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中国IT万花筒(论文文献综述)
闫海田[1](2021)在《中国网络文学“先锋性”问题新论——“关键词”或“新概念”生成》文中指出中国网络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最早""全面"触及21世纪现实"整体性、结构性"改变(1)的先锋。中国网络文学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相比于传统文学,它更早对21世纪的现实本质——虚拟现实——进行了"整体性"与"结构性"的呈现。中国网络文学的这种在单独类型上的通俗性与在整体上的先锋性特征,也决定了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必须改变原本通行的通俗文学研究模式,而要全面凸显与提出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先锋性"这一取向。无疑,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先锋性指认,
张子祺,徐青[2](2021)在《日本“Silver川柳大赛”中的老年题材立意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共性问题,老年生活、老年文学作品及老年文学作品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引发社会关注。为了探讨老年文学发展现状,本研究通过分析日本共计20届的"Silver川柳大赛"获奖作品,针对老年文学的界限问题、川柳文学特色及其对老年文学的影响等内容,阐述了川柳这一日本特有的文学形式在老年文学中的兴起与发展;根据作品的主题和立意研究了老年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情感倾向。川柳与老年文学的结合不仅是一种文学上的"文艺复兴",川柳"通俗、穿凿、滑稽"的特点更有助于开阔老年文学作品的创作思路,推动老年文学的发展。
王硕[3](2021)在《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的差异研究是欧洲化议题下的一个主要子问题。问题在于为何极需经济援助的候选国塞尔维亚,在面对入盟巨大的经济收益诱惑下,对欧政策偏好却是保持距离、欲迎还拒;而对俄罗斯的非物质援助深表感激,甚至为支持俄罗斯主动牺牲自我利益,而坚持与欧盟政策相背离?以往关于欧洲化的行动逻辑,主要是从理性选择模式的结果性逻辑,抑或是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适当性逻辑来分析,他们皆以简约的个体客观理性或主观理性作为狭隘的前提假定,导致经验世界与抽象理论错位,越来越无法解释现实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诸多“例外”,亟需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而理论综合是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从相关的多层次和多学科理论中拟合出简约且与相关理论平均差异最小的中介变量来搭建新的分析框架[1]。本文以关系性逻辑为基础,在单位层次和体系层次选取适切的自变量,引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作为黏合驱动剂,以此构建出能够解释塞尔维亚对俄欧的政策偏好差异的新视角。全文共五个章节,具体来说:第一章先是梳理传统理性选择模式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对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基本假定,以及两者之间的可弥合性。然后阐释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基本特点,论证群体情感既是国家理性的基线,也是个人情感的趋同,分析其作为中介变量弥合两种模式错位性对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为下文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自变量的选取以及探讨各要素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先是阐述当前国际社会中群体分化的现象越发明显,然后立足于探讨群体情感中介作用的研究目的,在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多样化自变量中,选取具有粘合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特征的四个自变量,分别是单元层次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本土实践,以及体系层次的地区安全结构和地区规范。最后论证群体情感这一中介变量不仅与自变量之间在作用上存在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即群体情感先是被这些自变量影响,然后又传递影响着因变量。第三章在单元层次进一步细致论证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是如何在内部通过群体情感类别化进程来塑造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其中,共同历史记忆在时间维度上积累出政治基调情感,政治基调情感塑造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舆情态势,维系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合法性,框定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宏观方向。