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健,陈红[1](2021)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困难与网络成瘾的交叉滞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考察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困难与网络成瘾之间的纵向关系。方法:在1年内对江苏省某高校865名大一新生进行4次纵向追踪研究,每次间隔3个月。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中的"学校适应困难"和"网络成瘾"筛查指标进行测查,采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处理。结果:(1)学校适应困难均分有下降的趋势,网络成瘾均分有先升后降的趋势。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学校适应困难与网络成瘾的时间主效应显着。(2)相关分析表明,学校适应困难与网络成瘾的同时性和继时性相关显着。(3)交叉滞后分析表明,前一次的学校适应困难均能显着预测后一次的网络成瘾,前一次的网络成瘾均能显着预测后一次的学校适应困难。结论:新生的学校适应困难和网络成瘾之间存在双向关系。该结果对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降低网络成瘾具有启示意义。
杜贺敏[2](2021)在《基于羞怯改善的CBT团体辅导治疗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文中指出
方玲慧[3](2020)在《存在主义团体辅导应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理论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青少年因网络成瘾而产生的系列问题日渐被社会各界重视。存在主义心理干预的理论视角下,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因其自身缺乏自我认知能力、误解自由和逃避责任、缺少正常的焦虑、不能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造成的。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进行存在主义团体辅导干预,就是要增强其自我认知能力,促使其承担责任,唤醒其焦虑感,引导其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欧阳叶[4](2020)在《基于意义疗法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意义疗法是影响较大的存在主义心理疗法,强调对人存在的意义和生命意义的探索。根据意义疗法的相关理论可知,生命意义感的长期缺失可能会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尔归纳出实现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创造价值、经验价值和态度价值。据此,从帮助青少年创造自我成长的价值、丰富克服存在焦虑的经验、拥有追求生命意义的人生态度三方面出发设计团体辅导的活动方案,对有效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理论可行性。
赵丹阳[5](2020)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的地位已经无可替代。青少年通过手机上网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手机为人们带来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其中手机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因素是导致手机游戏成瘾的主要因素,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逐步改善沟通、应对姿态,来实现最终的治疗目的,保持治疗效果的长久维持。本研究选择了两名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状况的案主,采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案主的手机游戏成瘾问题进行介入和改善。针对两名案主的具体情况和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接触期—蜕变期—巩固期选择不同的工具和方式来有效帮助案主改善手机游戏成瘾状况,同时实现家庭系统的良性运转。案例一中的案主小派,由于搬家对新环境适应不良,以及青春期产生的逆反心理而导致了手机游戏成瘾。考虑到案主年龄较小,最终采取了家庭条规技术和沟通模式探索的干预技术,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叙述回忆的方式,回顾问题产生的关键点,并以此作为契机建立新的应对方式。同时通过家庭成员枚举隐藏的不良家庭规则,建立新规则,从家庭层面对案主手机游戏成瘾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引导案主选择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案例二中的案主花花,性格开朗,家庭和睦,沉迷手机游戏又始终找不到原因。首先采用个人冰山探索技术,帮助案主认清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其低自尊,并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帮助案主提高自尊,认清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渴望,产生改变的动机。同时,发掘家庭中隐藏的不良沟通方式,建立相互尊重的新的沟通模式,从家庭层面对案主摆脱手机游戏成瘾,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对比两案例可以发现:采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有其自身优势,萨提亚模式的技术和工具众多,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案主。但同样,对技术和工具的运用主要依靠社工的个人经验,因此在方法的选择上可能存在片面或不当。因此在采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问题时,应紧扣案主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社工的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的干预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满足青少年的情感需要和沟通需要,还能够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改变以往不良家庭规则进而提升案主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使案主在获得家庭支持的背景下,改善手机游戏成瘾状况,增强应对未来的能力。
冯亭玉[6](2020)在《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网络的普及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高效便捷,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是形成和发展独特自我的重要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还未具备良好的辨别能力,容易沉迷于网络,并对其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倾向有显着负相关关系;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也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目前关于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和网络成瘾三者关系的研究还较少,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也未探明。因此,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以安庆市某中学的4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自我控制量表》、《自我接纳量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进行测试,对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对网络成瘾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展开研究。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网络成瘾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年级、上网常用的电子设备、每周上网频率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中生的自我接纳在家庭类型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中生的网络成瘾在年级、上网常用的电子设备、每周上网频率上存在显着差异。(3)初中生的自我控制与自我接纳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之间均存在显着负相关。(4)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自我控制能力越好,网络成瘾可能性越低;自我接纳程度越差,越容易网络成瘾;自我接纳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对网络成瘾有影响。
