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三聚磷酸钠构型比例的因素及控制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崔子恒[1](2021)在《生物基化学品关键催化过程的分子模拟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通过高效转化制备过程得到可替代石油基同类产品的生物基化学品愈发受到研究人员和产业界的关注。尽管已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依然有大量的生物基产品的生产面临催化转化效率低下、转化步骤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构建关键转化过程的高效催化剂和开发新的生物基转化制备路线,而其基础则是对催化机理的解析。另一方面,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和生物科学的快速进步,在诸多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课题主要借助计算手段,围绕(1)催化剂酸性差异原因及调控手段和(2)开发高效催化剂和生物基化学品转化制备新路径这两个关键问题,针对乳酸(LA)脱水制备丙烯酸(AA)和2,5-二甲基呋喃(DMF)与乙烯制备对二甲苯(PX)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基化学品转化关键过程,结合实验对其催化机理、反应路径和能量变化进行了探究。首先探究了羟基磷灰石(HAP)作为催化剂的形貌与酸性的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了以调控HAP形貌来调控其酸性的方法,为寻找具有更合适酸性的高性能的催化剂提供了基础。使用模拟计算研究了LA在羟基磷灰石(100)和(001)晶面上可能的吸附构型和吸附能。结果显示,LA在HAP表面的吸附构型根据含氧官能团的差异,分为单齿吸附和双齿螯合吸附两类6种构型,不同构型在(100)晶面的平均吸附能(1.02 e V)明显小于在(001)晶面的吸附能(1.46 e V),即(100)晶面较(001)晶面具有更弱的酸性;同时利用水热法采用三聚磷酸钠为模板剂制备了不同形貌的HAP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两种晶面面积比(S100/S001)分别为17.35和4.5,其中粒径较长、暴露较多(100)晶面的HAP在NH3-TPD酸性表征中展现出更弱的酸性,与LA吸附能计算的结果分析相一致。针对DMF和乙烯制备PX的过程,探究了SBA-15负载的氧化钨(WOX/SiO2)在催化过程中的机理,并在典型Lewis酸(L酸)位点模型和具有类似结构的不同金属催化位点的团簇模型上进行了对比。发现WOX/SiO2体系对于DMF和乙烯发生Diels-Alder(D-A)环加成反应无明显催化作用(活化能垒仅降低0.02 e V),却能够显着降低环加成产物的脱水反应能垒,C-O键断裂及两步质子转移能垒分别降至0.25 e V、0.7 e V、0.15 e V,其限速步骤也由脱水步的C-O键断裂转变为D-A加成。该机制有别于文献报道的关于L酸下限速步骤为脱水步骤的结论,在L酸中是首次报道。在WOX/SiO2催化DMF和乙烯制备PX主反应机理解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DMF水解副反应和水分子在催化位点分解反应的反应各步中间体、过渡态的能量变化情况,并在自行编码的动力学蒙特卡洛(KMC)模拟工具上对催化剂表面状态及主、副产物选择性进行了模拟。发现WOX/SiO2体系催化DMF和乙烯生成PX同步产生的水分子在催化位点较脱附(脱附能:23.28 kcal/mol)更易发生分解(分解活化能:19.80kcal/mol),并在分解后可将原催化位点由L酸转化成Bronsted酸(B酸),对水处理前后的催化剂,吡啶红外吸附光谱(py-FTIR)表征结果也显示了催化剂在水存在条件下L酸向B酸转变的情况;KMC模拟显示HDO的选择性由450 K(约177°C)的48%下降至600 K(约327°C)的35%,PX的选择性则由450 K(约177°C)的52%上升至600 K(约327°C)的65%,与实验结果的PX的选择性分别由200°C下的62%(0.5 h)和53%(6 h)上升至300°C下的68%(0.5h)和73%(6 h),HDO的选择性分别由200°C下的32%(0.5 h)和42%(6 h)下降至300°C下的25%(0.5h)和19%(6 h)相一致。通过对催化机理的理解和副反应能量评价,进一步对催化DMF和乙烯制备PX的高效催化剂Sn PO进行了主、副反应的计算研究,分析了不同位点上的主反应机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主反应机理在L酸(Sn位点)与WOX/SiO2一致,主要降低脱水步骤的C-O键断裂能垒(降低约40kcal/mol),D-A反应成为限速反应;B酸位点(P-OH)同时可催化DMF发生水解生成HDO以及HDO后续的演化,其中DMF水解正、逆向反应最大活化能垒分别为22.08 kcal/mol和22.14 kcal/mol,具有可逆性并在能量上较主反应(D-A环加成能垒27.7 kcal/mol)具有优势;水解生成的HDO在P-OH的催化下可生成烯醇式中间体并进一步生成副产物MCP和聚合物;O18同位素标记亦显示DMF与HDO可以在给定反应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少量P-OH的催化条件下,以HDO为原料制备DMF的选择性可达91.2%,HDO转化率达到90%;以HDO和乙烯为原料在Sn PO催化下,PX选择性可达80%,HDO转化率接近100%,并基于上述结论,首次提出了以HDO为原料的生物基PX合成新路线,较以纤维素为原料经DMF和乙烯制备PX这一主流路线步骤更少,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综上,本论文基于DFT计算解析了羟基磷灰石结构与酸性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通过改变羟基磷灰石形貌来调控其酸性的方法;解析了WOX/SiO2体系和Sn PO作为有别于传统沸石类L酸及B酸催化剂在催化DMF和乙烯制备PX中的机理,首次发现其作为L酸在催化过程中具有类似B酸的主要催化脱水步骤的特点;评估了DMF水解这一主要副反应在P-OH的B酸位点下的演化过程及能量变化,指出了DMF水解生成HDO副反应的可逆性并进行了验证,并基于此首次提出了以HDO为原料的PX合成新路径,指出了饱含P-OH位点催化剂在高效转换HDO与乙烯制备PX中的应用前景。
崔文平[2](2021)在《松花粉多糖活性组分及其靶向纳米药物抗ALV-J活性研究》文中认为ALV-J作为一种典型的反转录病毒,近些年来在鸡群中多次爆发,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防控ALV-J的种鸡群净化措施存在投入大,周期长等缺点,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方法进行有效防控。前期研究显示松花粉多糖在抗ALV-J试验中具有一定活性,但由于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松花粉多糖抑制ALV-J复制的物质基础尚不清楚,无法解释其抗ALV-J的机制,也难以对其活性和质量进行评价控制。同时,作为一种大分子多糖,在动物体内往往存在难以透过胃肠道黏膜吸收,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导致代谢失活的缺点。因此,研究松花粉多糖抑制ALV-J复制的物质基础,阐释其构效关系,并进一步构建合适的药物递送系统,提高其体内生物利用度和抗ALV-J活性,为ALV-J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一、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单体分离鉴定及构效关系研究单因素试验筛选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总多糖提取产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90℃,提取溶液p H 9.0,液固比30:1,获得总多糖的最终提取率为6.5±0.19%。通过DEAE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分子排阻色谱柱分离多糖,得到三个单体组分(PPP-1、PPP-2和PPP-3)。CCK-8试验显示各组分在800μg/m L以下无明显细胞毒性,体外抗病毒试验表明三个组分抗ALV-J活性顺序为PPP-2>PPP-3>>PPP-1。为进一步研究三个组分抗ALV-J活性的构效关系,对其分子量、单糖组成及三螺旋构象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组分分子量分别为463.70、99.41和26.97 k Da,差异显着;PPP-2和PPP-3的单糖组成接近,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的含量高于PPP-1,而葡萄糖含量显着偏低;刚果红试验显示只有PPP-2具有三螺旋结构,破坏PPP-2三螺旋结构后其活性明显下降。结合文献报道,初步推测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构效关系如下:单糖组成是影响松花粉多糖活性的主要因素,含有酸性单糖的单体组分显示出较好的抗ALV-J活性,空间构象也是影响其活性的重要因素,三螺旋结构的保持可以提高PPP-2抗ALV-J效果,同时分子量也可能对其活性具有一定影响。本部分实验研究了松花粉多糖抑制ALV-J复制的物质基础,阐释其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制备及其抗ALV-J活性研究为改善松花粉多糖在体内易代谢失活的缺点,实验借助松花粉多糖和壳聚糖间的静电作用,以及壳聚糖纳米粒自组装原理,制备了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CS-PPPs NPs)来延长松花粉多糖在鸡体内作用时间,提高抗ALV-J活性。通过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对CS-PPPs NPs的制备条件进行筛选,得出最优制备工艺:壳聚糖浓度为2 mg/m L、多聚磷酸钠与壳聚糖的比例为1:8,多糖占壳聚糖的浓度10.00%,所制备的CS-PPPs NPs包封率可达91.2%,载药量达8.2%,平均粒径264 nm,PDI=0.21。体外释放实验显示所制备CS-PPPs NPs在96 h累计释放率为90%,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细胞实验表明,纳米粒可以携带药物进入细胞并可以缓慢释放,低于400μg/m L时,对DF-1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体外抗ALV-J活性结果表明,CS-PPPs NPs通过缓释作用延长了作用时间,提高了抗病毒效果。进一步开展实验结果表明,空白壳聚糖纳米粒没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松花粉多糖溶液在短期内有较好的抗ALV-J复制的效果,但在长期实验中,PPPs组因代谢排泄效果明显下降。