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性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手性,不对称,环状,磁体,硼酸,氢化,滑石。
手性配体论文文献综述
许冰[1](2019)在《基于新型亚磺酰胺类单膦手性配体的钯、铜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单膦配体在不对称催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也随着反应的需求越来越成熟。虽然众多高效的配体已合成,但真正能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还少之又少,这是因为许多膦配体的合成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原料昂贵、合成繁琐、结构复杂、拆分困难等。因此,开发效率更高、环境更友好的手性膦配体并将其应用于各类不对称反应中乃至工业化生产中,依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主要围绕亚磺酰胺类手性单膦配体Ming-Phos的改造与新型手性单膦配体Xu-Phos的合成,并致力于其在不对称反应的应用研究,为新型配体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不对称催化反应提供了新的配体库。具体包括以下叁方面内容:一、新型亚磺酰胺类手性单膦配体设计与合成研究我们发展了一种以二取代膦氢硼烷络合物和邻二溴苯为起始原料快速合成叔丁基亚磺酰胺类手性单膦配体的方法。对于之前Ming-Phos配体改造中存在的膦取代基团、母体苯环等改造路线长、条件苛刻等难题,现通过该方法可高效解决,如:(1)可通过不同取代的膦氢硼烷络合物解决之前膦上取代基团;(2)可通过不同取代的芳基二溴化合物快速实现配体母体苯环的改造;(3)可通过使用具有脂肪醛衍生的叔丁基亚磺酰亚胺实现具有亚甲基的配体合成。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首次将富电子的二环己基膦引入配体骨架中,完成了一系列叔丁亚磺酰胺类的二环己基单膦手性配体(Xu-Phos)及其相关配体的快速高效(“一锅法”)合成。二、钯催化的不对称Heck串联反应研究基于配体合成的基础,我们成功地将Xu-Phos配体应用到钯催化的不对称Heck串联反应中,解决了钯催化的不对称Heck串联反应中的一些难题:(1)首次将该类配体成功地应用于钯催化邻碘芳基烯丙基醚的不对称还原Heck反应,完成了具有全碳季碳中心的手性2,3-二氢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高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合成;(2)发展了首例高效、高对映选择性的邻碘芳基烯丙基醚的不对称碳碘化反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不对称碘转移反应的研究一直处于低谷期,在我们工作之前,没有手性配体能高效且高对映选择性地实现该类反应。(3)实现了首例邻碘芳基烯丙基醚的不对称Heck/C-H键活化串联反应,高对映选择性的完成了螺环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同时,我们发现可以通过芳基取代基位置调控产物的构型,以此实现产物一对对映异构体的合成。叁、铜催化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研究我们通过铜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实现了含叁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的多取代吡咯烷及吡咯啉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并进一步拓展了Ming-Phos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具体如下:(1)我们通过改变配体调控了甲亚胺叶立德与β-叁氟甲基β,β-双取代烯酮的不对称偶极环加成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以非常优秀的产率、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合成了C3位含有叁氟甲基季碳中心的exo-选择性的吡咯烷类化合物;(2)首次使用α-叁氟甲基烯酯作为亲偶极子,完成了其与甲亚胺叶立德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该反应使用本组发展的Ming-Phos配体与铜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有效地克服了α-叁氟甲基烯酯作为底物位阻大、易发生脱氟反应的困难,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C4位含叁氟甲基季碳中心的多取代吡咯烷化合物;(3)发展了首例β-叁氟甲基β,β-双取代烯酮与异氰基羧酸酯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以优秀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地实现C3位含有叁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的2,3-二氢吡咯化合物的合成。值得注意的是,底物中的叁氟甲基对实现高的反应活性和优秀的对映选择性控制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张丽[2](2018)在《双环状亚磺酰胺手性配体的不对称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亚磺酰胺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被广泛用作手性助剂、手性药物、催化剂和手性配体。