLO分类理论 |
一、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内容分析 |
(一)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分析 |
1.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宏观分析 |
2.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微观分析 |
(二)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内容分析 |
1.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
2.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具体内容 |
3.适宜培养综合思维教学内容特点 |
二、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一)初中地理案例分析 |
1.案例来源与案例筛选 |
2.案例分析说明 |
3.案例分析 |
(二)初中地理案例分析总结 |
1.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 |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做到有效的统一 |
3.根据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设计教学内容 |
4.把握地理思维设计教学方法 |
5.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问题链 |
6.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进行教学评价 |
三、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着重综合思维设计教学目标. |
2.分析综合思维的三种表现设计教学内容 |
3.把握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方法 |
4.以思维导图体现逻辑关系设计教学过程 |
5.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地理问题 |
6.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设计评价量表 |
(二)初中地理案例设计 |
1.案例设计组成 |
2.案例选择 |
3.案例设计 |
四、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实施 |
(一)案例实施记录 |
1.案例实施准备工作 |
2.案例实施具体过程 |
(二)案例实施反思 |
(三)案例实施总结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学设计案例目录及分析内容 |
附录2:教学视频案例目录及分析内容 |
附录3 :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初中地理主要地理界线(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以“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例[J]. 相吉昌,孙娟.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1(22)
- [2]基于“5E”模式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研究[D]. 张训波. 西南大学, 2021
- [3]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培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D]. 胡娟. 西南大学, 2021
- [4]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科书为例[D]. 王乐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 [5]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为例[D]. 贺韩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纪录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 崔永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初中地理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D]. 张启梅. 青岛大学, 2020(02)
- [9]我国初中地理教科书“活动”中行为动词的分析 ——以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为例[D]. 石秀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D]. 王佳怡.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