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沉淀聚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马来,耐高温,丙烯腈,酸酐,乙炔,石蜡。
沉淀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宫明慧,杨珊珊,李树生,匡芮,孔祥正[1](2019)在《沉淀聚合制备荧光聚脲微球及Fe~(3+)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单体,以氨基功能化的1. 8-萘二甲酰亚胺(AABD)为荧光基团,在水/丙酮质量比为3/7的混合溶剂中,通过沉淀聚合制备了表面洁净的高度单分散荧光聚脲微球(FPU).通过FTIR及~1H NMR对AABD及FPU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UV-Vis光谱确定FPU中嵌入的AABD荧光单元的含量;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FPU固体粉末分散在水中及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荧光特性以及FPU分散在不同Fe~(3+)浓度水溶液中的荧光变化.结果表明,FPU的平均粒径(D_n)为5. 24μm,粒径分布(D_w/D_n)为1. 004,具有强烈的绿色荧光(激发波长为42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2 nm); FPU分散在水中不发生荧光自猝灭,其荧光强度随着Fe~(3+)浓度的增加(10~(-4)~10~(-3)mol/L)呈线性降低.(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苏立强,楚善明,谢鹏,王媛媛[2](2019)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沉淀聚合法制备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二苄基叁硫代酯(DBTTC)作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木犀草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结合沉淀聚合法(RAFTPP)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该条件下制备的印迹聚合物(R-MIPs)与传统沉淀法制备的印迹聚合物(T-MIPs)进行吸附实验和吸附模型分析,测得吸附容量QR-MIPs为32.60mg/g,QT-MIPs为29.06mg/g。印迹聚合物主要形成二种结合位点,吸附行为符合Scatchard模型。将R-MIPs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可用于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提取,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齐鑫,吴莉莉,李树生,孔祥正[3](2019)在《沉淀聚合制备含有机硅聚脲多孔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α,ω-氨丙基二硅氧烷(APDS)在水-丙酮混合溶剂中沉淀聚合制备了含有机硅聚脲多孔材料(PUS).研究了两单体质量比和混合溶剂中水/丙酮质量比及反应温度对PUS产率及形貌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对PUS的形貌及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0°C和水/丙酮质量比为3/7条件下,改变APDS/TDI的质量比,可控制PUS的形貌.当APDS/TDI配比小于3/7时可制得为无规则形状的多孔结构PUS;而APDS/TDI高于3/7时可制得PUS多孔微球;APDS/TDI配比为4/6时多孔微球粒径分布最为均一,其比表面为106 m~2/g.此外,微球粒径随着水/丙酮配比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对PUS热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苏立强,张慧洁,姜国强,楚善明[4](2018)在《RAFT沉淀聚合法制备乙氧酰胺苯甲酯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二苄基叁硫代酯为链转移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技术结合沉淀聚合法制备乙氧酰胺苯甲酯(ETP)分子印迹聚合物(R-MIP)。探讨了引发剂和链转移试剂用量对聚合物形貌的影响,采用静态法、选择性吸附法研究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对ETP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和良好的选择性。以其作为固相萃取材料,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肉中的ETP进行分离、富集、检测。方法回收率87.0%~97.4%,检出限0.013 mg/kg。(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8年08期)
肖作旭[5](2018)在《沉淀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球及其自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类具有特殊形态的高分子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相比,沉淀聚合无需加入任何稳定剂及表面活性剂,制得产物表面洁净且后处理过程简单。同时石蜡乳液作为润滑剂、固化剂、增塑剂在橡胶、造纸、纺织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固体石蜡微球也可用于多孔支架、相变储热材料、Janus粒子等的制备。但传统方法制备石蜡乳液经常需要添加大量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或其他添加剂,这不仅增加了产品的成本,而且对石蜡乳液及石蜡微球在生物领域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知道,固体颗粒可以代替传统表面活性剂用来稳定乳液,称为Pickering乳液。与使用传统乳化剂分子稳定的乳液相比,Pickering乳液有许多特色或优点,比如低毒性和优异的稳定性。本文以十二烯(DC)与叁羟甲基丙烷叁丙烯酸酯(TMPTA)为共聚单体,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或稳定剂,仅加入少量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通过沉淀聚合制备了单分散P(DC-TMPTA)聚合物微球。