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质荒漠化论文_张连伟,郎洁,李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沙质荒漠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沙质,遥感,河西走廊,共和,植被,盆地,鄂尔多斯。

沙质荒漠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连伟,郎洁,李莉[1](2018)在《中国古代沙质荒漠化的历史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受荒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现代学者研究成果,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叁个历史阶段,梳理了中国沙质荒漠化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沙质荒漠化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如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隋唐宋元时期,荒漠化扩展到东北地区,如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等;明清时期,政府通过修筑长城和封禁政策,客观上抑制了边疆地区的垦殖开荒,但在人口压力下,明朝后期和清朝后期北部边疆的农垦快速发展,加速了鄂尔多斯高原、科尔沁沙地等地区的荒漠化进程。因此,数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牧、滥樵采等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致使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8年06期)

吴昕[2](2018)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锡林郭勒草原是经济欠发达的“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依靠矿产资源开发来实现资金积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天气渐趋干旱,这里的草原很快出现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状况,甚至引起了生态环境灾难——土地荒沙质荒漠化或沙化。为了查明锡林郭勒草原中、北部沙质荒漠化的潜在危险和沙源,提供其标本兼治的科学依据,本学位文结合国家专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借鉴了中国土地荒漠化和草原沙化大量研究的丰硕成果,针对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中确立了从地质视角出发,把野外宏观沉积学分析、沉积物颗粒粒度分析与盆地构造-充填演化历史分析结合起来的技术路线,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量:(1)分析、评述了国内外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特别是着重分析、评述了从地质学角度揭示土地荒漠化内在原因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2)建立了一种以“风蚀坑-沙丘组合”为标志的草原沙化程度可视化简易宏观评估方法,并对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南部9.6万km~2范围的沙化程度进行了快速评估;(3)结合遥感信息,在典型凹陷中开展了草原退化状况的野外实地考察,并对32个点位的第四系全新统剖面、更新统剖面和下白垩统剖面,开展了露头宏观沉积学分析;(4)根据露天煤矿、第四系露头剖面和钻孔岩心资料,对吉尔嘎郎图凹陷赛汉塔拉组顶部沉积相进行分析和编图,研究赛汉塔拉组上段沙体的分布;(5)进行第四系全新统栗钙土微相的精准取样和粒度分析,以及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构建,并开展了有初始点的动态聚类分析;(6)利用大量的煤炭地质勘探和油气地质勘探的钻孔岩心资料,以及地震勘探资料,进行赛汉塔拉组的构造地层格架分析、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7)开展了研究区第四系更新统沙层(Qp_3)与下伏赛汉塔拉组上段沙体(K_1bs)的接触关系、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对草原沙化的约束与控制,以及草原沙化的内在根源和地质背景分析。所取得的基本成果可归纳为5点:(1)确认在吉尔嘎郎图凹陷内,草原极重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现象出现锡林河两岸河滩和平地草原,中度退化的区域是凹陷内的斜坡小草地;草原沙化的潜在沙源是草原之下第四系和赛汉塔拉组顶部的巨厚松散沙层。(2)提出了一种以“风蚀坑-沙丘组合”形态和空间结构为标志的草原沙化程度可视化简易宏观评估方法,并利用该评估模型和标准图谱,实现对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南部的沙化程度及沙化阶段的快速评估。(3)确认全新统栗钙土形成于现代河流环境中,并建立了栗钙土的6种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包括:河床滞留、河床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和洪泛洼地等),采用聚类法快速而高效地实现了未知微相归类。(4)查明赛汉塔拉组顶部巨厚松散沙层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河流-叁角洲环境,是二连盆地基底减速沉降晚期的平原化阶段产物,之所以呈现未固结状态是因为区域构造反转和持续隆升,盆地各凹陷生命周期完整。(5)论证了二连盆地各凹陷表层的巨量松散沙层,是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潜在沙源,进而指出草原沙漠化的本质是一种地质灾害,其内在原因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而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通过研究还获知,由于二连盆地演化的生命周期完整,导致湖退体系域的河流-叁角洲沙体在各凹陷中广泛分布,而随后的构造反转和缓慢隆升,则使这些沙体出露地表而未能固结成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草原退化进行有效遏制和合理治理,则二连盆地群的50多个凹陷所蕴藏的巨量松散砂质碎屑,足以使整个锡林郭勒大草原大规模沙漠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锡林郭勒草原的沙化是一种地质灾害。这种类型的沙化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具有具有普遍性。本项研究成果,可以为深入认识这种类型的草原沙化的地质成因,以及寻找标本兼治的途径提供参考科学依据显然,为了巩固现有草原沙化治理效果,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应当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平地小草原,另一方面需要在坚持并强化各种治理行动的同时,从改善地质环境脆弱性的角度出发,把临时性治理与永久性治理结合起来,对症下药以求标本兼治。为了便于对比研究,本文把经历完整构造-沉积演化生命周期的盆地上发育的草原,即完整地经历过初始沉降、快速沉降、减慢沉降和反转沉降阶段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上发育的草原,称为“锡林格勒型草原”,而把这种类型的草原沙漠化称为“锡林格勒型沙漠化”。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归纳为:(1)以典型凹陷为例,从沉积地质学视角出发,把野外宏观沉积学分析、沉积物粒度分析与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分析结合起来,论证了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沙源,是下白垩统上部赛汉塔拉组的巨厚松散沙体。(2)在宏观沉积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第四系微相精准取样和粒度分析,建立了6种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并实现动态聚类;利用“风蚀坑-沙丘组合”遥感形态及空间格局图谱,建立了沙漠化程度宏观标志评估模型。(3)提出了“锡林郭勒型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型沙漠化”的概念,论证了该类型沙漠化本质上是地质灾害,凹陷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草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而巨量沙源是盆地沉积作用对构造演化的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欢,武丹,姚建华[3](2017)在《甘肃河西走廊草地沙质荒漠化监测与治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困扰全人类的生态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环境问题是当前中国环境治理面临的难题。陕甘宁地区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区域,土地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使得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农业生产也无法满足当地人们的生活需求,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已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以甘肃河西走廊草地为例,分析了其沙质荒漠化的监测与治理对策,以期促进甘肃绿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7年11期)

