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柱回收论文-张忠辉

底柱回收论文-张忠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底柱回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底柱,中深孔采场,采矿方法

底柱回收论文文献综述

张忠辉[1](2019)在《望儿山金矿中深孔采场底柱回收方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产的进行,望儿山金矿中深孔采场回采结束,需要对所预留的底柱进行回收。如何安全高效的回收底柱是摆在矿山面前的一大难题。同时底柱回收方案决定着采场一分段的采矿方法。本文提出了叁种方案,一是进路施工中深孔采场第一分层并铺设假底,进路法回收底柱;二是中深孔采场直接崩落,进路法回收底柱;叁是中深孔采场直接崩落,崩落法回收底柱。通过经济效益及安全性对比决定采用中深孔采场直接崩落,崩落法回收底柱。(本文来源于《中国矿山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马龙信[2](2018)在《浅孔溜矿回收间柱顶柱底柱回收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有色金属矿山进行开采过程中,面对具有稳固的矿岩以及矿石无结块或天然急倾斜、薄及中厚以下的矿床,通常通过浅孔溜矿法进行开采作业,然而在具体实施阶段,存在非常明显的矿柱回收问题,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备受采矿界的关注。文章以吉林海沟金矿为背景,对浅孔溜矿回收间柱顶柱底柱回收方案予以分析与探讨,旨在为矿柱回收问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2期)

史秀志,苟永刚,陈新,罗佳[3](2016)在《顶底柱残矿回收的充填体假顶厚度确定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顶底柱残矿回收的关键技术是顶板在回采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针对某铅锌矿采用的高强度加筋充填体假顶,分别对矿房采场和间柱采场下假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薄板理论分析确定充填体假顶厚度;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假顶厚度下底柱矿体的开采过程,研究充填体假顶厚度的变化对充填体假顶稳定性的影响;最终得出充填体假顶的最优厚度。研究结果表明:矿房采场下充填体假顶最优厚度为2.5 m;间柱采场下充填体假顶最优厚度为7.5 m。模拟结果与理论值相吻合。上述研究结果与类似矿山实际应用相比较,具有科学合理性;并在典型条件的顶底柱采场充填体假顶厚度确定中得到成功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施东风[4](2015)在《借助充填体回收采空区顶底柱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遂昌金矿回收浅孔留矿采场空区内遗留的矿石顶、底柱,嗣后采用掘进废石干式充填采空区等处理措施,并借助充填体作为凿岩、出矿等作业平台,利用二次应力测试(光应力计)等监测手段,安全回收顶、底柱残矿,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同时,减少了地表废石堆放面积。获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5年04期)

张海军,李涛,衣淑钰,崔宏亮[5](2011)在《特大型水平矿柱底柱资源回收的技术问题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承担着国家最大镍矿资源生产基地-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叁分之二以上自产矿石原料生产的二矿区,采用多中段大面积连续回采,在两个采矿中段之间形成大面积水平矿柱。为最大限度地回收矿石资源,对水平矿柱矿石资源进行了回采,引起了国内各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与关注。特大型水平矿柱的开采在金川矿山尚属首次,在国内外矿山也没有先例,对于金川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金川二矿区目前水平矿柱回采形状和遇到的问题,对水平矿柱底柱回采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措施,对水平矿柱矿石资源的安全、高效、合理地回收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矿山部分)》期刊2011年03期)

陈怀利,陈仲杰,张海军[6](2010)在《特大型水平矿柱底柱矿石资源回收问题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承担着国家最大镍矿资源生产基地——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叁分之二以上自产矿石原料生产的二矿区,采用多中段大面积连续回采,在2个采矿中段之间形成大面积水平矿柱。为最大限度地回收矿石资源,对水平矿柱矿石资源进行了回采,引起了国内各大研究院所、高校及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大面积的水平矿柱的开采在金川矿山尚属首次,在国内外矿山也没有先例,对于金川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金川二矿区目前水平矿柱回采形状和遇到的问题,对水平矿柱底柱回采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措施,对水平矿柱矿石资源的安全、高效、合理的回收有指导性的意义,可为深部水平矿柱开采积累经验。(本文来源于《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期刊2010-08-19)

