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论文和设计-王小兵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属于塑钢门窗框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包括下料台,下料台的端部设置有切割组件,所述下料台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与下料台固定连接,下料台的一侧设置有暂放台,下料台内设置有推送气缸,推送气缸与下料台固定连接,推送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与下料台的上表面抵接,达到提高切割后的下料效率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包括下料台(5),下料台(5)的端部设置有切割组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台(5)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气缸(51),升降气缸(51)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与下料台(5)固定连接,下料台(5)的一侧设置有暂放台(7),下料台(5)内设置有推送气缸(52),推送气缸(52)与下料台(5)固定连接,推送气缸(52)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板(54),推板(54)与下料台(5)的上表面抵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包括下料台(5),下料台(5)的端部设置有切割组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台(5)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气缸(51),升降气缸(51)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与下料台(5)固定连接,下料台(5)的一侧设置有暂放台(7),下料台(5)内设置有推送气缸(52),推送气缸(52)与下料台(5)固定连接,推送气缸(52)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板(54),推板(54)与下料台(5)的上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台(5)远离暂放台(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板(611),安装板(611)上滑动设置有取料组件(6),取料组件(6)包括取料气缸(61)、取料架(62)、夹料气缸(63)以及夹料板(64),取料气缸(61)与安装板(611)固定连接且取料气缸(61)的活塞杆水平朝向切割组件(11),取料气缸(61)的活塞杆端部与取料架(62)固定连接,取料架(62)包括连接板(621)以及与连接板(621)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多个竖直的隔板(622),隔板(622)与夹料板(64)相互交错间隔设置,夹料气缸(63)与连接板(621)端部的一个隔板(622)固定连接,且夹料气缸(63)的活塞杆水平穿过多个隔板(622)以及夹料板(64),夹料气缸(63)的活塞杆与隔板(622)滑动连接、与夹料板(6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21)两端的两个隔板(622)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取料气缸(61)的活塞杆平行的引导轴(623),引导轴(623)穿过多个夹料板(64)以及隔板(622),引导轴(623)与夹料板(6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气缸(52)固定连接于下料台(5)的内部,且推送气缸(52)的活塞杆水平朝向远离暂放台(7)的方向,下料台(5)上开设有滑槽(53),推送气缸(52)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53)相适配的滑块(521),滑块(521)的顶端与推板(5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3)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滑槽(53)相互平行,推送气缸(5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滑槽(53)的联动条,联动条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与滑槽(53)相适配的滑块(521),且多个滑块(521)均与推板(5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11)远离下料台(5)的一侧设置有底座(1),底座(1)的顶端滑动设置有上料件(2),上料件(2)包括底架(21)、升降架(22)以及支撑板(23),底架(21)与底座(1)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底座(1)的宽度方向,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带动底架(21)滑动的水平驱动件(211),升降架(22)与底架(21)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竖直,底架(21)上固定设置有带动升降架(22)滑动的升降驱动件(221),支撑板(23)水平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且与升降架(22)固定连接,被支撑板(23)指向的一侧设置有送料件(4),送料件(4)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切割组件(11)相互正对,送料件(4)与底座(1)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底座(1)的长度方向,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带动送料件(4)滑动的送料驱动件(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靠近切割组件(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制条(12),限制条(12)垂直于底座(1)的长度方向,且限制条(12)位于送料件(4)朝向上料件(2)的一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钢门窗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建筑行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使用塑钢门窗,这是因为塑钢门窗与传统钢窗、木窗和铝塑钢门窗相比,不但在隔热保温性能、隔音效果、抗老化性能、气密性和水密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并且更环保、更节能,应用日益广泛。