CS-PPPs NPs在体内显示出较好的缓释作用,在长期抗ALV-J复制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长时间保护鸡体,提高鸡只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三、基于抗体靶向的壳聚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增强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研究为提高药物在动物体内抗病毒活性,同时减小对动物本身的毒性,本实验以松花粉多糖(PPPs)作为模型药物,以JE9抗体作为抗ALV-J指示剂,构建了新型靶向抗ALV-J纳米药物递送系统(Ab-CS-PPPs DDS)。实验通过EDC和NHS催化合成连接抗体的纳米药物(Ab-CS-PPPs NPs),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粒度分析仪进行表征,结果显示JE9抗体成功与壳聚糖连接,纳米药物连接抗体后,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度均无显着变化。使用FITC荧光探针,考察其在细胞和动物体内对病毒的靶向性,结果显示,感染ALV-J的细胞对Ab-CS-PPPs NPs摄取更快,持续时间更长。体内实验显示,Ab-CS-PPPs NPs在感染ALV-J鸡的肝脏、肾脏、胸腺、脾脏及法氏囊上具有明显的富集性。体内外抗ALV-J实验均显示,偶联抗体后,纳米药物抑制ALV-J复制的效果提高,说明纳米递送系统对ALV-J具有较好的分布和抑制靶向性。毒理研究表明低于400μg/m L时,对DF-1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体内代谢显示偶联抗体后,纳米药物仍然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体外抗病毒实验结果表明,在100μg/m L的浓度下,Ab-CS-PPPs NPs可以持续抑制ALV-J的复制,在体外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效果。最后建立后天感染ALV-J雏鸡模型,肌肉注射CS-PPPs NPs及Ab-CS-PPPs NPs,定期观察各组鸡的临床表现及剖检病理变化,对相关指标检测表明在病毒感染的早期,Ab-CS-PPPs NPs可以持续缓慢的释放,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通过药物干预可以显着降低组织的病毒载量并对感染ALV-J雏鸡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该研究通过对松花粉多糖中的单体多糖及单糖组成进行分离鉴定,研究了其抗ALV-J的活性成分,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借助静电作用和自组装原理制备了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具有缓释长效作用的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同时以松花粉多糖作为抗病毒模型药物,构建了基于抗体靶向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为ALV-J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其它靶向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及评价提供了参考。
王鹏飞[3](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认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杜志阳[4](2020)在《壳聚糖自组装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对活性物质的缓控效用》文中指出本研究受到“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方便营养型蛋制品绿色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2018YFD0400300)资助。近年来,食源性活性物质因其无毒、易降解、在疾病预防和健康调节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卓越功效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食源性活性物质经口摄入后,必须克服胃肠道严酷环境中极端p H条件、复杂的消化酶系统、穿过小肠上皮黏液层屏障及小肠上皮细胞、以完整形式被转运至血液循环、到达作用靶点并累积到一定的量,才能在机体内发挥其独特的生理活性。这也导致多数食源性活性物质在体外实验中具备优越的功能活性,但在体内实验中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表现出极低的体内生物利用度,极大地限制了食源性活性物质在食品工业和大健康产业中的广泛应用。随着纳米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合理的递送控制策略对有效提升食源性活性物质的小肠完整吸收、提升其体内生物利用度意义重大,是食源性活性物质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本文首先针对蛋清源活性肽在体内易被降解、完整吸收率低等问题,探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的胶体特性及其对不同分子量组成的蛋清源活性肽包埋能力的影响,获得了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对蛋清源活性肽的包埋机理,评价了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对蛋清源活性肽的保护作用及促吸收效果。随后,为了改善壳聚糖的溶解性,本研究采用化学改性法获得了水溶性良好的L-精氨酸/L-赖氨酸/L-半胱氨酸/N-乙酰-L-半胱氨酸-壳聚糖,并将其作为亲水涂层与自聚集的蛋白内核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得到了系列两亲性壳聚糖递送体系。新制备得到的两亲性递送体系具备良好的核-壳结构、p H响应特性以及对亲水和疏水活性物质优异的包埋、保护、控释、缓释和递送效用,为提升食源性活性物质的体内生物利用度提供了新思路,为食源性活性物质的深度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离子凝胶法制备并探究了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的胶体特性,研究了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对不同分子量分布的蛋清肽的包埋规律,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探究了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包埋蛋清肽的作用机制,最后验证了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对蛋清肽的保护及吸收促进作用。结果发现,壳聚糖初始浓度越高,制备得到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的粒径就越大,对蛋清肽的包埋率和包埋能力也越高;随着环境p H值的增大,纳米颗粒的粒径及其对蛋清肽的包埋率和包埋能力也随之增大。研究发现,壳聚糖首先通过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与蛋清肽彼此缠绕,加入三聚磷酸钠后形成了三重网络结构。当蛋清肽添加量较少时,带负电的蛋清肽有助于促进颗粒的内部收缩,形成更为稳定、均一的纳米颗粒体系;而随着蛋清肽添加量增多,纳米颗粒表面带正电的-NH3+逐渐减少,颗粒带电量减少,体系稳定性急剧下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法可知,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能够显着阻止胃肠消化酶系对蛋清肽的降解;由外翻大鼠肠囊吸收实验结果可知,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能够显着提升蛋清肽的完整吸收效率,提升蛋清肽的生物利用度。(2)采用两亲性氨基酸精氨酸(Arg)和赖氨酸(Lys)分别对壳聚糖(CS)进行化学改性,通过Na OH修饰法对酪蛋白进行改性,得到水溶性良好的Arg/Lys-CS和CA。随后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得到Arg/Lys-CS-CA纳米颗粒。结果发现,Arg/Lys-CS-CA纳米颗粒的最小粒径为110/82 nm,呈均一稳定的球状核-壳构型,具备良好的p H响应特性、28天贮藏稳定性和黏膜粘附性。Arg/Lys-CS-CA纳米颗粒具备优良的两亲性,对亲水活性物质蛋清肽的包埋率在81-91%和76-87%范围内,对疏水活性物质姜黄素的包埋率在35-74%和48-87%范围内;其中,Arg/Lys-CS作为亲水性外壳对亲水活性物质的包埋起主要作用,而CA作为两亲性内核具备较大的疏水性区域,对疏水活性物质的包埋起主要作用;纳米颗粒对亲水活性物质包埋的主要驱动力为分子间强烈的氢键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对疏水活性物质的包埋则主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实现的。体外缓释结果显示,Arg/Lys-CS-CA纳米颗粒能够显着提升蛋清肽和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限制活性物质在胃部环境下的释放,但在肠环境下则能够实现缓慢释放;小鼠灌胃实验发现,Arg/Lys-CS-CA纳米颗粒能够显着提升姜黄素在小鼠血清中的含量,有效提升姜黄素的体内生物利用度。(3)采用含有巯基的小分子物质N-乙酰-L-半胱氨酸(NAC)和半胱氨酸(CYS)分别通过化学改性法对壳聚糖(脱乙酰度≥95%)进行改性,得到水溶性良好的壳聚糖衍生物NAC/CYS-CS,再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得到两亲性NAC/CYS-CS-CA纳米颗粒。研究发现,NAC/CYS-CS-CA纳米颗粒的最小粒径为89/86 nm,拥有良好的p H响应性,在TEM下呈均一的球状结构。NAC/CYS-CS-CA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两亲性,对蛋清肽的包埋率在39-67%和51-63%,对姜黄素的包埋率在45-58%和48-63%范围内;纳米颗粒以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实现对蛋清肽的有效包埋,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实现对姜黄素的有效包埋。体外缓释结果和小鼠灌胃吸收实验均表明,NAC/CYS-CS-CA纳米颗粒对活性物质有良好的控释、缓释和持续释放特性,能够有效提升姜黄素在Caco-2细胞胞内吸收及小鼠血清中的含量,可有效提高活性物质的体内生物利用度。