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山水城林大格局

构筑山水城林大格局

一、构筑山水城林浑然一体大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1](2020)在《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及其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在数千年的城市规划实践中,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注重将城市与自然山水、人文空间作为整体进行统筹经营,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1]。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历史城区大都零散化,仅存一些大小不一的历史碎片作为城市记忆[2],导致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值得庆幸的是城市所处的山水环境是亘古不变的,历史人文遗存仍有迹可循。随着近些年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以生态文明为导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传承中华文化、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满意度已是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使命[1],从而回归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本源,从更广阔的视野谋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新出路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陕西省富平县为对象,针对其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在面临现代城市建设、区域城市协同发展的影响下,研究探索富平县城的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其特征及价值,构建融合古今的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以期为中国传统城市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案例。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概念认知,形成“要素构成-特征价值-现状发展-保护传承”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梳理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空间分析法等方法,从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要素构成、传统规划方法的特征及现代价值、城市发展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整理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及舆图资料,从自然空间、人文空间、空间秩序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要素构成。其次,立足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从“自然界域”、“郊野空间”、“城市形态”、“格局生长”、“标志营建”和“风景体系”六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其特征及现代借鉴价值。再次,结合富平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历程分析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情况和问题,并提出顺应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最后,本文从保护和传承两个方面提出现代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发展思路,结合现状的问题,提出了“空间格局保护层次的拓展”、“自然基底的保护与维育”、“人文空间要素的保护、标识与复兴”和“空间秩序的标识、接续与强化”四方面的保护策略;融合历史规划经验并且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提出了“因循地势确定城区空间布局形态”、“体察环境构建现代规划建设轴线”、“整合要素营建郊野环线和节点”、“统筹布局关键空间及组织特色线路”四个方面的策略,最终构建了一个以现状格局保护为目标的结构和一个以未来发展传承为目标的结构。本文运用“文本与空间”结合的方法,总结了一套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要素梳理整合的方法步骤,以及构建了一个可动态完善的构成信息数据库;结合定量化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征;融汇传统城市营建的特征及价值,初步构建富平现代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规划设计保护传承思路与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马盟雨[2](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麻洪旭[3](2019)在《大连金普新区特色风貌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进步初期,人们生活方式因而产生相应的转变,城市建设进入全新时期,大开发、大建设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化的、风格统一的现代化大城市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需求,因此,梳理城市特色、塑造城市风貌,成为目前各大城市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到风貌规划,往往想到城市建筑的风格与色彩规划为主,对与地域生态环境的协同相对薄弱。山海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独具特色,如何挖掘其自然环境优势资源、民俗及历史文化资源,构建系统的城市发展体系,是此类城市风貌塑造成败的关键。本文在探讨城市特色的一般性问题的同时,结合山海城市风貌塑造的诸如生态本底保护、城市格局构建、风貌特色塑造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首先对目前国家政策、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为金普新区新区特色风貌建设体系的框架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接着对影响城市特色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山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历史文脉的进一步梳理,结合国内外知名城市的成功经验,明确本次规划研究的主要范畴,既构建生态本底、空间格局、城市风貌三者之间的系统性联系,并形成主要研究体系;进而以大连金普新区特色风貌规划为例进行实例分析,深入研究金普新区现状建设问题、梳理生态特色环境、总结生态本底格局,形成保护规划并制定相应措施;结合自然特色、发展目标、国家职能提出金普新区未来特色风貌定位和目标,拟定空间格局,形成支撑体系;结合生态格局、空间格局,融入历史文脉特征,拟定风貌分区,通过分区指引,对新区各个组团的建设风格、空间色彩、精神引领进行深化和落实。最后对本次特色风貌规划的实施及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王一祺[4](2019)在《基于传统山水画美学的乡村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以复兴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高速发展下的乡村普遍面临景观衰败的困境,一方面乡村空心化导致传统乡村景观缺乏妥善维护,另一方面城市元素的植入使乡村景观的自组织无序,进而导致乡村生态、生产、生活景观的失衡和山水格局的紊乱。乡村在空间上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过渡地带,除了供应农产品外,还寄托普遍的乡愁与山水情怀,在人-地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山水画是历代文人对自然山水和乡村景观的描绘与提炼,为当今研究理想状态的乡村景观提供理论素材与参照。本文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美学特征的提取,建立山水画美学与乡村营造的关联性;以景观规划的视角探讨乡村景观营造向传统山水画美学借鉴的具体内容,形成景观营造策略;并以复兴村为案例作为策略的实证。