本土实践是决策者在空间维度上因时因事的激发出群体即时情感,因为任何对外政策分析模式本质上都是地方性的,尤其是在现代民主政体下,决策者与普通民众存在信息、兴趣、影响力的差异,决策者要保证某特定对外政策的主导性,就必须去个性化,以某一群体内情感的高级识别者身份,通过引导和利用即时情感来影响国内民众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注意偏向、概率判断以及行为选择。第四章在体系层次上进一步细致论证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是如何在外部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进程来建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外部环境。地区安全结构相较于国家间经济军事的物质力量对比,更加强调关系性权力与国家之间的亲疏关系,亲疏关系决定着国家间彼此对威胁的认知与判断。目前在东亚与欧美地区分别在希望与焦虑情感关系主导下形塑出零和博弈的安全结构,欧美与中东欧地区分别在焦虑与羞辱的情感关系主导下碰撞出了外源合作安全结构,中东欧与东亚地区分别在羞辱与希望情感关系主导下促成了内源合作安全结构,不同地区安全结构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有着不同的外部体系压力。同时,地区规范存在着多样化的困境,往往通过羞辱施压等手段来迫使主权国家将其内化,进而转变其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至此,本项研究证实了群体情感与和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之间具有因果相关性的理论预设。第五章是以塞尔维亚为例来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先是分析塞尔维亚的政策偏好特点是对欧超越经济务实主义,对俄超越个人精英偏好,传统的理性选择模式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无法很好的解释塞尔维亚的欧洲化进程;然后根据穆勒求同法,得出群体情感是影响塞尔维亚政策偏好的决定性中介变量;最后对塞尔维亚对俄欧情感的类别化与比较进程进行分析。
马婕[4](2021)在《澜湄合作五年:进展、挑战与深化路径》文中提出澜湄合作机制成立五年来在机制建设、各优先领域务实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澜湄国家关系愈发紧密。该机制基于成员国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共同愿望,以发展为先、民生为本,受到政府高层大力支持,并践行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理念,广泛吸纳各方发展资源。目前,该机制进入全面发展期,但也面临域内各国利益诉求多元及积极性差异、湄公河国家对外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大国博弈日趋激烈、次区域机制间竞争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挑战。未来,澜湄合作应加强规范建设,保持开放包容,丰富合作内涵,加强支撑体系建设,更好发挥地方的内生动力,开启澜湄合作新的"金色5年",不断推动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梁茂春[5](2021)在《百年琴韵——21世纪初的中国钢琴创作(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储望华在21世纪的钢琴新作在20世纪中国钢琴创作的四次高潮中,后三次都有产生广泛影响的储望华的钢琴作品,如第二次高潮期产生的钢琴组曲《江南情景》(1960)、独奏曲《筝箫吟》(1961)、改编曲《解放区的天》(1963)和《翻身的日子》(1964)等,第三次高潮中产生的钢琴协奏曲《黄河》(1970,与殷承宗等人合作)、改编曲《二泉映月》(1972)、创作曲《南海渔童》(1975)等,第四次高潮中产生的《新疆随想曲》(1978)、《春江舟影》(1980)、《随想组曲—灵隐之声》(1982)等。上述第二次高潮期间,储望华二十来岁,第三次高潮期间,他三十来岁,第四次高潮期间,他四十多岁,
武丽娟[6](2021)在《体验经济下休闲农庄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以阜阳西湖镇金湖丰休闲农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范静媛[7](2021)在《产品内分工下贸易利益分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纪丽洁[8](2021)在《新世纪城市文学研究 ——以邓一光的“深圳书写”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邹锋[9](2021)在《《时代漫画》关于“摩登女性”的语图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晓燕[10](2021)在《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中微课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2001年中国IT万花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中国IT万花筒(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网络文学“先锋性”问题新论——“关键词”或“新概念”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文学批评关键词”的生成路径及可能 |
二、先锋性指认与“网络文学批评关键词”遴选标准 |
三、“网络文学批评关键词”的历史化与理论化建构 |
四、打破类型边界与网络文学研究新概念的提出 |
结 语 |
(2)日本“Silver川柳大赛”中的老年题材立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川柳与老年文学 |
二、从“Silver川柳大赛”看老年作者的川柳创作 |
