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变换论文_王世宽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变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变换器,芳烃,热交换器,可控,新生,传质,喷射器。

热变换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宽[1](2019)在《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吸收式热变换器作为提升温度品位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实现低品位热能的回收再利用,对于实现工业生产生活中的节能减排降耗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吸收式热变换器仍然需要机械泵消耗电能来产生和维持系统的压力差,需要额外的极高品位的电能补充才能实现低品位热能的回收利用,并不完全符合低品位能源驱动的宗旨。本文通过总结吸收式热变换器的概况和发展,借鉴相关研究经验,并结合扩散吸收制冷系统的原理提出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其具有完全热驱动而无需电力的特点,用热虹吸效应的气泡泵取代传统电力驱动的机械泵,可以实现无运动部件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低品位余热的回收利用意义重大。同时为了解决传统吸收式热变换器使用LiBr为工质时的设备易腐蚀问题,本文创新性地采用了HCOOK作为制冷剂吸收剂,HCOOK具有成本低、腐蚀性小、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实际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以R134a为扩散气体,TEGDME为扩散气体吸收剂,H_2O为制冷剂,LiBr或HCOOK为制冷剂吸收剂,对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开展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首次建立了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完整的热力学模型,其中工质的物性和相平衡性质根据不同工质特性分别采用了理想气体模型、改进的PT方程法和电解质NRTL模型等方法来进行计算,并建立了整体的气泡泵模型用于指导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实验装置的设计。(2)对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进行了详细的循环性能分析,考察工质流量、浓度、温度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扩散气体发生温度、制冷剂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均为90°C,冷凝温度和低温吸收温度均为30°C,高温吸收温度为120°C的工况下,发现可以通过调节适当的制冷剂发生器流量比、溶液浓度在采用LiBr或HCOOK作为制冷剂吸收剂可分别实现0.1701和0.1693的最大COP,且HCOOK相比LiBr作为制冷剂吸收剂时的系统性能略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其它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冷凝温度、低温吸收温度和高温吸收温度越低,扩散气体发生温度、制冷剂发生温度和蒸发温度越高,系统COP也越大。(3)根据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性能的计算结果,设计并搭建了以HCOOK为制冷剂吸收剂的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实验装置,经过多次调试和改进最终实现了实验装置稳定而良好的运行。在该实验装置上可以开展扩散气体发生吸收性能实验、气泵模拟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温升性能实验和全热驱动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温升性能实验等多个实验,全方位验证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的各类性能。(4)在扩散气体发生吸收性能实验中,通过调节扩散气体发生器加热功率和气泡泵运行个数实现了扩散气体流量0.085~0.428g/s的连续调节,发现了扩散气体发生器加热功率的增加可以使扩散气体流量、提升的TEGDME溶液流量、扩散气体发生温度和压力都增加,而气泡泵提升效率减小。同时为了提高扩散气体的发生效率,应尽量运行较少个数的气泡泵来满足所需的扩散气体流量。(5)气泵模拟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温升性能实验在蒸发器温度为99.5~111.0°C的热源输入条件下可以实现最高达17.6°C的系统极限温升,全热驱动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温升性能实验在蒸发器温度为115.0~125.4°C的热源输入条件下可以实现最高达11.8°C的系统极限温升。两部分实验的温升变化规律类似,提高蒸发器加热功率、适当减小HCOOK溶液流量、提高HCOOK溶液浓度、降低系统压力降低或者蒸发温度都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温升效果。(6)通过提取部分实验数据,使用构建的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热力学模型预测了80组高温吸收器内的最高温度,预测值和实验测量值的偏差较小,所有数据中有92.5%的偏差值在4°C以内,有63.75%的偏差值在2°C以内,说明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用于指导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的设计计算和性能预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1)

赵文华,王辉[2](2018)在《等温水移热变换装置生产运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航天炉项目的合成氨气路、甲醇气路的流程及主要设备,通过对二期航天炉配置项目等温变换装置生产运行情况的统计,总结了等温变换炉运行的特点。二期技改后,等温变换装置运行稳定,操作弹性大,副产蒸汽含量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氮肥与合成气》期刊2018年10期)