代长顺,王永阳[7](2020)在《郑州市青少年抑郁症状和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两者间的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郑州市青少年抑郁症状和网络成瘾状况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在郑州市分别选取城区和郊区共6 024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抑郁症状和网络成瘾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郑州市青少年网络成瘾检出率为2.41%。男生(2.97%)高于女生(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1,P<0.01)。城区(2.73%)高于郊区(1.86%)学生、职业高中学生(6.79%)高于高中(2.54%)高于初中(1.19%)学生、住校(4.30%)学生的网络成瘾检出率高于非住校(2.19%)学生,均存在统计学意义(X2=4.52、81.61、10.69,P<0.01)。郑州市青少年可能存在抑郁症状的比例为9.56%,肯定存在抑郁症状的青少年比例为16.55%。在不同年级、是否住校、网络成瘾等方面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之间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4.56、9.74、112.46,P<0.01)。回归分析显示,年级方面初中[OR=0.64,(95%CI:0.52~0.79)],高中[OR=1.35,(95%CI:1.10~1.64)]和网络成瘾[OR=4.61,(95%CI:3.23~6.57)]是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的重要因素。结论郑州市高中阶段学生、存在网络成瘾学生、城区学生存在抑郁症状的情况均较为严重,住校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均较高,因此,住校学生应作为关注的重点群体。
董静[8](2020)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矫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信息及时向当今社会的全面渗透,互联网在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作为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主要使用群体,青少年与信息网络技术有天然的亲和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青少年生活,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青少年网瘾这一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网瘾又是近年来青少年问题中突出的综合性重点问题,具有原因复杂、影响深远等特点,网瘾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更直接影响到短期以及今后学习成绩甚至升学乃至未来,更影响其现实生活的角色扮演。预防青少年网瘾行为,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事关平安中国建设大局,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国家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影响。因此对于青少年网瘾行为的防治,己经成为当前社会治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理论为出发点,以社会工作介入为切入点,采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多种理论视角对青少年网瘾行为进行解读,以期通过实证研究来探寻青少年网瘾行为的部分内在机理。首先对网瘾概念进行界定,在分析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危害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成瘾行为的不同划分为五种类型,然后运用社会工作对应的技巧和模式,以个案工作为主,客观的审视其成因,家庭教育方式原因,青春期少年的生理心理原因、社会大环境原因以及网络本身极具诱惑性正好与青少年的特殊需求相契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案主生态系统,以期协助他们真正走出沉迷网络世界的困境,家庭沟通的困境,改善不良的家庭结构,改善家庭成员紧张关系网络;对质对案主本人的非理性认知,重塑自我形象提升自我认可度,肯定与接纳自己。用换位思考方式体会他人的感受及可能做出的行为或态度的回应,并鼓励她分享与家人正面互动的事件,由此信任并理解家人,不再花费大量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同时,对本次社会工作介入取得成效进行描述性的定评评估:从求助者主观体验及客观行为表现两个方面进行介入前后对比;针对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矫正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的总结和反思。
李蕊[9](2020)在《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网络依赖是发展中的一个过程,可能从过度使用开始,最终发展成为成瘾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大量的网络依赖群体进行预防干预。如今,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网瘾干预方法为认知疗法和家庭治疗,但仍未就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有效心理干预方法达成普遍共识,绘画疗法对网络依赖的干预效果实证研究目前还没有。为了丰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本研究对某高校的600名大学生进行了《陈氏网络成瘾量表》和《网络成瘾危险因子检核表》的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之上,基于WISER模式,以王智弘的初级预防五大类、网络戒瘾脉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防治架构,以前期访谈结果作为依据,尝试用八次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去控制网络依赖者的网络使用行为。王智弘和ChanH.L等人提出治疗网络成瘾的关键是对危险因子进行干预。因而,本研究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将绘画团体辅导作为干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子进行干预,如社交焦虑、忧郁、无聊感、低自尊、课业压力和家庭功能不佳等,以期降低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经过六个多月的研究,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干预研究的结果(1)该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8%,说明部分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比较严重,需要通过干预改善;(2)绘画作品前后有显着差异。“风景构成法”作品变化较大,普遍从社会内向型、高神经质、高敌意、高抑郁质转变为社会外向型、低神经质、低敌意、低抑郁质;(3)实验组的前后测结果有显着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结果有显着差异;2.干预研究的结论(1)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绘画治疗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忧郁、无聊感、低自尊、课业压力、敌意和冲动控制不良等七个网络成瘾危险因子干预效果显着。
