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槽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包括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壁面中央安插设置有吸热板,且吸热板外壁面垂直安插设置有若干组散热鳍片,所述电池槽内底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底触点,且电池槽内底面环绕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电池槽顶部设置有盖板,且盖板底面贴合设置有两组上触点,所述电池槽下方安装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连接套,且连接套通过卡槽安装在电池槽下表面,所述连接套下表面等距均匀环绕设置有若干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连接设置有风槽套。该装置通过连接套与风槽套之间形成的风道向上方吹气,通过风道提高散热鳍片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提高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包括电池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1)壁面中央安插设置有吸热板(2),且吸热板(2)外壁面垂直安插设置有若干组散热鳍片(3),所述电池槽(1)内底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底触点(4),且电池槽(1)内底面环绕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电池槽(1)顶部设置有盖板(6),且盖板(6)底面贴合设置有两组上触点(7),所述电池槽(1)下方安装设置有冷却装置(8),所述冷却装置(8)包括连接套(801),且连接套(801)通过卡槽安装在电池槽(1)下表面,所述连接套(801)下表面等距均匀环绕设置有若干组连接柱(802),所述连接柱(802)下端连接设置有风槽套(803),且风槽套(803)底部中央设置有风扇槽(804),所述风扇槽(804)中央通过转轴安装有风扇叶轮(805),且风扇槽(804)底部中央通过卡槽安装有驱动电机(806),驱动电机(806)连接至风扇叶轮(805)中央的转轴。
设计方案
1.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包括电池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1)壁面中央安插设置有吸热板(2),且吸热板(2)外壁面垂直安插设置有若干组散热鳍片(3),所述电池槽(1)内底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底触点(4),且电池槽(1)内底面环绕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电池槽(1)顶部设置有盖板(6),且盖板(6)底面贴合设置有两组上触点(7),所述电池槽(1)下方安装设置有冷却装置(8),所述冷却装置(8)包括连接套(801),且连接套(801)通过卡槽安装在电池槽(1)下表面,所述连接套(801)下表面等距均匀环绕设置有若干组连接柱(802),所述连接柱(802)下端连接设置有风槽套(803),且风槽套(803)底部中央设置有风扇槽(804),所述风扇槽(804)中央通过转轴安装有风扇叶轮(805),且风扇槽(804)底部中央通过卡槽安装有驱动电机(806),驱动电机(806)连接至风扇叶轮(805)中央的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槽(804)底部中央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装槽,且安装槽与驱动电机(806)相匹配,且安装槽与风扇槽(804)壁面之间等距均匀设置有若干组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801)下表面中央安插有贯穿安装槽顶部的转轴,且转轴上套合设置有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1)为ABS工程塑料浇筑成型的盒体,且电池槽(1)壁面中央开设有与吸热板(2)相匹配的安装槽,且电池槽(1)外壁面上个均匀开设有与散热鳍片(3)相匹配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2)为环形的铜板,且吸热板(2)外壁面上通过焊接设置有散热鳍片(3),且散热鳍片(3)为铝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
现有的电池槽进行安装固定,电池在高负荷使用后会散发热量,电池高温状态工作性能严重下降,且电池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现有的电池槽缺少冷却降温能力。
如果能够发明一种方便降温的电池安装槽就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包括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壁面中央安插设置有吸热板,且吸热板外壁面垂直安插设置有若干组散热鳍片,所述电池槽内底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底触点,且电池槽内底面环绕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电池槽顶部设置有盖板,且盖板底面贴合设置有两组上触点,所述电池槽下方安装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连接套,且连接套通过卡槽安装在电池槽下表面,所述连接套下表面等距均匀环绕设置有若干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连接设置有风槽套,且风槽套底部中央设置有风扇槽,所述风扇槽中央通过转轴安装有风扇叶轮,且风扇槽底部中央通过卡槽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至风扇叶轮中央的转轴。
