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飞型论文_李微

导读:本文包含了迁飞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棉蚜,粘虫,寄主,线粒体,种群,转录,比率。

迁飞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微[1](2016)在《迁飞型和居留型粘虫转录组测序及基因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迁飞害虫,同时也是严重威胁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叁大主粮作物上的重大害虫。迁飞是昆虫维持种群繁衍、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主要行为对策,也是迁飞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迁飞种群中通常存在着迁飞到他处危害的迁飞型以及留在本地繁殖的居留型。为筛选粘虫迁飞关键靶标基因、获得迁飞型和居留型以及不同性别差异表达基因,揭示粘虫迁飞行为发生与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种群迁飞危害的分子基础,丰富粘虫转录组数据信息。我们利用Illumina HiSeq2500测序平台对居留型(1头/850mL)和迁飞型(10头/850mL)成虫羽化后48h、96h、144h的雌蛾以及迁飞型羽化后96h雄蛾进行了转录组测序以及相关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PCR技术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同时,从转录组数据中高通量发掘了粘虫SSR标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转录组测序共获得原始数据108Gb,有效数据105.42Gb,每个样品平均获得7.53Gb。所有样品的Q20均高于95%,GC含量在45.15%~47.16%之间。共获得174385条转录本和108494条unigenes。经过基因功能注释,在GO分类中,有21955条unigenes具有具体功能定义,可分为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学过程3大类55个分支;在KEGG分类中,有8718条unigenes具有具体的定义,共获得10611个KEGG功能注释;在KOG分类中,11661条unigenes有具体的蛋白功能含义,共获得12889个KOG功能注释,涉及26个KOG功能类别。2.采用软件DESeq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羽化后48、96、144h迁飞型和居留型粘虫分别获得97、724、250个差异基因,从基因水平说明相同时期迁飞型和居留型粘虫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不同性别粘虫获得8626个,4725个基因表达上调,3901个表达下调。3.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迁飞型粘虫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逆境适应能力以及免疫能力。4.对1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q-PCR实验得到的差异基因表达趋势和转录组测序结果是吻合的,说明本研究基于RNA-seq获得的基因表达数据是可靠的。5.共筛选了叁大类与迁飞相关的基因:8种生物钟基因、4种参与调控JH水平的基因、3种生殖相关的基因;化学感应相关基因共筛选了6大类,26种基因;另外,筛选了参与代谢过程的关键酶基因如JH酯酶、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肉碱脂酰转移酶等基因;重要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如章鱼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和多巴胺受体基因也被筛选。这些基因的筛选将为今后粘虫迁飞行为发生与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因资源。6.利用软件MISA对108494条unigenes进行SSR检测,共发现12483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11.51%,分布于10685条unigenes中,发生频率为9.85%。平均每6126bp含有1个SSR位点。单核苷酸和叁核苷酸是主要重复类型,10次重复的SSR数量最多,共发现42种重复基元,单核苷酸重复基元A/T出现频率最高。大规模的SSR分子标记开发,将有助于粘虫迁飞虫源交流、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6-05-01)