针对当前乡村景观面临的乡村文化缺位及乡村景观特色丧失问题和人们对回归自然本真追求,首先对文章进行前期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传统山水画美学以及乡村景观营造的研究基础,结合乡村发展的国家对策,进而引申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对传统山水画美学与乡村景观进行基本概念界定,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论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采用对比分析法等对山水画美学和乡村景观营造进行理论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传统山水画美学以及乡村景观营造的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在传统山水画理念、景观空间布局、乡村特色景观和地域性四个方面构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在关联性得基础上,以景观规划视角对传统山水画美学与乡村景观的上述四个关联特征进行转化,形成乡村景观营造的山水格局、空间布局、特色景观营造和塑造地域性特征乡村景观风貌等方面的具体策略,并对各个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选取复兴村作为案例,分析其在进行乡村景观营造过程中对村域、村落尺度山水格局,景观空间结构、乡村特色景观和对乡村地域性特征和人文内涵方面的具体措施,达到构建出一个“天人合一”生态景观格局,打造联系紧密的整体多功能乡村景观空间,塑造出一个富有诗画意境的、符合独特东方审美品位的乡村景观,以及体现出鲜明个性的乡村景观风貌以及从其中感受到该地域乡村的独特人文内涵的最终目的。论文以传统山水画美学介入乡村景观营造作为创新点,构建山水画美学下的乡村景观营造策略,在复兴村的景观营造中具有积极作用,对乡村景观营造具有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

谭明[5](2018)在《景园色彩构成量化研究 ——以南京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框架内,以南京地区典型的景园环境色彩构成为研究案例,以色彩学、色度学的颜色计量模型为标准,通过色彩数字化技术,提取环境色彩数据作为设计依据,从景园色彩的量化方法、景园空间的色彩构成、景园配色的共性规律三个层面探讨了景园色彩构成量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在尊重场地环境生态、空间、功能、文化的前提下,使景园色彩规划设计聚焦于造景要素色彩合理配置,基于色彩量化数据的分析和比选,科学调控景园要素的色彩构成,建构最佳的景园色彩效果。论文以问题为导向,初步搭建了景园色彩构成量化研究的技术路径,对研究目标与量化方法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论述,并以南京地区景园色彩规划设计的实践案例为支撑,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基于色彩数字化技术,量化研究景园色彩构成的理论与方法,体现了“量化分析”作为景园色彩构成评价和设计的有效手段,在景园色彩环境营造过程中的科学优势与实践意义。全文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景园色彩的量化方法研究”。该部分从景园环境色彩特征分析入手,以造景要素光、色呈现不同步、色彩设计不计量的问题为导向,剖析了依靠人眼视觉机能分辨颜色、设定颜色、构成颜色的主观性、差异性、以及局限性。论文基于南京地区典型的景园环境色彩调研过程,运用色彩数字化检测仪器,包括:分光测色仪、色彩亮度计、色彩照度计、拍摄与校色设备,提取D65标准光照条件下的色彩计量数据,统一色彩评价、设计、建构的应用标准;按照景园环境色彩静态观赏、动态观赏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色彩构成的量化分析方法;同时,针对景园的色彩文化属性和情感表达等主观感受和体验,总结了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领域的定性定量方法,阐述了基于调研数据的归类,以及眼动仪、皮电仪的辅助研究,对其进行客观量化研究的可行性。第二部分为“景园空间的色彩构成研究”。该部分从景园空间建构的客观色彩要素切入,研究了地域景园要素色彩量化数据库建立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按照风景园林空间环境游憩观赏的规律,设定空间色彩单元、空间色彩界面和空间色彩序列为景园色彩构成的结构层次。借助南京地区景园色彩构成量化研究的案例,阐述了三个层次中,景园要素组织搭配对色彩构成效果的影响程度;景园要素色彩在空间环境建构中的构成原则,以及如何按照景园要素的色彩量化数据和风景园林环境的规划设计规律,构成最科学、最适宜的景园色彩效果。其中包括了:在空间色彩单元层面,主题规划、要素布置、单元形态对色彩构成的限定原则;在空间色彩界面层面,色彩数量、色彩层次、色彩比例对色彩构成的决定作用;在空间色彩序列层面,路径秩序、变化频率、节奏韵律对色彩构成的审美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以特定场地的景园要素色彩量化数据和空间建构尺度类型为依据,通过案例的分析,阐述了景园空间色彩构成量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初步探讨了景园色彩规划设计中,依靠色彩数据和配色阈值的量化控制和比选,对景园色彩效果客观、科学、有效的构成。将色彩学定性定量的原理与风景园林学规划设计的原理进行了较好的融合。第三部分为“景园配色的共性规律研究”,该部分是论文研究的核心,通过对景园色彩构成中设计规律和目标需求的归类总结,基于自然景观优美色彩效果的量化数据研究,找出景园要素色彩构成在标准观赏空间中呈现空间感、画面感、秩序感的规划设计规律,研究景园色彩构成效果应体现人文精神表达、情感引导功能、艺术美学审美的规划设计需求。在这些共性规律的指导下,建构了景园环境配色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综合分析法,生成评价模型和指标,通过影响因子的评分计算,对景园色彩环境或者色彩方案进行量化评价和比选。在研究过程中,借助南京地区的景园色彩规划设计案例,对配色评价体系的使用流程和方法、以及配色评价对规划设计的反馈作用进行了详细说明。另外,研究了在景园色彩环境营造的实施阶段,基于景园要素色彩量化数据,建立工程项目色谱和色彩施工图的方法,阐述了使用色彩数字化设备和技术进行景园色彩施工与管理的标准化流程,期望通过量化研究和标准化制定来实现景园色彩构成从设计师感性设计向工程数字化设计的转型。本论文探讨了景园色彩构成相关环节应用量化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对各分项逻辑关系和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分别结合南京地区景园实践案例对色彩数字技术应用的可操作性做出了实证研究。论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成果创新:针对风景园林环境特征建构了适合景园配色评价与设计的模型。2.视角创新:基于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景园色彩构成的科学分析。3.理论创新:在风景园林学理论体系下拓展了色彩构成的理论。4.方法创新:结合色彩学定性与定量方法探索了景园色彩构成的量化方法。

刘锐[6](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李嘉玲[7](2016)在《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城镇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加之长期以来对中国本土传统与山水自然要素紧密结合的营城方略不够重视,使得城市记忆的消失、特色的削弱、文脉的断裂,成为普遍现象。随着相关政策对城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研究并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就尤为迫切和重要。事实上,中国古代城市有其独特的规划设计方法和营造传统,且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古代传统城市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对传统城市格局和传统城市设计方法方面的探索,但对“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方面比较缺乏系统性和定量性的研究。本文在此背景下,尝试以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为研究对象,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襄阳“山-水-城”空间营建特征,总结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的营建特征,并对如何传承脉络提出自己的思考建议。文章首先对“山-水-城”、历史文化脉络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再对传统城市的现代传承研究、襄阳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其次,通过对襄阳历史发展沿革的梳理,从自然山水、城市边界、街道骨架、人文标志、景致形胜五个方面,总结城市空间“三水、一渠、十三山、一洲;双城、五城楼、十城门;各具特色的道路骨架;城内五建筑、二十会馆、数十码头、城外数十标志;十景”的要素特征。再通过对城市选址、城市轴线、城市边界、城市建筑分别与山水格局的关系考量和山水城市格局与城市文化相互关系的梳理,分析古代襄阳城与自然山水的空间营建特征,构建空间“一江一渠三山一洲、两轴两廊、双城、一心六点、十景、七区”的历史脉络体系。再次,结合对脉络构成要素遗存现状的分析,将遗存分为存活、存留、消失三类。结合感知现状的调查,将遗存分为存活、存留、消失但记忆深刻、消失且印象不深四类,以期对后期的传承规划有指导意义。而后通过对传承状况的原因分析提出脉络的传承可以通过“保护、标识、复兴、控制、创造、活化”六大指导原则,传承襄阳“山-水-城”历史文化脉络。最后,本文结合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议将古城及其周边山水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基底,从而对“双城”结构进行重点保护与传承,再分别对自然山水、轴线视廊、城市边界、历史文化展示线路进行现代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建议。