(一)日本各项文学赛事的获奖者年龄层分析 |
(二)川柳与老年命题的融合 |
三、“Silver川柳大赛”获奖作品主题立意分析 |
(一)“家庭”主题 |
1.夫/丈夫 |
(1)七夕や夫の愿ひをそっと见る/乞巧节悄悄打开丈夫的心愿。 |
(2)仲いいねいいえ夫は杖代わり/人说夫妻关系好,丈夫不过是拐杖。 |
2.妻/妻子 |
(1)居ないとき妻の枕を尻に敷く/妻子不在,用她枕头垫屁股。 |
(2)问诊にオレより妻が答えてる/医生向我问诊,妻子抢答。 |
(3)次の世も一绪と言えば妻はNO/我说下辈子我们还做夫妻,妻子说NO。 |
(4)おい!おまえ!いつしか妻の名を忘れ/喂!你!不知不觉忘记妻子姓名。 |
(5)夕阳浴び花摘む妻の背のまるさ/夕阳照在妻子的后背,采花的她背躬成球。 |
(6)おれおれと名のって妻にすぐ切られ/说着是我是我,妻子却误以为诈骗即刻挂断。 |
(7)医者と妻急にやさしくなる不安/医生和妻子突然对我温柔起来,反倒令我不安。 |
3.孙/孙子 |
(1)ボールなげ孙にほめられちょっとてれ/玩球时被孙子夸,略微害羞。 |
(2)同时期にシュウカツをする孙と爷/爷孙同时找工作。 |
(3)ipad指舐めスライド孙怒る/IPAD舔手指滑屏,孙子发火。 |
(二)“健康”主题 |
1.ボケ/痴呆 |
(1)すらすらと嘘が言えますボケてない/说谎不打草稿,还未痴呆。 |
(2)お互いにボケかトボケか気がつかず/互相分不清对方是痴呆还是装傻。 |
2.病/生病 |
(1)クラス会それぞれ持病の専门医/同学会上每人都是老毛病的专家。 |
(2)「もう止めた」検査ばかりで病気増え/“不检查了”,越检查病越多。 |
(3)离れ住む子らに病む日も无事と书き/生病的时候也会回复孩子们一切安好。 |
3.耳/耳朵 |
(1)目には蚊を耳には蝉を饲っている/眼里住蚊子,耳朵里养蝉。 |
(2)聴力の検査で测れぬ地狱耳/听觉测试发现自己顺风耳。 |
4.介护/护理 |
(1)介护され初めて気付く亲不孝/接受护理才察觉子孙不孝。 |
(2)「アーンして」むかしラブラブいま介护/ |
5.徘徊/走丢 |
6.认知症/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症) |
(1)恐妻を天使に変えた认知症/老年痴呆症让母老虎变天使。 |
(2)幼な児に戻りて可爱い认知症/回归儿时可爱的老年痴呆症。 |
7.入歯/假牙 |
8.忘れ/健忘 |
(1)忘れ物とりに戻れば又忘れ/返回取失物,又忘取失物。 |
(2)纸とペン探してる间に句を忘れ/找纸笔的功夫,想好的诗句就忘了。 |
(3)字を忘れ考えてるうち文忘れ/提笔忘字,查字忘句。 |
9.薬/药 |
(1)寝てるのに起こされて饮む睡眠薬/睡着被叫醒吃安眠药。 |
(2)饮め饮めと差し出されるのは薬だけ/能被催着喝的只有药。 |
(3)腹八分残した二分で薬饮む/吃八分饱,留两分吃药。 |
10.医者/医生 |
(1)朝起きて调子いいから医者に行く/早上起来状态不错,可以去看医生。 |
(2)长寿者に「ひけつ」なにかと医者が闻き/医生反问长寿者长寿秘诀。 |
(3)持病には医者顔负けの知识あり/自己的老毛病敢说比医生都懂。 |
(三)“年龄生死”主题 |
1.定年/退休年龄 |
2.古希/古稀 |
(1)古希になお叱ってくれる母が居る/古稀还有训斥我的母亲。 |
(2)古希を过ぎ镜の中に母を见る/过了古稀,照镜子看见母亲的样貌。 |
3.还暦/还历 |
4.米寿/米寿 |
5.死/死 |
6.喜寿/喜寿 |
7.遗言/遗言 |
(四)“情感”主题 |
1.恋/恋爱 |
2.暇/闲 |
3.笑/笑 |
(1)遗影用笑い过ぎだと却下され/遗像笑太过,被退。 |
(2)こんにちは笑顔で答えて名を闻けず/笑答你好,却未闻人名。 |
4.自由/自由 |
(五)“生活”主题 |
1.ホーム/养老院 |
(1)老妻がホームで宣言主妇卒业/老妻进养老院,宣称家庭主妇毕业。 |
(2)ホームとは人间模様の万华镜/所谓养老院,真是人间百态万花筒。 |
2.化粧/化妆品 |
3.老人会/老年交流会 |
(1)无病では话题に困る老人会/如没病的话,在老年交流会苦于没有话题。 |
(2)新党も肩书取れば老人会/新建政党撇开头衔,不过就是老年交流会。 |
4.旅/旅行 |
5.年金/养老金 |
6.犬/宠物狗 |
(1)まだいけるもう一度だけ犬を饲う/还能活,再养一次狗吧。 |
(2)退职後犬の散歩で知る近所/离职后遛狗,才知道周围环境。 |
四、结语 |
(3)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依据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国家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国际关系中情感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研究 |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点 |
第一章 群体情感: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中介变量 |
一、主流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偏好假定及评价 |
(一)传统理性选择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
(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
(三)两种模式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解释的可弥合性 |
二、群体情感的引入及对两种模式偏好的弥合 |
(一)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概念阐释 |
(二)群体情感是国家理性的基线 |
(三)群体情感是个体情感的趋同 |
第二章 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分析层次 |
一、现实变化对对外政策偏好分析要素提出的新要求 |
二、单元层次: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 |
(一)国家是群体情感的载体 |
(二)共同历史记忆: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时间维度 |