张帆,刘向东[2](2012)在《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的交配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存在寄主利用和迁飞能力上的明显分化,有棉花型和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之分。但是,棉花型与瓜型之间,以及迁飞型与滞留型之间是否能发生交配行为,尚无研究报道。本文在低温和短光照条件下分别诱导棉花型、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的性蚜,并进行性蚜间的交配行为观察。结果表明,迁飞型和滞留型性蚜间可以发生交配行为,杂交时发生交配行为的个体比率与自交时无显着差异,但是杂交时雄蚜寻找配偶所花的时间要显着长于自交时,并且迁飞型雌蚜(M♀)与滞留型雄蚜(S♂)杂交时的交配持续时间也显着长于自交时。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同型交配容易完成,棉蚜的迁飞型和滞留型已在交配行为上产生了一定的分化。棉花型和瓜型棉蚜的性蚜间可以发生交配行为,并且两品系在正交和反交时雄蚜的寻偶时间与交配持续时间均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张帆,刘向东[3](2012)在《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线粒体DNA COⅠ基因序列上的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同域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的生态分化与进化程度,检测了室内长期筛选所得的迁飞型、滞留型、棉花型和瓜型棉蚜品系,以及在南京田间采集的棉花和黄瓜上的棉蚜,共84个样本的线粒体DNA 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种群的COⅠ序列同源性很高,为99.8%~100%。在各样本的569 bp大小序列中检测到3个突变位点,共形成4种单倍型(H1~H4),其中2个突变发生在迁飞型中,另1个发生在滞留型中,而棉花型和瓜型棉蚜中没有检测到突变,各品系棉蚜还共享着同一单倍型H4。迁飞型棉蚜的单倍型多样性(h)最高,为0.68~0.75,滞留型为0~0.18,而棉花型和瓜型无多样性。各种群内核苷酸多样性(π)都极低。UPGMA聚类分析表明,迁飞型与其他各品系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系统进化树显示,棉蚜种群正向着3个支系分化:支系一为COⅠ没有变异的棉花型、瓜型、滞留型和迁飞型个体所组成,数量占绝对优势;支系二和支系叁仅由迁飞型组成,其COⅠ序列均发生了变异。迁飞型品系中存在突变位点的单倍型H3和没发生突变的H4,在平均寿命、净增殖率与内禀增长率上均没有显着差异,COⅠ序列在该位点上的变异还不足以影响迁飞型棉蚜的生态适合度。(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张帆[4](2011)在《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地区的棉蚜种群在寄主利用和迁飞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分化。在寄主利用上可分为棉花型和瓜型,在迁飞能力上可分为迁飞型和滞留型。但是,棉蚜种群的寄主型和迁飞型产生的分子机理,尚无定论。本文对南京地区迁飞型和寄主型棉蚜的不同品系的交配行为、mtDNA的COⅠ和COⅡ基因以及内共生菌Buchnera相关基因的序列变异、以及Buchnera共生菌的数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产生的分子基础,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对南京地区棉花型、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在低温短光照条件(18℃,L:D=8:16)下进行性蚜诱导,比较分析了棉花型和瓜型之间,以及迁飞型和滞留型之间性蚜的交配行为。结果表明,迁飞型棉蚜在诱导条件下容易产生有性世代,产生雄性蚜和雌性蚜的时间要比滞留型棉蚜早5天左右。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的性蚜间可以发生交配行为,但同型交配的效率要高于异型交配,具体表现为迁飞型自交的寻偶时间显着地短于正交(M(?)×S(?))和反交(S(?)×M(?)),但与滞留型自交时的时间无显着差异。迁飞型M(?)和滞留型S(?)杂交时的交配持续时间显着长于两者自交时的时间。棉花型和瓜型的性蚜间可以发生交配行为,且杂交时的寻偶时间与交配持续时间在正交(Cu(?)×Co(?))和反交(Co(?)×Cu(?))中均无显着差异。(2)测定了棉蚜不同品系mtDNA基因序列上的变异,结果发现,室内孤雌饲养七年的棉花型和瓜型棉蚜,以及从棉花和黄瓜田间采集的自然棉蚜均未发生COⅠ序列上的变异,但在2008年和2010年选育出的迁飞型棉蚜种群中均检测到了2个COⅠ序列的突变位点,在2008年的滞留型棉蚜的一个个体中检测到1个COⅠ序列的突变位点,但在2010年的滞留型棉蚜中没有再次检测到。在mtDNA水平上,南京地区的棉蚜存在四种单倍型H1,H2,H3和H4,并且棉花型、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还均共享着同一单倍型H4。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南京地区棉蚜种群可划分为叁个支系,支系一由COⅠ序列没有发生突变的个体所组成,其夏寄主为棉花、瓜类或木槿,该支系个体占绝大多数;支系二和支系叁的COⅠ序列均发生了一个碱基的突变,并且均由冬寄主上营异寄主生活史的迁飞型所组成,且个体数量相对较少。棉花型、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在Leu-tRNA/COⅠⅠ序列上未发生变异。发生了COⅠ位点突变的与没有突变的迁飞型棉蚜在净增殖率R0、平均寿命T及内禀增长率rm上均没表现出显着差异,COⅠ序列的变异与棉蚜的生态适应性没有直接相关性。