田涛[8](2015)在《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布局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文化强国、文化建设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全国30多座城市都斥巨资重建古城,近年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名村保护条例》也都明确了古城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古城复兴规划编制方面尚且存在七个方面问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以“保”为主的规划体系之间的矛盾;(2)经济建设的迫切性与文化沉淀的历史性之间的矛盾;(3)文化资源的“无形性”与城市价值兑现的“有形性”之间的矛盾;(4)文化资源的“散点性”与文化系统的“体系性”之间的矛盾;(5)古城特色品牌建设与千城一面的文化抉择之间的矛盾;(6)古城复兴规划的重要性与古城复兴规划方法缺失的矛盾;(7)保护规划编制容易与落实难的矛盾。古城复兴规划是城市规划行业践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但当前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规划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路径和体系的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西安市古城复兴为例,以“基础研究(问题梳理)-理论构建(哲学思辨)-文化梳理(基因凝炼)-空间规划(实证解析)-方法总结(理论完善)”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献分析法、综合论证法、调查分析法、逻辑推理法、GIS三维模拟等方法,对古城复兴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古城复兴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与解析,总结了我国在古城复兴理论构建与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框架,作为文章研究的基础。其次,剖析了古城复兴的哲学解析,明确古城复兴的含义具体特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生生不息”的文化特质,针对不同条件的古城,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源禀赋,秉承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挖掘古城文化基因,达到古城“生态、历史、民俗文化”及“文化、空间、功能”的双三维动态耦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古城文化精神,构建古城特色空间风貌,激活古城产业功能活力,回归古城“天人合一”的永续包容性发展的过程。借鉴城市文化、古城保护、城市更新、城市文化规划、有机疏散理论及人居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古城复兴思想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城市综合性发展战略构想;提出古城复兴中的“生态、历史与民俗”等三个文化维度的概念,搭建了文化锥形体模型;总结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搭建了古城复兴理论体系;再次,提出了基于古城文化资源梳理,运用层析分析法凝炼古城文化基因的方法;总结了古城复兴规划的定义、目标、流程、基本方法、空间规划体系及支撑系统,确立了从古城文化资源挖掘与梳理——城市文化基因凝炼——古城复兴规划目标及策略——古城功能及空间整合——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古城复兴支撑体系等一套完整的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明确了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包括宏观的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市域文化体系规划、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中观的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及文化廊道规划,微观的文化遗址公园规划、特色文化街区展示规划、古镇名村保护规划,城墙景区展示规划、工业遗产活化规划、城市空间风貌分区管控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进而,分析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概况、存在的问题,梳理了西安的文化资源,重点提出了西安的生态、历史及民俗文化基因,并在宏观结构模式,中观脉络模式,微观提炼符号方面进行了赋形,为在西安城市空间设计中传承或演绎西安城市文化基因奠定了基础。然后,论文提出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总体目标为“世界文化古都、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教育基地”;战略为“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策略为“古城功能整合、空间重构及搭建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并从宏观的“文化格局引导、中观文化脉络控制及微观文化场景塑造”等三个方面搭建了西安的古城复兴空间构架;提出了西安城市管理“两套体系、三个层级、网格管控”的刚性与弹性并重、立体化、网格化的规划管理体系,保障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最后,基于问题梳理、哲学思辨、基因凝炼、实证解析等,论文系统总结了古城复兴原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古城复兴策略:文化基因梳理方法及空间规划模式;古城复兴技术应对: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即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及八个阶段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具体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包括:(1)全面梳理古城文化资源,(2)分析文化资源现存的文化载体,(3)剖析文化资源在历史上的高度,(4)构建城市文化基因库,(5)运用层次分析法凝炼具体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6)将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形式化,模式化,形成若干文化基因空间模块,(7)通过文化模块的运用组合实现文化单元的文化复兴;(8)出台古城复兴规划实施的导则或政策,并将规划管控内容融入法定程序,实现构建“天人合一”传统活力城镇的目标。论文对于古城复兴的时空结构理论搭建、古城复兴的文化基因凝炼方法及空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形成了一点学术观点,直接为西安古城复兴规划提供编制参考,为全国其他古城复兴规划提供借鉴,有助于推动古城城市文化品质提升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持续进步。