杨坤,张纯锋[7](2010)在《丰山铜矿北缘西部采场顶底柱回收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丰山铜矿顶、底柱回收技术条件,采用"收缩"法回收顶柱,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连续法回收北缘-150 m中段西部采场底柱。至2008年底共回收顶底柱矿石4.53万t,回采率达到69%,实践证明,所用顶、底柱回收方案可行,有效。(本文来源于《采矿技术》期刊2010年01期)

文志杰,朱永鹏[8](2009)在《高中段大面积矿房底柱回收护顶层留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中段大面积矿房底柱回收时上覆充填体控制要求,建立了进路回采工作面顶板力学状态模型,应用有限差分模拟软件FLAC3D,计算了不同矿柱和进路宽度留设时矿体的稳定性,论证了采用超前注浆上向进路连续回采采矿法回采底柱的可行性,提出了底柱回采前的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超前注浆造顶、打长锚索加强支护、留设护顶层。在此护顶层控制下,上覆充填体的下沉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底柱得以安全回收。(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09年06期)

樊明玉[9](2008)在《高中段大面积矿房底柱安全回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招金集团大尹格庄金矿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开采矿房,中段高度80m,各中段留设厚5m左右的底柱。为了安全高效回收底柱,选定-210m中段底柱(-290m中段4217采场顶柱段),进行开采方法与回采工艺研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底柱回收技术,以指导其他采场的底柱安全回收工作。本文论证了采用超前注浆上向进路连续回采采矿法回采底柱的可行性,提出了底柱回采前的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超前注浆造顶、打长锚索加强支护、留设护顶层。并通过数值模拟初步确定了护顶层留设厚度为2m,以及进路合理跨度,最后进路跨度定为3m。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数值模拟对进路回采顺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采用单边进路回采工艺,并从采准工程、通风系统、运输系统、充填系统几个方面加以展开。(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08-05-01)

王洪勇[10](2006)在《红透山铜矿“残采”顶底柱回收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透山铜矿“残采”顶底柱回收技术应用与研究介绍,并对其在矿山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同时,针对“2 m矿皮”的回收进行细仔剖析、效益对比,提出人工构筑假底隔离层技术方案。全面介绍方案的施工、用料量、成本计算。并通过实例证明其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有色矿冶》期刊2006年02期)

底柱回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有色金属矿山进行开采过程中,面对具有稳固的矿岩以及矿石无结块或天然急倾斜、薄及中厚以下的矿床,通常通过浅孔溜矿法进行开采作业,然而在具体实施阶段,存在非常明显的矿柱回收问题,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备受采矿界的关注。文章以吉林海沟金矿为背景,对浅孔溜矿回收间柱顶柱底柱回收方案予以分析与探讨,旨在为矿柱回收问题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柱回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忠辉.望儿山金矿中深孔采场底柱回收方案探讨[J].中国矿山工程.2019

[2].马龙信.浅孔溜矿回收间柱顶柱底柱回收方案[J].世界有色金属.2018

[3].史秀志,苟永刚,陈新,罗佳.顶底柱残矿回收的充填体假顶厚度确定与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

[4].施东风.借助充填体回收采空区顶底柱的方法[J].金属矿山.2015

[5].张海军,李涛,衣淑钰,崔宏亮.特大型水平矿柱底柱资源回收的技术问题分析及对策[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

[6].陈怀利,陈仲杰,张海军.特大型水平矿柱底柱矿石资源回收问题的分析[C].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2010

[7].杨坤,张纯锋.丰山铜矿北缘西部采场顶底柱回收实践[J].采矿技术.2010

[8].文志杰,朱永鹏.高中段大面积矿房底柱回收护顶层留设研究[J].金属矿山.2009

[9].樊明玉.高中段大面积矿房底柱安全回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

[10].王洪勇.红透山铜矿“残采”顶底柱回收应用与研究[J].有色矿冶.2006

标签:;  ;  ;  

底柱回收论文-张忠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