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北少数民族赫哲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产生了颇具特色的渔猎生产为核心的精神信仰,其中以虎的崇拜较为突出。赫哲族崇拜虎,一方面源于其社会生产落后,极大限制了其对世界万物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也源于赫哲族对虎的依赖,以及内心对它所拥有威力的折服。赫哲族的虎崇拜反映在本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以及生产、生活中。通过对赫哲族虎崇拜的研究,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对于保护和传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赫哲族;虎;崇拜
北方民族多信仰萨满教,赫哲族也不例外。萨满教信仰神灵,认为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由神灵所控,因此赫哲族社会中的一切大小事务都由神灵来主宰,而神灵存在于周围自然万物之中。这种“泛灵”和“物活”致使赫哲族崇拜自然万物的神灵,因此出现“‘天神’、‘火神’、‘山神’、‘吉星神’……其信仰、崇拜由天空、岛屿、陆地、河川、动植物等,无所不包”[1]。由于赫哲族所居地区多虎兽常出没的丛山峻岭,虎无论从外形还是精神蕴含都决定了赫哲族生产、生活中对虎的崇拜之情。
一、赫哲族虎崇拜的缘由
(一)对自然万物崇拜的原始信仰
作为古老的农业大国,很早就产生动物信仰。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处处可见以半人半兽为形象出现的神灵。如流传甚早的“女娲造人”的民间传说中的“女娲”就是“人面蛇身”的女神的形象。在我国古代祖先经常饱受禽兽蚊虫的侵扰,轻则毁坏良田、吞吃牲畜,重则夺取人们性命,因此“远在三千年前就有祭祀猫虎以谢其除田鼠野猪,进行祈禳、祷害虫不降灾的原始信仰形式”[2]。
东北赫哲族傍山依水,山中多兽、水中富鱼,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赫哲族形成典型的渔猎生产方式,以自然攫取型为主,“赫哲族主要靠自然界的恩赐而活着,基本上没有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能力”[3]。源于对自然万物的认知所限,赫哲族崇拜具有神秘色彩的动物和植物,尤以动物为甚。而每种动物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神灵,而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与动物和平相处且尊重动物神灵,“动物是人不可缺少的必要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人类来说,就是神”[4]。
传统的地理水纹记号主要以地图图例为主,不能满足我国水利建设的需要。世界各地的地理水纹记号大同小异、种类繁多,我国的现代地理水纹记号虽然与之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差异。地理水纹记号覆盖面比较广,内容比较丰富,种类比较繁多,而针对水利的水纹记号又具有不规范、不全面等特点,不利于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建设。
渔猎为生的东北少数民族,与动物关系极为密切。凶猛的动物虽然给人类带来威胁,但更重要的还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而某些动物的皮毛和内脏也是人类衣饰、药材之源,尤其是赫哲族在早年缺衣少穿的年代,更是把动物的皮毛作为服饰的主要来源。夏季穿鱼皮衣裤,脚蹬鱼皮靰鞡;冬季穿貂皮大哈、兽皮靰鞡。
传统的营销战略长期聚焦于交易和关系,而创业营销的关注点是创新价值创造,并把价值创造设定为交易和关系的前提。营销人员的任务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更强调开发客户价值来源,并创建独特的资源组合以产生新的价值。“三只松鼠”的创业营销战略重新定义了电商与顾客的关系,将“主人与宠物”的萌式关系引入到电商客服和顾客中,每一次交易都是松鼠们为主人尽心尽力服务的过程,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而又愉悦的购物体验,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和意想不到的附加价值成为了提高新创企业绩效的核心关键因素。新创企业绩效的好坏就决定了新创企业发展的好坏,三只松鼠的创业营销战略对新创绩效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
虽然以勇敢无畏著称的赫哲族在面对猛兽也存在内心的恐惧,但更重要的是对它们生存的依赖,因此在赫哲族精神世界上就产生对某些具有威力色彩的动物崇拜,对它们的崇拜浓厚就会上升至崇拜每种动物神,这反映了赫哲族社会原始宗教意识——万物神创论。在赫哲族崇拜的动物中,具有超凡力量、山林之王的虎无疑成为首选。