谢金之[9](2014)在《从园林到山水城市 ——基于中国传统造园理念的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研究》文中提出当代,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成为时代的主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城市是城市建设的趋势,归属感和幸福感是城市意象的目标。而如今,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空间意象模糊、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历史文脉缺失等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城市建设的目的何在。山水城市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山水城市意象是基于传统造园理念的生态、文化、景观的整体感知,是城市可游、可居、可感的精神场所诉求,从园林到山水城市,塑造“山、水、城、林”整体和谐的城市意象是人类美好人居环境的追求。基于传统造园理念的山水城市及意象的塑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虎踞龙盘、六朝古都,具有优越的山水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近现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却忽略了自然山水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和历史文脉的缺失。因此,以传统造园理念来指导南京山水城市建设,塑造良好的“山、水、城、林”意象,为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及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合理的思维。本文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理论探析,从山水城市及意象的解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传统园林的空间布局、景观手法和造园思想,寻找其与山水城市意象塑造之间的联系,进而来指导山水城市意象的塑造;二是理论应用,通过对南京城市山水地形地貌及意向的梳理,着重对比古今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实地调研、绘制市民对南京山水城市的整体意象。同时基于传统造园理念,针对城市化建设中相关问题,结合自然山水环境,从宏观要素、中观要素及微观要素进行了南京山水城市意象的合理塑造。宏观层面主要塑造山水城林—三环圈层的整体架构;中观层面从生态、文化、景观的视角,营造生态绿地系统、文化自然空间、景观特色山水城市意象;微观层面是以公共空间、建筑格局、道路布局为主的更具针对性的南京山水城市意象营造策略。

李林洁[10](2013)在《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营造智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造理念与方法,在世界城市山水境域的营造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鲜明的地域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对今天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将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造理论与设计方法深入的研究出来,对于现如今构建具有特色的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造理论是具有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本论文是以四川省自贡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做为本文最根本的依据,研究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造经验与智慧,同时透过对自贡城市的总体研究,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造理论与方法。论文首先对自贡历史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背景进行了分析,其次更加深入分析了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造过程,探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地域特色与山水、城市之间的深层结构,进而归纳出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文化内涵,认为井盐是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营造过程中的主体。通过对自贡历史城市中城市文化的进一步梳理,将整个自贡历史城市的发展脉络理清,与城市山水境域营造的原因及特征。在对自贡城市山水境域的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发展与创造和自贡的城市地域特色相融合,并根据自贡城市所处的特殊生态环境,对地域特色文化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本文以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建理论与方法反思当今中国的城市山水环境的营建;并分别对自贡历史城市山水境域的历史与遗存现状和建筑景观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造理论与营造方法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针对自贡历史城市今后山水境域营造的发展以及对历史城市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二、构筑山水城林浑然一体大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筑山水城林浑然一体大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建设的时代新要求
        1.1.2 中国城市山水人文规划传统的研究基础
        1.1.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色及现实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空间
        1.3.2 城市空间格局
        1.3.3 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1 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相关研究进展
        1.4.2 城市空间格局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
        1.4.3 富平县的基础研究
    1.5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研究框架
2 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分析
    2.1 富平县山水人文环境概况
        2.1.1 区域环境
        2.1.2 历史沿革
        2.1.3 县治变迁
    2.2 要素数据库建立的方法步骤
        2.2.1 文献资料的收集选取
        2.2.2 空间要素的归纳分类
        2.2.3 整合要素的技术路线
        2.2.4 转译方法的研究确定
    2.3 自然空间要素的梳理
        2.3.1 山
        2.3.2 塬
        2.3.3 水
        2.3.4 泉
    2.4 人文空间要素的梳理
        2.4.1 史前至先秦时期——萌芽期
        2.4.2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雏形期
        2.4.3 隋唐至宋金元时期——发展期
        2.4.4 明至民国时期——充实期
    2.5 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秩序分析
        2.5.1 轴线型秩序
        2.5.2 视廊型秩序
    2.6 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2.6.1 富平区域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2.6.2 富平历史城市及近郊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2.7 小结
3 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征分析
    3.1 格局建构的自然界域分析
        3.1.1 感知城市周围山水环境的规划视野
        3.1.2 “大环”的空间形态模拟
        3.1.3 特征及价值
    3.2 城市的郊野空间分析
        3.2.1 圈层式的城市空间
        3.2.2 “外形”的空间范围确定
        3.2.3 特征及价值
    3.3 历史城市的形态分析
        3.3.1 因循自然地势构建城市形态
        3.3.2 城市空间形态与地形关系的分析
        3.3.3 特征及价值
    3.4 城市空间格局的生长分析
        3.4.1 空间要素的积累作用
        3.4.2 空间格局的生长分析
        3.4.3 特征及价值
    3.5 标志空间的营建分析
        3.5.1 点化自然之巧提振城市格局
        3.5.2 标志空间的选址分析
        3.5.3 特征及价值
    3.6 城市风景体系的营造分析
        3.6.1 城市的风景体系
        3.6.2 “八景”分布特征分析
        3.6.3 特征及价值
    3.7 小结
4 富平现代城市建设的影响及未来发展需求
    4.1 建国后富平城市空间发展概述
        4.1.1 初期恢复阶段——建国初至60年代末
        4.1.2 缓慢复苏阶段——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
        4.1.3 稳步发展阶段——80年代末至20世纪00年代
        4.1.4 快速发展阶段——00年代末至今
        4.1.5 城市空间发展的演变规律特征
