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口语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口语教学

福建省宁德市第五中学徐建红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语言交流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这一形势,高中语文教材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在必修课本五册中适当穿插了口语教学单元,虽说位于单元知识点部分,但充分说明了口语教学的份量。本文就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在常规教学中融入口语教学,以及口语教学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口语训练,提出了某些看法以及做法,希望对口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能力品格,融入,说话能力

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认为:“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一个人不论在学校,或将来从事任何职业,当众说话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老是畏畏缩缩或吞吞吐吐,辞不达意,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是的,在当今高度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职场应聘,外交共事,认识别人,介绍自己,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早在中小学时期就要重视培养,高中语文教材口语教学单元很好地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当然,要让口语交际课上得生动活泼,而又不流于形式,就得费一番功夫。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在常规教学中融入口语教学,还应专门开设口语教学课,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常规教学中融入口语训练。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素养,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内涵之一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它的关键点就是培养能力与品格,当然包括口语表达能力与品格。纵观高中语文版教材,口语教学内容在必修五本教材中每册仅出现一次,且在单元知识中,许多老师嫌麻烦,不愿意多花时间在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上,认为与高考无关,甚至就忽略不计了。殊不知,这学生时代的训练,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立足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将口语训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巧用课前,推陈出新。课前三分钟是开展语文口语活动,安定学生情绪的最佳时段。同学们可以讲一则新闻,讲述成语故事……但我经过调查,发现同学们对以往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似乎兴趣不大,许多同学应付、抄袭现象严重,且较单调。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我把演讲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出话题,只要他们感兴趣,趣味不低的即可。同学们不亦乐乎,很快就有了形形色色的话题,话题之宽泛,令人始料未及。接着,我将全班同学的名单放在信封内,让他们抽鉴,名曰抽奖,本节课演讲者抽出下一个演讲者的名单,然后再由演讲者自己抽话题(话题可以不断地补充)。这样,别人给的话题,一则新鲜,二则为慎重起见,就避免了到处抄袭,千篇一律的怪现象,同学们认真思考,认真准备。不仅如此,我还请同学们即兴评价,这样二次锻炼,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课前三分钟成了大家期待的时刻,欢笑不断,按照学生的话说就是:每天都有心跳的感觉。

(二)巧用网络,训练口语。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利用网络的能力越来越强,而教材中的许多作家或作品背景,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主动上网收集,老师要做的则是提供学生说话的平台,让学生在介绍中评价,在评价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在上《离骚》时,我先布置同学们认识屈原,上网查找有关屈原的故事。上课时,我就把作家简介权交给了学生,大家纷纷提到了端午节,此时我就把“端午节的故事”交给了一个平时不太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因为查过心中有底气,他的表现出人意料地好。在另一位学生叙述了屈原的经历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屈原投江自尽,有人说他性格懦弱,你觉得呢?同学们七嘴八舌,我不失时机地点拨,课文中屈原已作了详尽的阐述,难道你们不想看看吗?一箭双雕,一方面通过语言表述把同学们潜藏的知识挖掘了出来,提高了学生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顺利地进入了我预设好的课堂教学,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原本艰深难懂的《离骚》也让同学们感兴趣了。

(三)巧用教材,使生开口。在讲文本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设置一些关键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多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如,外国小说选修课《桥边的老人》。由于外国小说不太好理解,因此设置问题引导很关键。在铺垫了小说时代背景之后,我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导入,然后设置了问题“小说通过对话来表现冰山理论,请大家找出对话后所隐藏的大量信息”,然后通过PPT展示每一次对话。如,“‘问家乡’这一对话,从中你读出了什么?”“老人为什么会微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最后一个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问政治’这个对话中,请你找出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从这几句唠叨词中读出些什么?”这些问题并不是很深奥,学生很快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回答出这些对话背后的蕴藏的大量信息,虽然都是七嘴八舌,共同完成的信息,但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顺利突破了本文的重点----对话的作用,对本课的主旨理解也顺理成章了。

二、巧设情境,上好口语教学课。

所谓“情境”,就是某种图景和情感的结合体,有“物”有“意”。置身其中,将激起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侃侃而谈。老师们也大多希望设置情境进入课堂教学,但高中课程多时间紧,所以大多数老师用自己的滔滔不绝替代了学生的发言,致使很多情境成为虚设,加上高中生已经不像小学初中生一样乐于回答问题,所以课堂上沉默一片是常态,举手基本看不到了,甚至在提问时,也是结结巴巴,辞不达意。而在课外,在他们熟悉的环境里,他们却能侃侃而谈。这是不是语文课的悲哀呢?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当,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一如课外那样口齿伶俐,就要改变传统的拘谨的师生对话,走近生活,让生活进课堂,在课堂中再现生活场景,把课堂创设为学生熟悉的生活空间、个人空间,使学生想要表达。因此,教师在口语教学课中,更应该勇于创新,旁征博引,巧设情境。如上语言表达得体课时,我用了一则笑话,设置情境:

有一位长得略胖的妇人一进服装店,店员小妹就对她说:大娘,你太肥了,我们没有您可以穿的衣服。这位太太正想反驳,店员又加了一句:其实老了还是胖一点好。这位妇人气得不知如何发作才好,此时老板娘从后面走出来,这位太太马上告状:我今天是招谁惹谁了,怎么才进店,就被你们店员说我又胖又老。老板娘很不好意思地赶紧赔不是:我们这店员是从乡下来的,特别不会说话,但说的都是真话。

