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硅胶导电线,包括导线和由硅橡胶制成的绝缘层,导线包括芯线和绞线,绞线包括多根,绞线均匀绞合在芯线的外周面上,所有的绞线互相靠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和凸起,相邻绞线上的凸起与凹槽配合。本实用新型中,将绞线的凸起与相邻绞线的凹槽配合之后,绞线与绞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升绞线之间电流的传导效率,绞线之间的传导电阻降低,从而降低导线在在接触部位因电流过大而产生过热氧化的可能性,提升电线的安全性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硅胶导电线,包括导线(1)和由硅橡胶制成的绝缘层(2),导线(1)包括芯线(11)和绞线(12),绞线(12)包括多根,绞线(12)均匀绞合在芯线(11)的外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绞线(12)互相靠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121)和凸起(122),相邻绞线(12)上的凸起(122)与凹槽(121)配合。
设计方案
1.一种硅胶导电线,包括导线(1)和由硅橡胶制成的绝缘层(2),导线(1)包括芯线(11)和绞线(12),绞线(12)包括多根,绞线(12)均匀绞合在芯线(11)的外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绞线(12)互相靠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121)和凸起(122),相邻绞线(12)上的凸起(122)与凹槽(121)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凸起(122)和凹槽(121)均设置在导线(1)的端头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芯线(11)和绞线(12)的外周面为粗糙的麻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导线(1)的端头处套设有套环(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套环(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环状压槽(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绞线(12)与芯线(11)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导电环氧树脂导电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导电线,其特征在于,芯线(11)靠近绞线(12)的部位开设有第二凸起(111),绞线(12)上凸出设置有与第二凸起(111)相适配的第二凹槽(12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硅胶导电线。
背景技术
硅胶导电线是一种常用的电线,硅胶导电线的外层绝缘层为硅橡胶,具有耐高温、绝缘、防火阻燃、耐腐蚀、耐老化、耐气候性、高强度、高模量、防静电、外观光滑等特点。
硅胶导电线的导线分两种,一种是实心线,一种是绞线。在绞线型的导线中,导线包括芯线和绞线,绞线均匀绞合在芯线的周面上,绞线与芯线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电线的端部一般都是采用绕接的方式与其他导电部位连接,采用绕接时一般都是绞线与导电部位接触,电流从绞线处接入,一般来说导电体只会和绞线中的某几根接触,这样首先导电的绞线会将电流传导至相邻的绞线,由于绞线和绞线之间是线接触,一旦电流过大的话,可能会在绞线的接触部位因接触面积小而产生热量,将绞线之间的接触部位氧化形成绝缘层,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胶导电线,增大了绞线之间的基础面积,提升了电线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硅胶导电线,包括导线和由硅橡胶制成的绝缘层,导线包括芯线和绞线,绞线包括多根,绞线均匀绞合在芯线的外周面上,所有的绞线互相靠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和凸起,相邻绞线上的凸起与凹槽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绞线的凸起与相邻绞线的凹槽配合之后,绞线与绞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升绞线之间电流的传导效率,绞线之间的传导电阻降低,从而降低导线在在接触部位因电流过大而产生过热氧化的可能性,提升电线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凸起和凹槽均设置在导线的端头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绞线之间的电流传导主要是在导线的端头处,在导线的中间部位电流大多数是经过每根绞线本身进行电流的传导,因此在导线的端头处设置凸起和凹槽即可,这样能够降低导线加工的难度,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芯线和绞线的外周面为粗糙的麻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绞线与芯线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绞线绞合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线的端头处套设有套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环能够通过限位作用保证导线端头处不会发生松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套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