由于4个指标的决策权η1<η4<η2=η3,且Ca2与Ca3的断点个数相同,所以原始决策表存在2条离散化路径:a1→a4→a3→a2(路径1)和a1→a4→a2→a3(路径2),最终得到的2个离散化后的决策表如表4和表5所示。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放管服”改革进行了系列部署,进一步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环境,税务机关不断通过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在后续管理上做“加法”,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放管服”工作取得实际性成效,注重服务是当前税收工作的大趋势。“放管服”工作要求精简涉税资料的报送并改革税收管理员制度,对过去的征管方式进行重新洗牌,要求税务机关着力思考在“放得开”的同时又如何能“管得住”。在服务为主的税收大环境下,如何合理协调好税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仍需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
(二)虎与传统生产方式密不可分
赫哲族之所以崇拜虎,是因为虎非常强悍凶猛,把民族最高的精神寄托赋予虎的身上并称其为神,是希望赫哲族能够像虎一样具有强壮的身体、强大的能力,以及在山林中不可侵犯的权威影响力。
在诸多崇拜的动物中,赫哲族尤其崇拜虎,也流传不少关于虎的神话传说中,普遍将虎尊称为“山神爷”,这也是与赫哲族所从事的狩猎传统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的。在赫哲族眼里,虎就是统领山林一切生物的“山神爷”,赫哲族要想生存必须依赖于“山神爷”的恩赐。赫哲族猎人在山林里奔波的日子,是否出猎顺利,是否能捕捉到猎物,在一定程度上要看运气如何,而这运气则是看“山神爷”——老虎的心情,因此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决定了赫哲族对虎的崇拜。
互联网金融简言之是将金融功能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依托云计算在互联网平台形成的金融服务体系。互联网金融在人们普遍认识和接受互联网的基础上,将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结合,形成的满足目前市场需求的新型金融模式,其本质是金融,媒介是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发展快、覆盖率高、效率高、成本低,明显弥补了传统金融市场的短板[1]。但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短,模式尚存在漏洞,如管理弱,风险管控困难,目的不明确等缺点。
凶神恶煞的虎的原始形象由于具有了保佑生产、平安的蕴意而变得人性化,在赫哲族民间传说《山神爷》中,有这样的一则故事:
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赫哲族对虎的崇拜也与民族认同感的强化结合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全体赫哲族早已认可虎对本民族的特殊意义,因此逐渐把对虎的崇拜加以固定在民族风俗之中,以此强化赫哲民族认同。
有一个老虎的爪上扎了木刺,无法自拔,就来到山屋将爪子从窗中伸进屋里求助于“老玛玛”。“老玛玛”给它把刺拔出来,此后,老虎为了报恩,给老“玛玛”送来好多猎获的野猪和狍子。[6]
炳发呀!我今年是十九岁了,我难道一点儿不知道吗?每次看到天上的月亮圆了,花园里的花开了,想起我们的青春年少……
因此,凶恶无比的老虎成为“山神爷”以后,在赫哲族人眼里是爱护人类、保护人类、福泽四方的“神”。在这则故事中,“山神爷”将野物送给“老玛玛”是对“老玛玛”的感恩之情。由于赫哲族早年地广人稀、生产工具粗陋,生产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常常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拥有莫大威力的“山神爷”身上,而“山神爷”掌控着赫哲族子孙的口粮问题,自然就成为赫哲族崇拜的首要对象。
“青楞”特别喜欢欺负村里的老实人,自己喂的牛经常吃别人家的庄稼,还死不认账。2004年,“青楞”家喂养的狗咬死了张新富的羊,张新富年纪较大,前去讲理,结果“青楞”死活不承认狗是自己的。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诬陷“青楞”,张新富跪立在“青楞”家门前“赌咒”,“青楞”不仅不予理睬,反而坐在自家房间里与儿子喝酒聊天。烈日当头,不料张新富突发脑溢血身亡。为了及时解决纠纷,防止门头闹事,村干部请来派出所的民警调解纠纷,“青楞”最终向张新富的家属赔偿了3000元。
二、赫哲族虎崇拜的习俗与禁忌