实验结果表明,当水用量在0~20 wt%之间时可制得交联微球,增加水用量可使单分散P(DC-TMPTA)聚合物微球的产率以及单体转化率升高;当水含量为20 wt%时所得单体转化率可达到36%。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增加引发剂的用量也可以提高单分散P(DC-TMPTA)聚合物微球的产率及单体转化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从0.5 h到8 h制得了粒径从1μm至1.7μm逐渐增大的P(DC-TMPTA)聚合物微球。在此基础上,以石蜡为分散相,将反应温度精确控制在略高于所用石蜡的熔点,以单分散P(DC-TMPTA)聚合物微球做为稳定粒子,在石蜡-水乙醇界面处自组装制备了石蜡的Pickering乳液。将所制备石蜡乳液的温度迅速降至室温,制得了粒径窄分布的固体石蜡微球。我们探讨了反应介质中水用量、振荡频率、聚合物微球用量、聚合物微球粒径等对组装体系的影响及组装体系随组装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连续相中水的加入对制得石蜡微球的形貌及粒径有很大的影响。水含量处于12 wt%时,θ值最接近且小于90o,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石蜡乳液,制得石蜡微球的尺寸较小且单分散性最好。随着振荡频率的提高,制得石蜡微球的粒径逐渐减小。振频从200 osc/min增至360 osc/min,制得石蜡微球的粒径从279.3μm降至101.4μm。使用不同粒径的聚合物微球作为Pickering稳定粒子制备的石蜡微球粒径随着稳定粒子尺寸的增加而明显变大,且石蜡微球粒径随着聚合物微球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石蜡微球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与Pickering乳液结构一致,大量的聚合物微球包覆在石蜡微球表面。将石蜡微球在液氮中冷冻后用利器敲碎对石蜡微球的内部形貌进行了表征。聚合物微球只聚集在石蜡微球表面,石蜡微球内部基本不存在P(DC-TMPTA)微球。此外,通过测定聚合物微球在石蜡-水乙醇界面的叁相接触角以及石蜡-水乙醇界面张力,计算了聚合物微球在石蜡-水乙醇界面的吸附能,对该体系形成稳定Pickering乳液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8-06-03)
吴逸[6](2018)在《沉淀聚合制备双取代螺旋聚炔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共轭聚合物由于其卓越的光学和电子性能,在近些年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一类典型的共轭聚合物,取代聚乙炔,包括单取代聚乙炔和双取代聚乙炔,已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者们已经成功制备了种类十分丰富的单取代聚乙炔。其中,部分单取代聚乙炔能够形成螺旋结构,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兴趣。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由单取代螺旋聚乙炔所构筑的微球能将聚合物的螺旋结构和微球的大比表面积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在诸如手性识别/拆分、不对称催化、对映选择性结晶、对映体选择性控释等与手性相关的应用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建立了多种聚合方法,包括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分散聚合法、沉淀聚合法等,用于制备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单取代螺旋聚乙炔微球。与单取代聚乙炔相比,双取代聚乙炔通常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更好的耐化学性和荧光性能。因此,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荧光材料、气体分离、液晶、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固定相等多个领域。尽管双取代聚乙炔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上述喜人的进展,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制备双取代聚乙炔微球的报道。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取代乙炔单体的聚合需要使用对水十分敏感的金属催化剂。因此,制备双取代聚乙炔微球仍然是一项重大的学术挑战。本论文旨在攻克上述挑战,推动双取代聚乙炔微球的发展,建立制备双取代聚乙炔粒子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我们首先选用了一种结构简单的非手性双取代乙炔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避免催化剂与水的接触),通过调节溶剂组成和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来调整微球的形貌,最终得到了形貌规整、尺寸较均一的双取代聚乙炔微球。通过对双取代乙炔单体沉淀聚合成球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并参考前人关于沉淀聚合的研究,提出了双取代聚乙炔微球的形成机理,建立了双取代乙炔单体沉淀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新方法。随后,我们合成了一种手性双取代乙炔单体,同时还制备了一种含有两个双取代乙炔基团的分子作为交联剂。使用所制备的单体和交联剂,在上面所建立的沉淀聚合方法基础上,成功制备了具有光学活性的双取代螺旋聚乙炔交联微球,并且微球形貌规整、粒径分布较窄。通过在交联剂存在下的沉淀聚合成球过程的跟踪,提出了交联双取代聚乙炔微球的形成机理。本论文为制备双取代聚乙炔微球建立了一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7)
