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胰岛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胰岛,糖尿病,胰岛素,功能,细胞,精氨酸,馒头。
胰岛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林悦青,林悦静,郑寿松,孙晓静,傅桂琴[1](2019)在《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对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分析128例受试者行经典胰岛素释放试验(OGIRT)与IRT结果,比较空腹胰岛素低值组(A组,n=20)、空腹胰岛素正常组(B组,n=24)、空腹胰岛素高值组(C组,n=20)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A组、B组、C组行IRT与OGIRT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RT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郑寿松[2](2018)在《胰岛B细胞功能评定中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对于胰岛B细胞功能评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胰岛素低值为A组,胰岛素正常为B组,胰岛素高值为C组,每组各40例。同时选取同期检查健康人群50例作为NGT组(正常的耐糖量组),比较四组患者的试验结果。结果:B组患者与NGT组患者比较其空腹状态以及患者餐后1 h血清胰岛素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的血清胰岛素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C组患者和NGT组对空腹状态下、餐后1、2 h的血清胰岛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RT能对患者血清胰岛素(各个时点)准确显示,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8年22期)
孙建然[3](2018)在《精氨酸刺激试验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糖尿病(diabetes,DM)的患病率也呈现不断攀升的情况。为此,恰当地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对DM的如下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病情评估、疗效评价及疾病预后等等。关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测定血浆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检测INS的脉冲式分泌、糖负荷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葡萄糖处置指数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等等。其中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是诊断人体糖代谢的一种经典方法,同时也是评估β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方法。在临床上,普遍开展的是标准馒头餐试验(steamed bread meal test,SBMT)。非糖刺激试验主要包括胰升糖素试验(glucagon stimulation test,GST)、甲苯磺丁脲刺激试验及精氨酸刺激试验(arginine stimulation test,AST),其中AST在内分泌科逐步开展,本文对118例同一批临床住院患者间隔一周时间,先后各行一次SBMT及AST,对比两者试验结果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AST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价。目的探讨AST与SBMT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总共118例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T2DM)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所有受试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通过抽签法决定第一次行SBMT或AST,间隔1星期以后,再行另一试验。在本试验中,采用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制定的DM诊断标准,依据C肽(C-Peptide,CP)释放试验或INS释放试验判定DM的分型。患者均无外伤、感染等应激情况,无严重脏器功能损害(包括心、肝、肾等功能),不存在DM急性并发症或慢性并发症急性期,无急慢性疾病史对β细胞分泌功能有影响。SBMT:本次试验前,T2DM患者均需停降糖药12h以上,提前8h禁食,第二日清晨7:00~8:00时静坐30min左右,将留置针置于一侧肘正中静脉。采集空腹血标本3ml左右,迅速送至化验室检测血糖(plasma glucose,PG)、INS及CP;随后进食一个馒头(含100g富强面粉),使用电子秒表计时,从患者吃第1口馒头开始计时,静脉采血的时间依次为第30、60、120、180 min,各时间点静脉血标本3ml左右,立即送至化验室,进一步检测PG、INS、CP。AST:在该试验前,所有上述受试者均需停用降糖药12h以上,提前12~14 h禁食。第二日上午9:00前,患者保持平卧位,通过肘正中静脉穿刺,空腹状态下抽血标本3ml左右,迅速送至化验室检测PG、INS、CP。保留留置针,随即快速静脉推注25%精氨酸20ml,尽量保证30s内注射完毕。推完后开始计时,第2、4、6、8 min各采静脉血标本3ml左右。立即送至化验室,进一步检测PG、INS、CP。结果1.AST与SBMT各时间点PG、CP及INS变化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得出:上述两种试验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7)。进一步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SBMT后,第0、30、60、120、180min的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450,P<0.001);AST后,第0、2、4、6、8min的PG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2.302,P<0.001),但AST后4个时间点PG值均低于SBMT后所对应的4个时间点的PG值(P<0.001)。2.AST可反映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对两试验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进一步行Pearson相关分析。统计分析得出:AS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SBM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胰岛素峰值、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secretion,HOMA-IS)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572、0.805、0.068、0.099。