    4.2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评价
        4.2.1 评价方法
        4.2.2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物质遗存分析
        4.2.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价值认知分析
        4.2.4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综合评价
    4.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问题总结
        4.3.1 历史要素遗存贫瘠,传统空间格局面临瓦解
        4.3.2 历史空间格局认知有限,缺乏整体性保护
        4.3.3 传统规划经验丰富,现代建设缺乏传承
    4.4 富平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现实需求
        4.4.1 推进富阎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合作新典范
        4.4.2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4.4.3 强化生态环境修复,加快建设美丽富平
    4.5 小结
5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传承思路与策略
    5.1 保护传承的理念指导与思路框架
        5.1.1 保护传承的理念指导
        5.1.2 保护传承的思路框架
    5.2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策略
        5.2.1 空间格局保护层次的拓展
        5.2.2 自然基底的保护与维育
        5.2.3 人文空间要素的保护、标识与复兴
        5.2.4 空间秩序的标识、接续与强化
        5.2.5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结构
    5.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传承策略
        5.3.1 因循地势确定城区空间布局形态
        5.3.2 体察环境构建现代规划建设轴线
        5.3.3 整合要素营建郊野环线和公园
        5.3.4 统筹布局关键空间及组织特色线路
        5.3.5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传承结构
    5.4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

(2)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大连金普新区特色风貌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发展失衡
        1.1.2 国家及地方各级更加重视城市特色的塑造
    1.2 相关研究基础综述
        1.2.1 国外城市特色塑造相关理论简析
        1.2.2 国内城市特色塑造相关理论简析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思考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范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论文框架
第2章 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1 现代城市特色塑造的基本思想
        2.1.1 城市与自然生态结合
        2.1.2 城市与文化精神融合
        2.1.3 风貌与建设管控契合
    2.2 城市特色塑造的一般方法
        2.2.1 影响城市特色的客观要素
        2.2.2 影响城市特色的主观要素
        2.2.3 构建山海相连的特色生态体系
        2.2.4 打造显山露海的特色空间格局
        2.2.5 塑造山海相融的特色风貌形象
        2.2.6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2.7 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2.3 相关城市特色风貌塑造案例解读
        2.3.1 山海城市——厦门
        2.3.2 山水城市——重庆
        2.3.3 历史名城——南京
        2.3.4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3.5 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普新区特色资源概况及特色风貌塑造的动因解读
    3.1 现状概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自然条件
        3.1.3 城建综述
    3.2 现状特色资源
        3.2.1 特色资源梳理
        3.2.2 特色资源评析
        3.2.3 存在问题
    3.3 特色风貌塑造的动因
        3.3.1 国家级新区成立的全新定位
        3.3.2 改变多年粗放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3.3.3 金普新区自身发展的需求
        3.3.4 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增加对生态特色认识的社会共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普新区特色风貌塑造策略
    4.1 特色风貌定位及目标
        4.1.1 定位
        4.1.2 目标
    4.2 意义
        4.2.1 底线思维
        4.2.2 可持续性发展
        4.2.3 生态和谐
    4.3 生态本底保护
        4.3.1 生态特色格局
        4.3.2 限定要素及生态安全分析
        4.3.3 空间划定
        4.3.4 管控措施
    4.4 空间格局构建
        4.4.1 空间格局
        4.4.2 绿地系统
        4.4.3 生态廊道
        4.4.4 景观体系
        4.4.5 高度控制
    4.5 风貌分区界定
        4.5.1 风貌策略
        4.5.2 风貌分区
        4.5.3 风貌分区划定及引导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传统山水画美学的乡村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以复兴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聚焦
        1.1.2 “全域旅游”的机遇与挑战
        1.1.3 乡村文化缺位
        1.1.4 回归自然的本真追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
        1.3.2 乡村景观
    1.4 案例选择依据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传统山水画美学特征与乡村景观相关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外乡村景观营造相关研究综述
        2.1.3 研究述评
    2.2 传统山水画美学的研究
        2.2.1 传统山水画美学思想
        2.2.2 传统山水画审美意趣
        2.2.3 传统山水画造型观
    2.3 乡村景观营造的研究
        2.3.1 乡村景观的形态构成
        2.3.2 乡村景观的特点
        2.3.3 乡村景观营造的内涵
        2.3.4 乡村景观营造的理论基础
    2.4 传统山水画美学与乡村景观营造的关联性分析
        2.4.1 传统山水画思想内涵与景观营造的关联性
        2.4.2 传统山水画构图美学与景观格局营造的关联性
        2.4.3 传统山水画艺术美学与乡村景观营造的关联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传统山水画美学的乡村景观营造策略
    3.1 构建“天人合一”的山水格局乡村景观
        3.1.1 遵循生态美学与“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3.1.2 村域山水景观格局的营造
        3.1.3 村落山水景观格局的营造
        3.1.4 宅院尺度生态格局
    3.2 构建多功能乡村景观空间格局
        3.2.1 对传统山水画空间构架方式的借鉴
        3.2.2 乡村景观的“点、线、面”整体空间结构
        3.2.3 塑造“三层、三景”的乡村景观格局
    3.3 塑造特色乡村景观“艺术美”
        3.3.1 对传统山水画中“建筑美”借鉴
        3.3.2 对传统山水画意境美的借鉴
        3.3.3 乡村特色景观“艺术美”营造方法
    3.4 构建地域性特色乡村景观风貌
        3.4.1 地域性乡村景观特征塑造借鉴方法
        3.4.2 延续乡村建筑地域性特征