近年来,手性亚磺酰胺作为配体引起了化学家们的高度关注。研究表明,手性亚磺酰胺作为配体能与多种过渡金属络合,并运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因此,设计和合成这类手性配体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用于不对称催化亚磺酰胺手性配体,除了我们课题组最近报道过一种C_1对称的苯并环状亚磺酰胺之外,都是链状结构的。就我所知,C_2对称的刚性的双环状亚磺酰胺配体还未见报道。本论文以(R)-叔丁基亚磺酰胺为手性亚砜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得到(S)-2,3-二氢-1,2-苯并异噻唑-1-氧化物,简称环状亚磺酰胺。用它合成两类C_2对称手性双环状亚磺酰胺配体,一类是用柔性的烷基链连接刚性的两个环状亚磺酰胺;另一类是用较为刚性的丁烯二基或者苯二甲基连接两个环状亚磺酰胺。为了探究这些配体在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及对映选择性,我们考察它们的铑催化的苯硼酸与环己烯酮的不对称1,4-加成反应。通过考察此反应,我们筛选出最优的配体是(S,S)-1,4-二(2,3-二氢-1,2-苯并异噻唑-1-氧化物)-2-丁烯,编号为L_1。为了进一步优化苯硼酸与环己烯酮的反应,我们分别对此反应中铑催化剂种类、催化剂与配体的用量比、碱、溶剂、温度等进行筛选,确定最优的反应条件。以L_1为配体,以[Rh(C_2H_4)_2Cl]_2为铑催化剂,Rh:L_1=1:1,以氢氧化钾为碱,以甲苯为溶剂在40℃下进行不对称1,4-加成反应,时间4 h。在此优化条件下考察了一系列芳基硼酸与α、β-不饱和环烯酮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不对称催化得到的所有产物以手性Chiralcel OD-H柱、Chiralpak AD-H柱、Chiralpak AS-H柱和Chiralcel OJ-H柱作为手性固定相、用手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它们的ee值。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高达99%ee以上。通过对配体L_1与铑的络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明配体L_1以叁齿与Rh(I)配位。最后,对反应中合成的产物进行了旋光度、熔点、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的分析表征。(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王丹妮[3](2018)在《水滑石修饰手性配体诱导金属M(M=Pt、Ni)催化酮酸酯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羟基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医药、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间体,高效合成手性羟基酸酯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以金属-手性诱导剂体系催化的酮酸酯不对称加氢反应合成手性羟基酸酯类化合物,作为一种更加原子经济的、全新而富有挑战的方法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酮酸酯不对称加氢反应中,手性诱导剂不仅可以和金属作用产生手性氛围,而且通常和底物之间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如何控制金属中心、手性诱导剂和底物叁者形成有效的环状中间体过渡态是反应的关键。本论文以水滑石纳米片修饰的L-氨基酸作为手性配体诱导金属(M=Pt、Ni)高效催化酮酸酯不对称加氢反应。利用水滑石刚性纳米片作为大配体的的空间协同提高反应的不对称选择性,利用水滑石二维限域空间提高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利用水滑石层板的碱性协同提高反应活性及化学选择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L-氨基酸插层的水滑石作为手性诱导剂诱导Pt纳米粒子构筑多相催化剂,应用于α-酮酸酯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EOPB)不对称加氢反应,调变L-氨基酸种类强化手性诱导剂与Pt纳米粒子或底物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反应的活性及选择性。研究发现,L-脯氨酸插层水滑石修饰Pt纳米粒子催化剂中,脯氨酸中的氨基和羧基与Pt纳米粒子通过Pt-N、Pt-O配位,且能与底物形成N-H…O氢键,应用于催化反应中获得了 100%的EOPB转化率、84%的选择性以及14%R构型产物不对称选择性。通过调控氨基酸种类调控氨基酸与Pt的作用方式。L-酒石酸(TA)、L-天冬氨酸(L-Asp)中的两个羧基与Pt纳米粒子通过Pt-0配位,EOPB的转化率为25%、11%,化学选择性为8%、180%;L-半胱氨酸(Cys)的巯基与Pt纳米粒子通过Pt-S配位,EOPB的转化率为30%,化学选择性为10%;L-丝氨酸(Ser)的氨基与Pt纳米粒子通过Pt-N、Pt-O配位,L-丝氨酸(Ser)中的羟基,能与底物O-H…O氢键,EOPB的转化率100%,选择性90%。由此可以看出,Pt-N、Pt-O同时配位,催化剂与底物之间形成的N-H…O氢键、O-H…O氢键有利于提高反应活性。2、利用Pt2+-手性胺配合物插层水滑石作为手性诱导剂诱导Pt2+构筑多相催化剂,应用于EOPB的不对称加氢反应,利用脯氨酸与萘乙胺协同配位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与不对称选择性。插层结构pt2+(NEA)1(Pro)1-MgAl-LDHs获得了高达94%的化学选择性以及24%S型构型产物不对称选择性。初步推断,二维层板限域效应是提高反应化学选择性及反应产物构型翻转的原因。3、以水滑石修饰一维螺旋配位聚合物作为多相催化剂,强化酮酸酯的不对称加氢反应的不对称选择性,均获得了>99%的不对称选择性。特别是水滑石修饰的Ni(Pro)2(Py)3-lD-helix-CPs-LDHs获得了 58%的反应转化率,76%的选择性以及>99%不对称选择性。研究表明,水滑石层板的碱性协同提高反应活性及化学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31)