优选的,所述风扇槽底部中央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装槽,且安装槽与驱动电机相匹配,且安装槽与风扇槽壁面之间等距均匀设置有若干组连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下表面中央安插有贯穿安装槽顶部的转轴,且转轴上套合设置有叶片。
优选的,所述电池槽为ABS工程塑料浇筑成型的盒体,且电池槽壁面中央开设有与吸热板相匹配的安装槽,且电池槽外壁面上个均匀开设有与散热鳍片相匹配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吸热板为环形的铜板,且吸热板外壁面上通过焊接设置有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为铝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通过密封圈可对密封圈对电池底部金属片边缘进行密封,避免电池与空气长期接触受到空气湿度影响电池工作。
2.该装置通过吸热板为铜板方便吸收电池槽内电池散发的热量,且通过散热鳍片提高吸热板的散热面积和散热效率。
3.该装置通过连接套与风槽套之间形成的风道向上方吹气,通过风道提高散热鳍片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提高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冷却装置半剖视图。
图中:1电池槽、2吸热板、3散热鳍片、4底触点、5密封圈、6盖板、7上触点、8冷却装置、801连接套、802连接柱、803风槽套、804风扇槽、805风扇叶轮、806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通道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包括电池槽1,电池槽1壁面中央安插设置有吸热板2,且吸热板2外壁面垂直安插设置有若干组散热鳍片3,电池槽1内底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底触点4,且电池槽1内底面环绕设置有密封圈5,电池槽1顶部设置有盖板6,且盖板6底面贴合设置有两组上触点7,电池槽1下方安装设置有冷却装置8,冷却装置8包括连接套801,且连接套801通过卡槽安装在电池槽1下表面,连接套801下表面等距均匀环绕设置有若干组连接柱802,连接柱802下端连接设置有风槽套803,且风槽套803底部中央设置有风扇槽804,风扇槽804中央通过转轴安装有风扇叶轮805,且风扇槽804底部中央通过卡槽安装有驱动电机806,驱动电机806连接至风扇叶轮805中央的转轴。
进一步地,风扇槽804底部中央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装槽,且安装槽与驱动电机806相匹配,且安装槽与风扇槽804壁面之间等距均匀设置有若干组连杆。驱动电机806驱动风扇叶轮805沿转轴转动,从风扇槽804底部开口处向上方抽气,通过连接套801与风槽套803之间形成的风道向上方吹气,通过风道提高散热鳍片3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提高散热鳍片3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连接套801下表面中央安插有贯穿安装槽顶部的转轴,且转轴上套合设置有叶片。
进一步地,电池槽1为ABS工程塑料浇筑成型的盒体,且电池槽1壁面中央开设有与吸热板2相匹配的安装槽,且电池槽1外壁面上个均匀开设有与散热鳍片3相匹配的开口。
进一步地,吸热板2为环形的铜板,且吸热板2外壁面上通过焊接设置有散热鳍片3,且散热鳍片3为铝板。吸热板2为铜板方便吸收电池槽1内电池散发的热量,且通过散热鳍片3提高吸热板2的散热面积和散热效率。
工作原理:该装置通过电池槽1内开设的两组通道方便对电池进行安装,通过密封圈5可对密封圈5对电池底部金属片边缘进行密封,避免电池与空气长期接触受到空气湿度影响电池工作,通过吸热板2为铜板方便吸收电池槽1内电池散发的热量,且通过散热鳍片3提高吸热板2的散热面积和散热效率,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806驱动风扇叶轮805沿转轴转动,从风扇槽804底部开口处向上方抽气,通过连接套801与风槽套803之间形成的风道向上方吹气,通过风道提高散热鳍片3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提高散热鳍片3的散热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1378.9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119199U
授权时间:20190716
主分类号:H01M 2/10
专利分类号:H01M2/10;H01M10/613;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3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王铎云
第一申请人:王铎云
申请人地址:733000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皇台路102号
发明人:王铎云
第一发明人:王铎云
当前权利人:王铎云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