彭美佳[10](2020)在《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及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留守儿童是我国时代发展的特殊产物,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变得陌生,对亲子关系的培养有消极的影响。在情绪敏感且多变的青春期,留守儿童缺乏最亲近、最可靠的分享对象,不利于他们识别以及表达自己的情绪。虽然手机的出现让沟通更加便捷,但是时间上的间断性、空间上的距离性、互动频率低等特点,让亲子之间的沟通难以产生内心的交流。相反,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留守儿童更容易沉迷于手机,有手机依赖的倾向。因此,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预防留守儿童手机依赖的倾向,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次研究选取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群体,采用《亲子关系质量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手机依赖测量问卷》,随机选取湖南省某市三所农村中学,五所农村小学的五年级至九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旨在调查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和手机依赖的特点,探索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和手机依赖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82份,利用SPSS22.0对此次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采用Amos24.0进行模型检验,综合所得结论如下: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亲子关系中的母子冲突和与母子关系两个维度、手机依赖总分以及失控性维度、以及述情障碍中情感描述障碍和外向性思维两个维度存在显着差异。2.留守儿童亲子关系中亲子冲突性和与父子亲密、述情障碍中外向性思维、手机依赖中失控性维度在性别上均有显着差异。3.手机依赖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述情障碍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两两显着正相关。4.手机依赖总分与父子亲密呈显着负相关,和父子冲突、母子冲突、母子关系呈正相关。5.述情障碍及其各维度与亲子关系中父子冲突、母子冲突呈显着正相关,和母子亲密,父子亲密、与母子关系、与父子关系呈负相关。6.亲子关系中父子亲密能负向预测手机依赖,母子冲突能正向预测手机依赖,且述情障碍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亲子关系既能直接影响手机依赖,又能通过述情障碍间接影响手机依赖。因此,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预防手机依赖的倾向。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困难与网络成瘾的交叉滞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1.1 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
2.2 学校适应困难与网络成瘾前后测的相关分析 |
2.3 学校适应困难与网络成瘾的交叉滞后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存在主义团体辅导应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存在主义团体辅导的理论解析 |
1. 存在主义心理干预。 |
2. 存在主义团体辅导。 |
二、存在主义心理干预理论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实质 |
1. 缺乏自我认知能力。 |
2. 误解自由和逃避责任。 |
3. 缺少正常的焦虑。 |
4. 不能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存在主义团体辅导的疗效因子评估 |
1. 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能力。 |
2. 促使青少年承担责任。 |
3. 唤醒青少年的焦虑感。 |
4. 引导青少年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
(4)基于意义疗法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义疗法的理论解析 |
二、意义疗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分析 |
1. 考试焦虑。 |
2. 人际焦虑。 |
3. 社会焦虑。 |
三、基于意义疗法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
1. 关系建立阶段。 |
2. 主题实施阶段。 |
3. 团体结束阶段。 |
(5)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青少年群体 |
2.1.2 手机游戏 |
2.1.3 手机游戏成瘾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系统理论 |
2.2.2 心流理论 |
第3章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手游成瘾问题缘起 |
3.1 个案工作背景 |
3.2 案主的选择 |
3.3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
3.4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的可行性 |
第4章 案例一: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案主小派 |
4.1 基本背景 |
4.2 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 |
4.2.1 问题诊断 |
4.2.2 原因分析 |
4.3 需求分析 |
4.3.1 改善小派手机游戏成瘾状况的需求 |
4.3.2 帮助小派适应新环境的需求 |
4.3.3 恢复家庭氛围的需求 |
4.3.4 重塑家庭规则的需求 |
4.4 目标和方案制定 |
4.4.1 目标确定 |
4.4.2 服务方案 |
4.5 介入过程 |
4.5.1 第一阶段:接触期——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 |
4.5.2 第二阶段:蜕变期——改善家庭不良沟通模式 |
4.5.3 第三阶段:巩固期——重建家庭规则 |
4.6 结案与评估 |
4.6.1 跟踪观察 |
4.6.2 综合评估 |
4.6.3 结案 |
4.7 不足和反思 |
4.7.1 不足 |
4.7.2 反思 |
第5章 案例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案主花花 |
5.1 基本背景 |
5.2 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 |
5.2.1 问题诊断 |
5.2.2 原因分析 |
5.3 需求分析 |
5.3.1 改善花花手机游戏成瘾状况的需求 |
5.3.2 提高案主花花自尊感 |
5.3.3 矫正家庭不良沟通模式 |
5.4 目标和方案制定 |
5.4.1 目标确定 |
5.4.2 服务方案 |
5.5 介入过程 |
5.5.1 第一阶段:接触期——个人冰山探索 |
5.5.2 第二阶段:蜕变期——提高案主自尊感 |
5.5.3 第三阶段:巩固期——改善家庭不良沟通模式 |
5.6 结案与评估 |