SBM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同样与AST胰岛素分泌均值、胰岛素分泌峰值、HOMA-IR、HOMA-IS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528、0.683、0.317、0.213。3.AST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值及峰值比较两试验的均值、峰值、峰差值,其相关系数依次为0.792、0.768、0.682。进一步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两试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的回归系数β为0.5(P<0.001),见下文图1;AST胰岛素均值与SBM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的回归系数β为0.07(P<0.001),见下文图2;AST胰岛素峰值与SBM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的回归系数β为0.07(P<0.001),见下文图3。4.经Pearson相关及偏相关分析在AST中,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CP和FINS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459、0.154;而病程与CP和FINS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45、-0.60;而性别与CP和FINS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依次为0.003、0.004。5.AST的不良反应本次试验中,有12例受试者出现阵发性、微弱的口内金属感,或舌头一过性的灼热感,均能耐受上述不适,于静推精氨酸1min左右消失,发生率10.17%;另有22例患者于试验结束后,主诉静推精氨酸时上述不适持续5~15 s,发生率18.74%。有6例患者试验前因精神高度紧张进而出现诸如头晕、心悸等情况,但平卧休息一段时间,放松后可继续完成试验。无生命体征不稳定、无呼吸困难、无恶心或呕吐、无腹痛或腹胀或腹泻等不良情况发生。尚未发现1例患者因不能耐受相关不良反应而终止AST。结论1.尽管AST会导致受试者PG的波动,但PG升高的幅度仍明显地低于SBMT。2.AST与SBMT在评价β细胞功能方面效果相当。3.AS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值、峰值在评估β细胞功能方面,具有计算简单等优点。4.剔除性别及年龄因素后,CP与BMI有相关性(P<0.001),但INS与BMI不相关(P=0.172)。5.AST试验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口内金属感或烧灼感等不适,但受试者均可耐受。(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朱小鹏,颜红梅,常薪霞,夏明锋,王柳[4](2017)在《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的价值及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指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的价值及其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及体检中心诊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NT2DM) 80例,饮食运动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LIODT) 62例,胰岛素治疗(IT) 160例和正常对照(NC) 40例。采用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估β细胞1相分泌功能,测定空腹0 min与精氨酸刺激后2、4、6 min时血糖(G)、胰岛素(I)和C肽(CP)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NT2DM组、LIODT组、IT组精氨酸刺激试验中ΔI、ΔI/G和ΔCP/G明显降低(P<0.01)。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中,IT组ΔI、ΔCP、ΔI/G、ΔCP/G较NT2DM组、LIODT组明显降低(P<0.01)。AIR正常截点为ΔI≥23.09 mU/L。校正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后,ΔI、ΔI/G、ΔCP/G与空腹血糖(FPG)及HbA1c负相关,ΔI、ΔCP、ΔI/G、ΔCP/G与每日口服降糖药种类及口服降糖药剂量负相关。在已诊断2型糖尿病中(包括LIODT组、IT组),ΔI、ΔCP评判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23 mU/L、0.97 ng/mL(P<0.01)。结论:精氨酸刺激试验可有效评估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功能临界值(ΔI≤12.23 mU/L,ΔCP≤0.97 ng/mL)时需行胰岛素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期刊2017年04期)
戚文群,史爱梅,蒋泽,唐宝康[5](2017)在《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对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相胰岛分泌功能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和评价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对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相胰岛分泌功能的意义。方法对该科2015—2016年的住院患者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为2组,A组14例,为初发糖尿病组,B组28例,为继发性磺脲药物(SU)失效组,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AST),测2组患者的0、2、4、6 min的血糖,胰岛素,C肽,评估其第一相胰岛分泌功能,同时评估其安全性,实用性及临床价值。结果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后,2组血糖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的胰岛素,C肽均在2 min到达峰值,峰值A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胰岛素,C肽呈正相关性。结论精氨酸刺激试验(AST)能较为安全的,正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相胰岛分泌功能。(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7年08期)