(4)使用NAC/CYS对壳聚糖(脱乙酰度为75-85%)进行改性,制备并鉴定得到了NAC/CYS-CS。以β-乳球蛋白(β-lg)为交联剂,通过戊二醛法首先使β-lg发生自聚集,而后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得到NAC/CYS-CS-β-lg纳米颗粒。研究发现,该纳米颗粒最小的粒径为118/48 nm,具备良好的p H响应性和体系稳定性,相比NAC/CYS-CS-CA纳米颗粒而言,显着改善了体系在p H 6条件下的稳定性。NAC/CYS-CS-β-lg纳米颗粒具备两亲性,对蛋清肽的包埋率在51-89%和50-81%范围内,对姜黄素的包埋率在42-57%和41-57%范围内;纳米颗粒通过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对蛋清完成包埋,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完成对姜黄素的包埋。其中,NAC/CYS-CS对蛋清肽的包埋起主要作用,因此纳米颗粒对亲水活性物质的包埋率具备p H响应性;而自聚集的两亲性β-lg内核对姜黄素的包埋起主要作用,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包埋亲水活性物质,因此纳米颗粒对疏水活性物质的包埋率不具备p H响应性。体外缓释结果表明,NAC/CYS-CS-β-lg纳米颗粒能够限制亲水和疏水活性物质在胃部条件下的快速释放,有效促进活性物质在Caco-2细胞单层膜上的快速转运,有效提升活性物质的体内生物利用度。NAC/CYS-CS-β-lg纳米颗粒对蛋清源活性肽QIGLF的吸收效率提升最高可达2.04倍和4.56倍;对姜黄素的表观渗透率则可分别达到7.45×10-6 cm/s和6.94×10-6 cm/s。
武庆阔[5](2019)在《糯性玉米淀粉糊抗老化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淀粉糊在放置冷却过程中,淀粉分子间重新趋向平行排列水分析出,出现凝沉老化现象。玉米淀粉为凝沉性强的淀粉,极大的限制了玉米淀粉的使用。玉米淀粉中糯性淀粉凝沉性相对较弱,近年来糯玉米的栽培与加工利用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抗老化技术将有助于糯玉米在食品加工中的利用,有效延缓淀粉糊的老化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本论文以糯性玉米淀粉为原料,采取酶处理和加入添加剂等措施探究对糯性玉米淀粉糊老化进程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进一步优化酶、添加剂的添加量和添加工艺,并将研究结果应用至糯玉米粥中,开发方便糯玉米粥产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设计,研究了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对糯性玉米淀粉糊品质的影响,并对两种酶进行复配响应面试验,得出淀粉酶处理糯性玉米淀粉糊最优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为0.25U/g、β-淀粉酶添加量为1.5U/g、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6.5min在此条件下得出的稳定性实测值为74%,在误差范围内,与理论值基本相符。(2)在酶处理糯性玉米淀粉糊基础上,研究不同添加剂(蔗糖酯、三聚磷酸钠、EDTA-2Na)对糯性玉米淀粉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三聚磷酸钠为0.218%、蔗糖酯为0.142%、EDTA-2Na为0.020%,得出糯性玉米淀粉糊稳定性系数为93.5%,有较好的抗老化效果。(3)在应用试验中,先用酶法处理(α-淀粉酶添加量0.25U/g,β-淀粉酶添加量1.5U/g,酶解时间为6.5min,酶解温度为55℃。)糯性玉米淀粉糊,在灭酶后添加添加剂(三聚磷酸钠为0.218%、蔗糖酯为0.120%、EDTA-2Na为0.020%)至糯玉米粥中,令其稳定性达到95%,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糯玉米粥进行风味调配,经过感官鉴定确定糯玉米粥最佳配方为糯玉米添加量为26.7%,糖浓度为8%,VC添加量为0.06%。感官评分为94.4,与市售八宝粥基本相当,其固形物含量为55.1%、可溶固形物含量为7.42%、p H为6.25,符合国家标准八宝粥罐头准则GB/T31116-2014。
刘雅云[6](2019)在《基于茶多酚-壳聚糖纳米缓释体系的纳米纤维素/淀粉活性包装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微生物和氧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腐烂变质,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传统包装在延长食品保质期和用料的环保性上均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活性包装这一新的包装形式应运而生,其能通过释放抗菌剂或抗氧化剂来延长食品保质期,同时保持食品质量。本研究以淀粉为成膜基材,纳米纤维素为增强剂,载有茶多酚的壳聚糖纳米粒子为抗菌抗氧化剂,制备了一种在透明度和强度上满足包装要求,且兼具长效抗菌抗氧化性的复合生物基活性包装膜。首先,通过TEMPO氧化联合高压均质从竹浆、棉浆和剑麻浆三种非木材原料中分离出了纳米纤维素,进一步将三种纳米纤维素以不同比例与淀粉混合浇铸成膜。比较了原料差异及不同添加量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种纳米纤维素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结构,但不同的尺寸和结晶度。纳米纤维素的添加提高了淀粉膜的机械性和阻隔性,但降低了断裂伸长率和热稳定性。其中4 wt%的竹纳米纤维素对淀粉具有最佳增强作用。进一步利用离子凝胶法制备了载有茶多酚的壳聚糖纳米粒子。探究了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用量比、茶多酚浓度及壳聚糖溶液pH对纳米粒子包封率、装载量、Zeta电位、粒径及多分散系数(PDI)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茶多酚与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3:1,茶多酚浓度为0.01g/ml,壳聚糖溶液pH为4时能实现对茶多酚的最佳利用,此时可制备出粒径约200nm左右,较为均匀稳定的纳米粒子。缓释行为模拟试验结果证实了壳聚糖纳米载体可延缓茶多酚释放速率,提高其释放周期。最后,通过将优化后的纳米纤维素/淀粉膜浸渍到茶多酚-壳聚糖纳米粒溶液中,制备了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活性复合膜。测试显示添加了茶多酚-壳聚糖纳米粒的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透明度都有较大提升,断裂伸长率则明显下降。该活性复合膜在抗氧化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性,在抗菌实验中显示出对大肠杆菌一定的抗菌作用。
王春晓[7](2019)在《纳米透明隔热防辐射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见光和红外光是组成太阳光谱的一大部分,通过它们辐射的热量占到整个太阳辐射热的93%。通常玻璃对太阳光的透过缺乏选择性,不能减少因热辐射带来的温度变化,还会因为较差的隔热性而导致温度的流失。于是研究和制备一种在不影响可见光透过,而对近红外光进行吸收或反射的玻璃透明隔热材料至关重要。在隔热涂料中,纳米级的半导体材料对红外光的吸收和反射性能优异,但是由于较高的成本阻碍大多数纳米材料在隔热涂料中的应用。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体对太阳光谱具有较好的选择透过性,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较高,在红外光区的阻隔屏蔽性能优良,且纳米ATO粉体的生产成本相对低廉,是制备纳米透明隔热防辐射涂料的优良填料。本论文针对纳米ATO粉体的制备、ATO水性分散浆料的制备和透明隔热防辐射涂料的制备,得到ATO粉体的最佳制备方法、水性分散浆料和透明隔热防辐射涂料的最佳工艺。主要的研究如下:1.ATO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以SnCl4·5H2O和SbCl3为主要原料,采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FTIR分析对制备的ATO粉体进行表征,考察锑掺杂量、前驱体的煅烧温度及时间对ATO纳米粉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Sb掺杂度为7%的ATO前驱体,在800℃下煅烧4h后,得到晶体大小为25nm的金红石四面体型ATO粉体。2.纳米ATO水性浆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使用自制的纳米粉体与去离子水混合,制成水性浆料体系,主要考察球磨工艺、超声、pH、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对水性浆料光学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球磨机和超声对水性浆料进行分散,并加入总体系质量3%的硅烷偶联剂KH570,在体系pH值为9时,制备得到稳定、均匀分散的纳米ATO水性浆料,浆料中的纳米ATO颗粒的平均大小为80nm。3.纳米ATO透明隔热防辐射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以水性聚氨酯SX-246和纳米ATO水性浆料为主要原料,通过共混法制备隔热防辐射涂料,用线棒涂布器制备涂膜,考察涂膜厚度、ATO浆料含量对涂膜光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X-246水性聚氨酯与水性ATO浆料通过共混法以体积比7:3制备得到了纳米ATO透明隔热防辐射涂料,用线棒涂布器制成60μm玻璃涂膜的可见光透过率是72.35%,红外阻隔率达到了45.56%,隔热效果优于市售汽车隔热膜。
