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可塑性论文-杜长亮,季朝新

脑可塑性论文-杜长亮,季朝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脑可塑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子竞技游戏,脑可塑性,脑结构,脑功能

脑可塑性论文文献综述

杜长亮,季朝新[1](2019)在《电子竞技游戏对脑可塑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2017年10月28日,在国际奥委会第六届峰会上,国际奥委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具有竞技性的电子游戏项目,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体育运动。"电子竞技游戏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2018年7月24日,我国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举办2018年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的通知》,将《英雄联盟》、《炉石传说》、《星际争霸2》和《绝地求生》等电子竞技游戏列入比赛项目,并提供了89万人民币的总奖金。电子竞技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对其争论自始至终就没有停止过。一方面是认为玩游戏能够使人们成瘾,不利于人的成长;另一方面是极力为游戏正名的玩家,如为国争光的职业玩家。在以往,许多的研究都指出了电子竞技游戏对人体是有害的,如长期玩电子竞技游戏的人脑部成像显示与吸毒上瘾的人脑部活跃区域在同一位置。许多的研究认为暴力类电子竞技游戏有可能增加青少年儿童的攻击行为,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而且有研究表明,经常玩电子竞技游戏的女孩更容易抽烟,使用咖啡因,而且攻击性更高,甚至她们的BMI指数也较高。本文为了说明电子竞技游戏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选取了电子竞技游戏对大脑可塑性影响的相关文献,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对电子竞技游戏在影响脑结构、脑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探讨电子竞技游戏影响大脑可塑性的相关因素,并简要说明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1电子竞技游戏对脑结构的影响1.1电子竞技游戏对脑灰质的影响1.2电子竞技游戏对脑白质的影响2电子竞技游戏对脑功能的影响2.1电子竞技游戏使脑活动激活减弱2.2电子竞技游戏使脑活动激活增强3电子竞技游戏影响大脑可塑性的相关因素3.1电子竞技游戏类型对脑可塑性的影响3.2电子竞技游戏时长对脑可塑性的影响3.3电子竞技游戏影响脑可塑性的个体差异研究结果:虽然早前的研究都是对电子竞技游戏的危害性进行探讨,但是近些年电子竞技游戏对人体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已经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但也有较多的研究认为电子竞技游戏并不能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电子竞技游戏仅仅使玩家针对本身的游戏具有更高的认知,其改善具有不可迁移性。面对质疑,更多的研究人员选择在微观层面对电子竞技游戏的作用进行解释说明,主要体现在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指标方面。但是目前对于电子竞技游戏是如何影响大脑可塑性的研究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电子竞技游戏对脑功能的影响方面。造成研究存在差异的方面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使用不同电子竞技游戏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在测量脑功能的相关指标时,校正标准不同,可能影响到测量结果。因此,对于测量结果,要谨慎对待。虽然较多的研究支持了电子竞技游戏可以增加人体的认知能力,电子竞技游戏对大脑的可塑性产生影响,但这并不能够成为人们沉迷电子竞技游戏的借口。因为研究证明,只需要有规律的、短暂的游戏时间,就能够对大脑产生有益的影响,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关注以下问题:第一,对于电子竞技游戏影响脑可塑性的因素进行研究,不仅仅要研究单因素的影响效果,还要尽可能的研究其交叉作用所带来的影响结果。如什么类型的电子竞技游戏对于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可塑性干预效果最好,玩电子竞技游戏多长时间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脑结构和脑功能,又不至于沉迷电子竞技游戏等。第二,对于脑功能的测量结果,要详细说明校正的标准,以使实验具有可重复性,使其更具有说服力。第叁,对于电子竞技游戏影响大脑可塑性影响的研究,目前还缺乏纵向的追踪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追踪研究确定电子竞技游戏对脑可塑性影响的效果,进而推动电子竞技游戏对脑可塑性影响的科学研究进展,为研究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杨成波,张牧,黄月,向宇,苏小龙[2](2019)在《基于白质纤维束概率追踪和功能连接的小球类运动员脑可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和功能磁共振数据,采用概率追踪方法和白质功能连接分析来研究小球类运动员训练引起的大脑结构功能可塑性。本文收集体育教育专业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和相匹配的对照组,分析静息态、DTI和结构磁共振数据,结果发现两组脑白质纤维在小脑,胼胝体、扣带回和额叶发生了差异,这些差异脑区都是和运动相关联,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反应灵敏度等方面密切联系。并且运动员较正常对照来说,脑半球灰质体积的相关性明显提高,说明长期小球类运动能使相应脑区发生改变,运动员具有更强的运动和反应判断能力。白质功能连接分析进一步发现扣带回和双侧丘脑后辐射,以及胼胝体的白质功能连接的增强,暗示运动员具有更强的左右半球白质功能连接及左右半球的视觉区连接,这将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进行左右相关脑区的功能协调,特别是运动视觉信息的传递和协调。(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冯廷勇[3](2019)在《幼儿的脑可塑性与关键期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儿童会受到遗传、大脑发育、环境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大脑会指挥、支配我们的言行,而环境因素在从基因到大脑的蛋白表达上起调节作用;同样,从大脑到行为,我们的环境与教育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每个人遗传不一样,我们对他的大脑发育和行为发展的期待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本文来源于《教育家》期刊2019年24期)