(3)选取迁飞型棉蚜发生COⅠ变异的H3单倍型M-H3、未发生变异的H4单倍型M-H4、滞留型棉蚜S、室外棉花上棉蚜Cow、室外黄瓜上棉蚜Cuw以及室内棉花型棉蚜Co和瓜型棉蚜Cu等7个品系,测定了其内共生菌Buchnera的1euA基因分化程度。结果显示,瓜型棉蚜的两个群体(Cu和Cuw)发生了该基因序列上的一个碱基的突变,而棉花型、迁飞型和滞留型间没有突变发生。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瓜型棉蚜的两个群体处于同一分支,其它品系为另一分支,棉花型和瓜型棉蚜寄主利用能力的分化与其内共生菌有关。(4)研究了以上7个品系棉蚜Buchnera的trpEG基因分化程度及Buchnera在棉蚜不同品系内的含量。结果显示,在黄瓜上取食的瓜型棉蚜与在棉花上取食的棉花型、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在trpEG上有着两个碱基的差异。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在黄瓜上生活的棉蚜聚为一支,其它生活在棉花上的品系聚为一支。对Buchnera进行定量PCR发现,瓜型棉蚜体内Buchnera菌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品系。由此说明原生共生菌与棉蚜的寄主专化型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张蕾[5](2006)在《粘虫迁飞型转为居留型的关键时期和调控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迁飞是昆虫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种群繁衍的主要行为对策,也是动物界中昆虫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大、以及迁飞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迁飞种群中通常存在着迁飞到他处生殖的迁飞型以及留在本地生殖的居留型,其比例因所处的环境因子不同而异。目前已知迁飞与居留型的分化存在着一个关键时期,即在这个时期内昆虫个体的发育途径是朝着迁飞型或居留型发展就被会确定。但是,所有已知存在关键时期的种类全部属于外翅类(如直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而在内翅类(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中尚未见到报道。本文在前人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应用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确定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迁飞与生殖的关键时期及其在进化上的适应意义,明确了可对关键时期起作用的叁种环境因子及其相应的作用,确定了保幼激素(JH)释放量的增加是迁飞个体转化为居留个体的主要原因,克隆和鉴定了对JH具有调控作用的粘虫促咽侧体激素(Mytse-AT)基因,并获得了该基因编码区的全序列,明确了Mytse-AT基因的半表达量和相对表达量与JH滴度的关系,得到了对粘虫具有生物活性即可以对其关键时期起作用的AT重组蛋白,为全面阐明粘虫的迁飞行为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为深化昆虫迁飞研究的理论与应用实践开辟了新的途径。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确定了粘虫迁飞个体转化为居留个体的关键时期及其在进化适应中的意义。以迁飞个体的产卵前期较长飞行能力越强的理论为依据,对室内诱导的迁飞个体羽化后的不同时期进行饥饿处理的结果表明,成虫羽化后的24—30小时内进行超过12小时的饥饿,可以使处理成虫的求偶和产卵前期缩短,产卵量增加,而在其它时间进行处理则没有这种效果。表明成虫羽化后的24小时是粘虫迁飞与生殖调控的关键时期。即在成虫羽化前的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迁飞行为在羽化以后的24小时内依然可以改变。但是,同样的环境因子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居留型成虫个体则没能产生相同的影响作用:羽化后24小时处理的成虫与2、3日龄处理的产卵前期虽然比对照的有所延长,但1—3日龄之间的处理并没有显着差异,另外,1日龄处理的产卵量及寿命等与对照的也没有显着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虽然迁飞个体可以在可操纵因素的影响下向非迁飞个体转变,非迁飞个体转化为迁飞个体的过程可能是不可逆的,因此,迁飞个体要比居留型的生活史弹性要强。这些结果较好地回答了迁飞种群较非迁飞种群的适应能力更强的问题。 研究明确了对关键时期可以起作用的一些环境因子及相应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就低温、光照等环境因子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迁飞个体进行处理的结果也表明,光照和低温与饥饿处理一样,对羽化后24小时内的迁飞个体的产卵前期具有影响作用,即可以显着地缩短成虫的生殖前期,并使产卵量增加。这样,低温和光照处理处理都可以使迁飞个体转变为生殖个体,但对羽化24小时以后的成虫进行同样的处理则对其产卵前期没有影响,表明处于关键时期的迁飞成虫个体对于来自不同的环境生理因子的刺激十分敏感。但是,这些环境因子的刺激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产生作用:温度必须在5℃的条件下才能发生作用,而在10℃和15℃的条件下没有作用;饥饿则必须大于6小时才会发生作用,光照只有在24小时长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作用,而在24小时全黑暗或在短光照的条件下没有作用。但是,相同强度的低温和光照对居留型相同时期进行的处(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6-06-01)