张扬[8](2019)在《平菇多糖的磷酸化修饰及其结构、肝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菇是常见的食药两用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鲜美的风味而广受大众喜爱。平菇富含多糖,但平菇多糖(Pleurotus ostreatus polysaccharides,POP)因为其溶解性较差的问题使其在细胞试验中很难发挥其有效作用,诸多报道显示,多糖的结构修饰能够改变多糖的空间构型和生物活性,有关平菇多糖的分子修饰国内外鲜有研究,因此本试验旨在以平菇多糖为研究对象,优化平菇多糖的磷酸化修饰工艺,初步探索磷酸化平菇多糖(Phosphorylated Pleurotus ostreatus polysaccharides,PPO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基本结构特征,深入探究PPOP对四氯化碳诱导的雄性昆明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POP,以单因素试验对磷酸酯化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的最佳磷酸酯化修饰工艺为:三聚磷酸钠:三偏磷酸钠=6: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溶液pH=9。该方法修饰POP的磷酸化接枝量为9.824%,此法简单易行,磷酸根含量高。(2)POP和PPOP分别经DEAE-52纤维素柱和G-100凝胶柱层析后,POP得到POP-A和POP-B两个组分,PPOP得到PPOP-A、PPOP-B和PPOP-C三个组分。紫外光谱表明磷酸酯化对POP和PPOP的最大吸收波长有影响。刚果红试验表明POP不含多股螺旋结构,而PPOP三维构象发生改变,存在多股螺旋结构。红外光谱试验表明,PPOP经磷酸酯化后保留了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检测出了 P=O、P-O-C的吸收峰。环境扫描电镜显示PPOP呈碎片化,形态卷曲,碎片不规则不完整,分子内部作用力减少;分子量试验证明PPOP-A、PPOP-B和PPOP-C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17kDa、64kDa和81kDa;HPLC试验表明,PPOP主要是由半乳糖醛酸和木糖组成,其摩尔百分比分别为67.9%和26.1%,PPOP-A由92.3%的半乳糖醛酸和7.6%的木糖构成,PPOP-B主要由41.8%的半乳糖醛酸和57.8%的木糖构成,PPOP-C主要是由6.0%的鼠李糖、6.3%的木糖和86.8%的半乳糖醛酸构成。(3)对上述提取的POP和优化工艺制得的PPOP进行了体外抗氧化试验。DPPH试验显示PPOP在浓度为1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9.85%,高于同浓度POP的57.35%;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表明在PPOP在浓度为1mg/mL时,PPOP对·OH的清除率达到79.48%,高于同浓度POP的42.09%;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显示PPOP在浓度为1mg/mL时O2-·清除率为82.52%;ABTS+试验证明当PPOP浓度为1mg/mL时,对ABTS+的清除率达到88.97%,高于同浓度下POP的75.43%;还原力试验证明PPOP的还原能力强于POP。(4)小鼠试验结果表明,PPOP相比POP拥有更强的保肝作用和体内抗氧化活性。不同浓度的PPOP和POP对小鼠进行预防饲喂,肝损伤小鼠体重减轻有所改善,血细胞数量较多,肝脏的肿胀程度缓解,TC、TG、LDL-C浓度降低,HDL-C和ALB浓度增长。血清中ALT、AST和AKP含量降低,肝脏中T-AOC、CAT、T-SOD和GSH-PX活性提高,MDA含量减少。病理学研究显示PPOP组小鼠的肝细胞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寇婷婷[9](2019)在《直链淀粉对交联反应的影响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链淀粉作为淀粉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淀粉颗粒的偏光强度、结晶结构、淀粉糊液粘度、改性程度等多个方面会产生较为显着的影响。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偏光强度降低,结晶度下降,淀粉糊液粘度下降,且高直链玉米淀粉(直链淀粉含量>50%)不显示粘度。玉米淀粉由于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淀粉颗粒的多样性,常作为研究直链淀粉对某一改性方法的影响。交联改性以其较高的成本效益成为改变淀粉理化性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研究直链淀粉对交联反应的影响可以为交联淀粉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如何将其应用于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的分析、测定等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交联玉米淀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通玉米的交联反应机理方面,对于交联反应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玉米淀粉颗粒差异性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的研究涉及较少,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淀粉之间,也存在于淀粉颗粒之间。如何将淀粉颗粒间的差异性应用于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的分析、鉴别,应用于交联淀粉糊液热稳定性的分析,化学取代、淀粉乳浓度、机械剪切速率、糊化温度等因素对淀粉糊液粘度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是提高玉米淀粉应用范围的重要基础,也对推动交联改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主要以直链淀粉含量对交联反应的影响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为目标,以具有基因多样性和颗粒多样性的玉米淀粉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分析、热力学分析、粘度分析、分子结构等对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在部分检测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拓宽和深化了交联改性的应用领域,改善了直链淀粉含量以及交联度的检测方法,同时改善了高直链玉米淀粉异形颗粒的分离提取方法,提出了一种分离、纯化高直链玉米淀粉中异形颗粒的方法,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交联反应的反应机理分析对比了几种不同的检测交联淀粉交联度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检测交联淀粉交联度的新方法——淀粉-碘法。以A、B、C三种结晶结构的淀粉为原料制备了不同交联剂水平(0.01、0.05、0.1、0.5、1、5、10%)的交联淀粉,随着交联剂添加量的增加,更多的直链淀粉被交联到支链淀粉分子上,游离的直链淀粉减少。通过淀粉-碘法来表征改性淀粉交联度(原淀粉和交联淀粉的淀粉-碘复合物吸光度的差值和原淀粉吸光度的比值:CL%=(A-α)/A × 100%),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可以表征0.01%和10%的交联剂水平的交联淀粉的交联度,且操作简便、适用性广。第二部分,以玉米、蜡质玉米、马铃薯和蜡质马铃薯A、B晶型,普通和蜡质两种基因类型的四种淀粉为原料,以三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研究了淀粉-碘法在检测蜡质淀粉交联度方面的应用,同时研究了直链淀粉对交联反应效率(DE=CL%/RL,交联度和交联试剂的添加量的比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蜡质淀粉的交联反应效率较高,直链淀粉分子较短的A型结晶的淀粉的反应效率比B型结晶的低,淀粉-碘法也可应用于蜡质淀粉交联度的表征。交联反应对蜡质淀粉粘度的改变更为显着,如果需要更高的粘度,交联蜡质马铃薯淀粉应该是一个更有效的选择。此外,由于交联反应过程中破坏的氢键键能与生成的交联键键能的不同导致了原淀粉与其对应的交联淀粉之间的△H值的不同。对于普通淀粉来说,破坏的氢键的键能低于新构建的交联键的键能。第三部分,本文分别研究了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的交联淀粉的化学键的热稳定性和淀粉糊液粘度的稳定性。首先,研究了两种不同的交联剂(三偏磷酸钠和三氯氧磷)制备的交联淀粉中两种不同化学键(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支链淀粉)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交联后的淀粉经过不同温度的水浴处理后其淀粉-碘复合物的吸光度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经过沸水浴处理一定时间的交联淀粉的吸光度和原淀粉的吸光度相近,而经过高温处理后交联淀粉仍然可以保持完整的颗粒外形。结果表明交联淀粉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是热不稳定的,而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是热稳定的。其次,研究了直链淀粉含量、化学取代度、淀粉乳浓度、机械剪切速率、糊化温度等因素对交联淀粉糊液粘度稳定性的影响。直链含量较低的淀粉(蜡质淀粉)更易膨胀并迅速变成均一的淀粉糊液。随着交联剂添加量的增加,交联淀粉的粘度先增大后减小,在适当的糊化温度喜爱,原淀粉的峰粘度和终值粘度比95℃糊化的交联淀粉高。第四部分,主要以淀粉的颗粒差异性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用光学法测玉米淀粉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并采用高温水浴协同酶处理分离纯化得到异形淀粉颗粒。首先,将同一样品的同一个视野分别在自然光和偏振光下拍摄图片,拍摄条件为200 ×、曝光时间为400 ms。并利用IPP 6.0处理图像并建立两个电脑程序分别计算自然光下淀粉颗粒投射在图片上的面积积分和偏光下淀粉颗粒的偏光强度积分,并将蜡质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设为0,建立方程式(ACIOD=IOD*/IA*IOD/IA/IOD*/IA*×100%)以计算其它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用国标法计算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理并和光学法进行拟合对比,得到Y=-1.433-0.146X+0.018X2(R2=0.9703)。然后,用沸水浴处理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两种高直链玉米淀粉)不同的时间(10、30、60 min),用两种淀粉酶(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协同处理并获得耐高温、耐酶解的异形淀粉颗粒。并对异形淀粉颗粒进行交联改性和高直链玉米原淀粉进行对比,异形淀粉颗粒在37℃的膨胀力较高直链玉米原淀粉及其交联淀粉的高,且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膨胀力也随之增加。这是因为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影响到了交联异形淀粉颗粒的膨胀力,一方面是交联反应在淀粉颗粒内部随机的在无定形区将两个淀粉分子经过“架桥”作用交联在一起从而抑制了淀粉颗粒的膨胀;另一方面是磷酸基团的加入导致淀粉分子的亲水性增加,这是由于磷酸基团带有多个负电荷而具有较高的亲水性。