(一)对“山神爷”的崇拜
对虎的尊奉,在全国各个地区处处可见,因此流传范围甚广。在黑龙江沿岸萨卡奇——阿梁村遗留着非常珍贵的岩画,其中有一幅画就是逼真的虎像,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北方少数民族都有关于对老虎的崇拜,并尊奉为“山神爷”。每当赫哲族猎手进入一处新开发的猎场时,必不可少第一件事就是要向“山神爷”祭拜,祈祷让“山神爷”保佑赫哲族猎民们都能够打到猎物,不空手而归。因此猎民们在每次进山捕猎之前都必须要举行祭“山神爷”仪式。仪式由年长且德高望重的劳德玛法主持,劳德玛法是赫哲族部落的精神核心和领袖,富有丰富的渔猎经验。每次祭拜“山神爷”劳德玛法都要“竖上篝火剩余的木棍,率其狩猎成员跪求山神爷说:‘保佑我们打围(狩猎)顺顺当当的,快当些(多得猎物之意),有些年轻人,如果有说咸说淡(说怪话),山神爷要多担当些(原谅之意)’”[7]。
如果在上山打猎的路途中碰见大树墩子也得向其叩头祭拜。因为在赫哲族眼里大树墩子是山林里特别设立给“山神爷”休息就坐的,凡人不但不能坐,而且还要对其尊敬。因此在狩猎的过程中处处以尊奉“山神爷”为先,要低声谨慎说好话,千万别惹怒了“山神爷”。
赫哲族对虎的崇拜,并不亚于熊,甚至在某些赫哲族部落还要更甚于崇拜熊。赫哲族猎手每次进山打猎,都要祭拜山神——虎大人。为了表示对虎的崇拜,赫哲族猎手开始打猎时都要在山口长得最大的树的树枝上悬挂红布条并贡献酒肉,磕头祭拜,祈祷山神保佑打猎顺利、有所收获。
在赫哲族神话中也是崇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观念,而神化了的虎,也有善恶之分。赫哲族能够把虎作为“山神爷”来尊奉,并不仅仅因为虎具有强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认为虎像人一样,具有善良的一面。如赫哲族民间神话《北虎》就讲到:
“‘额地’(丈夫)出于好奇从山里捡回一只虎崽,‘阿斯恩’(媳妇)用自己的奶水将它喂养成活,夫妇俩把小虎当成亲儿子一样喂养长大。后来在一次外出中,夫妇俩及村民遭遇狼袭,在即将成为狼食物之时的紧要关头,‘虎儿子’出现咬死了头狼,把夫妇俩从狼口中救下来。又在一次强盗侵袭时,‘虎儿子’救下妹子,又找来群虎咬死了所有的强盗,而‘虎儿子’却在救妹之时中了强盗数箭,伤势过重的它倒在‘额莫’(虎妈妈)的怀中死去。”[8]
这则故事强调了“山神爷”并不是无情无义的,而是具有人类感情,且是以德报恩、扬善惩恶的代表。“世间的恶,不是生来固有的。它是因环境和思想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观念和结果。在根深蒂固的观念里,虎是凶恶的,是害人的,人们便对其恐惧,恐惧在无奈之下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由无奈的恐惧变成了敬畏,由敬畏变成了试图赞美和接近,由接近便自然产生善待,这就是人们对虎的认识的过程,而最终人们信仰老虎为‘山神爷’。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与恶,扬善弃恶。尽管它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9]
在赫哲族神话传说里处处可见关于虎崇拜的内容,并普遍流传。著名的人类学家施腾伯格在《关于基利亚克人、奥罗奇人、戈尔德人①、涅基达尔人、阿伊努人著作与资料集》一书中就记载流传于当地的关于赫哲族虎崇拜的神话传说:“在黑龙江下游哈巴罗夫斯克附近的阿克坚哈拉,有一个姑娘在山林中与虎相交而成了虎的妻子,并生下一子取名为阿克坚卡,意思是由虎所生。孩子长大后成为好猎手,娶妻生了好多儿子,这一族就叫阿克坚哈拉,族中的人都是他的后代。讲故事的人是该族的族长,他说这就是我们这一族不怕虎、虎也不祸害我们的原因。如果打猎时不经意遇上虎,我们只要站起来冲着它一扬脸,老祖宗就会认出我们来,于是它准会跑开”。
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20平方米,并设不少于4行的保护区。实收中间3行(面积12平方米)全部果穗,风干脱粒后称籽粒重量,测含水量,折成14%水分计产,与对照品种比较计算增(减)产百分率。
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有利用浮标站进行观测,用较长时间内观测到的大风数据与陆地数据进行对比,找出海面风与陆地风之间的关系,得到由陆地风推导出海面风理论模式或半经验模式[4]。国内对海风的研究也并非停滞不前,黄容曾根据大尺度背景地转风将海风分为7个类型,建立了预报青岛夏季近岸海风的统计分型方法[5]。
“老玛玛”无意间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但知恩图报的老虎却感恩不忘,涌泉相报。虽然在人们的印象中老虎是凶恶的形象,惹怒它能够招致杀身之祸,同时它又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成为一山之王;但是再强盛的凶恶野兽也有自己的困难,当困难不能自己克服解决时,它就投向人类求助。受到人类帮助后的虎,具备了人的品性,具备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品德,这也是赫哲族理想中恶转化为善的愿望。