姜小毛,宋冬宝[3](2018)在《V型可控移热变换装置大型化获重大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V型可控移热变换装置大型化技术的研发及技术优势的论述,指出V型可控移热变换装置大型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大型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氮肥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龚旭,王宗贤,刘贺[4](2018)在《金属铁盐辅助稠油多环芳烃对CO水热变换新生氢富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蒽为稠油多环芳烃模型化合物,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蒽对CO水热变换新生氢的富存影响,并对CO水热变换和蒽储氢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Fe(NO_3)_3·9H_2O和环烷酸铁对蒽富存CO水热变换新生氢均有催化作用,Fe(NO_3)_3·9H_2O的作用效果更好。随着反应温度、CO初始压力和加入的Fe(NO_3)_3·9H_2O中铁含量的增加,CO转化率和蒽储氢效率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CO初压2 MPa,Fe(NO_3)_3·9H_2O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08%时,对蒽储氢反应较为适宜,储氢效率较高。蒽储氢可对CO变换产生的新生氢进行富存,从而消耗新生氢,进而促进CO水热变换反应。因此,蒽储氢与CO水热变换反应之间存在正协同效应,二者相互促进。(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龚旭,王宗贤,刘贺[5](2018)在《环烷酸盐对稠油多环芳烃富存CO水热变换新生氢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蒽为稠油多环芳烃模型化合物,在反应温度400℃、CO初压2 MPa、CO/H_2O(物质的量比)为1∶2.5条件下,用高压反应釜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下反应体系中环烷酸盐对蒽富存CO水热变换新生氢的影响,并对环烷酸镍和环烷酸铁复配盐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烷酸铁和环烷酸镍对CO水热变换和蒽加氢反应均有催化作用,但环烷酸镍更有利于促进CO水热变换反应,而环烷酸铁对蒽加氢反应的催化作用更强;环烷酸盐单独作用时,当加入环烷酸盐中镍质量分数为0.08%、铁质量分数为0.05%时,各自对蒽加氢反应的催化效果最好;环烷酸铁与环烷酸镍复配对CO水热变换和蒽加氢反应可起到协同催化作用,能够促进CO水热变换反应和蒽加氢反应。研究表明,CO水热变换与蒽加氢反应之间存在正协同效应,二者相互促进。(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纪光菊[6](2017)在《溶液/冷剂回热的溴化锂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系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废热,吸收式热泵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余热回收技术被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吸收式热泵可以利用工业废热、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余热回收装置。双吸收式热变换器比两级吸收式热变换器结构简单,比单级吸收式热变换器所能满足的温升要求高,因而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研究如何改进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为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系统提供最优运行参数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传统的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无溶液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和溶液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的流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溶液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溶液/冷剂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循环。该循环在吸收蒸发器稀溶液出口增加了一个溶液与冷剂间的热交换器,使进入吸收蒸发器的冷剂水被预热,这部分热量可最终传递到吸收器中,系统能量利用更加合理,性能提高。对无溶液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溶液循环、溶液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和溶液/冷剂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对上述叁种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的性能系数和(?)效率随吸收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发生温度和吸收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敏感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溶液/冷剂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不仅具有较宽的吸收蒸发温度变化范围,而且在整个参数范围内性能系数和(?)效率有进一步提升。当冷凝温度和发生温度分别为25℃和70℃时,吸收蒸发温度在80℃~115℃,对应于所讨论的吸收温度范围,溶液/冷剂回热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烟效率较溶液回热循环约增加2.5%~3.5%;当发生温度和吸收蒸发温度分别为7℃和100℃,冷凝温度在25℃~40℃时,对应于所讨论的吸收温度范围内,溶液/冷剂回热循环的性能系数和(?)效率较溶液回热循环约增加2.6%~3%;当发生温度分别为70℃、75℃和80℃时,吸收温度在120℃~170℃时,对应于所讨论的冷凝温度和吸收蒸发温度,冷剂回热循环的性能系数和(?)效率较溶液回热循环约增加3%。分析了溶液/冷剂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吸收蒸发温度对(?)损系数、循环倍率和放气范围的影响。按照正交原则设置吸收温度和发生温度,得出了对应冷凝温度下系统的最佳吸收蒸发温度及该吸收蒸发温度所对应的最大性能系数和(?)效率,进一步揭示了系统性能改进的机理,并为系统提供了最优的运行参数。(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6-01)