樊蓉[7](2018)在《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酯叁元共聚物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但共聚物中环状酸酐基团的存在使其加工温度高且耐水性差。为了降低S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本文以丙烯酸酯(Acrylate)作为第叁单体,利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法合成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丙烯酸酯叁元共聚物微球,研究了溶剂种类、单体配比、第叁单体种类等因素对所制备共聚物微球形貌和Tg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丙烯酸丁酯(BA)为第叁单体,利用自稳定沉淀聚合合成St-MAH-BA(SMB)叁元共聚物微球,采用红外和核磁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组成,扫描电镜观测产物的形貌;探究溶剂种类对所制备SMB组成和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选乙酸异戊酯和二甲苯。2.以乙酸异戊酯为溶剂,研究了单体配比对SMB形貌和Tg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BA投料比的增加,SMB中BA含量逐渐增多,其Tg显着降低,且微球发生粘连;在乙酸异戊酯中加入正庚烷可以提高微球产率,同时降低SMB的Tg;提高单体浓度能够增大微球粒径并提高其产率。当正庚烷为乙酸异戊酯20 wt%,St:MAH:BA=5:2:3时所得SMB的Tg为167℃,较 SMA 下降 39℃。3.以二甲苯为溶剂,探究了单体配比对SMB微球形貌和Tg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BA投料比的增加,产物Tg逐渐降低且微球间出现粘连;当 St:MAH:BA=5:2.5:2.5 时所得 SMB 的 Tg为 166℃。4.探讨第叁单体种类对所制备微球的影响,相同反应条件下,第叁单体为丙烯酸甲酯(MA)时微球形貌最规整、产率最高;第叁单体为BA时叁元共聚物的Tg最低;第叁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2-EHA)时微球产率最低,且粒子间粘连最严重。为提高工业碳八馏分(C8)利用效率,直接采用C8替代St与MAH和BA反应制备C8-MAH-BA叁元共聚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5.以二甲苯为溶剂,通过自稳定沉淀聚合合成C8-MAH-BA叁元共聚物微球,红外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叁元共聚物微球。6.探究单体配比和反应时间对微球形貌和Tg的影响,发现随着BA投料比的增加,产物Tg逐渐降低且微球间出现粘连;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正庚烷能进一步降低聚合物的Tg;正庚烷为二甲苯20 wt%,C8:MAH:BA=5:1:4时,所得叁元共聚物的Tg为165℃,与C8-MAH共聚物相比降低了 48 ℃。(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6)
雍学勇,邓建平[8](2017)在《沉淀聚合法制备生物基耐高温聚合物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可再生的生物基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典型的生物质烯类资源,茴香烯虽然广泛的存在于香辛料作物精油中,但由于其聚合相对困难,高分子合成方面应用较少。本文利用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茴香烯与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耐高温微球,反应介质为丁酮与正庚烷。实验条件经优化后,可得到形貌良好、粒径分布较窄的共聚物微球。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该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170℃,热失重分析表明该微球的热分解温度约为380 ℃,以上结果均说明该微球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期刊2017-10-10)
张晓艺,李世彦,朱晓丽,姜绪宝[9](2017)在《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乙二胺沉淀聚合一步法制备聚脲多孔材料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多孔材料因其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径可控等优点,在离子交换、水净化、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TDI和乙二胺为单体,通过相分离成孔法在乙腈或丙酮溶剂中一步法制备了具有不同主链结构的PPU。用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对PPU的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聚脲的形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进行48 h后PPU表面的伯胺基含量不再变化。与丙酮相比,以乙腈作反应介质制备的PPU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更宽的孔径分布。X-射线衍射仪表征显示,由于聚脲分子链上的脲羰基与相邻分子链上的两个-NH-基团可形成有序氢键,使聚脲中存在一定的有序结晶区域。我们将所制备的PPU用于吸附水中不同金属离子。结果表明,在Cu2+、Ni2+、Pb2+、Cd2+和Cr3+混合溶液中,PPU对Cu2+和Ni2+体现出优异的吸附选择性。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解吸和重复利用能力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D:高分子物理化学》期刊2017-10-10)
曾照坡[10](2017)在《混合溶剂沉淀聚合法制备P(AN/IA)及其结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烯腈(PAN)混合溶剂沉淀聚合法具有聚合反应速率快和产物分子量分布窄的特点。当采用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可提高AN单体自由基链转移反应,增加短程有序支化分子链数目,提高后续溶液的流动性、可纺性,有利获得高性能PAN纤维。因此,本文选用IA为共聚单体,利用混合溶剂沉淀聚合法制备P(AN/IA),并对制备条件、聚合机理及其结构性能和应用展开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谱(1H-NMR和~(13)C-NMR)、扫描电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AXRD)等研究混合溶剂沉淀聚合法制备P(AN/IA)的影响因素和优化聚合条件,并表征分析P(AN/IA)的结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聚合体系最优反应条件包括反应介质组成及配比为H_2O/DMSO=70/30(wt/wt)、总单体浓度为22wt%、单体配比为AN/IA=98/2(wt/wt)、引发剂AIBN用量为0.8wt%、分子量调节剂C_4H_9OH用量为3wt%、反应温度为65°C、搅拌速率为500r/min,在该优化条件时转化率及分子量分别可达87.0%、25×10~4g/mol;随着喂料组成比中IA含量增加,P(AN/IA)中氧元素含量升高、IA链节单元含量提高,无规结构比重增加、晶粒尺寸和结晶度减小;当IA用量超过6wt%,沉淀颗粒结构较为松散、颗粒尺寸变小。