(二)对猎虎的禁忌
赫哲族对虎崇拜禁忌很多,例如,对虎不能直呼其大名,要尊称为 “昂巴”、“山神老爷”等。即使在山林中看到虎的踪迹,也要绕道避之;在打猎的过程中若是遇到老虎,还要退避三分,更不许猎虎。在赫哲族历史上,对于虎的猎捕是禁止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猎虎是民族的禁忌;但是不巧碰见老虎而来不及躲避时,要机智应变采取办法来逃脱。而由于自保而不得不伤害它时,就要采取事后“赎罪”的仪式,以此来平息老虎的愤怒。如果在山林中发现了虎的踪迹,则应立即远远地避开。若是某个赫哲族猎手失手打死了老虎,则意味着厄运即将到临,随之而来的是夜不能寐的恐惧、担忧、苦恼和懊悔。在这种情况下,赫哲族则会认为,无意中打死老虎的猎手则会在某个晚上做个梦。梦中有一个穿着华丽的白胡子老头出现,他会指责这个鲁莽的猎手:“你为什么要打死我的儿子?你不该跟踪它的踪迹,走它走的那条路。你不该看它,如果远远看它,你该叩头向它致意。”说完这些话,白胡子老头还要把猎人狠狠地责骂一顿,而自知有罪的猎人则毕恭毕敬地在旁边听着,一言不发,低头认罪。
此书还记载在同一地区流传的一则故事,讲的是一家人夫妻女儿一齐进山打猎,不料山洪暴发冲走了他们的粮食和武器,就在饥饿疲乏奄奄待毙的时候,他们忽然想起何不求老虎保佑,便跪下大声祝祷:“老祖宗,你没见我们要饿死了吗?给我们送点吃的来吧!”只见树丛中立时窜出一只老虎,嘴巴叼着獐子,往地下一撂,便没了影儿。这家人不敢吃虎口里的食,老虎回过来口吐人言说:“快吃吧,别饿死。”回到家,这一家子想祭虎赎罪,族中有个老人梦见一白胡子老人对他说:“吃虎口里的食没有什么罪过,老虎不会生气的”。[10]
在美国和日本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国家环保部门充分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我们国家必须加强环境执法。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以立法形式使用法律手段,对企业污染物的处理和排放实行强制性管制,并处以同等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其次,它使用经济手段来使用补贴和补贴。税收,费用和排放交易系统形成对企业污染物处置的间接控制。通过加强环境执法和处罚,企业不得不承认环境问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让更多的企业关注环保,接受绿色管理的理念,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和责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这些惩罚决定一般为:失手打死老虎的猎人要贡献一些用于赎罪的供品。这些供品通常包括半桶或三桶的酒、2-3普特②的兽肉、鱼干、小米等。在指定的期限内,戴罪的猎手要把上述的这些赎罪供品上交给长者。长者用一只木制的船形的模型为载体,向其注上猎手贡献的半瓶酒,放上赎罪的供品,即鱼干、小米、兽肉等。做完这项工作后,全村参加赎罪仪式的所有人和戴罪的猎手都要来到阿克坚克人的神树下,向神树进行敬拜。此时,长者边开始祷祝:“老爷子,请不要生气,他打死你的孩子,是出于无意。下一次他会更谨慎的。这是他特为你摆下的酒宴。让我们一起喝吧,把过去的事忘掉吧!”祝毕,把装着供品的小船模型挂到树上,然后全体成员返回村子里。回到村子后便开始大摆酒席,酒宴开始后,挨罚的猎人首先跪在地上,把头盅酒敬给主事的年长者表示感谢。年长者接过酒杯后就说道:“以后再也不要伤害老爷子了。”挨罚的猎人表示坚决答应后,宴会开始热闹地进行。除了挨罚的猎人要滴酒不沾表示接受惩戒外,所有参加宴会的人都可以大吃大喝,把戴罪的猎手所交付的所有赎罪供品全部吃光喝光。
在上述仪式结束后,因失手打死老虎而受到惩处的赫哲族猎人若是自认为已经洗刷了罪行,摆脱了罪恶感,那么他就会在夜间安心熟睡不会再在梦中受到白胡子老头的指责。“可是如果赫哲人继续梦见那位白胡子老头,则他将认为赎罪的供物不够量,因此还须再举行一次赎罪的仪式。”[11]
三、赫哲族虎崇拜的意义
(一)赫哲民族认同的加强
源于对虎的崇拜,赫哲族关于虎的神话传说故事流传较多,如《玛夫卡》《虎儿子的故事》《山神爷》等是其代表性民族神话,这些关于老虎的神话老幼皆知,无人不晓。这些图腾神话传说,主要内容大多是讲述氏族的起源、部落的繁衍,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和浓厚的崇拜思想,一般都是赫哲族把虎视为本氏族的祖先,尊称为“老祖宗”。赫哲族氏族的产生一般是年轻女性与虎相结合繁衍生息下来的。这一方面说明了虎在赫哲族视为图腾的缘由;另一方面也看出与虎相结合的多为生育能力强的年轻女性,这从侧面体现了当时崇拜虎为图腾的时代背景为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赫哲族在氏族部落时期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为了保护、繁衍后代,赫哲族不得不向在陆地、水中、空中具有特殊能力的动物借助其保护力,视为本民族的图腾加以约定习俗。因此山林里强大威力的虎、熊;在原野中敏捷跳跃的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在空中自由翱翔的鹰隼都成为他们的祖先与保护神,正如弗雷泽所说,“个人和图腾之间的关联是一种自然利益的结合,图腾保护人们,而人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对它的崇拜。如果它是一种动物,那么,就禁止杀害它;如果它是一种植物,那么就禁止砍伐或收集它”[12]。
