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兵: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研究论文

汪兵: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研究论文

摘 要:社会是由群体和个人组成的集合体。正确反映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就中共党史研究而言,研究者在历史群体的探讨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其中,张静如不仅明确地提出了要加强对历史群体问题的研究,而且就如何深入研究历史群体提出了有影响的思想观点,主要涉及到历史群体的基本内涵、内容构成、研究方法、重要作用、与个人的关系等。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拓展了党史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完善了党史学的“中介理论体系”、全面认知唯物史观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张静如;中共党史;唯物史观;历史群体;英雄人物

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还是历史学的研究和编撰,都不能缺少英雄人物或历史群体的参与。因而,个人或者群体就成为历史学研究和编撰的重要对象。若就历史书写来看,长期以来都是由英雄史观(或精英史观)主导的内容所构成。20世纪初期,梁启超曾把中国史学研究的缺点概括为“四弊”: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1]。他点出了中国传统史学成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重视英雄人物作用的叙述,而不大关注历史群体的描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由此所构成的群众史观,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部分。然而,在国内的历史学研究(包括中共党史研究)中,研究者对于群众史观的运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习惯把英雄史观的理念作为历史研究和史学编撰的主流,对于人民群众力量和作用等的阐述则过于抽象。因此,如何扭转这一不良倾向,就成为研究者考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就党史研究而言,张静如较早提倡要加强人民群众(具体体现于历史群体)的研究,而且,还深入阐释了历史群体的基本内涵、内容构成、研究方法、重要作用等内容。此外,他还指导中共党史专业的博士生系统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总体来看,他在历史群体研究领域中既有理论上的阐释,也有研究实践上的成效,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不过,到目前,史学界关于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研究评析的成果还不多,主要有他的博士生王峰发表在《党史文苑》2014年第18期的论文《张静如与中共历史群体研究》等。尽管,该文概述了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的主要观点,但并没有对其演进历程作阐述,也缺乏从思想史的角度挖掘张静如历史群体研究的特色。基于此,笔者拟就张静如历史群体研究再作探讨,深化对其党史学思想的认知。

一、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演进的阶段

在探讨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观点之前,笔者先简要梳理一下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的演进历程,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笔者认为可以把张静如历史群体研究的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考察。

(一)20世纪后二十年间

如果就20世纪最后二十年张静如的学术历程来看,他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就在于初步建构了党史学科的研究体系,大致涉及到党史学科性质的认定、党史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界定、党史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探讨等。当然,在这个时期中,张静如党史研究的领域也包括其它诸多方面。就张静如关于历史群体思想的研究来看,他较早的一篇研究论文是1978年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上的《论五四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该文中,他初步概述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特点。而在1987年,提及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内容,张静如指出:中国革命史过程的主线,指的是能对社会历史发展趋向起决定性作用的群体所从事的主要活动[2]445。1989年,在《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一文中,张静如又指出:在党史研究中,对群众态度和作用的描述常常存在着抽象化、概念化的偏向,同时,对杰出人物的作用也有夸大或缩小的偏向。因此,党史研究者要正确贯彻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作用的理论[3]。1991年,他又指出,要通过研究把社会下层群众活动同上层人物活动连接起来,把社会下层群众活动同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连接起来,以更好地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2]562。总体来看,在20世纪最后二十年期间,张静如多次阐述了历史群体在历史变革和社会变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等论点。这也为下一阶段有关历史群体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新世纪以来

新世纪以来,张静如不仅继续深化既有的党史研究领域和内容,又结合实践不断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就历史群体问题的研究来看,张静如也有相关的论文发表。比如,他发表了《论加强中共党史人物群体研究》(《湖湘论坛》2006年第4期)、《个体的独特作用和群体的合力作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4期)、《精英史观和民众史观两个都讲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第4期)、《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群体特征考察》(《史学月刊》2011年第7期)以及《参加“重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座谈会”想到的》(《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第4期)等论文。整体来看,这些论文不仅丰富了他有关历史群体研究的思想,也体现了在党史研究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本要求。比如,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群体特征考察》一文中,张静如指出,中共早期组织的群体特征大致有五个:相似的出身、相同的地理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受到陈独秀指导和帮助。[4]笔者以为,这篇论文是他从事历史群体实证性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总之,通过对张静如历史群体研究历程的简要回顾,透视了其历史群体思想发展的脉络。这是考察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的逻辑前提。