刘明国[4](2019)在《柔肝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模型大鼠脑可塑性物质及结构影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柔肝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模型大鼠脑可塑性物质及结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叁组,正常组、模型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大鼠制备脑梗死模型,给药后7天随机选取8只大鼠,给药后21天选取剩余大鼠,断颈处死后选取脑组织内缺血中心位置冠状脑片,行HE染色,免疫检测大鼠冠状脑片内突触素(SY38)及神经微丝蛋白(NFP-200)表达状况。结果:给药7天、21天时模型组大鼠SY38、NFP-200表达量比正常组下降,观察组比模型组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结合柔肝通络汤可使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内NFP-200、SY38表达量升高,降低神经细胞和毛细血管缺血性受损,加速突出超微结构功能变强。(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05期)

任占兵,胡琳琳,张远超,徐敏,李论雄[5](2019)在《运动技能专家脑可塑性研究进展:来自磁共振成像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磁共振结构成像、功能成像以及弥散张量成像的视角,对近20年来运动技能专家脑可塑性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探索以运动员为代表的粗大运动技能和以钢琴家为代表的精细运动技能领域专家的脑可塑性变化。研究发现,相比普通对照组,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专家表现出不同的脑可塑性变化特点;相同类型的运动技能专家也表现出不同的可塑性变化结果。这说明,脑在长期运动技能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具有可塑性,可塑性脑区有共性也有差异,粗大运动技能和精细运动技能共同塑造的脑区主要表现在感觉运动系统、注意系统、边缘和皮质下系统等;运动员脑灰质可塑性变化还体现在视觉系统,钢琴演奏家的脑灰质可塑性变化还体现在听觉系统。运动技能专家脑可塑性变化可能是对特定运动技能进行长期深入学习训练的结果,但是,运动技能专家脑可塑性变化不仅与执行的特定运动技能任务相关,样本构成、被试性别、专家的选择、专家的经验、控制组和专家组的匹配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计算结果,进而影响对运动技能专家脑可塑性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程凯文,邓颜蕙,颜红梅[6](2019)在《第二语言学习与脑可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可塑性指人脑会因为环境刺激、认知需求和行为经验而产生功能或结构改变。近10年来的单双语者对比和语言训练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儿童、青年或老年人,第二语言学习和使用都能改变其脑运行模式并带来相应结构变化,包括灰质(GM)体积和白质(WM)密度增加,且长期持续的双语经验还能形成认知优势,帮助抵制由老化导致的负面认知影响。基于脑可塑性概念及其研究证据,从双语经验与语言训练两方面,对比分析了长期和短期第二语言学习引起脑功能或结构变化及其内在机制,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裴淼[7](2018)在《脑可塑性与敏感期的研究对第二语言课堂环境创设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语言学习敏感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脑科学技术的进步给这一话题增加了更多科学证据。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从理论上主张基于第二语言学习敏感期和脑可塑性的概念,为有效的第二语言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本文首先介绍这些概念以及针对这些概念的脑机制研究倡导的早期学习语言和建构环境支持;在关联学习科学和教育学对学习环境的解读之后,以真实发生的课堂教学案例回应脑科学研究者提议的理论主张。(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8年24期)

