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教育论文_陈梁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伦理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伦理,生态,儒家,利奥波德,自然,价值,大学生。

生态伦理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陈梁[1](2019)在《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儿童自然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儿童自然教育以儿童和自然为双重视角,既要通过自然环境来实现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也要在教育过程中为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环保意识来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未来保障。儿童的自然教育要同时兼顾自然物和自然性,而要实现这双重目标,就要为儿童创造回归自然的外在条件,让教育教学回归感觉以及实现自然游戏权利的合法化。(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扈志东[2](2019)在《农林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伦理教育是高校环境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农林高校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既适应其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又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通过分析农林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认为生态伦理教育的理论构建包括叁个方面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观教育,以"天人合一"为根本的中国传统农林生态观教育,以价值为导向的动植物道德观教育。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完善生态伦理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开展农林生态伦理教育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探索符合农林高等院校特色的生态伦理教育机制。(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黄赐福[3](2019)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渗透生态伦理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教育层次多种多样,其目标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的,当然,中等职业教育人才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职业教育的招生门槛较低,招来的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所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对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刻不容缓,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意识培育是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生态伦理观。本文就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渗透至生态伦理学展开论述,希望为中等职业学院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借鉴。(本文来源于《文理导航(上旬)》期刊2019年07期)

王珏[4](2019)在《中学政治课教师生态伦理教育能力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危机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严峻。要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人们的生态伦理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是关键。中学政治课作为中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培养中学生的生态伦理品质是21世纪和我国发展的新时代赋予中学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阶段是中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中学政治课教师的生态伦理教育能力对中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成效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生态伦理教育能力就是指在自身具有基本生态伦理教育知识,具备其素养和品德的基础上,能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地将生态伦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生态伦理品质,从而实现生态伦理教育目标的专业能力。然而,目前我国中学政治课教师的生态伦理教育能力普遍不高。教师中存在着生态伦理专业知识匮乏、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简单、教育手段和方式单一、教师的生态伦理素质不高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很不相适应的。因此,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师的生态伦理教育能力迫在眉睫。探讨中学政治课教师生态伦理教育能力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课题在探讨生态伦理和生态伦理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提升我国中学政治课教师生态伦理教育能力应侧重的内容和提升我国中学政治课教师生态伦理教育能力的必要性;正确分析把握我国中学生政治课教师生态伦理教育能力的现状和成因;最后从政府和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中学政治课教师生态伦理的专业学习,中学政治课教师积极参加和组织生态伦理实践活动,有效开展中学政治课生态伦理教育的教研活动,中学政治课教师提升自身的生态伦理修养这五个方面提出有效解决我国中学政治课教师生态教育能力问题的对策。(本文来源于《湖南理工学院》期刊2019-06-03)

李晓莉[5](2019)在《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大学生生态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各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同样也不可忽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大学生生态教育能否取得满意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缺乏的现象也反映出大学生生态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先秦儒家思想中包含着诸多的生态思想,都被作为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比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生态思想。因此深入研究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使其发挥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对于当代大学生生态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了该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综述、创新点等内容。指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飞速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很糟糕。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大学生这个群体,所以对当代大学生抱有很高的希望。但是当前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不佳,存在着很多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第二部分阐述了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相关内容。首先对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最后论述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叁部分指出大学生生态教育的现状。首先指出当前大学生生态教育已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刻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借鉴。第四部分是大学生生态教育借鉴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分析先秦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既包括共性价值和个性价值,也包括历史局限。其次分析大学生生态教育继承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必要性。最后分析大学生生态教育继承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性。第五部分是对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大学生生态教育中实现路径的一些建议。这一部分主要是借鉴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实现路径提出思考。主要从“以时禁发”的生态环保意识、“恩泽万物”的仁民爱物思想、“乐山乐水”的生态审美观念、“去奢宁俭”的生态消费观念、“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实践意识这五个方面来为大学生态教育提出一些建议。本研究先是阐述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和大学生生态教育的现状。然后分析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重点阐释大学生生态教育继承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此增强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实效性,希望可以为大学生生态教育顺利进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陈静[6](2019)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伦理学主张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扩大到一切生命和自然界,强调人类需要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观点应用到处理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中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真正的道德价值和道德意义,这对于可持续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为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并在生态伦理观的指导下更新教学行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形成生态伦理观。(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资源》期刊2019年04期)

罗鹏[7](2019)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机制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丽中国"的倡导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紧跟新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潮流做出相应调整,将生态伦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升。本文将依据目前我国高校中生态伦理教育体系的现状及其成因,探索我国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体制的新模式、新方法,旨在为高职院校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教学开辟新途径。(本文来源于《神州印象》期刊2019年04期)

范春萍[8](2019)在《伪生态的伦理与教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态环境问题加剧引发的公众焦虑和生态意识觉醒,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生态"具有了符号、导向、履行职责、回应诉求,以至时尚的功能。然而,与实质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匹配的"真"生态素养、生态教育、生态判断力、生态决策力等却都没有跟上。此时,出于政绩需要、包装过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穆婉姝[9](2018)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翻译伦理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拥有人数众多且专业性强的学生群体的大学英语教育,将生态翻译学的翻译伦理教育运用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把生态翻译伦理道德涉及的"平衡和谐"、"多维整合"和"译者责任"若干原则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堂实践,为翻译教学的探究与改革提供一种崭新视角。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将生态翻译伦理教育理念有效地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译教学生态模式,以期帮助学生在大学英语翻译生态环境中习得较强的翻译能力。(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董娟梅,段艳春[10](2018)在《加强公众生态责任伦理教育 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回应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切嘱托,切实应对洱海水质"富营养化"的现实,2017年3月,大理州委州政府在云南省委陈豪书记的指示下采取"断然措施",开启了"史上最严"的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洱海保护问题迅速见诸于各类报刊媒体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范围。通过多方合力,洱海水质发生了积极变化。取得成绩的同时,表现为参与主体缺位、岗位职责虚位、软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等的"全(本文来源于《创造》期刊2018年12期)

生态伦理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态伦理教育是高校环境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农林高校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既适应其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又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通过分析农林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认为生态伦理教育的理论构建包括叁个方面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观教育,以"天人合一"为根本的中国传统农林生态观教育,以价值为导向的动植物道德观教育。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完善生态伦理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开展农林生态伦理教育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探索符合农林高等院校特色的生态伦理教育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伦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陈梁.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儿童自然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9

[2].扈志东.农林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3].黄赐福.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渗透生态伦理教育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9

[4].王珏.中学政治课教师生态伦理教育能力问题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

[5].李晓莉.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大学生生态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19

[6].陈静.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J].中学课程资源.2019

[7].罗鹏.生态文明视阈下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机制构建[J].神州印象.2019

[8].范春萍.伪生态的伦理与教育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9

[9].穆婉姝.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翻译伦理教育[J].长春大学学报.2018

[10].董娟梅,段艳春.加强公众生态责任伦理教育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J].创造.2018

论文知识图

学前教育专业生态伦理教育模式创...清华大学2006年度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清华大学2006年度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蒙古国城乡人口情况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

标签:;  ;  ;  ;  ;  ;  ;  

生态伦理教育论文_陈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