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发展、物质发达的现代,人们依旧面临着生死问题的困扰。儒家以“乐生安死”的生死观为现代人答疑解惑。儒家既肯定生命价值,却又摒弃一味贪生,提倡“成仁取义”的价值观,生时追求仁道、完成使命、建立功绩,死时便可无愧于心,存顺殁宁,已然超越了生死。
关键词:乐生安死;价值;超越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人们依旧遭遇着生死问题的困扰。在光怪陆离的欲望诱惑、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和繁重的生活压力下如何生,在生命殆尽时如何面对死,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和如何对待死亡都是困扰着人们的重大问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的儒家文化,儒家独特的“乐生安死”的生死观可以给现代人提供解惑的方法、前进的向导和力量的支持。
一、乐生
“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并非是回避死,而是更加重视生。儒家重生,它对社会的现实关怀、对人伦的广泛关注为数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下的中国社会的秩序安定、人心安宁产生了巨大影响。
《占名穴地师报德》讲述了一地师因受村舍主翁“一饭之德”,便请为主翁占地,主翁说:“吾家计稍饶,无他所求,而年过五十,尚无一子,若占得得嗣之地,毋至绝祀之境,则幸也。”他希望地师通过占地让他得嗣。 地师领其至村后一处,占穴曰:“此是连生三子之地,君其用之。”并相约“十年当复来”,预言“其间必生三男”[7]345。 果然,主翁之妻死过三年后,主翁续娶一少妇,后来连生三子。
1.珍惜生命,肯定价值
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肯定生命价值。《论语》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表现出孔子对人的关心,一般财产的损失远不及人的生命的珍贵。孔子周游列国,讲学传道,反对战争杀戮,他提出“仁者爱人”,提倡“修己以安百姓”,“博施而能济众”,更表现了他对人命的珍惜和对人的现实关怀。人是万物之灵长,要尊重和珍视他人的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不轻生,不做无谓的牺牲。因此孔子提出:“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临事而惧”,便是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对待危险,无谓的死没有意义。孟子也有相同的主张,他说“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1)注射剂量不准。高原牧区的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对于动物的防疫、注射通常是牧民自己动手,因为缺少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对于疫苗的剂量掌握不精确,甚至有些养殖户害怕动物因为疫苗产生应激反应,而人为减少注射的剂量,导致免疫效果低下。
2.使命人生,成仁取义
1) 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促成学生“真心”信仰社会主义。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形态,不仅包括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应含有科学的思辨和逻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深奥的理论体系转变为易被学生理解掌握,是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底蕴的过程。社团文化建设不仅要挖掘社团活动中爱国、励志等积极进步的因素,还要使社团文化具有更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对社团成员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政治引导和思想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社团、进活动、进学生的头脑。
二、安死
1.善始善终,存顺殁宁
人不可能通过永远保存肉体而永恒,却可以通过为社会的贡献而成为不朽。《春秋左传》中讲到儒家著名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者都是建立在“为公”的基础上的,“为公”是价值判断的标准。当个体之人向整体之德不断靠拢时,生命才能从有限进至无限。生时心系社会、德高望重、被人铭记,濒死时会因为“我”在世间的创造还存在着,并非彻底消失,从而从根本意义上超越了死亡。
2.超越死亡,死而不朽
现代科学告诉人们,人死后并没有轮回转世,人们所相信的因果、灵魂不朽,不过是自由选择宗教信仰的结果。因此人们感到恐惧,死亡意味着消失。对于人们的迷茫与慌张,儒家生死观给出了掷地有声的解答。
儒家虽然重生,但却不主张一味贪生,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追求“仁道”。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价值观是:成仁取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说不能为了求生而出卖自己的仁德,反而应该不惜生命来成就仁德。在孔子看来,生与死都是为了“成仁”,君子为此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孟子继承了孔子,提出“舍生取义”的生死价值观。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生在世要完成自己与生俱来的道德使命,践行仁道、天道,死而后已。“朝闻道,夕死可矣”,更证明了生命不在乎长度,而在乎价值与意义。
儒家生死观是理性的,“乐知天命,故不忧”。这种观点认为人类从生至死的过程是自然规律,是必然的。孔子曾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礼记·祭义》)人的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生则乐生,死则安死,这便是善始善终,由此才能恪尽人道。儒家对待生死的态度亦可以用张载的话来概括,“存吾顺事,殁吾宁也”,活着时我顺承天意,敬奉天命,循规蹈矩,求仁求道,便是无所违逆顺应天地。由此临终时才会无愧于心,不留遗憾,得以安宁。在儒家文化里,“命”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前文提到的使命,一个是天命,是不可抗力量,人类只能顺从。儒家的“任命”态度为其生死观提供了客观依据,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更加平静地正视死亡。
三、儒家生死观的现实借鉴
1.学会做人,过有价值的一生
现代虽不用三不朽来要求每个人,但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仍可以得到爱戴和关注。在自己事业有成之后,应当发扬“泛爱众”精神,扶困济贫,热心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立言”对普通人来讲,德高望重,以仁爱之心教育子女,公平处理家庭矛盾,便可在一家或族中立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活着的时候坦荡做人,恭敬做事,积极进取不虚度,死时便无挂碍,内心平静,死后也常被人记起,精神不朽,超越了死亡。
2.现代医疗,多些人文关怀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精进,越来越多的药物、器械被用于将临终病人的生命维持再维持。本来已无生存可能的病人被强行支撑着自然生命,整日面对惨白的病房、冰冷的器械和陌生的医护人员,病痛缠身,受尽折磨才离世。儒家最是注重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生命质量,当今这种被病魔打倒而痛苦离世是最违背人道的。安宁自然死符合儒家重视人生命质量的思想,让临终病人的生命最后阶段依然可以自己做主,在家人围绕的安逸环境中,通过音乐、芳香、按摩等方式减轻病痛,达到平静舒缓,有尊严,无痛苦的离世,这于人生而言,也算是善始善终。安宁自然死也符合儒家“仁”的思想,是一种医疗人文关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安宁疗护或临终关怀团队秉承仁爱之心,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人道的、无微不至的医疗护理,这种事业应当被正视、被理解、被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为之合理性与正当性作辩护。
古人诚不欺我,儒家智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依然可以为现代人的迷茫与困顿答疑解惑。
参考文献:
[1]步臻. 生命伦理学视野中的儒家伦理及其当代价值[J]. 医学伦理学, 2011, 24(2): 12-15.
[2]曾竞. 从儒家生死观看安宁自然死的正当性[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 26(2): 45-46.
[3]郭荣君. 儒家生死观的现实关怀与超越追求[J]. 苏州大学学报, 2012(2):48-51.
[4]程思, 徐春林. 儒家生死观之研究[J]. 原道, 2014(01): 45-50.
[5]徐加胜. 儒家生死观与道德价值[J]. 世界宗教文化, 2007(02): 85-89.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9)03-0035-02
收稿日期:2019-1-13
作者简介:梁胜男(1995-),女,河北衡水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儒家论文; 生死观论文; 生命论文; 孔子论文; 生死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论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