Abaid,Ullah,Malik[4](2018)在《基于二氢噻唑的手性配体的设计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以选择性地合成手性化合物而非其对映体的混合物是化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自然界在这方面仍然是我们的楷模,生物酶已进化为以高度选择性地催化反应,以形成一种生物体所需的对映体形式而非其对映异体。一些生物分子的不同对映异构体表现出显着不同的生物活性,沙利度胺的一种对映体引起生理紊乱和功能失调,而另一种对映体是众所周知的镇静剂,这种结构-活性关系激发了材料化学家深入探索手性现象,并努力实现光学活性纯的对映体的合成。鉴于在药物、药物传输、对映体纯化和分离、能量储存以及不对称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从这些天然催化剂中汲取灵感,合成新的具有所需结构的无机、有机和杂化(有机和无机组合)手性材料仍然是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设计合成了多种新的基于二氢噻唑手性配体,首次将该类配体应用于手性配合物的合成;首次设计合成了基于螺烯的手性分子笼型化合物;并利用多种分析技术对他们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这些新的手性配合物及手性笼型分子在光致变色、光催化有机染料降解、光学性质及选择性手性吸附和分离等方面的性能,主要取得的结果如下:1,合成了手性纯配体(R)-及(S)-2-(4-pyridyl)-4,5-dihydrothiazole-4-carboxylic acids(HL~R,HL~S),并与Cd(ClO_4)_2?6H_2O反应得到配合物[CdL_2~R(H_2O)_2]?3H_2O及[CdL_2~S(H_2O)_2]?3H_2O,用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具有在紫外光辐射下光致变色性质,用ESR及UV-Vis光谱研究了光致变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光致变色源于自由基的产生。2,合成了手性纯配体(R,R)-及(S,S)-2,2'-(1,4-phenylene)bis(4,5-dihydro-thiazole-4-carboxylic acid(H_2L~(RR)及H_2L~(SS))及两个手性金属大环配合物{Ni_6L_6~(RR)(H_2O)_(12)}及{Ni_6L_6~(SS)(H_2O)_(12)},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具有出色的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活性。用配体(H_2L~(RR)及H_2L~(SS)与Cu(II)离子反应得到两个叁维手性配位聚合物{CuL~(RR)(H_2O)_2?3H_2O}_n及{CuL~(SS)(H_2O)_2?3H_2O}_n,研究发现,一维螺旋链状水簇存在于其结构中手性孔道,并且其螺旋方向与配位聚合物中孔道的手性结构相关。3,合成一对手性对映体配体:R-及S-2-(4-carboxyphenyl)-4,5-dihydrothiazole-4-carboxylic acid(H_2L~R及H_2L~S),并与Cu(II)、Ni(II)离子组装得到了两对一维手性螺旋链,其手性螺旋方向与配体结构相关;与Zn(II)组装得到了一种手性二维网络;在水热条件下与Cu(II)离子反应,配体中二氢噻唑环的氧化后手形结构消失,得到了一种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质。4,合成一对手性对映体配体:(R)-及(S)2,2',2''-(benzene-1,3,5-triyl)tris(4,5-dihydro thiazole-4-carboxylic acid)(H_3L~(RRR)及H_3L~(SSS)),用~1H NMR、~(13)C NMR谱、电喷雾质谱表征了他们的结构,用圆二色谱表征了其手性,发现两种物质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用ESR及UV-Vis光谱研究了光致变色机理,用DFT方法初步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了其不同状态的能级,结果表明光致变色源于自由基的产生。5,用配体2,6-bis-{3(2-pyridyl)-1H-pyrazole-1-yl}pyridine(L~1)制备了两种Co(II)的簇合物,由配体4,6-bis-{3(2-pyridyl)-1H-pyrazole-1-yl}pyrimidine(L~2)与制备了一种Co(II)的双股双螺旋结构,测定他们的结构,研究了他们的磁性和电子光谱性质,讨论了配体的结构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6,合成了一对基于螺烯的手性有机笼状化合物,用~1H NMR、~(13)C NMR、ESI-MS、CD谱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他们的结构,并初步探索了这两个有机笼对手性小分子的识别和分离作用。相信本论文对于实现新的手性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探索结构的手性与化合物的功能的关系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2-01)