他不失时机地过去慰问,起初何冰总是欲言又止,终于有一天,喝了很多酒的她把一沓照片丢给他,全是赵晓峰和那女人的合影。

二、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观点

张静如历史群体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第一,就党史学科建设而言,历史群体的研究内容扩充了党史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拓展了党史研究的视野。第二,就党史研究而言,历史群体的研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和方法与党史研究的深度结合,完善了党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第三,就历史群体研究而言,已有的成果深化了历史群体研究的认知,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一)历史群体概念的涵义

一般来说,群体一词是属于社会学理论或社会史研究的基本范畴。相对于个体的概念而言,它一般是指根据职业或利益的不同而在人民群众中所划分出来的人群集合体。并且,群体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所构成的,而不同的群体和个体则构成了群众。这就表明了群众是由群体和个人所组成,是抽象意义上的人群集合体。

具体就张静如历史群体的研究而言,他曾对群体概念的基本内涵作了明确阐释。他指出:“群众这个大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是以不同形式的群体存在着。它作为人们进行共同活动的组织,既是人的生活单位,又是社会基本结构,诸如家庭、家族、学校、商店、医院、企业、公司、政府部门、政党,等等。这里,存在着个人(包括群众领导人)和群体的关系、群体和群体的关系、群体和社会群众的关系。唯物史观特别强调的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就是群体与社会群众关系的一种。”[5]183从这里可以看出,张静如已经把人民群众的抽象概念,还原为具体的群体和个人的内容上,有助于研究者对于群体概念内涵的把握。后来,他对于群体的概念涵义又作了补充。比如,在2006年,他指出:“在历史研究中,所谓群体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学家观察历史而得出的概念,并非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些有特殊政治目的人刻意组织起来的带有宗派性质的小团体、小山头。”[6]总之,张静如指出了群众是由许多群体和个体所构成的,是带有集合性质的属性概念。同时,他关于群体概念的界定,不仅为深入认知历史群体概念提供了思路,也有利于研究者开展对历史群体的研究。

(二)历史群体研究的内容

依据2017年各季节网络关注度数据,计算张家界春夏秋冬四季客源市场地理集中度指数、首位度、首位度省区市场占有率(表2),可以发现,冬季地理集中度指数最高,客源市场相对集中,其次是夏季和秋季,春季地理集中度指数最低,客源市场相对更为稳定。首位度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春季和秋季二省区指数度指数较高,秋季和冬季四省区指数和十一省区指数较高。在4个季节中,除了夏季的首位省区是广东省外,其余3个季节的首位省区都是湖南省。各季节的市场占有率差值较小,说明客源市场稳定,季节波动小。

其二,全面研究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就是要全面把握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既有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也有微观史的细节分析。张静如指出: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群体的作用,也要对“群体的形成、成长,群体的内在构成,群体的历史贡献,群体的共性及个体差异,群体的成长规律,与相近群体的关系和比较,群体的弱点及历史局限性”[6]等进行深入研究。尽管,到目前,史学界关于历史群体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反观这个研究的过程,也还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在历史群体的研究中,还缺少逻辑上的理论分析,也没有从中国社会现代化等角度作深入的研究。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历史群体作用的凸显。

(三)历史群体研究的方法

其一,历史主义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就是要求研究者注重历史的内在联系,把特定问题或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时间和环境中进行考察,准确把握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实事求是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情形。张静如认为,将群体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既需要认识一定条件下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对人们的制约作用,而且,还需要考察群体在整个社会中千丝万缕的关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一切社会现象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吃、穿等,都与其有不同程度的关系。我们的任务恰恰是要通过揭示这种关系,更好地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9]