5.6.1 综合评估 |
5.6.2 结案 |
5.7 不足和反思 |
5.7.1 不足 |
5.7.2 反思 |
第6章 总结与建议 |
6.1 总结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自我控制 |
2.1.1 自我控制的定义 |
2.1.2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2 自我接纳 |
2.2.1 自我接纳的定义 |
2.2.2 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 |
2.3 网络成瘾 |
2.3.1 网络成瘾的定义 |
2.3.2 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 |
2.3.3 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
2.4 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及网络成瘾间的相关研究 |
2.4.1 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 |
2.4.2 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 |
3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现状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统计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4.1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总体状况 |
3.4.2 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对比 |
3.5 讨论 |
3.5.1 初中生自我控制总体状况分析 |
3.5.2 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
小结 |
4 初中生自我接纳的现状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统计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初中生自我接纳的总体状况 |
4.4.2 初中生自我接纳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对比 |
4.5 讨论 |
4.5.1 初中生自我接纳总体状况分析 |
4.5.2 初中生自我接纳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
小结 |
5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现状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工具 |
5.3.3 统计方法 |
5.4 研究结果 |
5.4.1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总体状况 |
5.4.2 初中生网络成瘾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对比 |
5.5 讨论 |
5.5.1 初中生网络成瘾总体状况分析 |
5.5.2 初中生网络成瘾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
小结 |
6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对象 |
6.3.2 研究工具 |
6.3.3 统计方法 |
6.4 研究结果 |
6.4.1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
6.4.2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 |
6.4.3 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讨论 |
6.6 实践启示 |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的不足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7)郑州市青少年抑郁症状和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两者间的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 果 |
2.1 郑州市不同类别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分析 |
2.2 郑州市不同类别青少年抑郁症状状况分析 |
2.3 郑州市青少年抑郁症状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 论 |
(8)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目的 |
第2章 网瘾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网络成瘾 |
2.1.2 青少年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三度理论 |
2.2.2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
2.2.3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
第3章 青少年网瘾行为类型、成因及危害 |
3.1 青少年网瘾行为的类型 |
3.1.1 网络娱乐成瘾 |
3.1.2 网络交易成瘾 |
3.1.3 网络色情成瘾 |
3.1.4 网络信息成瘾 |
3.1.5 网络关系成瘾 |
3.2 青少年网瘾行为的成因 |
3.2.1 生理因素 |
3.2.2 心理因素 |
3.2.3 环境因素 |
3.3 青少年网瘾行为的危害 |
3.3.1 身体伤害 |
3.3.2 心理异常 |
3.3.3 学业荒废 |
第4章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的过程 |
4.1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 |
4.1.1 申请与接案 |
4.1.2 诊断与服务目标 |
4.1.3 服务与介入过程 |
4.1.4 结案与评估 |
4.2 心理与社会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 |
4.2.1 申请与接案 |
4.2.2 诊断与服务目标 |
4.2.3 服务与介入过程 |
4.2.4 结案与评估 |
第5章 总结、反思 |
5.1 总结 |
5.2 反思 |
5.2.1 对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反思 |
5.2.2 对家庭的自我发展以及素养提升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案主小张的检测结果 |
(9)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 |
1.1.2 绘画艺术疗法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绘画治疗研究综述 |
2.1.1 绘画治疗概念的界定 |
2.1.2 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 |
2.1.3 绘画治疗的研究现状 |
2.1.4 绘画团体心理辅导 |
2.2 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
2.2.1 网络成瘾和网络依赖概念的界定 |
2.2.2 网络成瘾的原因 |
2.2.3 网络成瘾的影响 |
2.2.4 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 |
2.2.5 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对网络依赖的干预可能性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调查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 |
4.1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整体情况 |
4.1.1 《陈氏网络成瘾量表》调查结果 |
4.1.2 《网络成瘾危险因子检核表》调查结果 |
4.2 大学生网络成瘾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4.2.1 网络成瘾分数在性别和专业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4.2.2 网络成瘾危险因子在性别和组别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第五章 绘画治疗对网络依赖的干预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5.2.1 研究思路 |