孙忠人,吕晓琳,尹洪娜,郝吉顺,曾祥新[8](2018)在《针刺调节脑可塑性的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可塑性是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的可修饰性。针刺在脑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着疗效,因此针刺调节脑可塑性的研究也随之日益增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缺血、骨癌疼痛、自闭症等研究的最新进展。目前研究表明,针刺作为一种外源性刺激可以活化休眠的神经结构,既可通过调控相关蛋白促进轴突再生,又可促进突触的结构与功能的修复,还能抑制皮层过度兴奋,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1)探讨在损伤发生和神经修复过程中,针刺与多种内源性保护机制的关系及对脑可塑性的影响;2)针刺刺激量、手法操作、治疗时间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化,应探讨最佳量效关系,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江婉婷,王兴[9](2018)在《运动对抑郁的影响及脑可塑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梳理运动与抑郁的关系,并结合近几年来运动在抑郁人群中的应用情况,进一部阐述运动抗抑郁的脑可塑性机制。方法在WOS、Pub Med、EBSCO host以及中国知网检索"depression"、"exercise"、"brain plasticity"、"brain structure"、"brain function"、"抑郁"、"运动"、"脑可塑性"等关键词,综述相关文献。结果在各年龄段群体中,运动的增加与抑郁风险降低有关,两者呈现负剂量-效应关系。随机对照实验表明,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身心运动对改善抑郁症状,降低抑郁水平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中运动强度,运动的长期效应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抑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结构、脑功能的损害,具体表现为海马结构形态的改变,认知、执行、记忆功能的减退。运动被证明能够重塑抑郁大脑结构,激活相关脑区功能、促进行为适应性变化,对维持抑郁患者海马体积、白质容量的完整性、提高大脑的神经加工效率、延缓认知功能退化具有积极的作用。结论未来应当确立改善抑郁症状的精准运动处方,进一步丰富不同抑郁人群的研究,加强多模态影像、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期刊2018-08-22)

郭娑,张艳明,申钰涵[10](2018)在《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的脑可塑性理论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脑可塑性是近30年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它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神经可塑性,脑卒中后可发生自发性功能恢复,并且可通过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主要为动作依赖的神经网络重新连接、突触增强及细胞与血管的再生。康复机器人辅助卒中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也是基于脑可塑性的理论在临床展开使用,本文主要以上肢康复机器人为例:它可以在积极、任务导向性和高度重复训练的前提下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相比传统治疗方法有显着的优势。因此,本文主要对脑可塑性理论和卒中后康复两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期刊2018年03期)

脑可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和功能磁共振数据,采用概率追踪方法和白质功能连接分析来研究小球类运动员训练引起的大脑结构功能可塑性。本文收集体育教育专业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和相匹配的对照组,分析静息态、DTI和结构磁共振数据,结果发现两组脑白质纤维在小脑,胼胝体、扣带回和额叶发生了差异,这些差异脑区都是和运动相关联,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反应灵敏度等方面密切联系。并且运动员较正常对照来说,脑半球灰质体积的相关性明显提高,说明长期小球类运动能使相应脑区发生改变,运动员具有更强的运动和反应判断能力。白质功能连接分析进一步发现扣带回和双侧丘脑后辐射,以及胼胝体的白质功能连接的增强,暗示运动员具有更强的左右半球白质功能连接及左右半球的视觉区连接,这将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进行左右相关脑区的功能协调,特别是运动视觉信息的传递和协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可塑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杜长亮,季朝新.电子竞技游戏对脑可塑性影响的研究进展[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杨成波,张牧,黄月,向宇,苏小龙.基于白质纤维束概率追踪和功能连接的小球类运动员脑可塑性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

[3].冯廷勇.幼儿的脑可塑性与关键期教育[J].教育家.2019

[4].刘明国.柔肝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模型大鼠脑可塑性物质及结构影响作用[J].四川中医.2019

[5].任占兵,胡琳琳,张远超,徐敏,李论雄.运动技能专家脑可塑性研究进展:来自磁共振成像的证据[J].中国体育科技.2019

[6].程凯文,邓颜蕙,颜红梅.第二语言学习与脑可塑性[J].心理科学进展.2019

[7].裴淼.脑可塑性与敏感期的研究对第二语言课堂环境创设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8

[8].孙忠人,吕晓琳,尹洪娜,郝吉顺,曾祥新.针刺调节脑可塑性的机制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18

[9].江婉婷,王兴.运动对抑郁的影响及脑可塑性研究进展[C].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2018

[10].郭娑,张艳明,申钰涵.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的脑可塑性理论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

标签:;  ;  ;  ;  

脑可塑性论文-杜长亮,季朝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