王凡,郑魁星,金欣[5](2018)在《离子液体负载的手性配体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负载的手性配体在离子液体中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负载的手性配体在稳定性、循环使用等方面的优势,简要分析了离子液体负载手性配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王敏灿[6](2018)在《对映选择性分析:在二乙基锌与苯甲醛不对称加成中手性配体设计的逻辑推理(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二乙基锌与苯甲醛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催化剂的构象和对映选择性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对手性催化剂的动态构象行为的对映选择性分析,详细描述了一个理性设计手性配体的方法,即从一个最简单的只含有一个手性中心的β-氨基醇出发,通过对催化剂动态构象行为的合理控制,理性设计出几乎是所有报道的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β-氨基醇类手性配体,共94个.(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01期)
刘美姣,寇会忠[7](2017)在《从非手性配体到手性六配位稀土配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对材料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光、电、磁等性质的新型多功能晶体材料因其在高效催化、非线性光学、高密度信息存储、分子转换器、手性识别、生物医学等方面存在巨大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重视[1]。手性单分子磁体作为一种潜在的多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据文献报道,大多数的手性配合物是通过手性配体获得的[2,3],以非手性配体为原料自拆分得到两种对映体的手性配合物则较少[4];并且可使用的手性源配体又非常有限,因此通过非手性配体合成手性单分子磁体的研究尤为重要。考虑到大量的稀土单分子或单离子磁体表现出良好的磁性质以及稀土配合物普遍的荧光特性,我们利用非手性柔性配体(H2L)与锌盐、稀土盐反应得到两种手性对映体配合物[Zn(L)Cl]_3Ln,该反应过程为自拆分过程,配合物结晶在手性-极性空间群P1中。以配合物[Zn(L)Cl]_3Dy为例,配体L2-与Dy~(3+)离子的比例为3:1,而每个配体作为一个半螯合结构单元为中心Dy离子提供两个配位O原子,使Dy~(3+)离子保持稳定的六配位模式。且六配位的Dy3+离子具有特殊八面体结构,局部对称性为D3。性质测试表明:配合物[Zn(L)Cl]_3Dy表现出诱导单离子磁体行为,[Zn(L)Cl]Tb则表现出光致发光和摩擦发光的荧光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2)
张淑君,石莉娜,陈璐璐,郭川,孔明慧[8](2017)在《Salen手性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alen是醛及其衍生物与各种二胺缩合形成的四齿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独特,能够与多种金属生成稳定的配合物,被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alen手性配体在叁种经典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7年07期)
董成[9](2017)在《手性配体控制的选择性催化硅氰及硅氢加成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硅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原子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中均占据重要的地位。有机硅化合物参与的选择性加成反应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不对称加成反应和化学选择性加成反应中。有机硅化合物是构建更加复杂分子的重要途径,在许多加成反应、聚合反应中有着重要用途。首先,我们基于课题组之前报道的[1,2]-Wittig重排反应可以得到同时具有C_2轴手性和sp~3碳手性的多手性中心的新型Ar-BINMOLs配体。我们进一步衍生得到Py-BINMOL配体。研究了新型手性Py-BINMOL配体在不对称TMSCN试剂与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1,4共轭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通过催化剂和添加剂的双重活化,反应得到中等至良好的对映选择性和收率。其次,对于TMSCF_3与α,β不饱和酮的1,2选择性加成反应,设计开发了一种仅以Cs_2CO_3为催化剂,室温条件下直接催化叁氟甲基化的方法,其催化过程简单高效。通过与先前的文献比较,该方法避免了含氟季铵盐催化体系,也避免了强碱试剂的使用,方法简单、高效和绿色环保。其中碳酸根阴离子在该反应中起着诱导反应发生的作用,这是先前没有报道过的,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催化羰基加成反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最后,我们基于Py-BINMOL配体与酰胺膦配体的组合使用,研究了与K_2PtCl_4进行分子组装配位的可能性,以硅氢加成反应为模型,探讨其组装是否可行。我们发现当无配体条件下,硅氢加成反应有较好的反应效果和比较低的化学选择性。Py-BINMOL条件下,对铂催化剂有毒化效应。酰胺膦配体条件下,反应表现出高反应活性和较高的化学选择性。