5.2.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5.4 干预前的结构性访谈 |
5.5 团体治疗方案实施 |
5.5.1 团体干预阶段和主题 |
5.5.2 团体治疗方案实施步骤 |
5.5.3 实施后测 |
第六章 绘画作品的分析与讨论 |
6.1 风景构成法的解释系统 |
6.1.1 风景构成绘画疗法的普适性解释系统 |
6.1.2 风景构成法的投射空间内容解读 |
6.2 成员风景构成法前后测对比 |
6.3 个案绘画作品分析 |
6.3.1 成员A个人情况说明 |
6.3.2 团体带领人的感受和评估 |
6.3.3 个案绘画作品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的结论 |
7.1.1 调查研究的结论 |
7.1.2 干预研究的结论 |
7.2 综合分析 |
7.2.1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7.2.2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的不足 |
7.3.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及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留守儿童 |
1.2 亲子关系 |
1.2.1 亲子关系的概述 |
1.2.2 亲子关系的测量 |
1.2.3 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 |
1.3 述情障碍 |
1.3.1 述情障碍的概述 |
1.3.2 述情障碍的测量 |
1.3.3 述情障碍的相关研究 |
1.4 手机依赖 |
1.4.1 手机依赖的概念界定 |
1.4.2 手机依赖的测量 |
1.4.3 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
1.5 亲子关系、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
1.5.1 亲子关系与述情障碍 |
1.5.2 亲子关系与手机依赖 |
1.5.3 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 |
1.6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6.1 问题的提出 |
1.6.2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2.1 自编基本信息问卷 |
2.2.2 亲子关系质量量表 |
2.2.3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
2.2.4 手机依赖测验量表 |
2.2.5 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和亲子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3.1.1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亲子关系的比较 |
3.1.2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述情障碍上的比较 |
3.1.3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手机依赖上的比较 |
3.2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和亲子关系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3.2.1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在性别上的比较 |
3.2.2 留守儿童述情障碍在性别上的比较 |
3.2.3 留守儿童手机依赖在性别上的差异 |
3.3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手机依赖的相关性分析 |
3.4 述情障碍在亲子关系与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因素分析 |
3.4.1 手机依赖对亲子关系及述情障碍的回归分析 |
3.4.2 述情障碍在亲子关系与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3.4.3 综合模型及验证 |
4 讨论 |
4.1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及手机依赖的差异情况分析 |
4.1.1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亲子关系上的比较 |
4.1.2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述情障碍中的比较 |
4.1.3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手机依赖中的比较 |
4.2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及手机依赖的特点 |
4.2.1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特点 |
4.2.2 留守儿童述情障碍的特点 |
4.2.3 留守儿童手机依赖的特点 |
4.3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和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 |
4.3.1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与述情障碍的相关分析 |
4.3.2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与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 |
4.3.3 留守儿童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 |
4.4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和手机依赖的中介分析 |
5 教育建议 |
5.1 贴近孩子,让心更近 |
5.2 科学指导,形式灵活 |
5.3 拓宽渠道,填补短板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困难与网络成瘾的交叉滞后分析[J]. 张金健,陈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1(05)
- [2]基于羞怯改善的CBT团体辅导治疗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D]. 杜贺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存在主义团体辅导应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理论探析[J]. 方玲慧. 江苏教育, 2020(72)
- [4]基于意义疗法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J]. 欧阳叶. 江苏教育, 2020(72)
- [5]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问题研究[D]. 赵丹阳. 新疆大学, 2020(07)
- [6]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作用[D]. 冯亭玉.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0)
- [7]郑州市青少年抑郁症状和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两者间的关系分析[J]. 代长顺,王永阳. 现代预防医学, 2020(11)
- [8]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矫正研究[D]. 董静. 湘潭大学, 2020(02)
- [9]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研究[D]. 李蕊. 苏州大学, 2020(03)
- [10]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述情障碍及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 彭美佳.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