(三)本土实践: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空间维度 |
三、体系层次: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 |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亲疏关系来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回旋镖效应作用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
第三章 群体内情感类别化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内在动力 |
一、历史记忆以基调情感为媒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方向 |
(一)从共同历史记忆到政治基调情感 |
(二)从政治基调情感到对外政策偏好的方向 |
二、本土实践以即时情感为介引领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 |
(一)群体决策者引领即时情感的手段 |
(二)群体决策者利用即时情感进行身份选择 |
(三)即时情感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的途径 |
第四章 群体间情感比较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外部路径 |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群体间情感碰撞为媒限定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环境 |
(一)零和竞争结构:欧美焦虑情感与东亚希望情感的碰撞 |
(二)外源合作结构:欧洲焦虑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
(三)内源合作结构:东亚希望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群体间情感评价为介推进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转变 |
(一)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内省能力 |
(二)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外辱压力 |
第五章 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塞俄与塞欧之间的比较 |
一、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差异的特点 |
(一)塞尔维亚对欧政策偏好超越经济务实主义 |
(二)塞尔维亚对欧政策超越个人精英偏好 |
(三)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差异的原因比较 |
二、群体情感在塞对俄欧政策偏好中的中介作用 |
(一)塞尔维亚国内群体情感的类别化 |
(二)塞对俄欧的群体间情感比较 |
三、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作者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澜湄合作五年:进展、挑战与深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澜湄合作进展 |
(一)机制建设不断完善 |
(二)各优先领域合作亮点纷呈 |
(三)澜湄国家关系日益紧密 |
二、合作经验启示 |
三、深化合作面临的挑战 |
(一)澜湄国家利益诉求多元且积极性不一 |
(二)湄公河多国面临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对外政策不确定性 |
(三)美国加强在湄公河地区对华对抗性竞争 |
(四)次区域机制拥堵致使竞争加剧 |
(五)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客观限制 |
四、深化合作路径 |
(5)百年琴韵——21世纪初的中国钢琴创作(二)(论文提纲范文)
四、储望华在21世纪的钢琴新作 |
五、黄安伦在21世纪的钢琴新作 |
四、2001年中国IT万花筒(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网络文学“先锋性”问题新论——“关键词”或“新概念”生成[J]. 闫海田. 当代作家评论, 2021(06)
- [2]日本“Silver川柳大赛”中的老年题材立意研究[J]. 张子祺,徐青.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1(03)
- [3]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D]. 王硕. 吉林大学, 2021(01)
- [4]澜湄合作五年:进展、挑战与深化路径[J]. 马婕. 国际问题研究, 2021(04)
- [5]百年琴韵——21世纪初的中国钢琴创作(二)[J]. 梁茂春. 钢琴艺术, 2021(07)
- [6]体验经济下休闲农庄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以阜阳西湖镇金湖丰休闲农庄为例[D]. 武丽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产品内分工下贸易利益分配研究[D]. 范静媛. 四川大学, 2021
- [8]新世纪城市文学研究 ——以邓一光的“深圳书写”为例[D]. 纪丽洁. 辽宁大学, 2021
- [9]《时代漫画》关于“摩登女性”的语图叙事研究[D]. 邹锋. 西南大学, 2021
- [10]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中微课的运用研究[D]. 张晓燕. 西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