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献检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献,科技,课程,高校,互联网,教学法,信息。
文献检索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中,王志新,唐姣玉,滕涛,刘最[1](2019)在《“兴趣+任务”教学模式在《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是本科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吸收新知识,申请科技项目及毕业论文写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其教学内容乏味、枯燥,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作者将学生的个人兴趣与本课程的课下作业相结合,并在课堂上穿插生活话题、科技前沿和教学实例,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讲授本课程的高校教师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51期)
楚林[2](2019)在《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高校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思政",给文献检索课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文章分析了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的具体建设方案,并根据能够融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给出相应的案例示例,供文献检索课以及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参考。(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25期)
张翼,林海生,刘斌斌[3](2019)在《《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综合育人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是一门科研与创新类的素质教育课,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科技文献的检索、阅读和信息加工能力,并在其基础上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在食品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贯彻"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教学和考核改革的实践,将德育、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融于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应用、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9期)
韩玲[4](2019)在《科技文献检索在科研选题中的重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科技报告制度的建立引发科研立项的精准性入手,论述了科技文献检索的内涵和方法,从帮助科研选题、避免重复立项、确定研究思路3个方面阐述了科技文献检索在科研选题中的重要意义,指出科研选题中文献检索的途径与方法,对文献检索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33期)
余俊荣,黄煜[5](2019)在《基于发明构思的互联网非专利文献检索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发明构思是贯穿专利审查过程中的一条明线,无论是在前期的检索工作还是后期的实质审查中,都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对如何基于发明构思在互联网资源中获取非专利文献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够为同仁们带来一些非专利文献的检索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发明与专利》期刊2019年11期)
李海生,张桂祯,张新颜,姜喃,斯盟清[6](2019)在《文献检索对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用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文献信息检索技能不只仅是科技查新人员的专利;作为医学生,文献信息检索技能是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技能之一。文章从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对医学生在校学习、毕业实习及临床工作叁个人生阶段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本文来源于《西南军医》期刊2019年06期)
梁作明[7](2019)在《“文献检索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检索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创新能力,"文献检索课"的生命线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构建自己的思维空间。本文论述了当前传统教学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文献检索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科技信息意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生产力》期刊2019年11期)
张冬梅,李春青,石艳,王巍[8](2019)在《医学文献检索课融入专业课PBL教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嵌入PBL教学的实例,介绍了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发展现状。分析了齐齐哈尔医学院医药学PBL的教学情况,提出了图书馆教学与服务的创新模式,将文献检索课与PBL教学进行融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侯桂玲[9](2019)在《新信息环境下地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现状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信息环境下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之一,文献检索课是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文章从地方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借鉴。(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79期)
汪洁[10](2019)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文献检索课程创新探析——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的讲话提出了农林类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为适应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战略转型,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的总体战略方针,对农林类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教学创新和改革势在必行。文献检索课作为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健全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逐渐无法适应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升信息素养的要求。分阶段式文献检索课程改进原有的单一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高级应用叁个阶段,对应大学生本科一年级、叁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叁个学习时段,在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切合大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特点,从而提升教学的实际效率,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05期)
文献检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索高校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思政",给文献检索课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文章分析了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的具体建设方案,并根据能够融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给出相应的案例示例,供文献检索课以及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献检索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玉中,王志新,唐姣玉,滕涛,刘最.“兴趣+任务”教学模式在《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楚林.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建设[J].高教学刊.2019
[3].张翼,林海生,刘斌斌.《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综合育人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韩玲.科技文献检索在科研选题中的重要作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9
[5].余俊荣,黄煜.基于发明构思的互联网非专利文献检索初探[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9
[6].李海生,张桂祯,张新颜,姜喃,斯盟清.文献检索对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用的探讨[J].西南军医.2019
[7].梁作明.“文献检索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9
[8].张冬梅,李春青,石艳,王巍.医学文献检索课融入专业课PBL教学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9
[9].侯桂玲.新信息环境下地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现状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
[10].汪洁.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文献检索课程创新探析——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