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实证性特征的人文学科,全面搜集和研究第一手的历史文献、史料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历史群体的研究中,不仅要注意搜集相关的历史史料、文献,并且,还要注意搜集史料、文献的方法以及对待搜集史料、文献的态度。比如,要把第一手材料尽量收全(不可能有绝对的全,但要有追查到底的精神)。张静如指出:现在通史型的中共历史书上很少反映共产党员群体和社会各领域不同群体作用的原因,是因为这方面研究基础太差。缺乏史料,缺乏研究成果,想写也写不上去。所以,希望党史研究工作者多多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多出一些这方面的成果。这方面专著多了,有两个好处,一是读者可以从专著中分别了解到社会各领域不同群体的作用,一个是为通史型著作打基础。[7]另外,在历史史料、文献的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把历史人物的回忆录与历史档案资料作仔细的比对和印证。就党史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是研究的指导思想,又是其研究的方法论。张静如关于历史群体研究的方法,大致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另外,还要深入研究历史群体的心理问题。所谓群体心理,是指除了个人心理研究以外的“对于经济、社会、政治、军事和国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历史事件和现象所做的心理史学研究”[8]。整体来看,张静如关于历史群体心理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心理研究的角度进行切入的。他认为:“所谓社会心理是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初级的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特定的民族、阶级或其他社会共同体中普遍流行的、共同的、典型的精神状态。”[5]135他还指出,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两种形式,并且,社会心理也是连接意识形态与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的“中间环节”[3]。因而,研究者既要纵向考察不同时期的各种社会心理,又要横向分析同一时期的不同阶级、阶层、职业、群体的社会心理。对此,张静如曾指出:“某一群体的整体心理状态、该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该群体的经济基础、政治倾向、文化素质,该群体的社会地位和任务,该群体的一般的和特殊的贡献,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关系,等等,都要认真、仔细考察。经过研究之后,人们就会发现,不像通常描述的‘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如何’那样简单,社会是复杂的、多变的,个人与群体对社会的认识也是多种多样的。”[7]因此,张静如认为关于历史群体的研究内容要全面、完整,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历史群体的内容。

策略三 若用知识源3处理,则需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考虑到D为AB的中点,不妨以D为原点、直线AB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但点E的坐标不易求解,体现不了用两点距离公式求解的优越性,不如放弃.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实Pi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且与PHC的临床进展和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联系,其过表达提示PHC患者的预后较差。Pim-1在PHC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与前景。

其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强调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视角从整体上对某一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张静如指出:“研究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这个课题,既可以做个体的研究,也可以做群体研究。后者的研究,要说明为什么湘籍革命家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是什么历史条件和个人条件造成的;要说明这个群体在革命和建设中是怎样起作用的,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什么特色;要说明这个群体共同的长处和短处,他们之间的差别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多年来,个案的研究比较多,成绩显著,而群体的研究则不足,希望在这方面能有所加强,取得较大的进展。”[10]因而,在历史群体的研究中,史学界要在研究个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考察与探讨。

(四)历史群体的作用

关于历史群体重要作用的体现,就需要研究者开展全方位的研究。首先,在研究群众性的现象时,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写得充分,并进而做出学理上的深入分析,指出其所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确实是各个群体的共同作用决定和推动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其次,还要注意描述社会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作用。比如,关于知识分子阶层的研究,张静如曾阐述了文化群体的作用。他明确地指出:“要研究文化群体的作用。文化的创造、表现、传播虽然往往可以由个体来完成全过程,但是,从推动社会整体发展来说,还需要群体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单个人力量的相加,而是在相加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合力,在推动社会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的流动促进文化的传播,如果是单个人的流动,意义就比较小,而群体的流动则使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大不一样。”[11]再次,对群体的作用进行分析时,要看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思想等方面对群体作用发挥的制约性。就是说,在涉及到群体作用的研究和描述时,就要注意到历史发展条件的限定性与制约性。

