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藏民小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藏民,贫困地区,校本,小学,少数民族,藏族,夏河县。
藏民小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翠玉[1](2014)在《藏族格言诗在小学道德教育中运用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藏族格言,像一颗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藏族文学史上,成为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告诉人们做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规劝人们弃恶扬善,给人以生活的经验和先人的教训;它们涉及到了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为人处世等诸多修养问题,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可以说,格言是藏族人民生活的教科书,是倡导藏族优秀思想的旷世佳作。如何有效的传承藏族格言诗,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将本民族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这是本论文所要达到的目标。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藏族格言的历史背景,内容及教育价值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实践藏族格言诗是否可以被引进课堂。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探讨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及对已有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与综述。第二部分为藏族格言诗的实践依据。分别介绍藏族格言诗中的德育资源及其蕴含的德育思想。第叁部分为藏族格言诗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实践尝试。以夏河县藏民小学为调查对象,给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并访谈了部分教师、校领导和宗教人士。根据回收问卷统计数据结合访谈获取的信息分析了藏族格言诗在小学品德教育中实践的现状,得到的收获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尝试从中探求原因。调查发现学校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家长、学生对藏族格言诗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实践多为支持态度,但也有部分人态度消极(2)教师,家长,学生对藏族传统文化了解浅薄,使得学生不能拓展藏族格言诗的学习空间(3)师资力量薄弱,参与程度不高(4)双语教学困难(5)教育资源稀缺,教育经费匮乏(6)德育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机制不完善。(7)家长文化层次不齐,素质有待提高。针对问题寻找原因,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实践建议。藏族格言诗不仅要走进小学,更要走入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它里面涉及到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为人处世等诸多修养问题,可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来学习,内修。将藏族格言诗推广及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为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何晓雷[2](2005)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模式的探讨——以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兴起的校本教研因具有针对性强、持续发展、效果明显等特点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并在全国中小学广泛推广。出现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切实符合中小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与研究型的校长和教师。理论和已有的实践都说明,校本教研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学校的自主性,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尤其是教研部门及大学的力量)为教师和学校服务”,而且能够调整和改进现行课程与教学研究机制,调动和保护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期刊2005年06期)
何晓雷[3](2004)在《民族地区校本教研之行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兴起的校本教研因具有针对性强、持续发展、效果明显等特点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并在全国中小学广泛推广。理论与实践证明,校本教研是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方式之一。 本研究以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一所藏族小学为个案,通过行动研究,对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的可行性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校本教研并不是独立于学校活动之外的行为,而是有机地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之中; 2、在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只要政策到位、领导系统、组织有力,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开展校本教研; 3、在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不仅可以帮助学校突出办学特色,而且能够帮助学校扩大办学效益; 4、在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与领导能力、提高教师职业自信心; 5、在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形式要因地制宜多样化;评价校本教研也要因地制宜多元化; 6、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为了能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并发挥其积极作用,校长和教师们应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研究的学习; 7、必要的专业外援,是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保证。(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杨学良[4](2003)在《民族地区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行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在我国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这一背景下所做的尝试性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可行性等一系列课题的初步研究。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其课堂教学方式僵化,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这一现实状况而提出的,旨在通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其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行动研究是教师获得专业理想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与协作教师共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现和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观念和方式的改变。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适合发达地区,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也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而且也能够获得社区、家长、学校等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2.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但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而且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写作、交流和利用资料的意识和能力,增进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的积极体验。 4.师资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所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必须得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5.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和家长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学生安全、活动经费的来源等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赵明仁[5](2002)在《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对我与西北一所藏民小学中两位老师开展的课堂教学评价行动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在为期一年多的协同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与两位老师通过课堂观察、讨论、写研究日志、参与式师资培训等方式和手段进行相互的交流、启发、促进,并在实践中努力发挥、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从而达到了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与能力,促进行动者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课堂教学评价并不是独立于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行为,而是有机地融合于整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教学评价本身就是教学。只不过有时课堂教学评价活动较为明显,有时则隐含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2.实践证明,改善课堂教学评价是改革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作为协同行动者,两位老师课堂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也集中体现了她们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的转变。3.课堂教学评价的运用并不受学科与受教育者水平的影响。行动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与作用的发挥在语文与数学两门课程之间没有学科差别,在小学的中、高学段之间也没有年级差别,而与两位老师的教学智慧、实践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4.行动研究是探索知识,改善实践,促进行动研究者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实践智慧,进而形成理论的有效策略。实践证明,只要采用合适的模式,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同样具有改革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智慧。5.在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小学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进行有效的师资培训是前提和基础,让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评价观念是关键,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是保障。(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藏民小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兴起的校本教研因具有针对性强、持续发展、效果明显等特点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并在全国中小学广泛推广。出现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切实符合中小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与研究型的校长和教师。理论和已有的实践都说明,校本教研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学校的自主性,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尤其是教研部门及大学的力量)为教师和学校服务”,而且能够调整和改进现行课程与教学研究机制,调动和保护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积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藏民小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翠玉.藏族格言诗在小学道德教育中运用的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何晓雷.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模式的探讨——以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为个案[J].基础教育课程.2005
[3].何晓雷.民族地区校本教研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4].杨学良.民族地区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5].赵明仁.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