现有的塑钢门窗在生产制造时,首先需要将塑钢加工成空心长条状的毛坯件,然后再利用切割设备将毛坯件切割成能够彼此装配的样式。

但是现有的塑钢门窗框在切割完毕后,需要人工用手将门窗框拿出,然后运送至下一工序进行精修或者包装,但是人工手拿的下料方式效率十分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达到提高切割后的下料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包括下料台,下料台的端部设置有切割组件,所述下料台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与下料台固定连接,下料台的一侧设置有暂放台,下料台内设置有推送气缸,推送气缸与下料台固定连接,推送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与下料台的上表面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下,下料台的高度高于暂放台的高度。切割组件将毛坯件切割完成之后,掉落在下料台的上表面,然后升降气缸带动上料台向下移动,使得上料台的上表面高度与暂放台的上表面高度平齐,接着推送气缸通过活塞杆带动推板朝着暂放台的方向移动,推板将上料台表面上别切割完成的毛坯件推送至暂放台上,由于操作台与暂放台高度一致,因此毛坯件可以顺畅并且有序地从上料台被传送至暂放台,操作人员则可以在暂放台上对这些毛坯件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相比于直接下料,这种下料方式有序性较高,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整理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台远离暂放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滑动设置有取料组件,取料组件包括取料气缸、取料架、夹料气缸以及夹料板,取料气缸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取料气缸的活塞杆水平朝向切割组件,取料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取料架固定连接,取料架包括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多个竖直的隔板,隔板与夹料板相互交错间隔设置,夹料气缸与连接板端部的一个隔板固定连接,且夹料气缸的活塞杆水平穿过多个隔板以及夹料板,夹料气缸的活塞杆与隔板滑动连接、与夹料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毛坯件从切割组件内穿出时,夹料气缸带动活塞杆收缩,活塞杆再带动夹料板水平移动,从而使得毛坯件被夹紧在夹料板与对应的隔板之间,然后切割组件进行切割,使得切割的稳定性较高,切割完毕后,取料气缸带动真个取料组件向着远离切割组件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被切割完成的毛坯件离开切割组件,当毛坯件完全离开切割组件时,夹料气缸带动活塞杆伸出,从而使得被夹料板将毛坯件松开,毛坯件被掉落在下料台上,接下来下料台被升降气缸带动下降,然后推板将毛坯件推送至暂放台上,从而完成整个下料过程,取料组件的设置使得毛坯件的下料有序性更高,并且不需要人工逐个处理,自动化程度较高,从而大大提高了下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两端的两个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取料气缸的活塞杆平行的引导轴,引导轴穿过多个夹料板以及隔板,引导轴与夹料板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料气缸通过活塞杆带动夹料板移动时,夹料板会在引导轴上相对滑动,从而使得夹料板的滑动顺畅性较高,不会出现卡顿,提高下料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送气缸固定连接于下料台的内部,且推送气缸的活塞杆水平朝向远离暂放台的方向,下料台上开设有滑槽,推送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滑块的顶端与推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送气缸固定于下料台的底部,且活塞杆收缩时,带动推板朝向暂放台方向移动,这种设置的方式可以使得推送气缸与下料台之间结构显得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滑块与滑槽的配合还能够对推板的滑动方向进行进一步的限制,从而提高了推板的使用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滑槽相互平行,推送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滑槽的联动条,联动条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且多个滑块均与推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联动条的设置使得一个推送气缸就能够带动推板移动,且推板长度较长时,多个滑块与联动条的固定连接使得推板受力较为均匀,从而使得毛坯件的下料较为顺畅、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割组件远离下料台的一侧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端滑动设置有上料件,上料件包括底架、升降架以及支撑板,底架与底座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带动底架滑动的水平驱动件,升降架与底架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竖直,底架上固定设置有带动升降架滑动的升降驱动件,支撑板水平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且与升降架固定连接,被支撑板指向的一侧设置有送料件,送料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切割组件相互正对,送料件与底座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带动送料件滑动的送料驱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初步加工完毕的塑钢长条毛坯件进行上料时,操作人员将毛坯件放在支撑板上,且保持毛坯件的长度方向朝向切割组件,初始状态下,支撑板的高度要高于送料件的高度。然后水平驱动件带动底架朝着送料件水平滑动,使得支撑板滑动至送料件的正上方时,升降驱动件带动升降架在底架上向下滑动,当滑动至支撑板的高度低于送料件的高度时,毛坯件则会从上料件被运送至送料件上,接着送料驱动件带动送料件朝着切割组件滑动,使得毛坯件在切割件进行切割,与此同时,水平驱动件会带动底架向着远离送料件的方向滑动,直至滑动至最初位置,并且升降驱动件会带动升降架向上滑动,使得上料件重新回归到初始状态,因此毛坯件在进行切割时操作人员可以将新的毛坯件按照要求再次放置在上料件上,从而使得切割作业和上料作业可以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上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靠近切割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制条,限制条垂直于底座的长度方向,且限制条位于送料件朝向上料件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毛坯件放置在支撑板上时,毛坯件靠近切割组件的一端可以抵接在限制条上,从而使得毛坯件的端部能够平齐,在进行切割作业时一方面可以提高切割精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物料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下料台以及暂放台,且在下料台设置推板,使得下料效率较高;

2、通过设置取料组件使得毛坯件在切割时较为稳定、下料时比较规则,减少后期整理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下料效率;