环状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套环上压设出压槽后能够大幅度增大套环对导线端头部位的限位挤压作用,保证导线绞合的稳定性,避免导线在端头处松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绞线与芯线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导电环氧树脂导电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树脂导电胶能够使得芯线和绞线连接的更加紧密,也能够增大芯线和绞线导电的接触面积,能够同时提升导线的稳定性和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芯线靠近绞线的部位开设有第二凸起,绞线上凸出设置有与第二凸起相适配的第二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绞线的第二凹槽嵌合到芯线的第二凸起内,能够提升芯线与绞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导线的导电效率,降低芯线和绞线在接触部位产生氧化的可能性,提升电线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绞线上开设凹槽和凸起,利用相邻绞线之间凹槽和凸起的配合,增大了绞线之间的导电面积,从而提升绞线之间电流的传导效率,绞线之间的传导电阻降低,从而降低导线在在接触部位因电流过大而产生过热氧化的可能性,提升电线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线;11、芯线;111、第二凸起;12、绞线;121、凹槽;122、凸起;123、第二凹槽;2、绝缘层;3、套环;31、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硅胶导电线,包括导线1和由硅橡胶制成的绝缘层2,绝缘层2包裹在导线1的外周面上,绝缘层2因为硅橡胶而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绝缘、防火阻燃、耐腐蚀、耐老化、耐气候性、高强度、高模量、防静电、外观光滑等特点。
如图1所示,导线1包括芯线11和绞线12,绞线12包括多根,绞线12均匀绞合在芯线11的外周面上,所有的绞线12互相靠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121和凸起122,相邻绞线12上的凸起122与凹槽121配合。将绞线12的凸起122与相邻绞线12的凹槽121配合之后,绞线1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升绞线12之间电流的传导效率,绞线12之间的传导电阻降低,从而降低导线1在在接触部位因电流过大而产生过热氧化的可能性,提升电线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如图1所示,还可以在芯线11靠近绞线12的部位开设有第二凸起111,绞线12上凸出设置有与第二凸起111相适配的第二凹槽123。将绞线12的第二凹槽123嵌合到芯线11的第二凸起111内,能够提升芯线11与绞线1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导线1的导电效率,降低芯线11和绞线12在接触部位产生氧化的可能性,提升电线的安全性能。
如图1所示,由于在绞线12上设置凹槽121、凸起122和第二凹槽123以及在芯线11上开设第二凸起111的工序比较复杂,并且凸起122和凹槽121的配合以及第二凹槽123和第二凸起111的配合也比较复杂,因此将绞线12的全程上设置凹槽121、凸起122和第二凹槽123以及在芯线11全程上开设第二凸起111的成本太高。又由于芯线11与绞线12之间的电流传导以及绞线12之间的电流传导主要是在导线1的端头处,在导线1的中间部位电流大多数是经过芯线11或者每根绞线12本身进行电流的传导,因此在导线1的端头处设置凸起122、凹槽121、第二凹槽123和第二凸起111即可,这样能够降低导线1加工的难度,节约成本。
如图1所示,在绞线12与芯线11绞合后要需要在外部裹覆一层绝缘层2,因此导线1中的绞线12与芯线11之间绝对不能发生松动,否则会影响包覆绝缘层2后电线的外观。为了提升芯线11和绞线12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绞线12绞合的稳定性,可以将芯线11和绞线12的外周面设置成粗糙的麻面。
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导线1的端头处套设套环3,利用套环3的限位作用保证导线1端头处不会发生松散,从而保证导线1不会发生松散。套环3套设在导线1的端头处之后,还可以在套环3的外周面上利用工具向内压出凹陷的环状压槽31,在套环3上压设出压槽31后能够大幅度增大套环3对导线1端头部位的限位挤压作用,保证导线1绞合的稳定性,避免导线1在端头处松散。
还可以在绞线12与芯线11之间的缝隙内填充导电环氧树脂导电胶,环氧树脂导电胶能够使得芯线11和绞线12连接的更加紧密,也能够增大芯线11和绞线12导电的接触面积,能够同时提升导线1的稳定性和导电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0560.0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328542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H01B 7/00
专利分类号:H01B7/00;H01B7/18;H01B7/24
范畴分类:38A;
申请人:上海通宇高温线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通宇高温线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清能路105号4幢2层A区
发明人:章晓阳;董婷婷
第一发明人:章晓阳
当前权利人:上海通宇高温线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绝缘导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