金樱子配方颗粒提取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指纹图谱研究…………………………………………………… 尚莹莹等(14):1922
(二)赫哲民族道德的规范
历史上虽然赫哲族没有创制民族文字,但是该民族的口头文学艺术却很发达。赫哲族中的口头文学艺术作品中就有很多以“老虎报恩”为主题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都注重对个人品德的自身修养,从小就教育孩童做人的准则,逐渐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协调赫哲族社会的人际关系。
如流传甚广的赫哲族神话《山神爷》,该神话故事由“赫哲族渔民吴连贵讲述,笔者采录于1980年10月26日,主要情节是:
做了类似这样的梦之后,鲁莽的猎人就要到阿克坚克氏族居住的村子去,向该村子中最年长的老人讲述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请求长者来给予帮忙。于是长者召集全阿克坚克氏族的全体成员举行氏族会议来专门讨论这件事情的处理。这时参加会议的成员则要对整个事情的经过加以质问,包括如何遇见的老虎,是否当时可以避开老虎?为什么要打死老虎?是否有必要打死老虎?当猎手详细陈述完事情的整个经过时,氏族成员还要经过严肃认真地讨论,最终根据事情的严重情况和讨论的结果而做出惩罚决定。
(1)时间——早先,一个秋天。
(2)地点——黑龙江边。
因此,“原始宗教产生以后最初时期,它主要反映着渔猎生活的困难,占重要地位的神灵是鱼兽类之神,其次是有关气象之类的神灵,如风、雨、雷、电之神。这些神灵所代表的正是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物质生活条件。”[5]
(3)人物——老太婆、老虎。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设计方案、技术方案中每个细节的优化,都要经过专家论证拍板。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每一个技术难题,随时请教专家现场讨论决定。盐环定扬水工程的高质量来自高标准,来自建设中的一丝不苟。
(4)经过—— A、老虎来找人拔刺。
B、老太婆帮助拔刺。
C、老虎驮野猪谢恩。
(5)结尾——养成供山神(即虎神)的习俗。”[13]
赫哲族以虎为崇拜对象,认为虎既是猛兽,也是合作的对象,要与之携手来共同开发未知而神秘的自然界。同时,也正因为虎具有强大的威力,还能够通人性、有良心,因此赫哲人以虎能够知恩图报的良好秉性来规范赫哲族社会道德规范,加强互助互爱、互帮互济的社会氛围,从而促进赫哲族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有序、协调地发展,收获和平与繁盛。
(三)赫哲民族精神的寄托
赫哲族对虎的崇拜是与渔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赫哲族是以渔猎为生的东北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因为地域僻远而具有独特的传统的渔猎文化,而对虎的崇拜正是赫哲族在古代渔猎生产艰苦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赫哲族崇拜熊、虎、鹿、鹰、鱼、树以及无生命的河、石等,这些均是与赫哲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万物。在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精神家园也苍白的时代,赫哲族祈求民族繁衍、生产丰收、生活安康、出行平安的心理就寄托在崇拜这些万物神灵之中。之所以崇拜这些万物,正是因为赫哲人在原始渔业生产生活之艰辛条件下,依靠个人力量难以抗拒自然灾害,期盼周围神灵给予超强力量,保佑子孙繁盛、种族繁衍。因此,赫哲族对虎的崇拜成为其精神的寄托,有效地缓解了当时赫哲族对自然的恐惧、生存的压力。
崇拜虎的习俗以及关于虎的神话传说更是广泛地流传在东北少数民族间,由于各民族的地理位置、文化习俗、人文环境的差异造成在崇拜虎神、敬拜山神、虎神传说的细节上稍有不同,各有千秋。但是无论从东北少数民族崇拜虎的缘由、风俗、禁忌还是崇拜虎的意义上看,都有着较为相似的内涵。尤其明清以来赫哲族社会不断涌入外来移民,因此包括赫哲族在内的东北少数民族在崇拜虎的习俗和禁忌上也逐渐体现出许多其他民族的共性,体现了赫哲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相融。