王具元,张登红,韩建涛[4](2015)在《民勤沙井子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中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排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民勤沙井子地区植被调查数据,研究了不同群落自然植被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丰富度减小是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呈显着的正相关,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负相关,CCA和DCCA二维排序说明了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植被逐渐向强旱生方向演替。(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5年02期)

崔瀚文,姜琦刚,邢宇,徐驰,林楠[5](2013)在《32a来气候扰动下中国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遥感、GIS技术,利用1975年MSS、2000年ETM和2007年CBERS数据、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灰色关联度方法,研究1975—2007年气候因素扰动下中国沙质荒漠化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沙质荒漠化虽然在2000—2007年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在1975—2007年面积依然呈小幅增加趋势(增加面积为6 179.8km2,其中重度沙质荒漠化增加面积最大),程度加重。通过对内蒙古、新疆2个典型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而研究全国范围可知,气温对沙质荒漠化变化的作用(沙质荒漠化减轻/加重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0.976)大于降水(沙质荒漠化减轻/加重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0.882)。气候因素扰动下,沙质荒漠化变化的总体趋势为,沙质荒漠化与气温变化呈正比,与降水呈反比。该趋势以甘肃、陕西为界,界线以西较为明显,而最显着区集中在新疆北部、东部,西藏北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崔璨,姜琦刚,陈泓吉[6](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沙质荒漠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已是全国沙质荒漠化最严重、面积最大的省区之一。笔者结合1975、2000、2007年3期遥感影像对内蒙古自治区沙质荒漠化进行遥感信息提取,进而分析近30年来横向空间上、纵向时间上沙质荒漠化从面积变化、空间位置变化、转移方向变化、重心变化出发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1975~2000年沙质荒漠化面积变化不大,但整体呈发展趋势,且速率极慢;而2000~2007年沙质荒漠化面积显着地减少,各级沙质荒漠化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逆转趋势,逆转速率是极其可观的。(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孟翔冲[7](2012)在《蒙古国沙质荒漠化对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荒漠化作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具有区域尺度与全球尺度的环境效应,是全球变化研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其造成的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是制约全球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荒漠化不仅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会对远离数千公里的地区产生影响。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家,其90%的土地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带,是亚洲荒漠化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分布面积最广、程度最高的地区,与蒙古国戈壁荒漠区相接壤,其发生、发展与治理都有着相互的联系。我国的“叁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环境保护措施逐渐显现成效,北方沙尘天气的逐年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的减少都离不开人民的努力。虽然我国荒漠化现象逐渐好转,但与我国相邻的蒙古国荒漠化现状如何,是否对我国产生影响是我们未来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探讨了蒙古国沙质荒漠化对我国北方荒漠化的影响关系。本文以1990年的TM数据、2000年的ETM数据以及2007年的CBERS数据为主要的影像数据源,通过人机交互解译的方式提取蒙古国荒漠化信息,并根据解译数据掌握沙质荒漠化在蒙古国的分布情况,同时运用GIS手段对蒙古国沙质荒漠化的时空动态变化、转移矩阵、动态度、变化强度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的叁期解译数据变化情况、当地的沙尘暴天气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地形等要素来探明境外荒漠化对我国荒漠化影响的重要性。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蒙古国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除蒙古国北部山区外的广袤戈壁及基岩山区低洼地带,由西向东呈弧形分布,多以重度的沙漠化类型为主。其总体面积由1990年的76080.13km~2减少到2000年的75951.68km~2,随后又增加到2007年的79587.45km~2总体上呈恶化趋势。