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解扬麦系列品种(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成,利用高通量KASP标记技术对30份扬麦系列品种(系)的株高、光周期、抗病虫、抗穗发芽、抗旱、籽粒及品质性状等相关功能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6.7%的供试品种(系)含有矮秆基因Rht-B1b;所有品种(系)携带光周期不敏感基因Ppd-A1a和Ppd-D1a,均聚合多个高千粒质量基因TaSus1-7A、TaSus2-2A、TaGS-D1和TaGW2-6B等;扬麦系列品种(系)主要含有TaPHS1、Vp-B1和TaSdr-B1 3个抗穗发芽基因,频率分别为73.3%、90.0%和73.3%;抗旱基因CWI-4A、CWI-5D、TaMoc-A1、TaSST-A2、TaSST-D1、Dreb-B1和1-feh-w3的频率分别为66.7%、100.0%、13.3%、100.0%、93.3%、20.0%和90.0%;抗赤霉病基因Fhb1在扬麦系列品种(系)中的比例不高,仅为16.7%;70%扬麦系列品种(系)含有抗叶锈病基因Lr14a;抗禾谷孢囊线虫病基因Cre8、抗眼斑病基因Pch1、抗秆锈病基因(Sr2和Sr36)、抗叶锈病基因(Lr21、Lr34、Lr47和Lr67)、抗褐斑病基因Tsn1在供试材料中均未发现,扬麦系列品种(系)多为弱筋小麦,50%的扬麦系列品种(系)Glu-A1位点为1,86.7%的Glu-D1位点为2+12,除扬麦3号外,供试品种Glu-B3位点都为c。本研究明确了扬麦系列品种(系)部分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组成,为扬麦系列品种(系)在生产和育种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君婵,吴旭江,胡文静,张晓,张勇,高德荣,别同德,张伯桥
关键词: 小麦,基因,检测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
专业: 农作物
单位: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基金: 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Z201804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80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7127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2-11)
分类号: S512.1
页码: 1271-1283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2504K
下载量: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