        3.4.3 非物质文化的空间载体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传统山水画美学的复兴村景观营造研究
    4.1 复兴村景观现状研究
        4.1.1 复兴村基本概况
        4.1.2 复兴村景观发展基础
    4.2 复兴村“天人合一”山水景观格局构建
        4.2.1 村域山水景观格局
        4.2.2 村落山水景观格局
        4.2.3 景观单元山水格局
    4.3 复兴村多功能景观空间布局
        4.3.1 “点、线、面”串联景观空间结构
        4.3.2 构建“三景、三层”的景观空间
    4.4 复兴村特色景观“艺术美”塑造
        4.4.1 借鉴传统山水画“色彩美”
        4.4.2 借鉴传统山水画“建筑美”
        4.4.3 借鉴传统山水画“植物美”
    4.5 复兴村特色乡村景观风貌营造
        4.5.1 提取物质风貌特征
        4.5.2 传承非物质人文内涵
        4.5.3 塑造地域性人文景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5.1.1 传统山水画美学与乡村景观营造有机结合
        5.1.2 基于对传统山水画美学借鉴下的乡村景观营造策略
        5.1.3 实证研究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表格索引
附录B 插图索引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景园色彩构成量化研究 ——以南京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视角与方法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色彩理论与实践应用
    2.1 色彩基础理论研究
        2.1.1 色彩学理论
        2.1.2 色度学理论
        2.1.3 视知觉理论
    2.2 色彩实践应用研究
        2.2.1 工业产品领域色彩研究
        2.2.2 生理、心里学色彩研究
        2.2.3 数字图像设计色彩研究
    2.3 景观相关学科色彩研究综述
        2.3.1 景观地理学色彩研究
        2.3.2 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色彩研究
        2.3.3 农、林、园艺学色彩研究
    2.4 景观学科色彩研究发展
        2.4.1 景观色彩与社会研究
        2.4.2 景观色彩与规划设计
        2.4.3 景观色彩与行业应用
    2.5 小结
第三章 景园色彩的量化方法
    3.1 景园环境色彩特性
        3.1.1 变化规律性
        3.1.2 相对稳定性
        3.1.3 文化观赏性
    3.2 景园色彩量化方法
        3.2.1 色彩计量模型
        3.2.2 色彩物理量化
        3.2.3 色彩视觉量化
    3.3 静态观赏量化分析
        3.3.1 色彩静态观赏特征
        3.3.2 色彩数据检测提取
        3.3.3 色彩属性统计分析
    3.4 动态观赏量化分析
        3.4.1 色彩动态观赏特征
        3.4.2 色彩数据分段量化
        3.4.3 色彩问题量化研究
    3.5 景园色彩人文属性
        3.5.1 色彩人文属性调研
        3.5.2 色彩情绪效价分析
        3.5.3 生理数据辅助研究
    3.6 小结
第四章 景园空间的色彩构成
    4.1 景园空间色彩建构
        4.1.1 景园空间色彩
        4.1.2 景园色彩环境
        4.1.3 景园色彩量化
    4.2 空间色彩单元规划
        4.2.1 色彩主题规划:表达与传递
        4.2.2 色彩要素布置:方位与图底
        4.2.3 色彩单元形态:线性与围合
    4.3 空间色彩界面设计
        4.3.1 色彩界面搭配:数量与块面
        4.3.2 色彩观赏层次:视距与尺度
        4.3.3 色彩构成比例:调和与比选
    4.4 空间色彩序列组织
        4.4.1 色彩秩序构成:路径与视点
        4.4.2 色彩序列变化:速度与频率
        4.4.3 色彩连续规律:节奏与韵律
    4.5 小结
第五章 景园配色的共性规律
    5.1 景园配色设计规律
        5.1.1 景园空间的配色
        5.1.2 景园画面的配色
        5.1.3 景园秩序的配色
    5.2 景园配色目标需求
        5.2.1 人文精神表达
        5.2.2 情感引导功能
        5.2.3 艺术审美认同
    5.3 景园配色量化评价
        5.3.1 评价体系设计
        5.3.2 评价模型建构
        5.3.3 评价分值计算
    5.4 量化配色实践应用
        5.4.1 配色效果量化评价
        5.4.2 配色评价反馈设计
        5.4.3 量化色谱实践操作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关于色彩量化研究的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说明
附录
    附录一:南京地区景园要素色彩数据库
    附录二:白马公园配色评价设计问卷
    附录三:南京中山陵园中轴线色彩量化数据
作者简介
致谢

(6)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滨水地区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1.3.4 人与自然协调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4.2.1 自然生态优先
        4.2.2 保护历史文化
        4.2.3 提升城市活力
        4.2.4 促进社会和谐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
    学位论文
    学术期刊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实地调研
        1.4.2 文献研究
        1.4.3 定量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山水城市研究
        2.1.1“山水城市”理论的概念
        2.1.2“山水城市”理论的形成过程
        2.1.3“山水城市”理论的相关研究
    2.2 历史文化脉络研究
        2.2.1 历史文化脉络的概念
        2.2.2 历史文化脉络的空间研究
        2.2.3 历史文化脉络的量化研究
    2.3 中国传统城市的现代传承研究
    2.4 襄阳及其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2.5 小结
3 襄阳“山-水-城”空间发展概述
    3.1 襄阳历史文脉沿革
    3.2 襄阳城市空间发展沿革
        3.2.1 空间雏形期
        3.2.2 空间发展期
        3.2.3 空间动荡期
        3.2.4 空间稳固期
    3.3 襄阳城市空间要素特征
        3.3.1 襄阳自然山水要素
        3.3.2 襄阳城市空间要素
        3.3.3 特征总结
    3.4 小结
4 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营建特征
    4.1 城市选址与山水格局
    4.2 城市空间与山水格局
        4.2.1 城市轴线与山水格局
        4.2.2 城市边界与山水格局
        4.2.3 城市建筑与山水格局
    4.3 城市文化与山水格局
        4.3.1 基于《襄阳府志》的襄阳“山-水-城”空间内涵发掘
        4.3.2 基于《历代诗人咏襄阳》的襄阳“山-水-城”空间内涵发掘
        4.3.3 基于历史人物的襄阳“山-水-城”空间内涵发掘
    4.4 小结
5 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传承
    5.1“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的传承状况
        5.1.1“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遗存现状
        5.1.2“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感知现状
    5.2“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传承状况的原因分析
        5.2.1 传承状况的规划问题分析
        5.2.2 传承状况的建设问题分析
    5.3“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传承规划
        5.3.1 整体“山-水-城”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
        5.3.2“双城”结构的保护与传承
        5.3.3 自然山水的利用与展示
        5.3.4 历史轴线及景观视廊的展示
        5.3.5 城市边界的展示与利用
        5.3.6 历史文化展示线路规划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调查问卷