3、通过将推送气缸设置在下料台的底部,同时设置联动板、滑块以及滑槽,使得下料更加顺畅、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料台以及暂放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上料件以及送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旨在强调推送气缸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切割组件;12、限制条; 121、竖接条;2、上料件;21、底架;211、水平驱动件;22、升降架;221、升降驱动件;23、支撑板;231、限位条;3、送料支架;31、送料驱动件;32、支撑条;321、定位条;4、送料件; 41、送料条;411、卡紧气缸;42、固定板;43、卡紧板;5、下料台;51、升降气缸;52、推送气缸;521、滑块;522、联动板; 53、滑槽;54、推板;6、取料组件;61、取料气缸;611、安装板;62、取料架;621、连接板;622、隔板;623、引导轴;63、夹料气缸;64、夹料板;7、暂放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用于切割的切割组件11 以及用于下料的下料台5,下料台5的一侧设置有暂放台7,底座1 上沿着自身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上料件2和送料件4,且送料件4与切割组件11的进料口相互正对。操作人员只需将需要切割的毛坯件放在上料件2上,然后通过上料件2将毛坯件输送至送料件4,送料件4再将毛坯件送入切割组件11内进行切割,切割后的毛坯件再从下料条被推送至暂放台7,整个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大大提高了塑钢门窗框的生产效率。

结合图1和图4,上料件2包括底架21、升降架22以及支撑板 23,其中,底架21与底座1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底座1的宽度方向,即为垂直于上料方向,底座1固定设置有水平驱动件211,水平驱动件211采用为气缸,且气缸的活塞杆水平朝向底架21,当水平驱动件211的活塞杆伸缩时,可以带动底架21相对底座1水平滑动。升降架22与底架21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竖直,底架21固定设置有升降驱动件221,升降驱动件221为竖直朝上设置的气缸,且升降驱动件221的活塞杆的顶端与升降架22固接。支撑板23设置有多个,支撑板23与升降架22固定连接且水平朝向送料件4的一侧,支撑板23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条231,毛坯件可以放置在相邻的两个限位条231之间以防止上料时发生水平滑移,提高上料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上料件2沿着底座1宽度方向且靠近送料件4的一侧设置有送料支架3,送料件4与送料架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沿着底座1的长度方向,即滑动方向为上料方向,送料件4包括送料条 41、固定板42以及卡紧板43,送料条41朝向上料件2的一侧,搜昂里奥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送料驱动件31,送料驱动件31也采用气缸,送料驱动件31的活塞杆水平朝向切割组件11并与送料条41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带动送料条41朝向切割组件11的方向移动。固定板42设置有多个,多个固定板42竖直设置且与送料条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卡紧板43也设置有多个,多个卡紧板43与多个固定板42 在送料条41上相互交错设置,且卡紧板43与送料条41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沿着送料条41的长度延伸方向,送料条4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卡紧气缸411,卡紧气缸411的活塞杆水平朝向背离上料件2的一侧,且卡紧气缸411的活塞杆与卡紧板43固定连接。当毛坯件被输送到送料条41上时,卡紧气缸411带动活塞杆伸出,可以带动多个卡紧板43同时水平移动,从而将毛坯件卡紧在卡紧板43和固定板 42之间,然后送料驱动件31再带动送料条41水平向着切割组件11 移动,因此使得送料件4在送料时可以提高稳定性。

如图4所示,送料支架3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条32,支撑条 32与送料条41平行且水平朝向上料件2的一侧,每个支撑条3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多个定位条321,多个定位条321相互平行,且相邻定位条321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限位条231之间的距离。且沿着底座 1的长度方向,多个支撑条32与多个支撑板23相互错开设置,以防止出现干涉现象。支撑条32的设置可以使得长条状的毛坯件在竖直方向上减少晃动,增强支撑效果,提高上料稳定性。从上料件2上输送过来的毛坯件可以被准确地输送至相邻的定位条321之间,进一步防止毛坯件的水平滑移,提高上料稳定性。

如图4所示,底座1靠近切割组件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接条 121,竖接条12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水平的限制条12,且限制条12 垂直于上料方向,限制条12与上料件2相互正对,操作工人将毛坯件放置在支撑板23的相邻限位条231之间时,毛坯件的端部可以抵接在限制条12上,从而使得毛坯件的上料比较规则,从而使得切割时减少了废料的产生。

结合图1和图2,下料台5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气缸51,升降气缸 51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与下料台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方案为设置四个升降气缸51,且四个升降气缸51分设于下料台5的四角位置处,升降气缸51可以带动下料台5上下移动。

结合图3和图5,下料台5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推送气缸52,推送气缸52的活塞杆远离暂放台7,下料台5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贯穿内部的滑槽53,滑槽53开设方向垂直于底座1的长度方向,推送气缸52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联动板522,联动板522上固定设置有多个与滑槽53相适配的滑块521,滑块5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板54,推板54与下料台5的上表面抵接,且推板54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毛坯件的上料方向。当毛坯件被切断之后,掉落在下料台 5上,然后推送气缸52带动推板54向着暂放台7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切断的毛坯件推送至暂放台7,完成下料。