郑旺,曾敏,张亚娟[10](2018)在《超低Ⅰ型三聚磷酸钠制备工艺研究》文中认为以碳酸钠和湿法磷酸为原料制备超低Ⅰ型三聚磷酸钠。研究了中和温度、中和时间、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升温速率以及中和料浆密度等对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的影响。得出制备超低Ⅰ型(质量分数为03%)三聚磷酸钠的工艺条件:中和温度为80℃,中和时间为50 min,聚合温度为150170℃,聚合时间为0.5 h,聚合升温速率为79℃/min,中和料浆密度为1.21.3 g/cm3。
二、影响三聚磷酸钠构型比例的因素及控制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三聚磷酸钠构型比例的因素及控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基化学品关键催化过程的分子模拟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生物基化学品 |
1.2.1 生物基化学品的概念及发展前景 |
1.2.2 本文涉及的主要生物基化学品及其制备 |
1.3 分子模拟主要方法及工具 |
1.3.1 量子化学模拟 |
1.3.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3.3 动力学蒙特卡洛 |
1.4 生物基化学品关键催化过程机理解析研究进展 |
1.4.1 乳酸脱水制备丙烯酸 |
1.4.2 DMF转化制备PX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5.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羟基磷灰石晶面差异对乳酸吸附的影响探究 |
2.1 前言 |
2.2 计算方法及参数 |
2.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3.2 催化剂制备 |
2.3.3 催化剂表征 |
2.3.4 催化剂评价仪器 |
2.3.5 脱水产物的检测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乳酸分子构型选择 |
2.4.2 羟基磷灰石模型建立 |
2.4.3 羟基磷灰石表面电荷分析 |
2.4.4 乳酸在不同晶面的吸附 |
2.4.5 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O_x/SiO_2体系催化DMF和乙烯制备PX机理探究 |
3.1 前言 |
3.2 计算方法及参数 |
3.2.1 模型催化剂的构建 |
3.2.2 周期性DFT计算 |
3.2.3 团簇模型的DFT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无定形SiO_2表面的构建 |
3.3.2 氧化钨催化位点的结构 |
3.3.3 Bader电荷分析 |
3.3.4 WO_X/SiO_2催化剂上DMF转化为PX的反应路径 |
3.3.5 WO_X/SiO_2催化剂在Diels-Alder加成步骤中与碱金属离子的比较 |
3.3.6 WO_X/SiO_2催化剂在DMF向PX转化中的催化作用探讨 |
3.3.7 不同金属团簇模型初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O_X/SiO_2催化DMF和乙烯制备PX的KMC研究 |
4.1 前言 |
4.2 计算方法及参数 |
4.2.1 DFT计算 |
4.2.2 动力学蒙特卡洛模拟 |
4.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3.1 实验药品 |
4.3.2 催化剂制备 |
4.3.3 催化剂表征 |
4.3.4 催化剂评价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水分子在催化位点的变化 |
4.4.2 反应路径及能垒 |
4.4.3 动力学蒙特卡洛模拟 |
4.4.4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磷酸锡催化DMF或HDO与乙烯制备PX的机理探究 |
5.1 前言 |
5.2 计算方法及参数 |
5.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3.1 实验药品 |
5.3.2 催化剂制备 |
5.3.3 催化剂表征 |
5.3.4 催化剂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催化剂模型构建 |
5.4.2 吸附能的计算 |
5.4.3 主反应的反应路径及能垒 |
5.4.4 DMF的水解 |
5.4.5 HDO衍生其他副反应 |
5.4.6 HDO催化制备PX的初步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2)松花粉多糖活性组分及其靶向纳米药物抗ALV-J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研究进展 |
1.1 ALV-J流行病学特点 |
1.2 ALV的理化特征与基因结构特点 |
1.2.1 形态学特征 |
1.2.2 ALV的理化特性 |
1.2.3 ALV基因结构 |
1.3 ALV的复制 |
1.4 ALV-J的致瘤特点 |
1.5 ALV-J致病性及危害 |
1.6 ALV-J的检测和诊断 |
1.6.1 血清学检测 |
1.6.2 免疫荧光技术(IFA) |
1.6.3 免疫组化技术 |
1.6.4 病毒基因检测 |
1.7 ALV-J的防控 |
1.7.1 免疫接种 |
1.7.2 药物治疗 |
1.7.3 种群净化措施 |
2 松花粉概述 |
3 多糖 |
3.1 多糖提取方法 |
3.1.1 经典法 |
3.1.2 超声波法 |
3.1.3 酶法 |
3.1.4 其他方法 |
3.2 多糖分离纯化 |
3.2.1 分级沉淀 |
3.2.2 柱分离 |
3.2.3 膜分离 |
3.3 多糖的生理功能 |
3.3.1 抗肿瘤作用 |
3.3.2 免疫增强作用 |
3.3.3 抗病毒作用 |
3.3.4 其他功能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单体分离鉴定及构效关系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与病毒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马尾松花粉粗多糖提取 |
2.1.1 花粉除脂 |
2.1.2 多糖提取纯化 |
2.1.3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
2.2 单体多糖分离纯化 |
2.3 单体多糖活性体外评价 |
2.3.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2.3.2 细胞毒性试验 |
2.3.3 体外抗病毒活性 |
2.3.3.1 病毒TCID_(50)的测定 |
2.3.3.2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p27 抗原 |
2.3.3.3 qPCR方法检测病毒拷贝量 |
2.4 多糖及单体组分表征 |
2.4.1 单体多糖分子量测定 |
2.4.2 单体多糖红外光谱表征 |
2.4.3 单体多糖单糖组成测定 |
2.4.4 单体多糖三螺旋结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脱蛋白纯化表征 |
3.2 总多糖提取条件筛选 |
3.3 单体多糖的分离纯化 |
3.4 不同pH条件下单体多糖提取效率比较 |
3.5 细胞毒性试验 |
3.6 多糖组分体外抗病毒活性评价 |
3.6.1 多糖组分对p27 抗原表达的影响 |
3.6.2 qPCR方法检测多糖组分病毒拷贝量 |
3.7 单体多糖分子量及其分布 |
3.8 单体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
3.9 单糖组成的测定 |
3.10 单糖组成相对含量 |
3.11 三螺旋结构的测定 |
3.12 NaOH处理PPP-2 抗病毒活性研究 |
4 讨论 |
第三章 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制备及抗ALV-J活性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病毒与动物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CS-PPPs NPs)制备 |
2.1.1 壳聚糖空白纳米药物(CS NPs)制备 |
2.1.2 载药纳米药物(CS-PPPs NPs)制备 |
2.2 CS-PPPs NPs体外表征 |
2.2.1 透射电镜表征 |
2.2.2 粒径及分布表征 |
2.2.3 包封率测定 |
2.2.4 载药量测定 |
2.2.5 体外释放试验 |
2.3 CS-PPPs纳米药物体外评价 |
2.3.1 细胞毒性试验 |
2.3.2 细胞荧光标记试验 |
2.3.3 体外抗病毒活性试验 |
2.4 纳米药物体内评价 |
2.4.1 纳米药物体内代谢行为研究 |
2.4.2 ALV-J体内感染模型建立及分组 |
2.4.3 泄殖腔排毒监测 |
2.4.4 大体剖检 |
2.4.5 组织病理观察 |
2.4.6 mRNA水平检测血浆病毒载量 |
2.4.7 免疫器官指数 |
2.4.8 白细胞检测 |
2.4.9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LTR)测定 |
2.4.10 血清中IL-2和IFN-γ分泌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流出曲线图 |
3.2 制备工艺筛选 |
3.2.1 壳聚糖浓度筛选 |
3.2.2 TPP比例筛选 |
3.2.3 多糖占壳聚糖浓度筛选 |
3.3 体外释放试验 |
3.4 纳米药物体外评价 |
3.4.1 纳米药物细胞毒性试验 |
3.4.2 体外荧光标记 |
3.4.3 体外抗病毒活性试验 |
3.5 纳米药物体内试验 |
3.5.1 纳米药物体内代谢行为研究 |
3.5.2 临床症状 |
3.5.3 泄殖腔排毒监测 |
3.5.4 大体剖检 |
3.5.5 组织病理观察 |
3.5.6 纳米药物对ALV-J在鸡体复制的影响 |
3.5.7 免疫器官指数 |
3.5.8 白细胞检测 |
3.5.9 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测定 |
3.5.10 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浓度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抗体靶向的壳聚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增强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病毒与动物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基于抗体靶向的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Ab-CS-PPPs NPs)制备 |
