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论文和设计-邹华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包括传输架,所述传输架的上侧设有支架,所述传输架的下侧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组立柱,每组包括两个立柱,所述传输架的纵截面为U形,所述传输架的两侧板中间位置设有碾压支撑平板;所述碾压支撑平板的两侧开设有对称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轮槽,每个轮槽对应安装有一个传输滚轮,且所述传输滚轮的上下表面凸出所述轮槽,所述传输滚轮的外侧设有传送带,通过碾压支撑平板对传送带外表面传输的产品进行支撑,从而可以保证产品与成形滚轮的充分接触,保证产品质量,第一电机、丝杠和导轨柱等配合可以根据产品的厚度对滚轮外罩壳以及内部设有的成型滚轮进行高度调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架(1),所述传输架(1)的上侧设有支架(8),所述传输架(1)的下侧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组立柱(4),每组包括两个立柱(4),这两个立柱(4)的下端通过安装底板(5)连接,所述安装底板(5)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孔(17),所述传输架(1)的纵截面为U形,所述传输架(1)的两侧板中间位置设有碾压支撑平板(18);所述碾压支撑平板(18)的两侧开设有对称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轮槽(19),每个轮槽(19)对应安装有一个传输滚轮(20),且所述传输滚轮(20)的上下表面凸出所述轮槽(19),所述传输滚轮(20)的外侧设有传送带(13),所述传输滚轮(20)中间配合有转轴(2),转轴(2)的两端分别与传输架(1)的两侧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2)的端部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3)由外部电机驱动;所述支架(8)的上侧中间位置安装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支架(8)的下方中间位置设有滚轮外罩壳(12),所述滚轮外罩壳(12)的内部安装设有成型滚轮(14),所述成型滚轮(14)的中间安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端部穿过滚轮外罩壳(12)并通过第二带传动机构(15)由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6)安装设于滚轮外罩壳(12)的上侧。

设计方案

1.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架(1),所述传输架(1)的上侧设有支架(8),所述传输架(1)的下侧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组立柱(4),每组包括两个立柱(4),这两个立柱(4)的下端通过安装底板(5)连接,所述安装底板(5)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孔(17),所述传输架(1)的纵截面为U形,所述传输架(1)的两侧板中间位置设有碾压支撑平板(18);

所述碾压支撑平板(18)的两侧开设有对称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轮槽(19),每个轮槽(19)对应安装有一个传输滚轮(20),且所述传输滚轮(20)的上下表面凸出所述轮槽(19),所述传输滚轮(20)的外侧设有传送带(13),所述传输滚轮(20)中间配合有转轴(2),转轴(2)的两端分别与传输架(1)的两侧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2)的端部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3)由外部电机驱动;

所述支架(8)的上侧中间位置安装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支架(8)的下方中间位置设有滚轮外罩壳(12),所述滚轮外罩壳(12)的内部安装设有成型滚轮(14),所述成型滚轮(14)的中间安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端部穿过滚轮外罩壳(12)并通过第二带传动机构(15)由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6)安装设于滚轮外罩壳(12)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滚轮(20)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圆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和传输滚轮(20)之间的配合连接采用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外罩壳(12)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导轨柱(11),所述导轨柱(11)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丝杠(10),所述丝杠(10)的上端穿过支架(8)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的两侧板开设有矩形滑槽(22),所述滚轮外罩壳(12)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块(7),所述滑块(7)与矩形滑槽(22)配合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滑槽(22)的内部均设有两个导柱(6),所述导柱(6)与所述滑块(7)滑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

背景技术

滚压加工是一种无切屑加工,通过一定形式的滚压工具向工件表面施加一定压力,在常温下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的微观不平度辗平从而达到改变表层结构、机械特性、形状和尺寸的目的,因此这种方法可同时达到光整加工及强化两种目的,在滚压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传送带将产品运送到滚轮的下方进行碾压,但是现有实用的传送带无法保证产品与成形滚轮的充分接触,保证产品质量,无法根据产品的厚度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可以保证产品与成形滚轮的充分接触,保证产品质量,可以根据产品的厚度进行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包括传输架,所述传输架的上侧设有支架,所述传输架的下侧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组立柱,每组包括两个立柱,这两个立柱的下端通过安装底板连接,所述安装底板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传输架的纵截面为U形,所述传输架的两侧板中间位置设有碾压支撑平板;