同学们哈哈大笑,我顺势引导:“这二位都犯了语言表达不得体的毛病,何谓语言得体?”我趁热打铁又设置了情境:假如你是这位店员或老板娘,你会怎么说?同学们争先恐后,惟恐被别人抢了话头,气氛格外热烈。我又针对班上同学日记所反映的楼下大妈跳广场舞音响太大影响他的学习生活这一事,顺势设置了一情境:晚上你在家温习功课,突然楼下大妈广场舞音乐声传来,吵得你无法学习,你想向她们讲明情况,你该怎么表达。类似这样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情境,因为熟悉而有话可说,既学到了说话应该得体的知识,又加强了口语锻炼。

可见如果教师的口语训练题适当,那么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是什么呢?就是生活。因此,教师在设计口语课时,应该要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充分发掘他们生活、学习中的材料。日记、周记,都是很好的渠道,甚至平时与同学们的私下交流中也可以获得素材。如有的同学在周记中反映和父母有代沟,缺少私人空间;有的同学大发牢骚,说父母包办太多,每天就像警察,诸如此类之事,我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来扮演父母和子女在家中的情形,他们都很配合。因为切身体会,所以相当逼真。然后让学生来谈看法。有的同学夸奖自己的父母,表达了对父母的爱,有的同学以《父母欠孩子什么?》为题,强调父母对子女的事“一包到底”,只能使孩子产生过多的依赖心理,父母欠了孩子独立自主的锻炼机会。有的同学则呼吁父母给自己一些自主的空间等等。内容丰富,既有吐露了自己苦闷的,也有进行自我反省的,我也适时地引导,解开同学们的心锁,使他们更好地爱父母(若能作为主题班会课请学生的父母来参加,效果可能会更好),口语训练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比说教效果更好。再如:有的同学反映高二学习紧,写周记浪费时间,还是免了吧。我就此问题,在班上开了个讨论会,同学们的发言相当踊跃。当然,观点不一,有的还很固执,最终在部分同学保留意见的前提下,“写周记益处多”的看法基本上得到了认可,本来要费教师一番口舌的问题,竟在讨论中轻松地解决了。如此设境,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生活学习上的话题还有很多,如:有的同学迷恋手机,以至耽误学习;有的同学之间因误会而不相往来;成绩下降而心灰意冷,缺乏信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生化妆学校该禁止吗;毕业在即,喊楼扔书行为该怎么看待等等,诸如此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必定会勾起他们说话的欲望,如果是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会课的时间来开展一些专题说说活动,我相信言为心声,一定是最真切最美好的。

三、课内课外相结合,助力口语训练。

口语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交际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直接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社会交际中能学以致用。如果每一位教师只囿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口语教学与训练,那么也就完全失去了“口语交际”这种教学的意义,因为单凭这样的教学,还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它缺乏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所以应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现在的语文教学内容不仅仅在课本中了,更多的在课外、在生活中。近几年来议论文写作的另一种形式时评文非常热门,许多接地气的新闻都成了写作的题目材料,比如:教师课后微信发红包奖励学生,老夫妇在道路停车带“人肉”占车位,上海地铁男事件等等,写作的要求是你对此问题怎么看?我觉得光靠作文课上训练缺了点什么,何不趁着刚上完口语课“演讲”来开展演讲比赛,不是一举两得吗?既训练了写作,又锻炼了口语表达。于是我要求学生各自上网搜寻类似这样有争议性的新闻,尽量不重复,参考网友们对事件的评价,然后写好演讲稿,写出自己的看法,教师课外稍作指导,然后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进行比赛。如若一则新闻,亦可进行辩论赛,这样的活动既训练了口头表达,又引导学生跳出了狭小的生活圈子,给他们打开社会的窗口,让他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不再做“闭门只读教科书”的书呆子,树立了大语文观念。

当然,在口语教学中,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不可象一盘散沙,老师散到哪儿算到哪儿。师生可作好充分的准备,也可即兴演讲,即老师准备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以抽签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回答,这要求更高,需要有更扎实的基础,更需要有条理的思维和新颖的观点。那么也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口语教学中多准备一些中外名人口才方面的范例,如纪昀巧言呈辩才,张籍《节妇吟》巧拒李师道,顾维钧妙语答对,邓小平的委婉幽默,萧伯纳妙讽吹嘘者,等等。还可多指导一些口语交际的技巧,如《妙语解困技法趣谈》,《语言力求个性化》,《委婉和幽默交融》,《幽默思维的技巧略谈》(选自《语文报》),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指导,不但有实践的机会,而且能从理论上提高自己。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口语教学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受益一生,我想,这必然是所有语文老师所愿意见到的。

参考文献:

[1]林上华施茂枝.口语交际课要让学生有话可说[D].云南教育,2001.

[2]周素梅蒋海.结合讲读课教学进行听说训练[D].语文教学通讯,2000.

[3]王宁波.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研究与实验的几点思考[D].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

[4]王月娇.中学语文说、写互动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

[5]刘冬梅.学科创新能力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4.

[6]动手更要动口-名师推荐-中小学学科网-免费教育资源学科网站

标签:;  ;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口语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