2.1.1 壳聚糖抗体(Ab-CS)复合物的制备 |
2.1.2 Ab-CS-PPPs NPs制备 |
2.2 Ab-CS-PPPs NPs理化表征 |
2.2.1 红外光谱表征 |
2.2.2 透射电镜(TEM)表征 |
2.2.3 粒径及分布表征 |
2.2.4 包封率及载药量测定 |
2.2.5 体外释放试验 |
2.3 Ab-CS-PPPs NPs体内外ALV-J靶向试验 |
2.3.1 Ab-CS-PPPs NPs细胞靶向研究 |
2.3.2 Ab-CS-PPPs NPs体内靶向组织分布研究 |
2.3.3 Ab-CS-PPPs NPs体内靶器官抑制ALV-J复制研究 |
2.4 Ab-CS-PPPs NPs毒理及代谢研究 |
2.4.1 细胞毒性研究 |
2.4.2 Ab-CS-PPPs NPs体内代谢研究 |
2.5 Ab-CS-PPPs NPs体内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
2.5.1 Ab-CS-PPPs NPs体外抗病毒活性表征 |
2.5.2 ALV-J体内感染模型建立及分组 |
2.5.3 泄殖腔排毒监测 |
2.5.4 大体剖检及组织病理观察 |
2.5.5 血浆病毒载量检测 |
2.6 Ab-CS-PPPs NPs缓解ALV-J免疫抑制研究 |
2.6.1 免疫器官指数 |
2.6.2 白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LTR)测定 |
2.6.3 血清中IL-2和IFN-γ分泌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b-CS-PPPs NPs理化表征 |
3.1.1 Ab-CS复合物制备及红外表征 |
3.1.2 Ab-CS-PPPs NPs粒径、包封率及载药量表征 |
3.1.3 Ab-CS-PPPs NPs形态及粒径表征 |
3.1.4 体外释放试验 |
3.2 Ab-CS-PPPs NPs体内外ALV-J靶向试验 |
3.2.1 Ab-CS-PPPs NPs细胞靶向研究 |
3.2.2 Ab-CS-PPPs NPs体内靶向组织分布研究 |
3.2.3 Ab-CS-PPPs NPs体内靶器官抑制ALV-J复制研究 |
3.3 Ab-CS-PPPs NPs毒理及代谢研究 |
3.3.1 Ab-CS-PPPs NPs细胞毒性试验 |
3.3.2 Ab-CS-PPPs NPs体内代谢行为研究 |
3.4 Ab-CS-PPPs NPs体内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
3.4.1 体外抗病毒活性 |
3.4.2 临床症状 |
3.4.3 泄殖腔排毒监测 |
3.4.4 大体剖检 |
3.4.5 组织病理观察 |
3.4.6 血浆病毒载量 |
3.5 Ab-CS-PPPs NPs缓解ALV-J免疫抑制研究 |
3.5.1 免疫器官指数 |
3.5.2 白细胞检测 |
3.5.3 抗体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LTR测定 |
3.5.4 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浓度测定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壳聚糖自组装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对活性物质的缓控效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食源性活性物质的吸收困境 |
1.1.1 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 |
1.1.2 食源性活性物质小肠上皮完整吸收概述 |
1.2 食源性活性物质递送体系概述 |
1.2.1 多糖递送体系 |
1.2.2 蛋白递送体系 |
1.2.3 多糖-蛋白递送体系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对蛋清源活性肽的递送作用研究 |
2.1 材料及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分子量蛋清肽的制备 |
2.2.2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3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对蛋清肽的包埋 |
2.2.4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的鉴定 |
2.2.5 蛋清肽游离氨基基团的鉴定 |
2.2.6 蛋清肽表面疏水性测定 |
2.2.7 体外胃肠模拟消化 |
2.2.8 大鼠外翻肠囊吸收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因素对制备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的影响 |
2.3.2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对蛋清肽的包埋率及包埋能力研究 |
2.3.3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包埋蛋清肽后粒径和电位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5 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结果 |
2.3.6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对蛋清肽的促吸收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L-精氨酸/L-赖氨酸改性壳聚糖-酪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对活性物质的递送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Arg/Lys-CS的制备与鉴定 |
3.2.2 NaOH改性酪蛋白的制备 |
3.2.3 Arg/Lys-CS-CA纳米颗粒的制备与鉴定 |
3.2.4 Arg/Lys-CS-CA纳米颗粒的黏膜粘附性评价 |
3.2.5 Arg/Lys-CS-CA纳米颗粒对蛋清混肽和姜黄素的包埋特性研究 |
3.2.6 DSC分析 |
3.2.7 XRD分析 |
3.2.8 体外缓释效果 |
3.2.9 蛋清混肽和姜黄素生物利用度 |
3.2.10 姜黄素血清-时间动力学曲线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rg/Lys-CS的结构鉴定 |
3.3.2 Na OH修饰CA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
3.3.3 Arg/Lys-CS慢性毒性试验结果 |
3.3.4 Arg/Lys-CS-CA纳米颗粒胶体特性表征 |
3.3.5 Arg/Lys-CS-CA纳米颗粒的贮藏稳定性 |
3.3.6 黏膜粘附性评价 |
3.3.7 包埋率和包埋能力分析 |
3.3.8 Arg/Lys-CS-CA纳米颗粒的包埋作用机理 |
3.3.9 Arg/Lys-CS-CA纳米颗粒的体外缓释作用 |
3.3.10 蛋清肽和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 |
3.3.11 Arg/Lys-CS-CA纳米颗粒对活性物质的促吸收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N-乙酰-L半胱氨酸/L-半胱氨酸改性壳聚糖-酪蛋白纳米颗粒对活性物质的递送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NAC/CYS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
4.2.2 NaOH改性酪蛋白的制备 |
4.2.3 蛋清肽的制备 |
4.2.4 NAC/CYS-CS-CA纳米颗粒的制备与鉴定 |
4.2.5 NAC/CYS-CA纳米颗粒对蛋清肽和姜黄素的包埋作用分析 |
4.2.6 NAC/CYS-CS-CA纳米颗粒对蛋清肽和姜黄素的体外缓释作用研究 |
4.2.7 NAC/CYS-CS-CA纳米颗粒对活性物质的促吸收作用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AC/CYS-CS的制备与鉴定 |
4.3.2 NAC-CS-CA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胶体特性表征 |
4.3.3 CYS-CS-CA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胶体特性表征 |
4.3.4 NAC/CYS-CS纳米颗粒的贮藏稳定性 |
4.3.5 NAC/CYS-CS-CA纳米颗粒对疏水及亲水活性物质的包埋特性 |
4.3.6 NAC/CYS-CS-CA纳米颗粒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7 NAC/CYS-CS-CA纳米颗粒对活性物质的体外释放特性 |
4.3.8 NAC/CYS-CS-CA纳米颗粒对活性物质的促吸收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N-乙酰-L-半胱氨酸/L-半胱氨酸改性壳聚糖-β-乳球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对活性物质的递送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NAC/CYS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
5.2.2 NAC/CYS-CS-β-lg纳米颗粒的制备与鉴定 |
5.2.3 蛋清源活性肽的制备 |
5.2.4 NAC/CYS-CS-β-lg纳米颗粒对活性物质的包埋作用分析 |
5.2.5 分子对接分析 |
5.2.6 体外缓释作用研究 |
5.2.7 蛋清源活性肽及姜黄素跨膜转运研究 |
5.2.8 RP-HPLC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AC/CYS改性壳聚糖的鉴定 |
5.3.2 NAC/CYS-CS-β-lg纳米颗粒胶体特性研究 |
5.3.3 NAC/CYS-CS-β-lg纳米颗粒对活性物质的包埋率及包埋能力 |
5.3.4 β-lg与活性物质的分子对接分析 |
5.3.5 β-lg与活性物质的光谱分析 |
5.3.6 FTIR分析 |
5.3.7 NAC/CYS-CS-β-lg纳米颗粒对活性物质的可控缓释 |
5.3.8 Caco-2细胞单层膜跨膜转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糯性玉米淀粉糊抗老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糯玉米生产及加工利用 |
1.1.1 糯玉米 |
1.1.2 糯玉米制品及其加工利用现状 |
1.1.3 糯性玉米淀粉 |
1.2 糯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 |
1.2.1 淀粉的糊化 |
