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拒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江南士人,家族经营理念,士绅城居
文化拒斥论文文献综述
孙杰[1](2019)在《文化传统、政治态度与家族经营理念:明清江南士人拒斥城市的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恶城市是传统士人的文化传统之一。在明代中期以后城市文化日益繁荣的背景下,众多江南士人主动接续此种传统,并诉诸不入城市或城中营园的生活实践。受明清两朝士子不得议政政治导向、士人标榜清高及保全自我等因素的影响,明清士人政治意义上的"不入城市",意在展现"不与官府打交道"的姿态。在家族发展理念方面,士人也常反对城居。因为城居意味着家族成员无恒业,而城中人情淡薄、风气奢靡的生活状态也被认为不利于家族维系。(本文来源于《城市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陈宜芳[2](2016)在《启蒙理性的坚守与“不成熟状态”的拒斥——《文化研究与政治批评的重建》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研究与政治批评的重建》近期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陶东风先生近年来关于文化理论探索和文学批评实践的重要成果。作为国内文化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陶东风以充满人文现实关怀的批评,着力于对文化、文学以及政治的多方关注。在该书中,他一如既往的致力于(本文来源于《美育学刊》期刊2016年01期)
赖佳[3](2015)在《文化的拒斥:对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化转向”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持续炽热的文化研究使得文学理论批评完成了一次范式转型,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内部,它也是左派思潮的策略转向之一。但是在文化研究收获颇丰的同时,也进入了对它的反思期。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的症结在于它所彰显的各种具体文化和由此造成的"文化区分",正迫使人类社会逐渐走向分裂和差异,且远离对社会共性的追求。这一方面与文化的质性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后时代危机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鉴于此,应该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的这种病症加以及时觉察和反思,树立以社会共性价值观为主体的文化模式,以此对文化批评进行正确的定位与导向。(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张浩[4](2015)在《拒斥与融通: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策略——基于豫东淮北一带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后建设"时期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是社区文化建设。一方面传统乡村文化观念日渐式微,一方面新型社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使得社区居民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处于"文化真空"之中。理应基于"大传统"、"小传统"各自特点,立足于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迁的现实,从转变治理理念、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先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积极探寻乡村文化与社区文化之间彼此融通之路。(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5年05期)
田雪琴[5](2015)在《浅议奈保尔对文化故土的拒斥与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英国出现了许多后殖民时代的移民作家,其中维迪亚达尔·苏拉伊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 Naipaul,1932—)便是这一批人中的佼佼者。以马丁·阿米为代表的英国文学评论界将其与拉什迪、石黑一雄一起合称为"英国文坛移民叁雄",而在加勒比地区人民的眼中,他又是"加勒比文学之父"。特立尼达是奈保尔的出生地(但是他一直生长在印度人聚居的社区),印度是他的母(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5年11期)
张昕云[6](2014)在《兼容与拒斥:礼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设法治中国是习总书记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首次提出的一个法治建设新目标,是对自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方略的升级,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综合体。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构成了建设法治中国的两大重要支柱和改革内容,并且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这对我国法治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与此同时,在2013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叁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文播发。《决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共同推进,坚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通过这一决定我们明确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目标,看到了我国政府对建立法治社会的决心,也坚定了人民对中国法治的信心。中国的礼文化博大精深,建设法治中国就要植根我国本土文化,不能盲目学习西方法律思想。本文主要谈谈礼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的兼容与拒斥,文章除引言和结语部分,正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礼文化与中国法治建设之概述。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法治与我国法治的主要内容,礼文化的内涵以及和我国法治建设的联系。第二部分,礼文化与中国法治建设的拒斥。主要介绍了礼文化与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现在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礼文化与中国法治建设兼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介绍了现代法治建设必须要结合礼文化的原因。第四部分,礼文化与中国法治建设的兼容。主要介绍礼文化和我国法治建设在哪些地方兼容。未来应当如何更好的兼容。(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王添淼[7](2013)在《跨文化交往中的意义拒斥——国际汉语教师课堂评价语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语是国际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表达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发现,由于国际汉语课堂教学中师生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教师的某些课堂评价语往往会产生文化冲突,导致学生的某种意义拒斥,并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此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根据教育学和跨文化交往理论提出了国际汉语教师课堂评价语合理运用的有效策略,包括敞开心灵:教师的包容心;走进心灵:意义协商;完善自我:生成与发展。(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教育》期刊2013年02期)
张爱凤[8](2010)在《拒斥与认同——论《老大的幸福》中的文化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随着中国社会在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领域发生的剧变,相伴而生的是社会价值观念的突变。在强大的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之下,许多人已经被异化为埋头追逐经济利益的动物或个性单薄的单面人。信仰与精神寄托的缺失,使得当代人在现实面前很难(本文来源于《电视研究》期刊2010年08期)
郑褚[9](2010)在《文化相对主义拒斥科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和很多人所想象的不同,我们的前辈们在接受西洋新生事物上,并不像我们所以为的那样保守。然而,这样良好的开始很快就夭折了,由极端不自信而产生的文化相对主义对外来文明一律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态度——你有没有道理我不管,反正,我们的情况不一样,我的地盘我做主。(本文来源于《新知客》期刊2010年08期)
袁立莉[10](2010)在《包容与拒斥——“东方文化派”伦理思想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初形成东西方文化论战以来,"东方文化派"促成了一股颇具特色的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东方文化派"主张将中国伦理文化推及世界,使其成为拯救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良方。它以道德调和论和道德形上学为基本思路,建构了中国伦理文化的近代体系。(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0年04期)
文化拒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研究与政治批评的重建》近期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陶东风先生近年来关于文化理论探索和文学批评实践的重要成果。作为国内文化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陶东风以充满人文现实关怀的批评,着力于对文化、文学以及政治的多方关注。在该书中,他一如既往的致力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拒斥论文参考文献
[1].孙杰.文化传统、政治态度与家族经营理念:明清江南士人拒斥城市的观念[J].城市史研究.2019
[2].陈宜芳.启蒙理性的坚守与“不成熟状态”的拒斥——《文化研究与政治批评的重建》简介[J].美育学刊.2016
[3].赖佳.文化的拒斥:对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化转向”的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15
[4].张浩.拒斥与融通: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策略——基于豫东淮北一带的考察[J].社会科学家.2015
[5].田雪琴.浅议奈保尔对文化故土的拒斥与批判[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
[6].张昕云.兼容与拒斥:礼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之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
[7].王添淼.跨文化交往中的意义拒斥——国际汉语教师课堂评价语探析[J].国际汉语教育.2013
[8].张爱凤.拒斥与认同——论《老大的幸福》中的文化冲突[J].电视研究.2010
[9].郑褚.文化相对主义拒斥科学[J].新知客.2010
[10].袁立莉.包容与拒斥——“东方文化派”伦理思想探究[J].求是学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