    图录
    表录
致谢

(8)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古城复兴概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古城复兴基础理论综述
        2.1 城市文化
        2.2 古城保护
        2.3 城市更新
        2.4 城市复兴
        2.5 城市文化规划
        2.6 综合评述
        2.7 小结
    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
        3.1 古城复兴的内涵解析
        3.1.1 古城复兴时代价值观
        3.1.2 古城复兴保护发展观
        3.1.4 古城复兴多元诉求观
        3.1.5 古城复兴多维耦合观
        3.1.6 古城复兴深层内涵
        3.2 相关学术理论借鉴
        3.2.1 相关理论借鉴
        3.2.2 古城复兴理论特质
        3.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3.3.1 古城复兴理论基本框架
        3.3.2 古城复兴理论基础
        3.3.3 古城复兴域
        3.3.4 古城复兴两组维度
        3.3.5 古城复兴静态结构理论: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
        3.3.6 古城复兴动态结构理论: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
        3.4 时空结构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1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1.1 古城文化资源初步梳理
        4.1.2 古城文化基因价值甄别
        4.1.3 古城文化基因评价筛选
        4.1.4 古城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2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模式
        4.2.1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概念
        4.2.2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借鉴
        4.2.3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组成
        4.3 本章小结
    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体系
        5.1 古城复兴规划的角色与定义
        5.1.1 古城复兴规划作用
        5.1.2 古城复兴规划定位
        5.1.3 古城复兴规划路径
        5.1.4 古城复兴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5.2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
        5.2.1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体系的构成
        5.2.2 古城复兴规划战略
        5.2.3 古城复兴规划策略
        5.3 古城复兴规划流程
        5.4 古城复兴规划基本方法
        5.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及体系
        5.6 古城复兴规划的支撑体系
        5.7 本章小结
下篇:西安古城复兴规划实践
    6 西安古城复兴的现状与问题
        6.1 西安城市概况
        6.1.1 历史沿革
        6.1.2 地形地貌
        6.1.3 社会经济发展
        6.2 研究范围界定
        6.3 西安古城复兴经验
        6.4 西安古城复兴存在的问题
        6.5 西安城市发展机遇
        6.6 西安古城复兴问题的规划应对
        6.7 本章小结
    7 西安古城文化基因梳理及空间表征
        7.1 西安城市文化资源梳理
        7.1.1 西安文化资源概述
        7.1.2 西安文化资源分类梳理
        7.1.3 西安文化资源分布特征
        7.1.4 西安文化资源演变特征
        7.2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
        7.2.1 生态文化:山水塬城禀赋
        7.2.2 历史文化:东方营城理念
        7.2.3 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积淀
        7.3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表征
        7.3.1 宏观:空间格局与产业体系
        7.3.2 中观:脉络
        7.3.3 微观:符号
        7.4 本章小结
    8 西安古城复兴的规划实践
        8.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与策略
        8.1.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
        8.1.2 发展战略: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
        8.1.3 发展策略
        8.2 宏观文化格局引导
        8.2.1 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
        8.2.2 市域文化体系规划
        8.2.3 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
        8.3 中观文化结构控制
        8.3.1 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
        8.3.2 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
        8.3.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
        8.3.4 文化廊道规划
        8.4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8.4.1 文化遗址公园
        8.4.2 特色文化街区
        8.4.3 古镇名村
        8.4.4 城墙景区
        8.4.5 工业遗产
        8.4.6 城乡空间风貌管控
        8.4.7 古树名木
        8.4.8 非物质遗产
        8.5 本章小结
    9 西安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管控
        9.1 古城复兴导向下的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
        9.2 古城复兴导向下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应用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10.2 期待做出的有价值工作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的城市文化特色方面的项目
附录1 本文研究的古城释义
附录2 老城区文化极核复兴规划
附录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区复兴规划
附录4 文化遗址公园复兴规划
附录5 特色文化街区复兴规划
附录6 古镇名村复兴规划
附录7 城乡空间风貌分区管控

(9)从园林到山水城市 ——基于中国传统造园理念的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山水城市意象的内涵解析
    2.1 自然物质意象
    2.2 人文审美意象
        2.2.1 文化要素
        2.2.2 审美要素
        2.2.3 风水要素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造园理念对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的启示
    3.1 传统园林空间布局与山水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
        3.1.1 园林山水空间布局
        3.1.2 山水城市空间布局
        3.1.3 传统园林山水空间布局与山水城市空间布局的联系
    3.2 传统园林景观手法在山水城市意象中的运用
        3.2.1 叠山
        3.2.2 理水
        3.2.3 建筑
        3.2.4 植物
    3.3 传统造园思想对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的启示