薛冰,姚志敏,盛遵荣,孟祥睿,魏新利[7](2016)在《颗粒分布对吸附热变换器内传热传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直接接触法提高吸附热变换器内的传热传质速率,回收热水直接生成过热蒸汽。对蒸汽生成过程进行数值建模,耦合质量、能量和动量方程。气液固的叁相计算被合理简化成两个由一个移动水-气界面连接的两相区域计算。模拟研究填充床内的沸石颗粒分布如松散-密集型和密集-松散型对蒸汽生成的影响。两种填充床生成蒸汽的总质量相同。密集-松散型生成蒸汽的时间短,但生成速率快。密集-松散型生成蒸汽与入水的时间比值为58.8%,生成的蒸汽均保持在峰值,最高温度达249℃,系统整体温升达139℃,而松散-密集型生成的蒸汽仅有1/3保持在峰值。密集-松散型出口处与水-气液面产生蒸汽的质量比值大,表明该床层的颗粒分布更有利于蒸汽的快速通过。(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6年S1期)

李珊珊[8](2016)在《可控移热变换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可控移热变换技术的变换原理、功能单元、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分析了目前国内新型可控移热变换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分析表明,该技术优于传统的绝热变换工艺。(本文来源于《山西化工》期刊2016年04期)

王汉治,李华山,王令宝,王显龙,卜宪标[9](2016)在《H_2O/LiBr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系统多目标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吸收式热变换器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系统总传热面积Atot、热效率COP、总损失I和热源输入Exin,通过线性加权法建立了以Atot/COP和I/Exin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评价模型。利用多目标模型对系统进行参数优化的结果表明,多目标评价模型能同时考虑多个优化目标,相比单一目标更为合理;在给定的工况范围内,存在最优的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吸收温度、吸收/蒸发温度以及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效能,使多目标函数最小;尽可能降低冷凝温度和提高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效能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6年05期)

王子彪,杨勃[10](2016)在《关于新型喷射-吸收式热变换器性能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热变换器系统温升低,提出一种含有两个发生器的新型喷射-吸收式热变换器系统。与传统的热变换器相比,该新型系统引入了一个低压发生器和喷射器:来自蒸发器的高压冷剂蒸汽驱动喷射器,低压发生器经喷射器的引射维持低压,整个系统中溴化锂溶液低压降低了,系统浓度差增大。对该新型热力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系统热泵温升从传统热变换器的17.6℃变为25℃,提高了热品质。(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6年05期)

热变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简述了航天炉项目的合成氨气路、甲醇气路的流程及主要设备,通过对二期航天炉配置项目等温变换装置生产运行情况的统计,总结了等温变换炉运行的特点。二期技改后,等温变换装置运行稳定,操作弹性大,副产蒸汽含量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变换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世宽.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9

[2].赵文华,王辉.等温水移热变换装置生产运行总结[J].氮肥与合成气.2018

[3].姜小毛,宋冬宝.V型可控移热变换装置大型化获重大突破[J].氮肥技术.2018

[4].龚旭,王宗贤,刘贺.金属铁盐辅助稠油多环芳烃对CO水热变换新生氢富存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8

[5].龚旭,王宗贤,刘贺.环烷酸盐对稠油多环芳烃富存CO水热变换新生氢作用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

[6].纪光菊.溶液/冷剂回热的溴化锂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系统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7

[7].薛冰,姚志敏,盛遵荣,孟祥睿,魏新利.颗粒分布对吸附热变换器内传热传质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6

[8].李珊珊.可控移热变换技术的应用[J].山西化工.2016

[9].王汉治,李华山,王令宝,王显龙,卜宪标.H_2O/LiBr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系统多目标参数优化[J].可再生能源.2016

[10].王子彪,杨勃.关于新型喷射-吸收式热变换器性能的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16

论文知识图

观测识别中采用的图像集合上式中,b...一9利用非正交Haar小波变换进行/第二类...整机有限元仿真模型吸收式热变换器热力循环图叁级吸收式热变换器流程表3叁级吸...双级吸收式热变换器流程表2双级吸...

标签:;  ;  ;  ;  ;  ;  ;  

热变换论文_王世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