刘尧娟[6](2016)在《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并发严重低血糖的3期临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血糖意识损伤和严重低血糖症是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预防低血糖症方面,目前的治疗方法对50%~80%伴有低血糖意识损伤和严重低血糖症的患者有效,但仍有许多患者存在低血糖症风险。本研究针对治疗后仍出现低血糖意识损伤和严重低血糖症的受试者,就标准化的人类胰岛细胞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本文来源于《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黄菲菲[7](2016)在《一种长效的GLP-1受体激动剂CKJ151对db/db小鼠的降糖试验研究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皮下注射CKJ151对db/db小鼠单次给药降糖试验研究;第二部分为皮下注射CKJ151对db/db小鼠反复给药降糖试验研究。第一部分 皮下注射CKJ151对db/db小鼠单次给药降糖试验研究目的:观察CKJ151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对db/db小鼠随机和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摄食量及随机和空腹体重的影响,同时观察单次给药后药效维持的时间。方法:db/db小鼠根据体重、随机血糖和空腹血糖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0.3mg/kg、1.0mg/kg、3.Omg/kg CKJ151供试品组、1.0mg/kg Trucility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24h、48h、72h、 96h、120h、144h、168h各组小鼠的随机血糖及随机体重,测定各组小鼠于给药前和给药后30h、54h、78h、102h和126h,150h,174h的空腹血糖及空腹体重,并测定连续7天的摄食量,且于给药后2 h取血用于血清胰岛素水平的测定。结果:单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CKJ151可显着性降低db/db小鼠随机和空腹血糖。单次皮下注射0.3mg/kg CKJ151时,小鼠降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均维持一天;1.0mg/kg CKJ151降随机和空腹血糖作用维持时间均为4天;3.0mg/kg CKJ151组对随机血糖的降低作用可维持5天,而其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可持续4天;1.0mg/kg Trulicity阳性药的降随机血糖和空腹血糖作用均可维持4天。单次皮下注射给药2h后,比较给药前后数值,各给药组均呈现一定的增加血清胰岛素的趋势,而模型对照组血清胰岛素在给药前后变化较小。随机和空腹体重随给药剂量增加体重下降幅度增大,空腹体重比随机体重的降低更加明显。除0.3mg/kg CKJ151组外,1.0和3.0mg/kgCKJ151组及1.0mg/kg Trulicity阳性对照组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后摄食量均可明显减少。结论:CKJ151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可显着降低2型糖尿病db/db小鼠随机血糖和空腹血糖,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摄食量,并具有一定的降低体重作用,且CKJ151单次皮下注射给药糖尿病治疗作用与阳性对照药Trulicity相当。第二部分 皮下注射CKJ151对db/db小鼠反复给药降糖试验研究目的:观察CKJ151连续多次给药后对db/db小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摄食量、饮水量、体内脂肪含量等糖尿病相关指标的作用,实验结束后,通过HE染色观察CKJ151对胰岛的作用,并通过免疫组化分析CKJ151长期用药后对胰腺β细胞的影响。方法:db/db小鼠根据体重、随机血糖和空腹血糖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0.3mg/kg、1.0mg/kg、3.0mg/kg CKJ151供试品组、1.0mg/kg Trucility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组每周两次皮下注射给药,连续给药四周。实验期间,定期测定各组小鼠随机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摄食量、饮水量、随机体重、空腹体重等,实验结束时,分离各脂肪组织称重,并计算其与随机体重之比。同时,将各组小鼠胰腺进行HE染色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评价CKJ151长期连续用药后对db/db小鼠胰岛及胰岛β细胞重量(β-cell mass)的影响。结果:CKJ151长期给药可显着降低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随机和空腹血糖。整个实验期间,0.3、1.0和3.0mg/kg CKJ151组小鼠的随机血糖平均下降百分率分别为22.5%、28.8%和31.1%,且1.0mg/kg Trulicity组小鼠为27.9%;空腹血糖平均下降百分率分别为25.4%、37.3%和48.8%,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1.0mg/kg Trulicity组小鼠为37.5%。 CKJ151及Trulicity长期给药对db/db小鼠的体重增长无明显抑制,对db/db小鼠脂肪无明显的减少作用,且有一定增加脂肪含量的作用,并可显着减少小鼠的摄食量和饮水量。CKJ151和Trulicity连续给药28天后,可明显抑制db/db小鼠糖化血红蛋白的上升。此外,CKJ151长期给药后可促进胰岛新生,并可显着增加db/db小鼠胰岛β细胞重量。结论:CKJ151长期给药对db/db小鼠具有明显的糖尿病治疗作用,且效果与阳性对照药Trulicity相当。(本文来源于《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期刊2016-04-26)
张玉杰[8](2016)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血清胰岛自身抗体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疫印迹试验(IB)检测血清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初诊糖尿病(DM)患者14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DM患者分为1型DM组(T1DM组,85例)和2型DM组(T2DM,61例)。用IB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及岛细胞抗体(ICA)表达,比较分析各组研究对象各抗体的阳性率。结果:T1DM组患者的IAA、ICA及GADA阳性率均显着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T2DM组的GADA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1DM组患者的GADA与ICA或IAA或ICA+IA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较单项检测显着提高(P<0.05)。结论:IB检测血清胰IAA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与分型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6年06期)
