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演化论文_梅悦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字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字,达尔文主义,贫困潦倒,符号学,象形,字形,原型。

汉字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梅悦[1](2019)在《浅析《佩觿》中的几例汉字演化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佩觿》是一部成书于五代后周的辨别音近形似字的字书,具有重要的文字学价值,但是一直没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充分占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书涉及的部分汉字演化现象进行爬梳。(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2期)

宫瑱[2](2018)在《汉字字形演化中的意义传递——以“皮”旁诸字及“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历史悠久,其构形反映了古人创字时的社会文化和对世界的观察。汉字在漫长的演化中本义不断发生迁移,只有从古汉字中才能分析得出其原始意义,进而可以推演其意义转移的过程。相同旁部的汉字系列往往具有意义的传递,先后顺序可以反映历史发展,而动词形容词性的加入也是汉字不断复杂化的例证。(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胡易容[3](2018)在《符号达尔文主义及其反思:基于汉字演化生态的符号学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被视为人类文明的基础符号体系。长时间以来,西方语音中心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来解释语言符号系统。西方学者将表音语言体系理所当然地视为文明的标志,而将汉字视为落后、原始的符号形态。尽管语音中心已经成为过去式,但这种符号达尔文主义的逻辑并未被彻底反思。就纯粹的符号形式特征而言,汉字符号较字母文字更接近于西方符号学家对理想符号的构想。基于对汉字演化的历史事实及在当前新媒介语境下展现的适应性,尝试提出一种多元的符号文化生态观念,并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回应了过于简化的线性符号达尔文主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李树栋[4](2018)在《汉字演化与书法艺术的升华》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文字演化看书法艺术的升华,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有利于深化对书法艺术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世界语言文字中,汉字独树一帜,具有独特魅力。汉字的记录方法有叁种:描画、刻铸、书写。写字是文字记录的基础,制作是文字表现的一种形式。字体和书体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符合书法规则而写出来的才是书法字体。汉字简化与书法密切相关,应历史地看待繁与简。书法是汉字书写的升华,具有规范性、书写性、审美性、个体差异性。文化内涵是书法的核心,表情达意是书法的特色,艺术是书法的表达形式。(本文来源于《珠江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梅悦[5](2015)在《《佩觿》“叁科”中的汉字构形与演化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佩觿》成书于五代后周,是一部辨析音近形似字的字书,对研究汉字构形与演化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但一直未能在学术界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探究5种汉字构形与演化思想,为恢复《佩觿》一书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尽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5年32期)

吴轶博[6](2015)在《类思维:作为汉字创生及演化的隐形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元素,它的生发、创制及演变模式由表及里地折射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类思维。类思维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性格,并影响着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生产实践。文章对类思维的产生背景及其特征进行描述,并针对它如何作为汉字演变中的隐形结构和生发机制展开分析。(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5年09期)

滕星[7](2015)在《浅析汉字的演化与造字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汉字的造字原理和模式,并对传统汉字的图形化进行了一定深度的剖析,两者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对称式,通过选取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叁种传统汉字字体,对该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进而将汉字的造字模式和图形化应用于各种艺术设计之中。(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5年11期)

