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叶茂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包括:固定件,一端为固定部、另一端为连接部,固定部与连接部之间构成夹角,连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孔;连接件,两侧分别凸伸形成第一连接耳,两第一连接耳上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上开设有位于两第一连接耳之间的套孔,套孔能配合套设于固定件的连接部;能拆卸地连接于连接件的定位件,其一端凸伸形成两相对的第二连接耳,两第二连接耳上分别开设有第三连接孔,两第三连接孔分别对应两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设固定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与第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加固牢靠、避免跑模、无需现场修正;还可以实现非50倍数反坎的加固,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反坎,适用范围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包括:固定件,其一端为固定部、另一端为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构成夹角,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孔;连接件,其两侧分别凸伸形成第一连接耳,两所述第一连接耳上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位于两所述第一连接耳之间的套孔,所述套孔能配合套设于所述固定件的连接部;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定位件,其一端凸伸形成两相对的第二连接耳,两所述第二连接耳上分别开设有第三连接孔,两所述第三连接孔分别对应两所述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设固定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

设计方案

1.一种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包括:

固定件,其一端为固定部、另一端为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构成夹角,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孔;

连接件,其两侧分别凸伸形成第一连接耳,两所述第一连接耳上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位于两所述第一连接耳之间的套孔,所述套孔能配合套设于所述固定件的连接部;

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定位件,其一端凸伸形成两相对的第二连接耳,两所述第二连接耳上分别开设有第三连接孔,两所述第三连接孔分别对应两所述第二连接孔;

紧固件穿设固定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凸伸形成有第一加固部,所述第一加固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构成夹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加固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同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耳的一端凸伸形成有第二加固部,所述第二加固部与所述定位件之间构成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部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部与所述定位件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定位件的内部均为中空。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部内部中空。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部内部中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领域用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沉降处反坎位置加固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反坎位置加固,主要是采取7字角铝进行加固,7字角铝是采取两根角铝焊接在一起,其中,角铝由两个垂直面组成且垂直的两面上分别设有通孔,横向角铝的一端垂直焊有竖向角铝,横向角铝分别在内外模板上方边框孔处通过销钉加固在模板上。7字角铝加固不稳定,影响成形效果,且只能适用于50倍数宽度的反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固定件、连接件、定位件,以及在固定件的连接部处开设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实现将模板加紧固定,且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反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包括:

固定件,其一端为固定部、另一端为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构成夹角,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孔;

连接件,其两侧分别凸伸形成第一连接耳,两所述第一连接耳上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位于两所述第一连接耳之间的套孔,所述套孔能配合套设于所述固定件的连接部;

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定位件,其一端凸伸形成两相对的第二连接耳,两所述第二连接耳上分别开设有第三连接孔,两所述第三连接孔分别对应两所述第二连接孔;

紧固件穿设固定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

如上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夹角

为直角。

如上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中,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凸伸形成有第一加固部,所述第一加固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构成夹角。

如上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加固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加固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同侧。

如上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中,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耳的一端凸伸形成有第二加固部,所述第二加固部与所述定位件之间构成夹角。

如上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固部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

如上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固部与所述定位件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如上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定位件的内部均为中空。

如上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加固部内部中空。

如上述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固部内部中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为:

通过设置固定件、连接件、定位件,以及在固定件的连接部处开设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实现加固牢靠、避免跑模、保证成型质量、无需现场修正、能保证施工进度;还可以实现非50倍数反坎的加固,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反坎,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定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附图符号说明:

1 固定件 3 定位件

11 固定部 31 第二连接耳

12 连接部 311 第三连接孔

121 第一连接孔 32 第二加固部

13 第一加固部 321 第四连接孔

2 连接件 4 紧固件

21 第一连接耳

211 第二连接孔

22 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包括:固定件1,其一端为固定部11、另一端为连接部12,固定部11与连接部12之间构成夹角,连接部12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孔121;连接件2,其两侧分别凸伸形成第一连接耳21,两第一连接耳21上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1;连接件2上开设有位于两第一连接耳21之间的套孔22,套孔22能配合套设于固定件1的连接部12;能拆卸地连接于连接件2的定位件3,其一端凸伸形成两相对的第二连接耳31,两第二连接耳31上分别开设有第三连接孔311,两第三连接孔311分别对应两第二连接孔211;紧固件4穿设固定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1与第三连接孔311。如图5、图6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时,先将固定件1放置于反坎处,将连接件2套设于固定件1的连接部12,将紧固件4穿设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1与第三连接孔311,从而将定位件3固定于连接件2上,再将销片插入第一连接孔121,从而将模板加紧固定。其中紧固件4可使用销钉与销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第一连接孔121可根据实际操作需要开设多个,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反坎。本实用新型加固牢靠、避免跑模、保证成型质量、无需现场修正、能保证施工进度;还可以实现非50倍数反坎的加固,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反坎,适用范围广。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施工现场需要,可以同时选择使用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

其中,固定部11与连接部12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以实现固定件1与反坎位置的模板更好地配合。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固定件1远离连接部12的一端凸伸形成有第一加固部13,第一加固部13与固定部11之间构成夹角。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时,将固定件1上的第一加固部13固定于模板的凹槽处,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效果与稳定性。

其中,第一加固部13与固定部1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连接部12与第一加固部13位于固定部11的同侧。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性。

在又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定位件3远离第二连接耳31的一端凸伸形成有第二加固部32,第二加固部32与定位件3之间构成夹角。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时,将定位件3上的第二加固部32卡设于模板上,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效果与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加固部32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321。如图6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时,将销钉、销片穿设于第四连接孔321,从而将上下两模板连接在一起。其中销钉、销片与定位件3之间还可增设垫片,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第二加固部32与定位件3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性。

在又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固定件1与定位件3的内部均为中空。中空结构有利于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具有轻便、易操作等特点。

其中,第一加固部13内部中空。中空结构有利于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具有轻便、易操作等特点。

进一步地,第二加固部32内部中空。中空结构有利于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具有轻便、易操作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设计图

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8599.6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494216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E04G 17/00

专利分类号:E04G17/00;E04G13/00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昌宜(天津)模板租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昌宜(天津)模板租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301 天津市东丽区经三路203号

发明人:李叶茂;高小桥

第一发明人:李叶茂

当前权利人:昌宜(天津)模板租赁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建筑用反坎位置加固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叶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