当两种配体组合使用时,反应的活性依旧很高,而且化学选择性进一步提高,说明两种配体共同起了协同活化作用,但是双配体单金属的组装模式以及催化机理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吉沁,陈立庄[10](2017)在《基于轴手性配体的两个镧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荧光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基于轴手性配体2,2′-dinitro-4,4′-biphenyldicarboxylic acid(H_2nbpdc)的配位聚合物[La(nbpdc)(phen)(FA)]n(1),[Eu(nbpdc)(phen)(FA)]n(2)(phen=菲咯啉,FA=甲酸根),并且对2个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单晶X射线衍射、热重、荧光、CD谱及介电性质的研究。晶体结构测试表明,2个化合物结晶在正交晶系P2_12_12_1手性空间群,且具有相同的叁维拓扑结构。荧光性质测定表明化合物1和2分别在606和615.5 nm处有强的发射光谱。与此同时,固体CD谱测试进一步证实2个化合物具有手性。(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手性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手性亚磺酰胺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被广泛用作手性助剂、手性药物、催化剂和手性配体。近年来,手性亚磺酰胺作为配体引起了化学家们的高度关注。研究表明,手性亚磺酰胺作为配体能与多种过渡金属络合,并运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因此,设计和合成这类手性配体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用于不对称催化亚磺酰胺手性配体,除了我们课题组最近报道过一种C_1对称的苯并环状亚磺酰胺之外,都是链状结构的。就我所知,C_2对称的刚性的双环状亚磺酰胺配体还未见报道。本论文以(R)-叔丁基亚磺酰胺为手性亚砜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得到(S)-2,3-二氢-1,2-苯并异噻唑-1-氧化物,简称环状亚磺酰胺。用它合成两类C_2对称手性双环状亚磺酰胺配体,一类是用柔性的烷基链连接刚性的两个环状亚磺酰胺;另一类是用较为刚性的丁烯二基或者苯二甲基连接两个环状亚磺酰胺。为了探究这些配体在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及对映选择性,我们考察它们的铑催化的苯硼酸与环己烯酮的不对称1,4-加成反应。通过考察此反应,我们筛选出最优的配体是(S,S)-1,4-二(2,3-二氢-1,2-苯并异噻唑-1-氧化物)-2-丁烯,编号为L_1。为了进一步优化苯硼酸与环己烯酮的反应,我们分别对此反应中铑催化剂种类、催化剂与配体的用量比、碱、溶剂、温度等进行筛选,确定最优的反应条件。以L_1为配体,以[Rh(C_2H_4)_2Cl]_2为铑催化剂,Rh:L_1=1:1,以氢氧化钾为碱,以甲苯为溶剂在40℃下进行不对称1,4-加成反应,时间4 h。在此优化条件下考察了一系列芳基硼酸与α、β-不饱和环烯酮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不对称催化得到的所有产物以手性Chiralcel OD-H柱、Chiralpak AD-H柱、Chiralpak AS-H柱和Chiralcel OJ-H柱作为手性固定相、用手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它们的ee值。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高达99%ee以上。通过对配体L_1与铑的络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明配体L_1以叁齿与Rh(I)配位。最后,对反应中合成的产物进行了旋光度、熔点、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的分析表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性配体论文参考文献
[1].许冰.基于新型亚磺酰胺类单膦手性配体的钯、铜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张丽.双环状亚磺酰胺手性配体的不对称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3].王丹妮.水滑石修饰手性配体诱导金属M(M=Pt、Ni)催化酮酸酯的不对称加氢反应[D].北京化工大学.2018
[4].Abaid,Ullah,Malik.基于二氢噻唑的手性配体的设计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5].王凡,郑魁星,金欣.离子液体负载的手性配体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应用[J].化工科技.2018
[6].王敏灿.对映选择性分析:在二乙基锌与苯甲醛不对称加成中手性配体设计的逻辑推理(英文)[J].有机化学.2018
[7].刘美姣,寇会忠.从非手性配体到手性六配位稀土配合物[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8].张淑君,石莉娜,陈璐璐,郭川,孔明慧.Salen手性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
[9].董成.手性配体控制的选择性催化硅氰及硅氢加成反应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10].吉沁,陈立庄.基于轴手性配体的两个镧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荧光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