2、通过对蒙古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的动态度计算可以看出,轻度、中度、极重度类型的沙质荒漠化均为加剧恶化,其中极重度由于分布面积少仅占总面积的4.78%,是变化速度最快的,而占沙化土地42.05%的重度沙化土地虽然逐年增加,但已经出现增加减缓的态势。但蒙古国内泥漠的面积迅速增加,为当地环境敲响警钟。3、通过转移矩阵的分析,大部分的荒漠化面积是稳定的,以重度沙化最为稳定,轻度和中度沙化与潜在沙化土地转化较为显着,1990年到2000年间,虽然总体上荒漠化面积有所减少,但通过转移矩阵可以看出,类型间转化上荒漠化土地仍向恶化加强发展。在2000年到2007年虽然面积有所增加,但在程度上有减弱的趋势。4、在蒙古国沙化变化强度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蒙古国南部戈壁荒漠地带及东南部戈壁区,其变化强度区与沙尘暴活跃区相一致。5、对蒙古国沙化重心迁移变化可知,除重度沙化重心外,沙化类型重心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南部隔壁区域。总体上蒙古国沙质荒漠化的重心是向内陆回退的,这说明蒙古国内陆荒漠化有所加剧。6、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研究区4个沙漠区的边缘地带以及6个沙地区域。荒漠化面积由1975年的245882.96km~2,增加至2000年的270419.82km~2,随后经过治理荒漠化面积约为2007年的240853.25km~2。荒漠化呈现好转的态势。7、每年春季都是我国北方沙尘天气高发的季节,这些沙尘天气绝大多数是由蒙古气旋所控制,分两路夹带着蒙古国的沙土进入我国。一路在蒙古国东南部起沙,影响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另一路在蒙古国西部及南部戈壁荒漠起沙,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地区。8、蒙古国荒漠化的分布走势主要受地形控制,呈西北向东南发展,同时与沙尘暴的路径相一致,尤其蒙古国中、南部地区是我国沙尘天气的主要境外沙源地,常年通过大风天气向我国输送沙土。而研究区荒漠化的变化及沙尘天气的变化都与该地区年降雨有着负相关关系,而温度则关系不大。人为治理是我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减少的主要因素,可见蒙古国荒漠化对我国北方荒漠化是有影响的,但远不及治理的影响强,但仍需要我们去加强境外环境的改善,这样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才会有所改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6-01)

魏婷婷,吴波[8](2011)在《共和盆地沙质荒漠化过程植被群落特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地区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植被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也伴随着土壤性质的退化。作者对共和盆地典型荒漠化区域设置样带进行植被、土壤调查,利用TWINSPAN对研究区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荒漠化发展阶段类型及所包含的植被群落类型,分析了不同荒漠化发展阶段的植被群落组成、盖度、生物量及土壤质地、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化梯度划分为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随着荒漠化的发展,群落组成从简单趋于复杂再到简单;群落盖度逐渐减小,其中未退化草地样方的平均盖度达到48.40%±3.25%,而中度沙化草地的平均盖度仅为15.34%±2.78%;轻度干扰下样方群落生物量先增加,随着干扰加剧,生物量逐渐减小,轻度退化草地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均最高,中度沙化草地的均最低;土壤0~20 cm,20~40 cm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逐渐减小,粒度组成也发生明显变化。沙化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及粒度组成的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封建民,李晓华[9](2010)在《近15年来共和盆地土地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野外调查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共和盆地沙漠化土地遥感分类分级的指标系统,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对该区1990年和2005年的TM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该区近15 a来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和原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沙质荒漠化依然严重,共有各类沙化土地7 419.6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2.84%,以轻度和中度为主;②较为严重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中部和南部气温较高的地区;③沙质荒漠化总体趋势为整体面积缩小,恶化和逆转并存,程度略有加强;④气候变化导致的蒸发量增加对研究区土地沙质荒漠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耕地面积和农牧业人口急剧减少是研究区土地沙质荒漠化面积略有减少的主要原因;⑤研究区沙质荒漠化趋势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沙质荒漠化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控制人口密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控制超载过牧,加强土地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0年05期)

