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100)
【摘要】目的:探析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桡骨长度、尺偏角、掌倾角与腕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数据显示,治疗前、治疗后桡骨长度、尺偏角、掌倾角对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旋前旋后活动度、腕关节桡尺偏活动度、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桡骨下端骨折;手法复位治疗;治疗效果
桡骨下端骨折主要是指与桡骨下端关节面距离大概3cm位置出现骨折症状,是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位置,若受到外力的冲击,则会发生骨折症状[1]。大部分桡骨下端骨折是受到间接暴力造成的,通过分析受伤机制的区别,出现关节面骨折合并腕关节面骨折、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等症状[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下端骨折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为10~70岁,中位年龄为(45.22±6.33)岁;其中右侧骨折25例,左侧骨折23例;屈曲型骨折12例,伸直型骨折36例;本组患者在跌倒时均为手掌着地,受伤后出现局部疼痛症状,对局部检查发现存在明显压痛,腕关节活动出现障碍,通过X线片检查可以发现桡骨下端骨折症状;所有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均通过手法复位进行治疗。
1.2方法
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体位,或者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静坐,外展肩关节,肘关节屈曲大概90°,由一手术助手将手部握住后顺着前臂纵轴逐渐向远端牵引,由另外一个手术助手将肘下握手进行反方向牵引处理,通过充分牵引后,纠正重叠移位症状,牵开断端后由手术操作者将腕部握住,由拇指将骨折远端压住往远侧推挤,并通过手指将骨折近端顶住,且用力屈腕对成角进行纠正,接着向尺端挤压骨折远端,使桡侧移位情况得到纠正。通过X线检查对位的实际情况。若能良好的复位,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采用纱布垫、棉垫在不同位置添加,使其他骨折移位的情况得到明显矫正。通过超腕关节小夹板外固定屈腕尺偏位症状,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复位的手法。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30.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前后各项数据作分析统计工作,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治疗前后桡骨长度、尺偏角、掌倾角改善情况
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后,本组患者的桡骨长度、尺偏角、掌倾角等获得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对比治疗前后桡骨长度、尺偏角、掌倾角改善情况
3讨论
骨折常见疾病中桡骨下端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不立即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则会导致腕关节麻木、疼痛、僵硬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骨折不愈合等症状,对患者腕关节正常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3]。桡骨下端骨折临床以可及时实施功能锻炼、达到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恢复关节解剖结构等原则为主[4]。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用于桡骨下端骨折临床的优势体现如下:该方法具有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方法简便等基本特征,小夹板外固定可促进侧方移位、旋转等情况得到有效避免,因为固定垫、固定带等产生的压力能够进一步矫正残余的骨折端侧方,患者可及时的进行功能锻炼[5]。但是,桡骨下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是因为完成手法复位后,若不能妥当的固定或者捆扎,则会导致骨折出现再移位的情况,过紧的捆绑还会造成缺血性肌挛缩、皮肤形成坏死等症状,临床因给予重视。
综上所述,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具有费用低、治疗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操作简单等优势,可广泛的用于骨科的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高鑫.中医三步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v.1012:36-37.
[2]姜光财,王忠平.手法复位加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v.21;No.10205:509-510.
[3]霍志毅,温建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84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7,v.49;No.51302:81-83.
[4]千建荣,胡向军,安志军,张文远,史立强.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v.821:115-116.
[5]范荣,田晓林.续骨活血膏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v.21;No.24317: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