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微
(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影响。方法: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正常的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母体及围产儿情况的差异。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母体自然流产、妊高征、羊水过多、分娩期并发症比例高(P<0.05);围产儿死胎及新生儿死亡、FGR、巨大儿也较正常的孕妇组多(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较大,应加强孕期保健;适时终止选择合适方式中止妊娠。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处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46-02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然而可导致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围产儿死亡风险较高。为提高我院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笔者对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对象为妊娠期糖尿病者120例,其中初产妇94例,经产妇26例,患者年龄为24-41岁,平均(28.3±2.6)岁;选取同期于我院孕检的正常孕妇120例,年龄为23-42岁,平均(28.6±2.8)岁;所有受试者孕前均无糖尿病,经OGTT检验呈阴性,排除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患者。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孕周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母体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羊水过多、妊高症、自然流产等)、分娩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和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新生儿死亡、死胎)。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新生儿死亡、死胎、巨大儿及FGR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常孕妇组,见表1。
3.讨论
正常情况孕妇胰岛具备一定储备能力,而妊娠期孕妇胰岛素分泌量会出席那一定升高,若孕妇原有胰岛素储备能力处于临界状态则无法适应这一改变[2],或肥胖孕妇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相对缺乏,可致使孕妇血糖明显升高,从而造成妊娠期糖尿病,或导致糖耐量试验出现异常[3]。
妊娠期糖尿病常会母体造成如下影响:(1)羊水过多:羊水过度和胎儿血糖增高及高渗性利尿的应用知识排尿量增加等有关,同时和羊水内糖含量过高、对羊膜造成刺激促使其分泌增加密切相关。(2)可导致妊娠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可致使微血管出现病变,促使毛细血管壁基底膜变厚,且肾脏内血管发生变化时,出现的肾缺血可导致妊高症发病率升高[4]。(3)分娩期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巨大儿发生风险较大,可导致软产道损伤或胎儿性难产,同时可增加剖宫产率,另外,糖尿病可引发宫缩乏力,引发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发生风险增加。
该病给围产儿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巨大儿:胎儿主要是经胎盘字母体中获取能量,若母体血糖升高则会导致胎儿血糖升高,容易引发胰岛细胞大量增生并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可对脂肪、蛋白合成过程发挥促进作用并对脂肪分解加以抑制,容易导致巨大儿的出现。巨大儿常会给分娩造成困难,常会阴难产造成新生儿锁骨骨折、臂丛神经受损及头颅血肿。(2)FGR:在妊娠早期出现血糖较高现象时,容易导致胚胎发育过程受到抑制,而若患者同时存在微血管病变则会导致胎盘血管出现异常,促使胎儿宫内血流减少,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3)死胎、新生儿死亡:通常情况下妊娠36周之后容易出现死胎,且有先兆子痫、巨大儿、血管病变及羊水过多的孕妇更易出现死胎,这可能是因为孕妇红细胞的释氧量降低,容易出现妊娠高血压症,导致子宫胎盘的血流量下降。糖尿病可导致宫缩乏力,致使产程盐城,容易造成产后出血发生风险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常会给母婴造成严重危害,故应强化孕期保健,做好宣传工作,指导孕妇做好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与诊断。在对此类疾病治疗时,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综合化,应开展胰岛素治疗、运动锻炼及饮食控制等,如有需要可适时将妊娠终止。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周期越长,则胎儿病死风险越大,而若将妊娠予以过早终止,此时胎儿并未成熟,也可导致新生儿死亡风险增加。一般情况下,在36周至38周将妊娠予以终止,即可促使巨大儿发生风险大幅下降,同时新生儿合并症发生风险也不会增加,故认为在这一时段将妊娠终止最为安全。若患者无需进行胰岛素治疗且无母儿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严密监测到预产期。妊娠前糖尿病几需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如血糖控制良好,严密监护至38-39周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李红.妊娠期糖尿病研究进展[J].浙江医学,2009,31(9):1194-1196.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4.
[3]王春波.妊娠期糖尿病72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l6(10):66.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