吴见,彭道黎[10](2010)在《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多伦县沙质荒漠化评价遥感信息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可能相同,但各因子对荒漠化的影响程度定有差异。土地利用既包含了人类根据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又包含了自然环境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无论是风蚀、水蚀荒漠化,还是盐渍或冻融荒漠化,每一种荒漠化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类型都不单一。因此,荒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是土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荒漠化进行分类与评价,使其从成因与机制等方面认识土地退化过程,将有助于荒漠化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荒漠化土地类型的判定。目前在荒漠化遥感评价研究中,还没有从土地利用角度进行的分类与评价。本研究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荒漠化进行分类与评价,建立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础的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绝对基准的资料几乎无法得到,本研究以各土地利用类型中现存最完好的单元为"基准",与此同时,在每一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找出10~15个荒漠化极严重的单元,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极强度荒漠化的参考标准。经过大量的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发现影响各指标重要性的主要因子,并以其计算各指标权重值。由于干旱半干旱区地表异质性强烈,像元混合现象严重,且植被盖度低,对于中低分辨率的图像,无法找到全植被覆盖的像元,且用植被指数提取干旱区植被盖度信息时受土壤背景影响较大,导致干旱区植被盖度信息提取精度不高。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提出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修正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分解的TM影像的植被分量,建立适于提取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模型来提取植被信息: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计算裸沙占地百分比:用实测数据与热惯量进行拟合,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建立拟合方程反演土壤含水率:引入遥感代用指标获得土壤氧化铁含量:采用目视解译获得土壤质地的编码图并进行影像化。获取每个像元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在现有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评价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与高尚武模型沙漠化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模型总体精度达90.3%,较高尚武模型提高21.6%,尤其在评价耕地时,精度提高35%,体现了分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评价的科学性。所建立的遥感信息模型评价土地荒漠化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07-31)