1.2.2 淀粉的老化 |
1.3 国内外淀粉抗老化的方法研究进展 |
1.3.1 酶法修饰 |
1.3.2 物性修饰 |
1.3.3 化学修饰 |
1.4 即食方便粥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酶法改性对糯性玉米淀粉糊抗老化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α-淀粉酶对糯性玉米淀粉糊稳定性及黏度的影响 |
2.3.2 β-淀粉酶对糯性玉米淀粉糊稳定性及黏度的影响 |
2.3.3 复合酶制剂的响应面分析 |
2.3.4 酶改性前后糯性玉米淀粉糊流变特性分析 |
2.3.5 酶改性前后糯性玉米淀粉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添加剂对糯性玉米淀粉糊抗老化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检测指标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一添加剂对淀粉糊稳定性影响 |
3.3.2 复合添加剂对糯性玉米淀粉糊稳定性的响应面分析 |
3.3.3 响应面试验优化稳定剂配方的验证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抗老化应用试验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淀粉酶和添加剂在糯玉米粥中的抗老化应用试验 |
4.3.2 糯玉米粥风味调配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4.3.3 糯玉米粥风味调配的正交试验结果 |
4.3.4 理化指标检验 |
4.3.5 抗老化指标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茶多酚-壳聚糖纳米缓释体系的纳米纤维素/淀粉活性包装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活性包装 |
1.1.1 抗菌活性包装 |
1.1.2 抗氧化活性包装 |
1.1.3 茶多酚在活性包装中的应用 |
1.2 淀粉基生物聚合物 |
1.2.1 淀粉的组成与结构 |
1.2.2 淀粉的糊化特性 |
1.2.3 淀粉在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 |
1.3 纳米纤维素及其增强作用分析 |
1.3.1 纳米纤维素来源及类型 |
1.3.2 纳米纤维素对聚合物的增强作用 |
1.4 纳米缓释体系 |
1.4.1 纳米缓释载体概述 |
1.4.2 壳聚糖在纳米缓释体系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立题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种非木材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增强作用比较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不同种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2.2.4 含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纳米纤维素的淀粉膜的制备 |
2.2.5 纳米纤维素的TEM检测 |
2.2.6 纳米纤维素的AFM检测 |
2.2.7 纳米纤维素羧基含量的测定 |
2.2.8 纳米纤维素聚合度的测定 |
2.2.9 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XRD检测 |
2.2.10 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FTIR检测 |
2.2.11 复合膜的TG检测 |
2.2.12 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检测 |
2.2.13 复合膜的透湿透氧性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纤维素形态分析 |
2.3.2 纳米纤维素聚合度及羧基含量分析 |
2.3.3 纳米纤维素XRD分析 |
2.3.4 纳米纤维素红外分析 |
2.3.5 纳米纤维素对淀粉膜的热稳定性增强作用比较研究 |
2.3.6 纳米纤维素对淀粉膜的机械增强作用比较分析 |
2.3.7 纳米纤维素对淀粉膜的阻湿阻气性增强作用比较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载茶多酚的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载茶多酚的壳聚糖纳米粒子的优化制备 |
3.2.4 标准曲线的测定 |
3.2.5 粒径及zeta电位测试 |
3.2.6 装载率及包封率测试 |
3.2.7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3.2.8 红外测试 |
3.2.9 缓释行为模拟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标准曲线测定结果 |
3.3.2 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对生成纳米粒子的影响 |
3.3.3 茶多酚浓度对生成纳米粒子的影响 |
3.3.4 反应pH对生成纳米粒子的影响 |
3.3.5 载茶多酚的壳聚糖纳米粒形态分析 |
3.3.6 载茶多酚的壳聚糖纳米粒红外分析 |
3.3.7 载茶多酚的壳聚糖纳米粒缓释行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缓释茶多酚的纳米纤维素/淀粉复合膜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内容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复合膜的制备 |
4.2.4 复合膜的SEM测试 |
4.2.5 复合膜的红外测试 |
4.2.6 复合膜的透明度测试 |
4.2.7 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
4.2.8 复合膜的抗氧化性能测试 |
4.2.9 复合膜的抑菌圈测试 |
4.2.10 复合膜的抑菌率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分析 |
4.3.2 复合膜的红外分析 |
4.3.3 复合膜的透明度分析 |
4.3.4 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4.3.5 复合膜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4.3.6 复合膜的抗菌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纳米透明隔热防辐射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透明隔热涂料概述 |
1.1.1 隔热涂料的基本概念 |
1.1.2 纳米涂料的特殊性能 |
1.2 透明隔热涂料 |
1.2.1 氧化铟锡涂料 |
1.2.2 掺杂氧化锡涂料 |
1.2.3 掺杂氧化锌涂料 |
1.3 透明隔热涂层材料的制备技术 |
1.3.1 纳米粒子的制备 |
1.3.2 透明隔热涂料的分散与制备 |
1.3.3 透明隔热涂层的制备方法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ATO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
2.2.2 制备原理 |
2.2.3 制备方法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TO纳米粉体制备方法的选择 |
2.3.2 ATO纳米粉体的热重-差热分析 |
2.3.3 锑掺杂量对ATO纳米粉体结构的影响 |
2.3.4 煅烧温度对ATO纳米粉体结构的影响 |
2.3.5 煅烧时间对ATO纳米粉体结构的影响 |
2.3.6 红外光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纳米ATO水性浆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
3.2.2 制备方法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H值对浆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
3.3.2 球磨速度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3.3.3 球磨时间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3.3.4 超声分散时间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3.3.5 分散剂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3.3.6 纳米ATO浆料的透光性与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4 纳米ATO透明隔热防辐射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
4.2.2 制备方法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涂料树脂的选择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3.2 纳米ATO浆料的用量对涂料透光性能的影响 |
4.3.3 涂膜厚度对透光性与隔热性的影响 |
4.3.4 涂料的隔热性能与透光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平菇多糖的磷酸化修饰及其结构、肝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多糖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
1.2.1 多糖的硫酸酯化修饰 |
1.2.2 多糖的磷酸酯化修饰 |
1.2.3 多糖的羧甲基化修饰 |
1.2.4 修饰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POP磷酸化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POP粗品的提取 |
2.3.2 POP的磷酸酯化 |
2.3.3 磷酸根含量的测定 |
2.3.4 单因素试验 |
2.3.5 正交试验设计 |
2.3.6 结果分析 |
2.4 试验结果 |
2.4.1 磷酸根标曲的绘制 |
2.4.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4.3 正交试验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POP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初探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DEAE纤维素柱层析 |