刘向东,翟保平,梁圣爱,许新华,龚群辉[6](2006)在《棉蚜迁飞型和居留型及其杂交后代飞行特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棉蚜种群飞行能力发生分化的遗传基础,本文对春季木槿上有翅棉蚜中的起飞个体和不起飞个体分别进行连续4代次和2代次的起飞特性选择。结果表明,棉蚜的起飞比率和起飞角度特性表现出了明显的选择响应,并筛选出了棉蚜的迁飞型(M)和居留型(S)。通过对棉蚜性蚜的诱导,摸索出了棉蚜性蚜交配及卵孵化的条件。对迁飞型(M)、居留型(S)、迁飞型和居留型的正反交后代(M♀×S♂,S♀×M♂)、夏季木槿上的滞留蚜(H)等5类棉蚜的起飞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迁飞型和居留型的正反交后代的起飞比率显着高于居留型,且稍高于迁飞型。迁飞型雌蚜与居留型雄蚜的杂交后代的起飞角度显着高于居留型和夏季木槿上的滞留蚜。居留型产生有翅蚜的比率低于迁飞型及其与居留型的正反交后代。棉蚜的起飞角度、起飞比率及有翅蚜产生能力表现出了较强的遗传效应。平均起飞时间虽然表现出迁飞型雌蚜与居留型雄蚜的杂交后代显着短于迁飞型雄蚜与居留型雌蚜的杂交后代及夏季木槿上的滞留蚜,但与迁飞型和居留型之间却无显着差异,表现出棉蚜起飞时间特性的遗传效应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刘向东[7](2003)在《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寄主型和迁飞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蚜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它能造成棉花、瓜类蔬菜及花卉等多种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的重大为害与损失。同时它能传播病毒病,引起植物病毒病的流行。已有研究表明,许多蚜虫对其寄主植物存在有专化性,并且有的已形成了明显的寄主宗。同时一些蚜虫又有明显的迁飞行为,这增加了蚜虫寄主变化的可能性。然而,棉蚜对寄主的适应与专化性的特征,及其飞行行为和能力、种群在飞行能力上的分化和遗传仍没有明确报道。因此开展棉蚜对各类寄主的适应性、迁飞行为与能力,及种群分化与遗传方面的研究有其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对南京地区棉蚜对寄主的利用与适应能力、寄主专化性形成的原因,以及棉蚜的飞行活动规律、迁飞与卵巢发育关系、春季木槿上棉蚜种群飞行能力的分化与选择响应、寄主型和迁飞型种群的性蚜诱导与交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 一、棉蚜的寄主型研究 采用自制的玻璃皿选择器、罩笼和自然活体植株供试法,研究了冬寄主木槿和几种夏寄主上生活的棉蚜对其它寄主的选择定向能力。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棉花上生长的棉蚜对棉花、西葫芦和西瓜叶片均具有较强的选择能力,而对黄瓜和南瓜选择力弱。西瓜、南瓜和黄瓜上生长的棉蚜对其原寄主选择性强,而对棉花选择性弱。表现出棉蚜对自身生长寄主的专化性。木槿上生长的有翅孤雌蚜对黄瓜和棉花的趋向选择性表现为强烈地喜好棉花寄主,寄主转换110min以后在黄瓜上的分布很少,并且24h内没有仔蚜产生。室内培育出的棉花型和黄瓜型蚜,在寄主交换后60min左右则有约50%的个体飞离供试寄主,而在24h后则全部离开,并且很少有仔蚜产生,表现出了对培育寄主的高度专化性。 对棉花和瓜类寄主上棉蚜的相互转接后的种群特征研究表明,南京地区棉花与瓜类(黄瓜、西瓜和甜瓜)上的棉蚜相互转接后不能正常存活和繁殖后代,其存活时间仅为1-4天,所产仔蚜存活1-3天,不能建立蚜群,表现出了寄主专化性。瓜类上棉蚜在叁种瓜之间均能成功转接,但转接后1-4代的净增殖率均有所下降,表现出棉蚜对同类不同种的寄主也存在适应性的差异,但差异经多代后则可消除。 采用寄主转换建立生命表方法测定了室内培养出并且培育了50代以上的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对寄主的适合度。结果表明,两种蚜型均能在冬寄主木槿嫩叶上存活、棉蚜寄土型和迁匕刑的研究产仔和建立种群,但棉花型蚜的内享增长率明显高于黄瓜型蚜,两者分别为0.2929士0.0366和0.2349士0.0151雌/雌.天,并且棉花型蚜的产仔前期短、最长存活寿命长。棉花型转到黄瓜上及瓜型转接到棉花上均不能正常产仔繁殖。两种蚜型均不能在茄子和觅菜上建立种群。棉花型蚜不能在红豆及瓜类作物上建立种群,而瓜型蚜则可。瓜型蚜不能在被棉花型蚜为害过的棉株上正常存活和繁殖,棉花型蚜也不能在被瓜型蚜为害过的黄瓜苗上存活和繁殖后代。表现了两种寄主专化型蚜对不同寄主适合度的显着差异,并且两种寄主专化型蚜在培育过程中能稳定地保持其专化性。 采用口针刺探电位(EPc)方法测定了棉花和几种瓜类上棉蚜寄主转换后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西瓜、黄瓜和南瓜上的棉蚜转接到棉花叶片上后的6h内,均可出现不取食波nP、口针刺探的A、B、C波、在韧皮部分泌唾液的E1波、在韧皮部吸取养分的E2波、在细胞间穿刺的F波和木质部吸取水分的G波八种取食行为波谱,并且口针不刺入植株组织内的寻食(nP波)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少。黄瓜、西瓜和南瓜上的棉蚜在棉花上取食时口针到达韧皮部吸取营养(E1波)的时间长于IOmin,叁者占总测试时间的比例分别为8.61.%、14.89%和34.60%,表现出棉花最不利于黄瓜蚜取食。棉花上棉蚜转接到黄瓜上时,口针达到达韧皮部并持续吸食的时间较短,仅为0.15min,_并且仅占测试总时间的0.21%,而寻食(nP)和刺探(A+B+C)的时间占整个处理时间的90%以上,黄瓜植株不牙IJ于棉花上棉蚜取食。棉花型和黄瓜型蚜交换寄主后,均表现出不能正常地吸取植株营养。生命特征参数也表现出棉花和黄瓜上的棉蚜相互转接后,很难建立种群,因此,EPG波谱能较好地反应出棉蚜对寄主的喜好性,是一种判断寄主对蚜虫是否适宜和适宜程度大小的方便、快迅并有效的方法。 较为特别的是,马铃薯上的棉蚜在黄瓜上表现出口针不能在韧皮部正常吸取营养,E波比率在5%以下,但黄瓜蚜在马铃薯上取食时E波比率在30%左右。黄瓜蚜在南瓜上取食时的E波比例为7%左右,但南瓜蚜在黄瓜上取食时则达45%左右。黄瓜和马铃薯,黄瓜和南瓜上的棉蚜具有转移通道上的不对称性. 经寄主转换后棉蚜对寄主的选择行为、取食行为和种群生命特性的分析结果,可明确得出南京地区棉花和瓜类上棉蚜存在高度的寄主专化性,并且在室内筛选得到了棉花和黄瓜专化型品系。 对南京地区棉花和黄瓜型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木桂上的干雌呀和有翅蚜转接到棉花上能正常存活、繁殖后代和建立种群,转接到甜瓜上第一、二代存活率低,但能建立种群,而转接到黄瓜和西瓜上所产仔蚜仅能存活1一4d,不能延续后代?(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3-06-01)