沙质荒漠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锡林郭勒草原是经济欠发达的“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依靠矿产资源开发来实现资金积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天气渐趋干旱,这里的草原很快出现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状况,甚至引起了生态环境灾难——土地荒沙质荒漠化或沙化。为了查明锡林郭勒草原中、北部沙质荒漠化的潜在危险和沙源,提供其标本兼治的科学依据,本学位文结合国家专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借鉴了中国土地荒漠化和草原沙化大量研究的丰硕成果,针对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中确立了从地质视角出发,把野外宏观沉积学分析、沉积物颗粒粒度分析与盆地构造-充填演化历史分析结合起来的技术路线,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量:(1)分析、评述了国内外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特别是着重分析、评述了从地质学角度揭示土地荒漠化内在原因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2)建立了一种以“风蚀坑-沙丘组合”为标志的草原沙化程度可视化简易宏观评估方法,并对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南部9.6万km~2范围的沙化程度进行了快速评估;(3)结合遥感信息,在典型凹陷中开展了草原退化状况的野外实地考察,并对32个点位的第四系全新统剖面、更新统剖面和下白垩统剖面,开展了露头宏观沉积学分析;(4)根据露天煤矿、第四系露头剖面和钻孔岩心资料,对吉尔嘎郎图凹陷赛汉塔拉组顶部沉积相进行分析和编图,研究赛汉塔拉组上段沙体的分布;(5)进行第四系全新统栗钙土微相的精准取样和粒度分析,以及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构建,并开展了有初始点的动态聚类分析;(6)利用大量的煤炭地质勘探和油气地质勘探的钻孔岩心资料,以及地震勘探资料,进行赛汉塔拉组的构造地层格架分析、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7)开展了研究区第四系更新统沙层(Qp_3)与下伏赛汉塔拉组上段沙体(K_1bs)的接触关系、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对草原沙化的约束与控制,以及草原沙化的内在根源和地质背景分析。所取得的基本成果可归纳为5点:(1)确认在吉尔嘎郎图凹陷内,草原极重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现象出现锡林河两岸河滩和平地草原,中度退化的区域是凹陷内的斜坡小草地;草原沙化的潜在沙源是草原之下第四系和赛汉塔拉组顶部的巨厚松散沙层。(2)提出了一种以“风蚀坑-沙丘组合”形态和空间结构为标志的草原沙化程度可视化简易宏观评估方法,并利用该评估模型和标准图谱,实现对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南部的沙化程度及沙化阶段的快速评估。(3)确认全新统栗钙土形成于现代河流环境中,并建立了栗钙土的6种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包括:河床滞留、河床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和洪泛洼地等),采用聚类法快速而高效地实现了未知微相归类。(4)查明赛汉塔拉组顶部巨厚松散沙层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河流-叁角洲环境,是二连盆地基底减速沉降晚期的平原化阶段产物,之所以呈现未固结状态是因为区域构造反转和持续隆升,盆地各凹陷生命周期完整。(5)论证了二连盆地各凹陷表层的巨量松散沙层,是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潜在沙源,进而指出草原沙漠化的本质是一种地质灾害,其内在原因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而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通过研究还获知,由于二连盆地演化的生命周期完整,导致湖退体系域的河流-叁角洲沙体在各凹陷中广泛分布,而随后的构造反转和缓慢隆升,则使这些沙体出露地表而未能固结成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草原退化进行有效遏制和合理治理,则二连盆地群的50多个凹陷所蕴藏的巨量松散砂质碎屑,足以使整个锡林郭勒大草原大规模沙漠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锡林郭勒草原的沙化是一种地质灾害。这种类型的沙化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具有具有普遍性。本项研究成果,可以为深入认识这种类型的草原沙化的地质成因,以及寻找标本兼治的途径提供参考科学依据显然,为了巩固现有草原沙化治理效果,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应当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平地小草原,另一方面需要在坚持并强化各种治理行动的同时,从改善地质环境脆弱性的角度出发,把临时性治理与永久性治理结合起来,对症下药以求标本兼治。为了便于对比研究,本文把经历完整构造-沉积演化生命周期的盆地上发育的草原,即完整地经历过初始沉降、快速沉降、减慢沉降和反转沉降阶段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上发育的草原,称为“锡林格勒型草原”,而把这种类型的草原沙漠化称为“锡林格勒型沙漠化”。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归纳为:(1)以典型凹陷为例,从沉积地质学视角出发,把野外宏观沉积学分析、沉积物粒度分析与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分析结合起来,论证了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沙源,是下白垩统上部赛汉塔拉组的巨厚松散沙体。(2)在宏观沉积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第四系微相精准取样和粒度分析,建立了6种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并实现动态聚类;利用“风蚀坑-沙丘组合”遥感形态及空间格局图谱,建立了沙漠化程度宏观标志评估模型。(3)提出了“锡林郭勒型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型沙漠化”的概念,论证了该类型沙漠化本质上是地质灾害,凹陷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草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而巨量沙源是盆地沉积作用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沙质荒漠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连伟,郎洁,李莉.中国古代沙质荒漠化的历史演变[J].干旱区地理.2018

[2].吴昕.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8

[3].李欢,武丹,姚建华.甘肃河西走廊草地沙质荒漠化监测与治理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

[4].王具元,张登红,韩建涛.民勤沙井子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中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排序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5

[5].崔瀚文,姜琦刚,邢宇,徐驰,林楠.32a来气候扰动下中国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

[6].崔璨,姜琦刚,陈泓吉.内蒙古自治区沙质荒漠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

[7].孟翔冲.蒙古国沙质荒漠化对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

[8].魏婷婷,吴波.共和盆地沙质荒漠化过程植被群落特征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2011

[9].封建民,李晓华.近15年来共和盆地土地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

[10].吴见,彭道黎.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多伦县沙质荒漠化评价遥感信息模型[C].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0

论文知识图

东北平原西部20世纪90年代土地沙质荒榆林典型调查区沙质荒漠化发展趋...东北平原西部20世纪90年代(1990(a),199...毛乌素沙地沙质荒漠化区内的~#...沙质荒漠化现状分布图毛乌素沙地沙质荒漠化区内面积...

标签:;  ;  ;  ;  ;  ;  ;  

沙质荒漠化论文_张连伟,郎洁,李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