        3.3.1 生态内涵—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到“生态城市”的整体营建
        3.3.2 文化内涵—从“寄情山水”的价值观念到“人文山水”的空间营建
        3.3.3 景观内涵—从“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趣到“山水家园”的景观风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山水城市意象现状分析与调研
    4.1 南京城市山水形势概况
    4.2 观史—南京山水城市意象总体演进历程
        4.2.1 解放前南京山水城市意象演进历程分析
        4.2.2 解放前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历程特征总结
        4.2.3 解放后南京山水城市意象演进历程分析
        4.2.4 解放后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历程特征总结
        4.2.5 解放前后南京山水城市总体意象小结
    4.3 晓今—南京山水城市意象现状调研
        4.3.1 调研方法
        4.3.2 南京山水意象的调研数据整理
        4.3.3 南京山水城市的现状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造园语境下的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塑造
    5.1 塑造原则与目标
        5.1.1 塑造原则
        5.1.2 塑造目标
    5.2 宏观层面——树立城市形象,制定设计目标
        5.2.1 宏观山水意境的塑造方法
        5.2.2 宏观山水格局的控制引导
    5.3 中观层面——搭建城市构架,明确设计方向
        5.3.1 构建多层次的园林绿地意象
        5.3.2 营造多领域的人文空间意象
        5.3.3 塑造多方位的景观空间意象
    5.4 微观层面——完善城市功能,应用设计方法
        5.4.1 公共空间依山就水
        5.4.2 建筑布局显山露水
        5.4.3 道路格局对山接水
    5.5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理论探析
    二、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

(10)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营造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课题的提出
        1.1.1 对我国当代城市山水境域营造的思考
        1.1.2 对中国传统城市人居智慧的再认识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2.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国内外现状
        1.4.1 国外对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营建思想研究的现状
        1.4.2 国内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思想研究的现状
        1.4.3 国内外对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思想研究的现状
    1.5 论文的研究重点
    1.6 论文研究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1.6.1 基础理论
        1.6.2 研究思路
        1.6.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2 自贡的环境背景
    2.1 自贡的自然环境背景
        2.1.1 自贡的地理位置
        2.1.2 自贡的气候特征
        2.1.3 自贡的地貌特征
        2.1.4 自贡的河泉分布
    2.2 自贡的山水环境特征
    2.3 自贡社会文化环境特征
        2.3.1 生产方面
        2.3.2 生活方面
        2.3.3 精神方面
    2.4 小结
3 自贡历史演进和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建历程
    3.1 自贡城市发展史
        3.1.1 唐宋时期
        3.1.2 元明时期
        3.1.3 清代时期
        3.1.4 民国时期至今
    3.2 自贡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空间结构
    3.3 自贡的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造历程
        3.3.1 城包山、水穿城的山水环境
        3.3.2 人居环境山水文化的形成
    3.4 小结
4 自贡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构成要素
    4.1 城市选址
        4.1.1 创建的原由
        4.1.2 选址原由
    4.2 城市山水空间形态的演进
        4.2.1 古代城市山水空间的演进
        4.2.2 建市后的自贡城市山水空间的形态演进
    4.3 自贡典型性地域的风景景观营建
        4.3.1 西秦会馆
        4.3.2 王爷庙
        4.3.3 富顺文庙
        4.3.4 富顺西湖
        4.3.5 荣县大佛
    4.4 小结
5“井盐文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发展
    5.1 自贡井盐文化的形成及特征
        5.1.1 井盐文化的形成
        5.1.2 井盐文化的内涵
        5.1.3 井盐文化的主要特征
    5.2 自然山水中的“井盐文化”塑造城市山水环境
        5.2.1 釜溪河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5.2.2 自贡的山水格局与山水环境
    5.3 “井盐文化”形成的聚居环境
        5.3.1 井盐运输和贸易形成的古镇、古街
        5.3.2 盐商生活的住宅大院和山寨
    5.4 “井盐文化”中的会馆、庙宇建筑
        5.4.1 “井盐文化”中的特色建筑
        5.4.2 “井盐文化”中的标志建筑
        5.4.3 人居环境多元化发展
    5.5 小结
6 自贡人居环境山水境域营造的历史经验总结
    6.1 自贡人居环境山水境域营造的方法
        6.1.1 山水城一体方法
        6.1.2 营造景观方法
    6.2 自贡人居环境山水境域的营造程序与方法
        6.2.1 寻找山水境域与城市的契合点
        6.2.2 风景建筑和标志建筑的营建
        6.2.3 人文环境”培育城市精神
    6.3 当今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文化的保护认识
    6.4 对现代城市山水境域营造的总结
        6.4.1 传承历史的营造智慧
        6.4.2 弘扬城市地域文化特色
        6.4.3 历史智慧的传承与创造
    6.5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构筑山水城林浑然一体大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 [1]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及其保护研究[D]. 刘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大连金普新区特色风貌规划策略研究[D]. 麻洪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传统山水画美学的乡村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以复兴村为例[D]. 王一祺.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5]景园色彩构成量化研究 ——以南京地区为例[D]. 谭明. 东南大学, 2018(05)
  • [6]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7]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研究[D]. 李嘉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 田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9]从园林到山水城市 ——基于中国传统造园理念的南京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研究[D]. 谢金之. 扬州大学, 2014(03)
  • [10]自贡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山水境域营造智慧研究[D]. 李林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构筑山水城林大格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