随着赫哲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精神文化水平也得到改善,赫哲族社会的原始宗教信仰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对虎的崇拜也逐渐有所淡化。尽管如此,虎崇拜仍然在赫哲族传统文化及宗教信仰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今在黑龙江省同江街津口赫哲族乡、抚远赫哲族乡仍有老人依然记得当年赫哲族对虎的崇拜风俗。
通过研究赫哲族的虎崇拜,有助于我们了解并感受赫哲族往昔的文化生活、精神信仰、民俗风情,这对保护和传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贾蕙宣.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27.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288.
[3]杨光,田丽华.地理环境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生态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
[4]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M].王复,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9:438-439.
[5]朱天顺.原始宗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24.
[6]王士媛,马名超.赫哲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15.
[7]孙玉民,孙俊梅.中国赫哲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92.
[8]王士媛,马名超,黄任远.赫哲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5-36.
[9]吴绍釚,元大非.慧语大全[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970.
[10]施腾伯格.关于基利亚克人、奥罗奇人、戈尔德人、涅基达尔人、阿伊努人著作与资料集[M].俄文版.哈巴罗夫斯克,1933:502.转引自:徐昌翰,黄任远.赫哲族文学[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39.
[11][俄] N·A·洛帕金.阿穆尔、乌苏里、松花江的果尔特人[M].海参崴:海参崴出版社,1922:206.
[12]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杨庸,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133.
[13]黄任远,黄永刚.虎熊神话和虎熊崇拜——黑龙江三小民族神话比较之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注释]
①戈尔德人:赫哲族的另一称呼。
②普特为旧俄制重量点位,一普特等于16.38公斤。
* [收稿日期]2018-11-18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第56批科学基金资助计划项目(LBH-214124);黑龙江省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61368)
[作者简介]田丽华(1964-),女,黑龙江虎林人,佳木斯大学学术理论研究部副编审。
[通讯作者]杨光(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博士,民族经济学博士后,哈尔滨商业大学商业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史、民族经济史。
[中图分类号]K89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9)01-0164-04
[责任编辑:黄儒敏]
标签:赫哲族论文; 崇拜论文; 山神论文; 老虎论文; 民族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民族学论文; 民族性论文; 民族心理论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中国博士后第56批科学基金资助计划项目(LBH-214124)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61368)论文; 佳木斯大学学术理论研究部论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商业经济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