陈超,刘玫梅,沈云峰,朱宁,朱红艳[9](2015)在《早期胰岛素治疗减轻氧化应激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胰岛功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改善糖尿病小鼠胰岛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高脂喂养的18只db/db小鼠,发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group[C组],发生DM后不予以任何治疗)、早期胰岛素组(early insulin group[EI group],发生DM后立即予以胰岛素治疗)、晚期胰岛素治疗组(late insulin group[LI组],发生DM后第4周始予以胰岛素治疗)。6周末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血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of glucose,AUCg);立即处死小鼠,测定胰腺重量、胰腺局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以及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部分胰腺组织行HE染色,比较各组胰岛组织学变化。结果 (1)6周后,EI、LI组FBS、AUCg显着低于C组,且EI组FBS、AUCg明显低于LI组[FBS(23.6±1.7mmol/l vs 26.6±1.8mmol/l,P=0.017);AUCg(52.95±7.02mmol.h/l vs 61.38±2.81mmol.h/l,P=0.027)]。(2)EI、LI组FCP、胰重/体重明显高于C组,且EI组FCP、胰重/体重高于LI组[FCP(678.6±84.1pmmol/l vs558.5±87.1pmmol/l,P=0.039);胰重/体重(0.00251±0.00040 vs 0.00198±0.00020,P=0.024)]。(3)胰腺组织病理表明:C组小鼠胰岛体积明显缩小,边界消失,呈退行性变;LI组小鼠胰岛体积有所缩小,边界尚清晰;而EI组小鼠则基本保留原有的胰岛及细胞形态。(4)EI、LI组各氧化应激指标均显着高于C组,且EI组明显高于LI组[GPX(98.1±2.6U/mgprot vs 90.7±3.6U/mgprot,P=0.021);SOD(99.8±2.7U/mgprot vs 90.3±1.5U/mgprot,P=0.013);抑制羟自由基能力(562.9±65.3U/mgprot vs 485.2±20.7U/mgprot,P=0.025)。结论早期胰岛素治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胰岛局部氧化应激水平实现的。(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5年12期)
林迪妮,谷雪梅,沈飞霞,施梦特,朱奇涵[10](2015)在《精氨酸刺激试验对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且评估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对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名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ST及标准馒头餐试验,评价其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AST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临床价值。结果:AST中各个时间点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8);标准馒头餐试验后60、120 min血糖明显升高(P=0.000)。AS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胰岛素均值、峰值与标准馒头餐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ST来评估胰岛功能,与标准馒头餐试验具有一致性佳、血糖波动小的特点,是一种简单可行、方便、安全性好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胰岛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对于胰岛B细胞功能评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胰岛素低值为A组,胰岛素正常为B组,胰岛素高值为C组,每组各40例。同时选取同期检查健康人群50例作为NGT组(正常的耐糖量组),比较四组患者的试验结果。结果:B组患者与NGT组患者比较其空腹状态以及患者餐后1 h血清胰岛素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的血清胰岛素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C组患者和NGT组对空腹状态下、餐后1、2 h的血清胰岛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RT能对患者血清胰岛素(各个时点)准确显示,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胰岛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林悦青,林悦静,郑寿松,孙晓静,傅桂琴.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
[2].郑寿松.胰岛B细胞功能评定中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
[3].孙建然.精氨酸刺激试验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8
[4].朱小鹏,颜红梅,常薪霞,夏明锋,王柳.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的价值及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指导作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7
[5].戚文群,史爱梅,蒋泽,唐宝康.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对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相胰岛分泌功能的评估[J].糖尿病新世界.2017
[6].刘尧娟.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并发严重低血糖的3期临床试验[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6
[7].黄菲菲.一种长效的GLP-1受体激动剂CKJ151对db/db小鼠的降糖试验研究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D].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2016
[8].张玉杰.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血清胰岛自身抗体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6
[9].陈超,刘玫梅,沈云峰,朱宁,朱红艳.早期胰岛素治疗减轻氧化应激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胰岛功能的试验研究[J].江西医药.2015
[10].林迪妮,谷雪梅,沈飞霞,施梦特,朱奇涵.精氨酸刺激试验对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