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包括炉盖本体,设置在所述炉盖本体内的主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和第三支管道,以及贯穿所述炉盖本体的电极孔;三个所述电极孔组成品字形结构,所述主管道环绕所述品字形结构的外形轮廓设置;通过所述主管道、所述第一支管道、所述第二支管道和所述第三支管道分别向所述第一电极孔、所述第二电极孔和所述第三电极孔内喷气,喷气方向朝向精炼炉内且与所述电极轴线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电极孔与电极的间隙形成密闭的气封环阻挡烟、尘、气的向上外溢。可有效减少废气和烟尘排放,减少热损失,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提高烟尘收集率并具有环保功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盖本体(7),设置在所述炉盖本体(7)内的主管道(1)、第一支管道(2)、第二支管道(3)和第三支管道(4),以及贯穿所述炉盖本体(7)的电极孔(6);三个所述电极孔(6)组成品字形结构,所述主管道(1)环绕所述品字形结构的外形轮廓设置;所述第一支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之间向第三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管道(3)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一电极孔和第三电极孔之间向第二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支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二电极孔和第三电极孔之间向第一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极孔(6)内安装有电极(9),通过所述主管道(1)、所述第一支管道(2)、所述第二支管道(3)和所述第三支管道(4)分别向所述第一电极孔、所述第二电极孔和所述第三电极孔内喷气,喷气方向朝向精炼炉内且与所述电极(9)轴线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设计方案
1.一种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盖本体(7),设置在所述炉盖本体(7)内的主管道(1)、第一支管道(2)、第二支管道(3)和第三支管道(4),以及贯穿所述炉盖本体(7)的电极孔(6);三个所述电极孔(6)组成品字形结构,所述主管道(1)环绕所述品字形结构的外形轮廓设置;所述第一支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之间向第三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管道(3)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一电极孔和第三电极孔之间向第二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支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二电极孔和第三电极孔之间向第一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极孔(6)内安装有电极(9),通过所述主管道(1)、所述第一支管道(2)、所述第二支管道(3)和所述第三支管道(4)分别向所述第一电极孔、所述第二电极孔和所述第三电极孔内喷气,喷气方向朝向精炼炉内且与所述电极(9)轴线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上设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向上伸出所述炉盖本体(7)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所述第一支管道(2)、所述第二支管道(3)和所述第三支管道(4)在朝向所述电极孔(6)一侧的管壁上相间设有喷嘴(5);所述喷嘴(5)通过所述炉盖本体(7)内预留的喷气孔(8)向所述电极孔(6)内喷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孔(8)出气方向朝向精炼炉炉内且与电极(9)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窑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粗钢产品的淘汰,鼓励对节能环保型钢铁产业的投入,钢包精炼炉在转炉炼钢和电弧炉炼钢两大领域中所发挥的良好作用渐渐地显现出来。随着“十三五”国家对产业政策的调整,对各种污染的冶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趋加深。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环境质量必须有所改善。“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健全,为环境保护释放政策红利、法治红利和技术红利。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化解重污染过剩产能、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污染物新增排放压力趋缓。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逐步形成。
针对国家对冶金行业节能环保的要求,一般水冷炉盖正常使用时无法避免顶端烟气发生外溢,常用炉顶活动大烟罩配合使用,占用大量空间,需要较大的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封环保型炉盖来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提高废烟尘收集率并减少污染源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包括炉盖本体,设置在所述炉盖本体内的主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和第三支管道,以及贯穿所述炉盖本体的电极孔;三个所述电极孔组成品字形结构,所述主管道环绕所述品字形结构的外形轮廓设置;所述第一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之间向第三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一电极孔和第三电极孔之间向第二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二电极孔和第三电极孔之间向第一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极孔内安装有电极,通过所述主管道、所述第一支管道、所述第二支管道和所述第三支管道分别向所述第一电极孔、所述第二电极孔和所述第三电极孔内喷气,喷气方向朝向精炼炉内且与所述电极轴线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上述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所述主管道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流体导通、另一端向上伸出所述炉盖本体上表面。
上述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所述主管道、所述第一支管道、所述第二支管道和所述第三支管道在朝向所述电极孔一侧的管壁上相间设有喷嘴;所述喷嘴通过所述炉盖本体内预留的喷气孔向所述电极孔内喷气。
上述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所述喷气孔出气方向朝向精炼炉炉内且与电极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具有恒定压力的气源通过进气管进入主管道,再流向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和第三支管道,并通过喷嘴,将稳定的气体通过炉盖本体上的预留喷气孔吹向电极孔。电极孔与电极的间隙形成密闭的气封环阻挡烟、尘、气的直接向上外溢,能够将炉内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炉内。可有效减少废气和烟尘排放,减少热损失,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提高烟尘收集率并具有环保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的A-A剖面剖视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主管道;1-1-进气管;2-第一支管道;3-第二支管道;4-第三支管道;5-喷嘴;6-电极孔;7-炉盖本体;8-喷气孔;9-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LF精炼炉上使用的气封环保型炉盖,包括炉盖本体7,设置在所述炉盖本体7内的主管道1、第一支管道2、第二支管道3和第三支管道4,以及贯穿所述炉盖本体7的电极孔6;三个所述电极孔6组成品字形结构,所述主管道1环绕所述品字形结构的外形轮廓设置;所述第一支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之间向第三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管道3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一电极孔和第三电极孔之间向第二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支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第二电极孔和第三电极孔之间向第一电极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极孔6内安装有电极9,通过所述主管道1、所述第一支管道2、所述第二支管道3和所述第三支管道4分别向所述第一电极孔、所述第二电极孔和所述第三电极孔内喷气,喷气方向朝向精炼炉内且与所述电极9轴线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如图2所示,所述主管道1上设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1流体导通、另一端向上伸出所述炉盖本体7上表面。具有恒定压力的气源通过进气管1-1进入主管道1,再通过主管道1流向所述第一支管道2、所述第二支管道3和所述第三支管道4。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主管道1、所述第一支管道2、所述第二支管道3和所述第三支管道4在朝向所述电极孔6一侧的管壁上相间设有喷嘴5;所述喷嘴5通过所述炉盖本体7内预留的喷气孔8向所述电极孔6内喷气。稳定的气源自喷嘴5向预留的喷气孔8喷向所述电极孔6内。
电极孔6与电极9的间隙形成密闭的气封环阻挡烟、尘、气的直接向上外溢,能够将炉内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炉内。可有效减少废气和烟尘排放,减少热损失,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
优先的,如图2所示,所述喷气孔8出气方向朝向精炼炉炉内且与电极9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
具体工作原理:具有恒定压力的气源通过进气管1-1进入主管道1,再通过主管道1流向所述第一支管道2、所述第二支管道3和所述第三支管道4。稳定的气源再通过喷嘴5向预留的喷气孔8喷出。自喷气孔8喷出的气体吹向电极孔6。电极9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在电极孔6与电极9的间隙形成密闭的气封环,阻挡烟、尘、气的直接向上外溢,能够将炉内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炉内。可有效减少废气和烟尘排放,减少热损失,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0265.9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481713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C21C 7/00
专利分类号:C21C7/00
范畴分类:25B;
申请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7100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西环路中段
发明人:郭振峰;邹定辉;娄军峰;王艳娜;范俊岭
第一发明人:郭振峰
当前权利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亚琦;魏振柯
代理机构:1166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