3.3.2 G-100凝胶柱层析 |
3.3.3 紫外光谱扫描 |
3.3.4 刚果红试验 |
3.3.5 红外光谱检测 |
3.3.6 环境扫描电镜 |
3.3.7 分子量的测定 |
3.3.8 单糖组成的测定 |
3.4 试验结果 |
3.4.1 POP和PPOP的DEAE纤维素柱层析 |
3.4.2 POP和PPOP的G-100凝胶柱层析 |
3.4.3 POP和PPOP的紫外光谱分析 |
3.4.4 POP和PPOP的刚果红试验分析 |
3.4.5 POP和PPOP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6 环境扫描电镜 |
3.4.7 PPOP的分子量测定 |
3.4.8 PPOP的单糖组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POP的体外抗氧化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清除DPPH自由基 |
4.3.2 清除羟基自由基 |
4.3.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4.3.4 清除ABTS~+ |
4.3.5 还原力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DPPH清除能力 |
4.4.2 OH清除能力 |
4.4.3 O_2~-·清除能力 |
4.4.4 ABTS~+清除能力 |
4.4.5 总还原力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POP和PPOP对小鼠的肝保护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试剂 |
5.2.3 试验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试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5.3.2 称量体重 |
5.3.3 肝脏指数测定 |
5.3.4 血液的收集 |
5.3.5 血清的分离 |
5.3.6 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检测 |
5.3.7 肝匀浆的制备 |
5.3.8 血清指标的测定 |
5.3.9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POP和PPOP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5.4.2 POP和PPOP对小鼠血液的影响 |
5.4.3 POP和PPOP对小鼠肝脏指数的影响 |
5.4.4 POP和PPOP对血脂的影响 |
5.4.5 POP和PPOP对血清中ALT、AST和AKP的影响 |
5.4.6 POP和PPOP对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
5.4.7 小鼠肝组织的HE染色切片观察 |
5.4.8 小鼠油红染色切片观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直链淀粉对交联反应的影响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淀粉的基本理化性质 |
1.3 淀粉的分类 |
1.3.1 普通玉米淀粉 |
1.3.2 蜡质玉米淀粉 |
1.3.3 高直链玉米淀粉 |
1.4 淀粉改性 |
1.4.1 生物技术改性 |
1.4.2 物理改性 |
1.4.3 化学改性 |
1.4.4 酶法改性 |
1.5 交联改性 |
1.5.1 三氯氧磷和三偏磷酸钠的化学结构 |
1.5.2 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 |
1.5.3 交联淀粉的表征 |
1.5.4 交联玉米淀粉的应用 |
1.6 本课题立题依据、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目标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淀粉-碘法检测交联淀粉交联度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以不同晶型的淀粉为原料制备交联淀粉 |
2.3.2 淀粉的颗粒形貌分析 |
2.3.3 沉降积 |
2.3.4 淀粉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
2.3.5 粘度特性分析 |
2.3.6 比色法检测交联度 |
2.3.7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颗粒形貌观察 |
2.4.2 粘度法表征淀粉的交联度 |
2.4.3 沉降积法表征淀粉的交联度 |
2.4.4 磷含量法表征淀粉的交联度 |
2.4.5 淀粉-碘法表征淀粉交联度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直链淀粉含量对交联反应效率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交联淀粉的制备 |
3.3.2 淀粉的颗粒光学显微分析 |
3.3.3 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4 X衍射分析及相对结晶度的计算 |
3.3.5 碘亲和力分析 |
3.3.6 热力学分析 |
3.3.7 粘度特性分析 |
3.3.8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原淀粉及其交联淀粉的形貌特征和光学特征 |
3.4.2 淀粉晶型及结晶度分析 |
3.4.3 热力学分析 |
3.4.4 粘度特性分析 |
3.4.5 碘亲和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交联淀粉化学键及糊液粘度稳定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交联淀粉的制备 |
4.3.2 交联度检测 |
4.3.3 粘度特性分析 |
4.3.4 机械搅拌对粘度特性的影响 |
4.3.4.1 机械搅拌时间对粘度的影响 |
4.3.4.2 淀粉乳浓度对粘度的影响 |
4.3.4.3 机械搅拌速度对粘度的影响 |
4.3.4.4 处理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
4.3.5 糊化温度对原淀粉和交联淀粉粘度的影响 |
4.3.6 溶解度测定 |
4.3.7 碘亲和力分析 |
4.3.8 热力学分析 |
4.3.9 热台分析 |
4.3.10 统计学分析 |
4.4 交联淀粉化学键热稳定性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原淀粉和低交联淀粉的粘度特性 |
4.4.2 原淀粉和交联淀粉的糊化特性 |
4.4.3 原淀粉和交联淀粉在不同水浴温度下的碘亲和力 |
4.4.4 热力学性质分析 |
4.4.5 A-AP和AP-AP的热稳定性 |
4.5 交联淀粉糊液粘度稳定性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淀粉的颗粒形貌分析 |
4.5.2 热力学性质分析 |
4.5.3 粘度特性分析 |
4.5.3.1 浓度的影响 |
4.5.3.2 机械搅拌的影响 |
4.5.3.3 处理温度的影响 |
4.5.4 糊化温度对淀粉粘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光学法检测直链淀粉含量及异形淀粉颗粒的分离纯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
5.3.1.1 国标法 |
5.3.1.2 IOD法 |
5.3.2 X射线衍射分析及相对结晶度计算 |
5.3.3 热台分析 |
5.3.4 热力学分析 |
5.3.5 高温水浴协同酶处理 |
5.3.6 分离后异形淀粉颗粒的形态表征 |
5.3.7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
5.3.8 以高直链玉米异形淀粉颗粒为原料制备交联淀粉 |
5.3.9 膨胀力和溶解度测定 |
5.3.10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的偏光强度分析 |
5.4.2 IOD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实验机理 |
5.4.3 两种检测方法的关系构建 |
5.4.4 热力学分析 |
5.4.5 分离纯化后淀粉的颗粒形貌分析 |
5.4.6 分离纯化后淀粉颗粒的理化性质 |
5.4.7 全支化淀粉颗粒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粒径分布 |
5.4.8 膨胀力及溶解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三、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超低Ⅰ型三聚磷酸钠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三聚磷酸钠的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交实验 |
2.2 单因素实验 |
3 结论 |
四、影响三聚磷酸钠构型比例的因素及控制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基化学品关键催化过程的分子模拟及机理研究[D]. 崔子恒.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
- [2]松花粉多糖活性组分及其靶向纳米药物抗ALV-J活性研究[D]. 崔文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3]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4]壳聚糖自组装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对活性物质的缓控效用[D]. 杜志阳. 吉林大学, 2020(03)
- [5]糯性玉米淀粉糊抗老化研究与应用[D]. 武庆阔.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6]基于茶多酚-壳聚糖纳米缓释体系的纳米纤维素/淀粉活性包装膜的研究[D]. 刘雅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纳米透明隔热防辐射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春晓. 重庆科技学院, 2019(10)
- [8]平菇多糖的磷酸化修饰及其结构、肝保护作用的研究[D]. 张扬.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直链淀粉对交联反应的影响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D]. 寇婷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超低Ⅰ型三聚磷酸钠制备工艺研究[J]. 郑旺,曾敏,张亚娟. 无机盐工业,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