关于历史群体研究的内容,张静如作出了阐述,也提到了关于历史群体研究的指导原则问题。他指出:“党史研究要重视阶级关系的考察,特别要加强对阶级、阶层变迁的分析,加强对阶级、阶层之间渗透的分析。在考察社会阶级、阶层的变迁及其相互关系的时候,要以唯物史观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为指导。”[5]115因此,张静如明确指出:“写中共历史时,不仅要写精英,而且必须要写共产党员群体和社会各领域不同群体的作用。否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历史实际。”不过,“以往对群体作用的研究很不足,应该加强。可研究的群体多得很,比如五四时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人力车夫群体,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群体、中小学教师群体,内战时期地下工作者群体、高校学生群体,抗日战争时期文艺工作者群体、自然科学工作者群体,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时期富农群体、中农群体,‘三反’和‘五反’运动中工人群体、私营工商业者群体,思想改造运动时期回国留学生群体、高校知识分子群体,‘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群体、知青群体,改革开放后公务员群体、环卫工人群体、出租车司机群体、小时工群体、医务工作者群体,等等。”[7]

(五)群体与个人的关系

格尔茨的“地方性知识”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刘青山(2.5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中的决定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但马克思主义也不否认英雄人物在推动社会变迁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即是说也要重视英雄人物在关键时刻所体现出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能量。“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12]。因此,在关注群体的作用和特点等研究的同时,史学界也要重视英雄人物(或者精英分子)的作用和特点等研究。张静如强调指出:“精英一定要写,特别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和个别领导人的思想及活动一定要突出写。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前提下,十分重视个人对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历史本来就是由众多的个人活动构成的,应该说任何一个人都对历史发展起过或好或坏的作用。由于人们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不同,就有普通人和历史人物之分。精英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7],即要把“精英史观和民众史观两个都讲全”[7]。他还认为:“全面考察个体的独特作用和群体的合力作用,是深化中共历史研究的路径之一。”[13]

三、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研究的意义

如果把张静如历史群体研究的观点展开来看,大致涉及到历史群体的概念涵义、历史群体研究的内容、历史群体研究的方法、历史群体研究的作用等问题。当然,这也只是提炼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观点的一种方法。

(一)拓宽了党史研究的领域和范围

一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是相关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总结和规范性提炼的产物。这门学科的充实和完善,又进一步指引和规范着学术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向与未来走向。就党史学科体系建构方面来看,由于多种因素,在改革开放之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党史研究的政治性功能远远强于其学术性功能,并且,党史研究成果的过早“教科书化”,也给党史研究及其学科体系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深入推进党史研究以及加强党史学科体系的构建就显得比较紧迫。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间,张静如就曾指出,要对党史学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与内容、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和功能等学科建设问题进行研究。而在本文的开头,笔者就提到了中国传统历史编撰中精英史观大行其道的问题。因此,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历史群体及其作用的考察和研究。张静如提倡研究群体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不言而喻。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界由衷地体会到张静如的党史研究情怀以及他对于党史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要贡献。

(二)完善了党史学的“中介理论体系”

就党史学界而言,研究者关于历史群体研究的成果,深化了党史学理论问题的研究,丰富了对于中共历史进程的认知。张静如是改革开放时期以来为深化党史研究而作出杰出成绩的知名学者。20世纪80年代间,他已经就马克思主义如何贯彻于党史研究进行了思索;到了9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一个指导党史研究的“中介理论体系”。1996年,他就指出,这个党史学的“中介理论体系”内容大致包括:“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为主线,以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以社会进化为基础,以社会变革为动力;上层建筑的社会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个人和群体的相互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社会心理为基础,以社会意识形态为导向;以历史辩证法为核心,吸取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和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精华。”[14]后来,他又指出党史学的“中介理论体系”内容,应该是:“一、以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为主线;二、以社会进化为基础,以社会变革为动力;三、以群体作用为基础,以个人社会作用为契机;四、以社会心理为基础,以社会意识形态为导向;五、以历史辩证法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和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精华为辅佐。”[15]可以看出,这个“中介理论体系”主要就是以跨学科知识作为学理的支撑。突出了群体的作用以及群体与个人的关系两个方面的问题,无疑提升了研究的学理意义。