(2)利用EA和NMR研究混合沉淀聚合法制备P(AN/IA)体系中引发剂分解动力学、反应机理及聚合反应动力学,并测算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单体竞聚率、链段统计分布,建立反应速率方程。研究结果表明:AIBN、ABVN在H_2O/DMSO混合溶液中的单分子分解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分解活化能分别为9.0×10~(-3)kJ/mol、14.0×10~(-3)kJ/mol,而AIBN的分解速率常数较大;建立聚合反应速率方程R_p=κ[AIBN]~(0.43)[M]~(1.08),计算得聚合反应活化能为174.24kJ/mol,利用K-T法计算AN/IA发生混合沉淀共聚反应时的单体竞聚率γ_(AN)、γ_(IA)分别为0.69、7.61;P(AN/IA)分子链结构中AN、IA链节单元分别以长序列、短序列形态分布,升高温度可提高AN长链节单元和IA短链节单元分布几率,有利于IA在P(AN/IA)中分布均匀。(3)利用EA、FTIR、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等方法研究混合沉淀聚合法制备P(AN/IA)不同热处理条件时的热行为,以模拟预氧化阶段结构性能的演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空气气氛热处理温度升高,P(AN/IA)颜色依次转变为黄色、褐色、棕褐色、黑色,其C、H、N元素含量减少,而O元素含量增加;P(AN/IA)的结晶度、晶粒尺寸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预氧化后期代表非晶区2θ≈25.5°附近的衍射峰增强;P(AN/IA)环化反应开始前不存在诱导期现象。在氮气或空气气氛中,相较PAN放热峰尖锐且放热区间窄、低温阶段有较微弱的放热反应,P(AN/IA)放热区间变宽、放热速率变缓;随升温速率增加,P(AN/IA)放热峰特征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氮气气氛的环化反应、氧化反应活化能均高于空气气氛的,且随IA用量增加而增加。IA的引入缓和了P(AN/IA)分子链断裂和热裂解,平均分子量对放热峰形影响较大。(4)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混合沉淀聚合法制备P(AN/IA)/DMSO溶液的稳态和动态流变特性,探讨分子量、溶剂、固含量等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测定浓度范围内,P(AN/IA)稀溶液聚电解质效应随IA用量增加而增强,其Huggins曲线在低浓度区偏离线性程度加大;P(AN/IA)浓溶液为剪切变稀流体,其表观粘度随分子量、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表现出较大的温度敏感性;当剪切速率固定时,与DMSO、二甲基乙酰胺(DMAc)、环丁砜(TMS)溶剂相比,DMF对P(AN/IA)的溶解能力较强。(5)利用SEM、纤维强伸度仪等表征分析经干喷湿纺法制备的P(AN/IA)纤维结构性能,并与参照纤维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纤维表面光滑、毛丝少、沟槽浅、缺陷少,且热性能优、结晶度及取向度高;当以DMSO为溶剂、原液固含量为14wt%时,平均分子量为25万的P(AN/IA)可获得纤度和拉伸强度等综合性能较突出的纤维,具有一定的应用潜景。(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7-09-27)
沉淀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二苄基叁硫代酯(DBTTC)作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木犀草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结合沉淀聚合法(RAFTPP)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该条件下制备的印迹聚合物(R-MIPs)与传统沉淀法制备的印迹聚合物(T-MIPs)进行吸附实验和吸附模型分析,测得吸附容量QR-MIPs为32.60mg/g,QT-MIPs为29.06mg/g。印迹聚合物主要形成二种结合位点,吸附行为符合Scatchard模型。将R-MIPs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可用于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提取,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淀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1].宫明慧,杨珊珊,李树生,匡芮,孔祥正.沉淀聚合制备荧光聚脲微球及Fe~(3+)检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2].苏立强,楚善明,谢鹏,王媛媛.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沉淀聚合法制备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表征[J].分析科学学报.2019
[3].齐鑫,吴莉莉,李树生,孔祥正.沉淀聚合制备含有机硅聚脲多孔材料[J].高分子学报.2019
[4].苏立强,张慧洁,姜国强,楚善明.RAFT沉淀聚合法制备乙氧酰胺苯甲酯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应用[J].分析试验室.2018
[5].肖作旭.沉淀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球及其自组装[D].济南大学.2018
[6].吴逸.沉淀聚合制备双取代螺旋聚炔微球[D].北京化工大学.2018
[7].樊蓉.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酯叁元共聚物微球[D].北京化工大学.2018
[8].雍学勇,邓建平.沉淀聚合法制备生物基耐高温聚合物微球[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2017
[9].张晓艺,李世彦,朱晓丽,姜绪宝.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乙二胺沉淀聚合一步法制备聚脲多孔材料及其表征[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D:高分子物理化学.2017
[10].曾照坡.混合溶剂沉淀聚合法制备P(AN/IA)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