所述碾压支撑平板的两侧开设有对称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轮槽,每个轮槽对应安装有一个传输滚轮,且所述传输滚轮的上下表面凸出所述轮槽,所述传输滚轮的外侧设有传送带,所述传输滚轮中间配合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传输架的两侧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的端部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由外部电机驱动;

所述支架的上侧中间位置安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架的下方中间位置设有滚轮外罩壳,所述滚轮外罩壳的内部安装设有成型滚轮,所述成型滚轮的中间安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端部穿过滚轮外罩壳并通过第二带传动机构由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设于滚轮外罩壳的上侧。

作为优选,所述传输滚轮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圆板。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和传输滚轮之间的配合连接采用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外罩壳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导轨柱,所述导轨柱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上端穿过支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两侧板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滚轮外罩壳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矩形滑槽配合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滑槽的内部均设有两个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碾压支撑平板对传送带外表面传输的产品进行支撑,从而可以保证产品与成形滚轮的充分接触,保证产品质量,第一电机、丝杠和导轨柱等配合可以根据产品的厚度对滚轮外罩壳以及内部设有的成型滚轮进行高度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传输架;2、转轴;3、第一带传动机构;4、立柱;5、安装底板;6、导柱;7、滑块;8、支架;9、第一电机;10、丝杠;11、导轨柱;12滚轮外罩壳;13、传送带;14、成型滚轮;15、第二带传动机构;16、第二电机;17、安装孔;18、碾压支撑平板;19、轮槽;20、传输滚轮;21、限位圆板;22、矩形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包括传输架1,传输架1的上侧设有支架8,传输架1的下侧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组立柱4,用于对传输架1进行支撑,每组包括两个立柱4,这两个立柱4的下端通过安装底板5连接,安装底板5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孔17,用于传输架1与地面安装连接,传输架1的纵截面为U形,传输架1的两侧板中间位置设有碾压支撑平板18,该结构对产品提供支撑力,保证产品与成型滚轮14充分接触。

碾压支撑平板18的两侧开设有对称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轮槽19,每个轮槽19对应安装有一个传输滚轮20,用于对产品进行传输,且传输滚轮20的上下表面凸出轮槽19,传输滚轮20的外侧设有传送带13,传输滚轮20中间配合有转轴2,转轴2的两端分别与传输架1的两侧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2的端部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3由外部电机驱动,传输滚轮20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圆板21,该结构用于对传送带13进行限位,防止传送带13向两侧滑动。转轴2和传输滚轮20之间的配合连接采用键连接。

支架8的上侧中间位置安装设有第一电机9,支架8的下方中间位置设有滚轮外罩壳12,滚轮外罩壳12的内部安装设有成型滚轮14,用于对产品进行成形加工,成型滚轮14的中间安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端部穿过滚轮外罩壳12并通过第二带传动机构15由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第二电机16安装设于滚轮外罩壳12的上侧。

滚轮外罩壳12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导轨柱11,导轨柱11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丝杠10,丝杠10的上端穿过支架8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

支架8的两侧板开设有矩形滑槽22,滚轮外罩壳12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块7,滑块7与矩形滑槽22配合滑动连接。矩形滑槽22的内部均设有两个导柱6,导柱6与滑块7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首先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连接的丝杠10转动,丝杠10转动带动螺纹连接的导轨柱11上下移动,导轨柱11上下移动带动滚轮外罩壳12以及内部设有的成型滚轮14沿着导柱6轴向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成型滚轮14下表面与传送带13的高度位置;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转动通过第二带传动机构15带动成型滚轮14转动,从而实现对产品的转动碾压成形;

外部电机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3带动其中端部的一个传输滚轮20转动,传输滚轮20转动带动传送带13转动,传送带13转动对产品进行传输移动,从而在移动到成型滚轮14下方时,配合碾压支撑平板18可以保证对产品与成型滚轮14的接触,从而保证对产品的成形加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碾压支撑平板18对传送带13外表面传输的产品进行支撑,从而可以保证产品与成形滚轮14的充分接触,保证产品质量,第一电机9、丝杠10和导轨柱11等配合可以根据产品的厚度对滚轮外罩壳12以及内部设有的成型滚轮14进行高度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7086.5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465903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B23P 9/02

专利分类号:B23P9/02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578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经济开发区

发明人:邹华生;邹明;邹济龙

第一发明人:邹华生

当前权利人:贵州省兴隆碳素有限公司

代理人:谈杰

代理机构:1121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滚轮碾压产品成形传送带论文和设计-邹华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