(三)全面认知唯物史观的内在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发展中,既要重视人民群众(表现为各个群体)在历史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重视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这就涉及到如何正确地辩证地对待精英史观和群众史观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过,在唯心主义发展历程的各个流派中,一直盛行着所谓“英雄史观”的观点。比如,英国的托马斯·卡莱尔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曾指出:“世界的历史,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已完成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世界上耕耘过的伟人们的历史。他们是人类的领袖,是传奇式的人物,是芸芸众生踵武前贤,竭力仿效的典范和楷模。甚至不妨说,他们是创世主。”[16]而马克思则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7]因此,要正确地看待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历史运动或者社会变迁中的辩证关系。

四、关于历史群体研究趋向的简析

在上文中,笔者主要从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演进之阶段、张静如关于历史群体思想观点的考察、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大致梳理和探讨张静如关于历史群体研究的思想论点及其贡献。探讨张静如历史群体研究思想,一方面,可以看出这种思想在张静如建构党史学“中介理论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关于历史群体研究的思想观点为史学界系统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加强对于历史群体的研究,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作业过程表明,综合绝缘抱杆安装方便灵活,安装时人体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较大,不会碰触带电体;安装后可实现对三相导线的可靠固定,减小了使用绝缘杆接引线时绝缘子所受剪切力,保证了接引线过程稳定安全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张静如还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的博士生系统研究了群体问题。他的博士生杨娜的毕业论文《五四时期初中等教育教师群体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就是“以五四时期的初中等教师群体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这一群体在五四时期传播新思想、启迪明智、移风易俗、支持革命等作用和特征”[18]190。他的另一个博士生王峰的博士论文《群体的角色与作用:基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不同社会群体的考察》,则是“研究了北京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知青群体、个体户群体和废品收购者群体三个群体产生的背景、特点和作用,对理解和认识不同群体,尤其是社会下层群体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分析”[18]191。张静如在给《群体的角色与作用:基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不同社会群体的考察》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该书“通过三个群体实例,说明群体的社会作用,读后会对了解这方面情况有帮助,由此也就认识到社会上所有群体都有各自的作用,关键在于社会管理者怎样去发挥”[19]。他的这个观点,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社会管理者如何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进步。这是在研究群体问题的时候,所要深入思考的又一重大课题。总之,“加强不同社会群体研究,不仅在于揭示各个群体的特征、差别及联系,更重要的在于通过群体微观层面的研究反映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能够多重角度来展现时代特征,呈现丰富、具体、细腻的历史图景,反映以普通民众为代表的社会群体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20]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9:3-6.

[2]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二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3]张静如,侯且岸.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J].中共党史研究,1989(1):1-7.

[4]张静如,王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群体特征考察[J].史学月刊,2011(7):5-12.

[5]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6]张静如.论加强中共党史人物群体研究[J].湖湘论坛,2006(4):23-24.

[7]张静如.精英史观和民众史观两个都讲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4):94-96.

[8]罗凤礼.历史与心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82.

[9]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J].历史研究,1991(1):89-96.

[10]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四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1276.

[11]张静如.中共历史学怎样研究文化[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6):4-8.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7.

[13]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续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5:165.

[14]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三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775.

[15]张静如.暮年忆往[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322.

[16]托马斯·卡莱尔.英雄与英雄崇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1.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3.

[18]王跃,王炳林.张静如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9]王峰.群体的角色与作用:基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不同社会群体的考察[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3.

[20]王峰.中共历史视域下的群体研究[J].新视野,2013(2):104-107.

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9)03-0013-05

收稿日期:2019-03-11

基金项目:2017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17149)

作者简介:汪兵(1980— ),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校 刘正花

标签:;  ;  ;  ;  ;  ;  ;  ;  ;  ;  ;  ;  ;  

汪兵:张静如历史群体思想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