迁飞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存在寄主利用和迁飞能力上的明显分化,有棉花型和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之分。但是,棉花型与瓜型之间,以及迁飞型与滞留型之间是否能发生交配行为,尚无研究报道。本文在低温和短光照条件下分别诱导棉花型、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的性蚜,并进行性蚜间的交配行为观察。结果表明,迁飞型和滞留型性蚜间可以发生交配行为,杂交时发生交配行为的个体比率与自交时无显着差异,但是杂交时雄蚜寻找配偶所花的时间要显着长于自交时,并且迁飞型雌蚜(M♀)与滞留型雄蚜(S♂)杂交时的交配持续时间也显着长于自交时。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同型交配容易完成,棉蚜的迁飞型和滞留型已在交配行为上产生了一定的分化。棉花型和瓜型棉蚜的性蚜间可以发生交配行为,并且两品系在正交和反交时雄蚜的寻偶时间与交配持续时间均无显着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迁飞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微.迁飞型和居留型粘虫转录组测序及基因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2].张帆,刘向东.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的交配行为[J].应用昆虫学报.2012

[3].张帆,刘向东.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线粒体DNACOⅠ基因序列上的分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

[4].张帆.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D].南京农业大学.2011

[5].张蕾.粘虫迁飞型转为居留型的关键时期和调控基础[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6].刘向东,翟保平,梁圣爱,许新华,龚群辉.棉蚜迁飞型和居留型及其杂交后代飞行特性的比较研究[J].昆虫学报.2006

[7].刘向东.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寄主型和迁飞型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迁飞型与居留型粘虫不同部位Cr...稻纵卷叶螟飞行频次分布图(A)及其拟合...白背飞虱飞行持续时间的频次分布(A)及...迁飞型与居留型粘虫不同部位M...不同棉蚜品系的起飞比率不同棉蚜品系孤雌后代的起飞时间

标签:;  ;  ;  ;  ;  ;  ;  

迁飞型论文_李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