如图2和图3所示,下料台5远离暂放台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板611,安装板611上滑动设置有取料组件6,滑动方向与底座1 的长度方向一致,取料组件6包括取料气缸61、取料架62、夹料气缸63以及夹料板64,取料气缸61与安装板611固定连接,且取料气缸61的活塞杆水平朝向切割组件11,取料架62包括水平平行于底座1宽度方向的连接板621以及与连接板621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多个隔板622,隔板622垂直于连接板621,夹料板64也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夹料板64与多个隔板622相互间隔交错设置,夹料板64与连接板621滑动连接,夹料气缸63固接于位于连接板621端部一侧的隔板622上,且夹料气缸63的活塞杆水平穿过多个隔板622与多个夹料板64,夹料气缸63的活塞杆与隔板622滑动连接、与夹料板64 固定连接,位于连接板621两端的两个隔板622之间设置有一根与夹料气缸63的活塞杆平行的引导轴623,引导轴623穿过多个隔板622 以及多个夹料板64并与夹料板64滑动连接。当需要切割毛坯件时,毛坯件从切割组件11穿出并且穿入相邻的隔板622与夹料板64之间,然后夹料气缸63带动活塞杆收缩,从而将毛坯件被夹紧在相邻的隔板622与夹料板64之间,使得切割作业时能更加稳定,切割完毕后,取料气缸61再带动整个取料架62向着远离切割组件1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被切断的毛坯件从切割组件11处移动出来,当毛坯件完全从切割组件11脱离后,夹料气缸63的活塞杆伸出,从而使得毛坯件不会被夹料板64以及隔板622夹紧,毛坯件掉落在下料台 5表面。取料组件6的设置能够使得下料更加有序、高效。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将长条状的毛坯件放置在支撑板23上,并且毛坯件靠近切割组件11的端部抵接在闲置条上,毛坯件卡在相邻的限位条231之间,因此毛坯件上料较为规则、稳定,接着水平驱动组件带动底架21朝着送料件4的方向水平移动,从而使得毛坯件被输送至送料条41以及多个支撑条32的上方,然后升降驱动件221带动升降架22向下移动,当支撑板23的高度低于支撑条32的高度时,毛坯件会从支撑板23转放到送料条41以及支撑条32 上,当升降架22继续向下滑动至限位条231的顶端高度低于送料条 41以及支撑条32下表面的高度时,水平驱动件211会带动底架21 返回至原来位置,返回后升降驱动件221再带动升降板上升至原来位置,操作人员可以继续往支撑条32上放置新的需要切断的毛坯件。与此同时,卡紧气缸411带动卡紧板43移动,从而将位于送料条41 上的毛坯件被夹紧,接着送料驱动件31带动送料条41向着靠近切割组件11的方向水平移动,使得毛坯件被输送至切割组件11内部,完成整个上料作业。综上,上料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并且上料件2 和送料件4可以同步进行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上料效率。

毛坯件进入切割组件11内时,取料架62恰好位于切割组件11 的出料口位置处,此时,毛坯件从相邻的隔板622和夹料板64之间穿过,然后夹料气缸63带动夹料板64移动,将毛坯件夹紧,再进行切割时切割的稳定性大大提高,毛坯件被切断后,取料气缸61带动取料架62向着远离切割组件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被切断的毛坯件完全脱离切割组件11,然后松开毛坯件,毛坯件掉落至下料台5 上,升降气缸51带动下料台5下降至高度与暂放台7高度一致,然后推送气缸52带动推板54向着暂放台7移动,从而将毛坯件整齐、快速地输送至暂放台7上,而与此同时,取料气缸61带动取料架62 再次重新回到切割组件11的下料口位置处,为下一次的切割以及取料做好准备,毛坯件被输送至暂放台7后,操作人员可以快速进行打包或者其他工序,从而提高效率。并且推送气缸52带动推板54回到初始位置,升降气缸51带动下料台5重新升高到初始位置,以等待下一次取料作业。综上,毛坯件的下料自动化程度较高,且下料较为整齐、规则,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整理时间,提高了下料的效率。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5079.5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408623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B26D 7/06

专利分类号:B26D7/06;B26D7/02;B26D7/32

范畴分类:26G;

申请人:天津海格丽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海格丽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工业园区

发明人:王小兵;李翔

第一发明人:王小兵

当前权利人:天津海格丽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俞炯

代理机构:1150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新型塑钢门窗框切割用高效自动下料机论文和设计-王小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