陈璐[8](2012)在《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重点研究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教学设计,将立足点置于国际汉语教育的大环境中,选取汉字教学为例,尝试将教学设计领域的理念及其实现步骤较为系统地应用在汉字教学设计中,并客观地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论文的总体结构来源于演化原型框架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分析、构造、运行、评价。在原型表示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国际汉语教育汉字教学的特点,提出汉字教学设计的演化原型研究框架。汉字教学设计的演化原型框架由四个主要模块组成:模块一为汉字教学设计分析,模块二为汉字教学预成设计;模块叁为汉字教学生成设计及运行实验;模块四为汉字教学设计结果分析与改进。通过四大模块的研究,形成首个汉字教学设计原型,并为后续迭代提供汉字教学设计框架。第一章首先对选题的背景、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重点以及难点等进行阐述,然后对学习理论、经典模型、原型法教学设计、汉字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综述。第一章的小结中,根据Hype曲线分析了国际汉语教育中汉字教学设计所处的阶段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指出对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要有客观的认识。第二章进行汉字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研究。本章的汉字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习理论连续谱研究,进行汉字教学设计的连续谱理论分析。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提出了汉字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连续谱,将学习理论与知识获得阶段、知识特征、以及语言学习阶段逐级对应。第二部分进行汉字教学设计的多媒体设计理论研究。如何使各个媒体要素发挥作用,是多媒体理论研究的重点。教学设计引起的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的总和,不能超过学习者工作记忆容量。本研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提出汉字教学设计的六大要点。第叁章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对汉字的形、音、义特征进行研究。第二章中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并不具体针对汉字教学,因此,本章期望通过教学设计视角下的汉字特征分析,将第二章的学习理论研究、多媒体设计理论研究与具体的汉字特征研究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分析,能为演化原型的前端分析进行预热。这一章分析了汉字的字形特征、字音特征以及字义特征,尝试提出作为第二语言文字系统的汉字特征识别加工模型,为汉字教学设计提供来自认知心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字形、字音、字义的教学设计分析。以上的研究是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的基础研究,完成基础研究后,进入演化原型框架进行汉字教学设计的具体研究。第四章进行汉字教学设计前端分析。汉字教学设计首先根据目标这一要素,与学习理论的连续谱相契合,构成了汉字教学设计五级连续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汉字教学设计的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以及学习者分析,并提出在国际汉语的汉字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可以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开始,逐渐进入实践共同体的核心。第五章对汉字教学设计的预成设计进行研究。对教学资源选择、相关材料开发,非教学材料设计,教学设计工具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教学设计五级连续谱基础上,构建了各级汉字教学设计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研究属于预成设计研究的内容,同时为生成设计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是从预成设计向生成设计的过渡。第五章的研究构成演化原型的第二模块:汉字教学预成设计。其研究结果与第一模块的原型结合。第六章进行汉字教学生成设计研究。生成设计主要根据上述研究所获得的原型基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各级的汉字生成设计,并进行了生成设计运行实验设计。根据国际汉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汉字教学设计的特点,本研究运行采用准实验设计,包括不相等对照组准实验和时间序列准实验。研究方法以评价研究为主,结合行动研究的方法。第六章属于演化原型的第叁个模块:汉字教学生成设计及运行实验。第七章进行运行实验的分析,通过不相等对照组准实验和时间序列准实验的结果分析,可以发现汉字教学设计的确可以实现较好的效果。但在生成设计的运行实验中,受到学习者、教师,软硬件等因素交叉作用,会对教学设计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意义正是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因为教学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在实际环境中发挥效用。通过实验分析,可以总结出,原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已经明确,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原型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环境中,实施效果波动较大。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这种生成设计的有效性与其教学设计质量呈显着正相关。由于教学设计质量的不稳定,导致教学设计效果的波动。因此,要保证原型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学设计质量的稳定,就成了原型改进需要讨论的问题。第八章针对第七章的研究结果,引入学习对象研究。学习对象的特性,可以满足演化原型教学设计的改进需要。可重用性是学习对象最重要的性质。而教学设计原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教学设计质量的问题,通过可重用性的建设,可以解决教学设计质量的不稳定性。第七章和第八章组成第四模块:汉字教学设计结果分析与改进,该模块的研究结果与其它叁大模块的原型,共同组成首个汉字教学设计原型。第九章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10-01)

苏嘉鹏[9](2012)在《“汉字叔叔”:我想留在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他花光积蓄从事了20年的汉字研究。目前贫困潦倒,签证到期,被迫离开中国。”  ◤“好的汉学家都是外国人,就像好的厨师是男的。”  ◤“他在架设不同文化间的桥梁。”  ◤“这些公司雇你,不是因为你有多好,是因为你现在是个super star(本文来源于《南方周末》期刊2012-08-09)

姜燕[10](2011)在《《佩觽》中郭忠恕汉字演化观念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佩觽》是五代宋初郭忠恕所撰写的一部字书,是魏晋以来辨形字书的总结,对于规范汉字以及研究汉字的形体演变规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分析郭忠恕指出的34种当中的6种文字演化现象,从而展示郭忠恕的汉字演化思想概貌,分析和阐述郭忠恕关于汉字演化的思想理论,确定这些思想在后世流传中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对今天文字学研究的启发和影响,从而在中国文字学史中给它一个恰当的定位,为今后写出科学的文字学史、辞典史提供详实可靠的个案研究资料。(本文来源于《第二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10-21)

汉字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字历史悠久,其构形反映了古人创字时的社会文化和对世界的观察。汉字在漫长的演化中本义不断发生迁移,只有从古汉字中才能分析得出其原始意义,进而可以推演其意义转移的过程。相同旁部的汉字系列往往具有意义的传递,先后顺序可以反映历史发展,而动词形容词性的加入也是汉字不断复杂化的例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字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梅悦.浅析《佩觿》中的几例汉字演化观念[J].北方文学.2019

[2].宫瑱.汉字字形演化中的意义传递——以“皮”旁诸字及“革”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

[3].胡易容.符号达尔文主义及其反思:基于汉字演化生态的符号学解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李树栋.汉字演化与书法艺术的升华[J].珠江论丛.2018

[5].梅悦.《佩觿》“叁科”中的汉字构形与演化思想[J].文教资料.2015

[6].吴轶博.类思维:作为汉字创生及演化的隐形线索[J].社会科学战线.2015

[7].滕星.浅析汉字的演化与造字模式[J].芒种.2015

[8].陈璐.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9].苏嘉鹏.“汉字叔叔”:我想留在中国[N].南方周末.2012

[10].姜燕.《佩觽》中郭忠恕汉字演化观念的探析[C].第二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

论文知识图

“之乎者也”4个汉字的演化结果中结构...—1汉字演化过程汉字的演化汉字的演化汉字最伟大的发明,它以最简...汉字的演化过程美术:表达情感增强想象

标签:;  ;  ;  ;  ;  ;  ;  

汉字演化论文_梅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